讨就行了。义务教育不流失一个学生,学生只要没杀人主动返校应该热烈欢迎。
    教室里刚安静下来,胡振国打了一个大喷嚏,大家又笑起来。张老师喝了两杯酒,心里很燥热,对胡振国这种目无老师的行为有点恼羞成怒,要他站起来,他一点没反应。张老师走过去扯住他的耳朵往上提,他把手一挡,恶狠狠地骂道:“操你娘,我不读书,关你屁事。”
    张晓亮愣了一下,吓了一跳,学生竟敢在课堂里骂老师的娘。他一不作二不休,提起他的衣领拍的一声,给了一耳光。胡振国想还手,张晓亮又是一耳光。胡振国被镇住了,教室里鸦雀无声。
    胡振国伏在桌子上睡觉是给张晓亮极大的面子,其他老师上课他是从不安宁的。张晓亮不领情,还扯他的耳朵,胡振国所以要骂他。张晓亮把他抓进学校政教处办公室,叫来班主任凡振华老师。胡振国开始脑壳蛮干,张老师讲了半天不理不睬,好坏一句不说。凡老师火了,桌子一拍,拧着他耳朵骂道:“你不是东西,上课搅乱秩序,老师要你站起来你反而骂老师的娘,你到底有几个脑袋?”现在的学生只怕班主任,科任教师无所畏惧。胡振国捂着耳朵开始害怕了。在教室里骂老师的娘他还是全校第一个,知道理亏,说:“昨天我上了一夜的网,非常困,想睡觉,张老师不准睡,扯我的耳朵,我正患腮腺炎,心情极不好就骂了娘。”
    张晓亮一看果真脸红肿的,一边还有五个指印。他心虚了,心想:不好,这次可能麻烦了,家长知道下不了台。现在的学生是上帝,老师绝不能打骂的,打骂上帝是要受到严惩的。张晓亮把语气缓和下来,说:“你心情不好不能骂老师,我也不计较这事了,不要放在心里,好嘛?”胡振国点了点头。
    班主任讲了许多开导的话,问题圆满解决了。胡振国走后,凡老师说:“这家伙,天天上网,不思学习,家长说管不了,随他去。你以后上课少管他,省些心。”凡老师还讲了胡振国一件触目惊心的事:上周管米的老师要他交米,他说我早交了。管米的老师说你一两米没交。胡振国不慌不忙说,我亲自交了两百元给你,你忘记了?管米的老师气得脸红脖子粗,大声喝斥:“你血口喷人,无中生有,我什么时候收了你的米钱?你拿票来。”胡振国不气不恼地说:“我要你开票,你说正忙,以后补开,你一直没补开发票给我。我有两个月没在学校吃饭,你要退一百元给我。”俩人闹到校长那里,谭校长也无法断清这件事。只好判管米的老师退一百元给胡振国。管米的老师气得大病一场,没想到做了一辈子的老鹰被麻雀抓瞎了眼。
    下午第二节课胡振国向凡老师请假,说身体不舒服,想回家休息,凡老师不许假,要他在学校看校医。他口头答应,转身跑了。凡老师预感大事不妙,可能回家搬家长去了。他立即把这情况告诉张晓亮,张晓亮一听,吓了一跳,大难临头了。书包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七十一章  大打出手
    第七十一章  大打出手
    第二天清早,胡振国的家长带着四五个人来到学校校长室。胡振国家长气势汹汹地说:“校长,我儿子无缘无故被老师打得脸都肿了,你看怎么办。”
    谭校长一见这帮人脑壳就痛,他们都是些五大三粗的家伙,个个像杀猪佬似的,把衣服搭在肩上,吹胡子瞪眼睛。谭校长每人泡了一杯茶,把他们安顿好后,说:“你们不要急,打伤了肯定要治。我叫班主任陪他到医院去看看。”
    “不行,要住院,”家长说。
    “好,住院。”谭校长依着他。
    “先拿五千元来。”家长进一步要求。
    谭校长知道来者不善,进一步做工作:“住院你就不要操心了,我们派老师去。”
    “你们派老师我不放心,我必须亲自去。”家长越说越离谱了,谭校长实在没话可说,就问:“你是索赔来了?”
    “是的,打了我儿子,就得赔钱。你把那个老师叫来,不关你的事。”学生家长一口蛮话。
    谭校长实在顶不住,只好派凡振华请张晓亮。张晓亮早有准备,好汉不吃眼前亏,吸取上两次的教训,昨天晚上叫自己的内弟带了十个社会上的人员来护卫,并再三告诫他们只扯架不能动手打人。
    张晓亮一人进去,十个随从在门口等候。家长一见张晓亮二话不说,上去就是给他个见面礼“啪啪”两耳光。张晓亮一点防备也没有,他估计话不投机才大打出手,没想到这伙这么不讲礼。另外四人一拥而上,想给张晓亮一顿暴打。
    一霎间,门被踢开,十个彪形大汉蜂拥而上,三下五除二把那五个人拿下。胡振国吓得躲在桌子下面发抖。那五人被紧紧掐着脖子反着双手在喘息。随张晓亮来的人有几个想开杀戒动手了。张晓亮一声吼:“慢,不要乱来。”
    张晓亮被打得嘴角出了血,他用手一边擦血渍一边说:“我打了你儿子两耳光,你打了我两耳光,算扯平。我也是人,不是你想要杀的猪,你儿子患腮腺炎,想敲我的杠没门。”
    有一个光头对他们说:“看在我哥哥的面上饶你们不死,再敢捣鬼,老子杀了你们全家。”
    那五个人吓得发抖,一句话也说不出。学生家长怕事后真找他们的麻烦,说;“不敢了,再不敢了。”
    张晓亮说:“把他们放了。”
    光头狠狠地一推,说:“滚。”胡振国家长打了几个趔趄狼狈走出校长室。
    家长带着胡振国溜之大吉。谭校长坐在沙发上像泄气的皮球,瘫软了。
    事后,家长再没来学校找麻烦,但他告状到教育局。教育局处理这个案子特别积极,第三天上午教育局组成一个专案组来到学校,处理张晓亮打学生一事。专案组严厉批评了张晓亮这种行为,责令他写出深刻检讨,并向学生赔礼道歉,最后结论是:一、赔偿学生一千元医疗费;二、身为人民教师,涉黑打架,有损教师形象,写出深刻检讨;三、通报全区给予记大过处分,三年内不评优晋职。
    张晓亮不服要求法院判决,大家劝他:“算了,教师没人格、没地位,你不是不知道,谁都不替教师说公话。国家有具体的法律保护青少年权利。再说这类事最敏感,一旦被披露,政府和新闻界就大做文章,指责教师这也不是,那也不行。老师只奉献于人,不能高于人。何必自找烦恼。”
    “现在学生是上帝,老师是仆人。学生与老师之间再也没有什么师道尊严。师生关系发生了彻底变化。国家给了老师工资,老师无条件教书。”
    张晓亮想现实确实如此,口头上说要提高教师的地位,实际教师没一点地位,比*还低下。社会不尊重教师,连自己教出来的学生也不尊重老师。教师成了真正的臭老九。张晓亮只好自认倒霉。
    刘恒坡高兴得跳起来,特买了酒菜在家庆贺。他对老婆说:“恶有恶报,善有善报,不是不报,时间没到。张晓亮终于遭到上天的惩罚。”
    学生是祖国的花朵,真正的上帝。老师们吸取教训,再也不敢体罚学生。书包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七十二章 溺水事故
    第七十二章 溺水事故
    今天是星期六,学生上完早自习后全部放学回家,学校显得格外的宁静。
    昨天一场暴雨过后,大地像水洗过一样的明朗;天空堆积着一朵一朵的积云,慢慢地向南移去;太阳火辣辣的,照在脸上像毒针一样扎得人灼热难当。
    从大山涌出的洪流漫过堤坝,带着泥沙往下游冲出。
    胡振国家住在离学校不远的小街深处,他放学后伙同几个“死党”钻进网巴寻乐去了。张晓亮赔给他的医药费早从他父亲手里要来玩得差不多了。他得意地告诉同伙:“今后老师逼你读书,你故意与老师斗气,老师一惹着你,你就装痛,问老师要钱,这个钱最好得。我的钱用得差不多了,下一次就看你们的了”。四个同学在网巴里玩到下午两点才出来,在店子里炒了几个菜,每人喝了两瓶啤酒,胡振国说天太热到河里洗一洗澡,再回网巴继续上网。
    河水很大,滚滚洪波一浪接一浪。他们一头扎进水里,半天不见胡振国出来。那三个同学急了,找了一阵,喊了半天,仍没消息,他们就哭起来,跑上岸,大呼“快来救命呀。”
    旁边有一个钓鱼的年青人听见有人喊救命,收起渔具走了。
    过路行人没有人理会。这个社会做好事常变成坏事,谁都不愿多事。那两个同学急忙跑进学校找老师。恰巧碰到张晓亮,张老师听说河里淹了学生二话没说和另一个老师没命的往河边跑。当跑到事发地点时,湍急的洪水把哪个老师吓住了。同学们指着河水哭诉,胡振国就被这旋涡卷去了。
    张晓亮听到“胡振国”三个字,本能地回过头,返回走了三步。他又停下来,他恨胡振国,不想理他,在生死攸关的时候,张晓亮抛开了个人的恩怨还是选择了救他,他终究还是一个学生。意见归意见,人命关天。张晓亮突然急转身“卟通”一声跳进了急流中,一会儿从水里把胡振国拖上岸。
    胡振国溺水时间过久,抢救无效死亡。
    胡振国的家人赶来,哭得死去活来。岸边围满了看热闹的人。有的说可惜了,这么大的孩子眨眼间没了;有的说这孩子八字不好没有救星;还有的说等几年父母就可享孩子的福了。胡振国母亲听到这些话别哭越伤心,在地上滚来滚去,怪可怜的。
    张晓亮听到哭泣,心里也难过。虽然自己冒着生命危险没能把他救活,没听到他人说声谢谢,也没人理解他这一义举,但他一点不后悔。
    胡振国家人哭了好一阵,只好收场,抬着儿子的遗体沿着河边往回走。
    突然,一个常在街上做生意的中年妇女大声对他们说:“你们好蠢,晓不得把你儿子抬到学校去,找学校的麻烦。”
    死者家属犹豫了瞬间,就哭哭啼啼把尸体抬到了学校。
    谭校长吓得要命,立即开行政会商讨对策,大家一言不发。他急忙打电话给乔校长,乔校长说有事,明天清早赶回。十二个领导干坐了一阵,谭校长把工作具体分了一下,散会后办公室一个人也没有,领导的手机都关了,躲了起来。
    谭校长一个人忙里忙外,跟死者家属交谈:“胡振国同学的不幸遇难我们学校感到悲痛,同学们失去了一个好伙伴,国家失去了一个好接班人。但是他的不幸与学校无关,今天是星期六,学生全部放假回了家,希望你们理解学校的难处,把胡振国同学的遗体抬回家去安息。”
    胡振国的父亲说:“你这个校长没一点同情心,你的儿子死了难道一点不伤心?”
    胡振国母亲说:“放学后他没回家,死在你学校的河边就得要你学校负责。”
    胡振国奶奶抓着谭校长的衣袖不放,一把鼻涕一把泪,说:“你们没管好我孙子,害得他丢了命,我这老命也不要了。”
    胡振国爷爷说:“先把我孙子衣服换了再说。”
    谭校长马上点头,立即打电话给凡振华老师,手机关机,到他家找人也不在,溜之大吉。
    别人叫不动只好自己从街上买来衣服,自己亲手给死者换上。他一生还没做这种事,父亲死了也没给他换衣。
    谭校长又急又忙,累得脸都白了。学校这些中层领导分钱了一个都不缺,做事了一个也不拢边。没办法,只好自己撑着,他跟死者家人进一步交涉:“明天学生就要到校上课,请你们先把尸体抬回家,后事再商量。”
    胡振国的舅舅说:“不行,丧事就在学校办。你们先准备棺材。”说完,叫来几个亲人。把胡振国的尸体从校长室门口,往谭校长家里抬,吓得谭校长连忙讲好话,答应他们提出的一切条件。胡振国的亲属们才把尸体抬进数学组办公室,放在教师的办公桌上。
    谭校长没办法,只好随他们去,这个时候讲多了话效果更糟。他只好请求镇政府、派出所、教育局解决。镇政府领导和派出所最先赶到,他们说话也没份量。死者家属越聚越多,据说一条街的人都来凑热闹,放炮仗,烧钱纸,点烛火,吹吹打打,哭哭啼啼,好不热闹。
    学校老师及家眷看热闹的多,帮忙的没有。有的老师家眷还帮死者家属讲话,给他们出主意,要挟学校。说:“他们领导捞饱了,也该当一回孝子。你儿子是从学校围墙缺口出去淹死的。学校有直接责任,你们开口问他们要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