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的家中他们看到了一个证书“民间工艺美术家”,颁奖单位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还是不死心,于是高水旺现场动手做了两个,让专家带走去鉴定。回去路上,当地警方告诉专家,93年海关查到一批唐三彩,专家看后都说是真的,后来也是找到了这里。一看单据,人家全是按工艺品生产收费,也有全套手续证件,依法纳税,于是专家就真的傻眼了。
    陶俑形象很多,到现在都有烧造,历朝历代都有生产,在陶器艺术品中,最出名的除了秦俑之外,就是唐三彩。
    唐三彩兴起于唐代,它是一种明器,就是我们所说的葬品,这东西一般是不传世的,也只是在有人要下葬时把他们生前用过的东西,包括,人,动物,甚至于家具都做成唐三彩下葬,所以这种东西一出土就是一大窝,数量极多。北京故宫就有一个唐三彩馆,就是在一个收藏家捐赠物的基础上修建的,他一人就贡献了数千件。
    唐三彩是陶器,很多外行一看去第一个感觉是它像是瓷器。那是因为唐三彩的颜色很漂亮,它有三种基本色,绿色,黄褐色,蓝色。有些唐三彩很大个儿,它是分节烧造后,再拼接起来的。唐三彩的发现主要是在河南与陕西,陕西窑址暂时不确定,但有很多陕西唐墓出土的大型唐三彩陶器是不太容易运输的,所以陕西应也有窑址。
    唐三彩因为色彩斑斓,同时很多人俑与动物造型十分优美,虽是明器,但也有很多珍贵的高超艺术品,它们曾经创造过中国陶瓷的拍卖世界纪录,成交价数百万美元。唐三彩我们今天还是有机会能碰到真品的,收藏时一定要注意一些造型别致优美,符合唐代文化特色的三彩器,这样的器物潜藏的各种价值也会更高。
    陶器的历史大致如此,就算是到今天,我们还是在使用各种陶器用品,中原与西北的农家更是还有很多各种陶器。陶器对中国瓷器的产生起了无可代替的作用,正是因为这些看似粗糙无光,多数已成瓦砾的陶器,为我们中国瓷器的发展开拓了道路,瓷器应该感谢陶器,文明应该感谢陶器,历史更应该感谢陶器。
    陶器暂停,现在我们就来说中国对世界历史做出重大贡献的第五大发明:中国瓷器
    早期瓷器精品与特点
    一说到瓷器。大家第一反应是什么,应该是想到我们吃饭用的碗,和那种白底蓝花的青花瓷,现在不是有首歌就叫青花瓷嘛,青花的出现比较晚,到底是唐代出现还是宋代出现?现在还没有准确的说法,但是在元代有一个强盛期,明代开始大量普及,于是就繁荣了六百多年,是中国产量最大的一种瓷器。
    但更早一点,中国的瓷器都是青瓷器,从商代开始一直到宋代,中国的瓷器因为瓷土的提纯技术还不发达,所有的瓷器因为胎土不纯,所以成品均呈青色,这种瓷器我们叫做“青瓷”,或是高古瓷,行内是也叫“老窑儿”。当瓷土提纯成熟或改过配方之后,人们就能烧出白度很高的瓷胎,在白胎上做画就有很强的对比度,更好看,于是这种用各种色料在白瓷胎上做画的瓷器,我们统称为“彩瓷”。
    早期人类在烧硬陶时发现,有一部分材料做成的陶器,在高温窑炉之内烧完之后,声音叩之清脆,器物并不透水或是几乎不渗水,这种器物现在的研究发现,就是用瓷土做成的胎体。像在河南郑州商代二里岗遗址中就有这样的器物发现,就种器物称之为尊,有点像我们常见的那个痰盂。陆续的商代遗址中都有类似器物发现,于是大多学者认同,把瓷器的出现定在商代。这一时期的瓷器也叫原始青瓷,因为胎的含铁量比较高,烧成的器物都呈青色。但它们因为符合了瓷器三个基本特点,瓷土胎,施有釉,高温窑炉烧成,于是被定为瓷器。
    这种特点的瓷器一直持续到唐代,只是技术越来越成熟,做成的东西也越来越好看。
    早期的青瓷,多做成简单的罐与尊形,但也有很多精美的器物。很多仿成同时期青铜器的样子,文物是个标形学,定代的很多依据是从同代别的器物上类比得来的。我见过很多仿商周或是春秋战国铜器的青瓷作品,浙江省博物馆有一只青瓷钟,是春秋时的,我在一个收藏大家那里有看到一整套,十分精美。还有一些很特色的瓷器,比方说瓷璧,这个是玉璧的璧,还有一种瓷币,是钱币的币,都是用来替代贵重的金属陪葬品而制作的。这一时期的瓷器区别点在于,多为点釉或是撒金釉,就是说釉不是涂上去的,而是一点一滴的点洒在器物的表面。
    汉代的瓷器,多为罐形,很多很多。青瓷已经烧的相当成熟。有很多类似博山炉的罐,就是器物的口下面会做上几个狗或是几只猪,口以上会有一个房子,上会有很多鸟类,十分别致,这种的收藏价值略高于光溜溜的汉瓷罐。汉代也有瓷俑,器物的形态与陶俑一致,只是材料为瓷质,我就见有青瓷做的汉代典型“汗血马”,与同时期的玉器和青铜马神态完全一致。这时的釉也是青釉,釉施一半,不到底,只涂在口和肩上。
    汉之后的三国两晋南北朝,是一个*时期,由文人引导的艺术创造更多的远离政治,强调一种内心的乐趣,典型器物,熊灯,青瓷羊,虎子,猪圈,狗圈,多足砚,鸡头壶,等等。
    熊灯是一个狗熊的造型,头顶着一个灯台,很形象化的一种样子。
    青瓷羊很多也是灯台,大的有几十公斤重,小的可以放在手心,十分珍贵的一种器物,有公的有母的,十分逼真传神。
    虎子就是小孩撒尿的壶,一个老虎张着嘴,给小孩子接尿。
    猪狗圈我第一看到很奇怪,像一个碗那么大的一个容量里,里面有只猪或是一只狗,它代表了什么意思?只到有一天,我亲见一个这种器物出土过程,虽还是没想明白,但确认有此种器物。
    多足砚多见于三国时期,砚足有柱形,有人形,有熊形,有水滴形,多双数,少单数。
    鸡头壶双见于两晋,在一个水壳上做一个鸡脑袋。西晋的鸡头,多不透水,鸡嘴巴是闭着的,鸡脖子也较短只是一个装饰。东晋的鸡头就捅开,嘴巴也张着可以出水,同时东晋的壶还出列了点彩工艺,就是壶身上有点点的色料一滴滴的连成线,或是出现在壶的特定位置。这是区别鸡头壶年代的要点。后在的鸡头壶还有两个脑袋,甚至整条脖子的。
    当然,并不是看着像个熊或鸡,就是一个这一时期的文物,这些动物形像不单是形似,也要神似,这些东西很多现代仿品,大家一定要多看真品,记好要点,再下结论。这时的釉施全身,但底部一般无釉。
    每种器物的产生都有一个相应的背景,古代的思想没有现在开放,很多东西不是工匠自己想怎么干就怎么干,要有人引导,引导人一般为文人或是官方,只有他们提倡,这种东西才能产生,或是有个参照,古代的器物多为定制,不是想作多大的做多大,像玉器,每种玉都有一定的规格,现在的仿品如果不依照这个规格来,只对尺寸,我们就能发现很多破绽。
    隋代的器物也是传统类型,只是装饰更加多样,尺寸也变得很大,典型器物为莲花尊,盘龙尊等。还有系罐,这种器物西周就有发现,但我们注意,那个系,就是罐上的耳朵,几乎都是双数,如果看到单数,就要留心了。
    唐代开始,青瓷就开始出现贡品瓷,因为此时的青瓷技术完全成熟,也开始出现有曲型特色的窑口精品,开始出现了中国名窑瓷器。书包网
    南青北白说唐代
    我们老说一句话叫“变土为金”,金子在瓷器面前,那连土都不如。唐代的瓷器中一直传说有一种瓷叫“秘色瓷”。秘色秘色,就是密秘之色,数千年来一直出现在各种史料与文献记载之中,包括民间传说。但所有人都没见过,不知道是何物,这个问题一直等到了1987年。
    在陕西省扶风县,有个建造于唐代初期的寺庙——法门寺。唐代时香火十分旺盛,唐代的君王也比较喜欢参加佛事,至于他喜欢不喜欢不重要,因为老百姓喜欢,所以他就要去参加。
    佛教注重修来世,比方说你这辈子命不好,是个要饭的,佛就会告诉你,那是你前世造孽太多,现在佛让你受苦,今生好好修为,下世一定转世投胎大富大贵。皇上有时也去问,佛就会告诉他,你前世积德行善,于是今生成就大业,为让子孙多多富贵,也要多多行善,多给寺庙点香火钱,佛祖就会保佑你心想事成;就是杀人放火的人,只要“立地成佛”,佛祖一样的就会原谅你,于是大量带有案子的武林高手杀人后跑到寺庙出家,于有一天,仇人追上门来,寺庙就麻烦了,我们不是看到电视上,少林寺都被火烧围攻了几百回了。
    不管怎么样,佛祖都以一种无量的胸怀关爱世人,所以上到帝王,下到百姓都很喜欢佛事,每次法门寺有大的庆典活动,帝王也会出席,并赐给寺庙一些宝物,有丝织品,金银器,当然也有瓷器。
    法门寺内有座塔,一直立了一千多年。在1981年时,终于挺不住了,在一次下雨时,一个雷打下来,这塔有一半就不见了,也许是佛祖生气了,故意干的,提示人们这塔得换新的了。人们马上开始清理,这塔也要拆了重建。于是在1987年,重建工作开始,在清理地基时,人们发现了一个地宫,大批的考古专家也到达法门寺,开始清理这个地宫。最先发现的是两个石碑,一个是记事的,一个是记物的。记事的告诉人们,一千多年前,阿育王征战南亚次大陆,建立国家后,为救赎战争中的杀戮,阿育王开始力推佛教,同时派大批佛教人员外出传播佛学,在世界各地建立佛塔,供奉佛祖真身舍利,中国有十九座,法门寺就是其中之一。另一石碑上记载了唐王每次参加迎送佛身舍利后,送给法门寺的宝物种类和数量,其中有书:内有秘色瓷器十四件。
    当地宫清理完成之后,共出土文物2300多件,与记物石碑上的一件不差,最重要的是发现了佛祖的真身舍利,还有众多唐代珍宝,与陶瓷有关的就是,发现了十四件传说中的秘色瓷器,让人们可以的参照,知道传说中的秘色瓷到底是什么样子。
    这些秘色瓷器开始展出后,人们才发现,原来秘色瓷只是一个越窑的变种,这种色不是标准的越窑色,但也是越窑所产,只因没有参照,所以很多是秘色瓷的瓷器反而被人们忽视。
    我刚开始喜欢瓷器时就是从秘色瓷开始,我当时对它很着迷,看了很多书,想有一天能看到实物。终于有一次我去了西安,但是很可惜,没有去到法门寺,所以没看到。后来有一次我在北方逛一个古玩店。我看了后发现,那个店里专门卖的是老窑器,东西大部分都对,但没什么特色。我当时只看,没说话,要走的时候,我发现那个那个店里喝茶的玻璃桌下面很多破瓷器片,什么窑的都有,我一下子看到有一片秘色瓷片,但我不知道那个店主是不是个行家,他要是知道我就要出高价了。
    于是我没有马上走,装做和他聊天喝茶向他请教。我就问他,你这下面的破瓷片卖吗?我带几片做标本。他说:卖呀。我又问他,这个怎么个卖法,一个价还是怎么说?他说,看你看上哪个了,这个瓷片价格也不一样。我就说,那你打开我看看。他就把玻璃门打开了。
    我拿出来了五个瓷片,一个钧瓷片,两个耀州窑瓷片,一个龙泉瓷片,还有那个秘色瓷片。我先拿着钧瓷片问他,这个是什么东西,什么价格?老板就说,这是片钧瓷,两百块。我一听,就知道他对钧瓷比较在行,指不定是个行家。我又拿了一片耀州窑的问他,他想了半天说,这是龙泉的,一百。我又拿了那个龙泉的问他,他说是影青,也要一百,我又拿了另一个耀州窑的问他,他这次说是耀州窑,要一百。我就估计他不是很在行。我最后拿了那个秘色瓷片,问他是什么,什么价格。他说,这个也是耀州窑的,也要一百。但我说,你这个耀州窑的没雕花呀,也要那么贵呀?他想了想说,那五十给你了。于是我就买了那个秘色瓷片。后来我有看到过整器,但太高价了,买不起了。
    瓷器在隋唐与五代十国时就出现了白瓷,以北方的刑窑和定窑为代表,南方的瓷器则是以越窑为代表现的青色,于是这一时期的瓷器有“南青北白”之说。
    当然,那时的白色不是标准的白黄,还是略的发黄。唐代有个人叫陆羽,写了一本书叫《茶经》,在写茶的同时,把当时的著名瓷器也顺便交待了一下。
    这一时期有名窑还有,河南安阳窑,河北磁县窑,安徽淮南窑,江西丰城窑,湖南湘阴窑,四川成都窑,河南鲁山窑,河南巩县窑,湖南长沙窑等。
    我们常见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