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有话要说:在网上查了许久的资料,然后发现清宫的婚礼仪式实在复杂,没辙,只好借鉴还珠里一些情景,而且感觉写的有些矛盾,嘛,反正是同人,大家随便看看,就不要考究了。-_-|||
☆、第一百一十二章
作者有话要说:啊哈哈~各位亲们,偶又回来啦~
今天更新三章,每一小时一章~o(∩_∩)o~
这是间华贵雅致的女子卧房,空气中飘着淡淡的花粉香味,妆容浅淡的素服女子坐在圆桌旁绣着百鸟朝凰。
李嬷嬷端着汤盅走进来,脸上带着慈祥的微笑,“主子,您都绣了两个时辰了,先休息一下,喝些参汤吧。”
“放下吧,我等下再喝。”纯贵妃头也不抬,淡淡地说。
李嬷嬷掀开盖子,浓郁的香味扑鼻而来。拿了只瓷碗和汤勺舀了八分满,放到纯贵妃绣花篮旁边,劝道:“主子,参汤趁热喝才好,离皇后娘娘的寿辰还有十几天,不用这么赶的。您绣了这么久,眼睛该累了,休息一下待会再继续也不迟啊。”
李嬷嬷是纯贵妃的奶娘,侍候了她大半辈子,两人情同母女,说话也少了些顾忌,何况也是真心关心着她。纯贵妃不好拂了老人家的意,把绣品放进绣篮。李嬷嬷赶紧收好东西放到一边,把碗挪到她面前。
纯贵妃有一勺没一勺地喝着,面无表情,眼神放空,一副心不在焉的模样。
李嬷嬷见状,担忧地问道:“主子,是不是参汤熬的不好,不合您的口味?”
纯贵妃仿佛如梦初醒,对她笑笑,“无事,很好喝,只是我没什么胃口。”
岂料李嬷嬷眉头皱的更深了,“主子,您这个情况已经持续好几个月了,太医开了药您也喝了,可一点效果都没有。您每餐都只吃一点点,身子迟早会垮的。要不,到宫外请大夫看看?”
“不必了,这些天宫里为了皇后寿辰忙得人仰马翻,这会儿突然有陌生人出入太显眼了,无需留人口实说咱们小题大做了。上次马太医开的药方就很好,接着喝就行了”
“可是……”李嬷嬷还想再劝,一个宫女走进来打断她,“娘娘,四公主来了,正在外厅候着呢。”
纯贵妃一愣,手里的勺子掉到碗里,溅起些许参汤,洒到她身上。李嬷嬷发出一声惊呼,急急忙忙拿帕子帮她擦拭,“主子您没事吧?有没有烫到?太医,快传太医!”
“啊……是、是。”传话的宫女显然被突如其来的状况惊住了,直到李嬷嬷发话才回神,手忙脚乱往外跑。但跑到一半被纯贵妃叫住了,“等等。不用去,我没事。你去给四公主传话,就说本宫累了,正在休息,没什么事就让她回了吧。”
宫女应了声,然后退下。
李嬷嬷侍候纯贵妃换衣,表情困惑不解,似乎被什么事情困扰着。忍了忍,终是没忍住:“主子,您这已经是第四次拒见小主子,会不会不太好……”
“嬷嬷。”纯贵妃微寒的声音响起,神情冷漠地转过身,平举双手任她褪下外衣,“本宫累了,想睡会儿,没事不要进来打扰我。”
李嬷嬷噎住,复杂地看着纯贵妃无动于衷地上床躺好,侧过身片刻便没了动静。
她不知道这两母女究竟出了什么问题,只是突然有一天纯贵妃对和嘉的态度变得很冷淡,见了面聊没几句就打发走人,一直发展到今天变成每次和嘉来她就以累了的借口不肯接见和嘉。她是看着和嘉长大的,每回看到和嘉委屈又隐忍的模样很是心疼,并且担心两母女起了间隙,有心劝说却压根儿不知该从何说起,纯贵妃不肯说缘由,她当奴婢的不好逾矩,只能眼看着这两母女的关系越发冷淡,自个儿在那干着急。
和嘉表情淡淡地听完宫女的传话,眼中似有流光划过,明明灭灭,心里说不出是个什么滋味。
这是第几次被拒门外了?
最近纯贵妃的态度转变她不是没有察觉,起初她以为纯贵妃因为身体不适没精神招待自己心中担忧不已,可日子久了,有眼睛的都看得出纯贵妃不待见她。
她觉得很奇怪,她和纯贵妃虽说达不到母女情深的境界,可也是母慈女孝惹人艳羡,加之占据人家女儿的身份心有愧疚,她待纯贵妃越发孝顺,一有好东西都会预备永和宫一份,经常惹得乾隆大吃干醋。而且自己思来想去没有做过惹纯贵妃生气的事呀,怎么突然就变成这副样子了?
和嘉不是没有追其原因,可是纯贵妃显然是个隐藏心事的好手,除了偶尔会用复杂冰冷的眼神不着痕迹地看她一眼,其余时候根本是滴水不漏,完全不想跟她谈的样子。索性纯贵妃没有伤害她的意思,和嘉在没有威胁到自身的情况下一般不虞“偷听”别人的心里话,所以即使疑惑不解她亦不愿以这种方式探究他人的隐私。
不过既然人家不待见自己,和嘉也不会拿热脸去贴人家的冷屁股。和嘉无疑是骄傲的,她的傲气有时连乾隆都比不上。在这皇宫这么多年,谁敢给她甩脸色,就是皇后也要掂量着让她三分。她觉得亏欠了纯贵妃,但她也尽了女儿的本分,并且让她和两个儿子都得到了尊荣,算是弥补了他们。
和嘉心很软,但只要超出她的底线,她可以做到绝对的冷酷无情。或许曾经对纯贵妃有一份濡慕亲近之情,可那大部分来自原来的小和嘉残余的情感与自己从未有过母爱的新鲜感,再者从她与乾隆在一起后就注定了她和纯贵妃永远不可能真正无隔阂的亲近起来。至今能够被和嘉放进心里的也就那么几个,但除了乾隆其他人都是可以随时舍去的。和嘉从来都是冷心冷情的,并坚定着“君既无心我便休”的理念,纯贵妃近来的举动无疑在消磨自己的耐心。
和嘉依然保持淡雅温和的微笑命人把补品转交给宫女,说了几句关心之言让她代为问候,然后带领一干太监宫女打道回府,仪态之优雅从容丝毫没有被自家亲额娘冷落的气愤委屈,看得一干宫人纷纷暗赞不愧是皇家公主,就是有气度。
离开了永和宫,和嘉看了下时辰,想着反正呆着太极殿闲着也是闲着,倒不如四下走走多些锻炼对身体亦是好的。
建福宫月前移植了不少大理苍山杜鹃花,她还没看过,这会儿刚好去瞧瞧。
建福宫前守着两名侍卫,和嘉有点奇怪,毕竟这儿经常有妃嫔格格走动,以前也没见有侍卫驻守这里。不过侍卫见了他们一行人并无阻挡的意思,和嘉便没有探究下去。等君 已千 年
一踏入建福宫,便仿佛进入了一个花的海洋。满园的杜鹃花开的正盛,那一片片一团团或鲜红似火、或洁白如雪、或明亮如霞、或娇艳如胭脂,形形□的杜鹃花,瑰丽多姿而叠锦堆绣,美丽妖娆而热烈奔放。千姿百态,争芳斗艳,将整个花园花团锦簇,春意盎然。
和嘉几乎被迷了双眼,置身于蜂飞蝶舞春/色满园美不胜收的花花世界中,感受那如火如荼的勃勃生机,之前的郁闷随着徐风一吹而散,心情顿好。
太极殿的宫人除了素心是和嘉自己要留下的其他都是乾隆千挑万选出来侍候他的宝贝疙瘩的,而梅兰竹菊更是经特别训练才有资格成为和嘉的大宫女,早在暗卫中就被洗脑成只对乾隆跟和嘉忠心,和嘉又是个好脾气的主子,从没把她们当一般奴婢看待,感激之下更是忠心。之前见自家主子接二连三地在永和宫那里碰壁,早就心生愤懑,她们可不会因为纯贵妃的身份就敢怒不敢言,若非碍于和嘉早就把这件事捅到皇上那里去了,哪儿还让她给主子甩脸色。这会儿见和嘉脸上有了明显的笑意,晓得主子不再因为永和宫那位闷闷不乐,心下一松,相视而笑。
竹菊是个直性子,只要没有外人在,一向是有什么说什么,“主子,这杜鹃开的可真漂亮,要不要让奴婢叫几个人摘些回去放屋里,这样您随时都能欣赏到了。”
“呵呵,这花开在这里挺好的,自由自在美丽纷饶,强行摘了回去插在花瓶里当装饰物,多了些匠气反而不美了。”大理四季如春,人杰地灵,这些苍山杜鹃长年生于山上吸收日月精华,虽然没有达到开智成精的程度,可比之普通花卉多了些难得的灵气。
“主子说的是。听说,云南大理的杜鹃可是鼎鼎有名,这杜鹃花更有‘花中西施’的美誉。宫里刚种时,几乎所有的娘娘小主都赶过来欣赏,可惜皇上传下口谕禁止任何人踏入建福宫,否则这会儿,建福宫怕是已经人满为患了呢。”梅兰笑着说道。
和嘉眨眨眼,印象里似乎乾隆曾经提起过建福宫新移植了一批杜鹃,要是她觉得无聊就去走走看看,呼吸一下户外的新鲜空气总是好的。不过那时已经是入寝的时辰,她眼皮沉重根本没听他说的话,后来素心也跟她提过这件事,但因紫薇晴儿婚事将近她去帮忙而没有放在心上,想着反正都在宫里跑又跑不掉,以后再看也不迟。
她说怎么来了这么久除了他们半个人影都不见,感情是乾隆下的谕旨呀,难怪门口有侍卫守着了,而且谕旨分明是针对她以外的所有人。
真是霸道!
和嘉暗忖,心底却生出几分甜蜜,珍惜地摩擦左手无名指上的玉戒,和嘉决定今天要好好欣赏欣赏这满园杜鹃,才不辜负他的一片心意。
和嘉在建福宫逗留了一个多时辰,花园里除了杜鹃还有三色堇、芍药、月季……姹紫嫣红,风情万种,漫步在落英缤纷之中,竟有种人间仙境之感。
观赏了许久,和嘉几乎被琳琅满目的花朵眩晕了眼,口也有点渴,于是率领众人回宫。
操捷径的和嘉不晓得御花园某处正上演一场姐弟久别重逢的重头戏。
☆、第一百一十三章
上书房
一身藏青色外袍的小少年坐在书桌后,标准的坐姿堪比教科书,稍显稚嫩的端正脸庞紧绷着,黝黑如墨的双眸片刻不离书上的文字。
一旁的座位有人站起,处于发育时期的身材隽秀欣长,五官清俊,神采飞扬,由于经常跟在乾隆身边听政学习已经在朝堂上立有一席之地,褪去了些许稚气,多了些自信从容。此人正是如今倍受圣上重视、朝廷内外瞩目的十二皇子,永璂。
他走到藏青色少年桌旁,手指敲了敲桌面,清钝的声响引起少年注意,目光从书上移开,下一秒便映入一张开朗的笑脸。
“克善,是时候回去了,皇额娘应该已经准备好晚膳等我们了。”乾隆有意将永璂培养成下一代君主,加之皇后不舍得唯一的儿子,所以尽管永璂弱冠后被封了贝勒,也没有出宫建府而是搬到阿哥所,至于身为伴读的克善在京城也没有端王留下的产业,在正式封王前跟永璂一起住在阿哥所,宫中经常可见两人同进同出的身影。
克善向周围看了看,才发现在他专注于书本时大伙都几乎走光了。忙收拾起东西,“不好意思,永璂你等很久了吧,我马上就走。”
“不要急,慢慢来,克善真的很好学呢。”永璂拿起一本《论语》随意翻开一页,上面的注解和克善个人的感悟写得密密麻麻的。
克善只是笑,他是端王最年幼的庶子,额娘只是端王一时新鲜宠幸过的婢女,因着怀有身孕而被抬为格格,早在他六岁那年就病死了,端王的嫡福晋是个非常有心机手段的人,把一切有可能威胁到她地位的人都打压得死死的,加之端王已经有了两个成年优秀的嫡子,对那些个庶子便漠视到底,没有母亲庇佑的克善的处境甚至比下人还不如,更别说有读书习字的机会了。
克善从懂事起就知道想要改变被践踏的命运就要成为人上人,只是苦于当时年幼见识浅薄,连安生日子都是谨慎卑微乞求而来,即使胸怀若谷也没有一展抱负的余地。而今能进宫陪伴皇子读书简直是天赐的机缘,这时的永璂还没有那么多的复杂心思,对克善这个将来夺嫡的助力抱着七分真心的友好,克善当机立断死死抓住,发奋图强,牢牢巩固与永璂的友情,只要不犯大错,身为仅存的端王血脉的他将来可以承袭郡王爵,也许还能有从龙之功成为下一任帝王的肱骨之臣,前途大好。
拿过永璂手上的书装进书篓里,交给侍候的小太监,对永璂说道:“走吧。”
两人并肩走出上书房。
永璂和克善相差一岁,一个丰神俊朗隐隐显出皇父之风,一个清秀老成可以看出日后一代能臣的影子,两人走在一起有说有笑气氛融洽,好似亲兄弟一样。御花园里的太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