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婚姻与性(1)
    生物有两种繁殖方式: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占据优势地位的自然是无性繁殖——它们绝大多数是微生物,靠着把自己一分为二、二分为四地繁殖。而那些有性繁殖的生物——就算是鱼,一次能产出几十万枚卵,也比不过无性繁殖的生物。更为重要的是,在无性繁殖中,任何有利的变异都能被直接而迅速地复制;而在有性繁殖中,这种效果就要大打折扣。于是,在抢夺生存空间的斗争中,微生物们处于攻势,高等生物们处于守势。它们防御的武器就是xing茭——通过同类间交换遗传物质以使后代获取多样性,免得在一次流感或sars中全部死光。这就是性的本质。它给这个世界带来多样性。
    再来看看婚姻:这东西只存在了6000年。它之所以产生,是因为有了剩余财富,以及男人们想把这些财富传给自己亲骨肉的小心眼儿。可见现行的婚姻制度,其核心是孩子和财产。不是性,更不是什么爱情。
    可是现在,以产生多样性为出发点的性,却被限制在一夫一妻这样一个制度之下。这个制度的理想是:一个男人一辈子只和一个女人睡觉;而一个女人也一辈子只和一个男人睡觉。
    所谓“食、色,性也”,那就拿吃来打个比方:
    甲:你最爱吃什么?
    乙:麦当劳的巨无霸。
    甲:很好,挺有品位的,那你这辈子只许吃这个!
    这就是一夫一妻制与男女双方性本能之间的根本分歧。从生物本能上看,男女双方的性取向都是一对多的——这本来就是性的出发点所决定的。美国的一个研究表明:不论一个男人起先多么喜欢一个女人,和她连续莋爱15次之后,他的“性”趣就会开始减弱。前些年出现了一个词儿,叫“丁克”(double ines no kid),意思是两口子都工作但不要孩子——这真是有史以来最荒诞的男女关系。不要孩子,又有什么理由结婚呢?一夫一妻这个婚姻制度,出发点就是孩子嘛!相比之下,倒是近年来由“丁克”派生出的一个新词儿“丁斯”(double ines no sex)——意思是两口子都工作但不同房——显得更“正常”些。
    作为一个丈夫,虽然在15次之后他的“性”趣就开始减弱了,但在整个婚姻期间——通常,这意味着45年左右的时间——如果他只和他的妻子莋爱,并在65岁之前决不当“丁斯”,那他的婚姻,就是美满、和谐、幸福的婚姻。说实话,难度够大的!
    有没有符合上述定义的美满婚姻呢?有!但不多。不论你进行什么样的统计学调查,只要样本够大,就总会出现极端情况。有幸成为个别特例的幸福夫妻,其实没有理由沾沾自喜,要想成为这样的特例,必须付出心理幼稚和个性发育迟滞的代价。正如美国一位心理学家所说:“任何非要生活得那么亲密的男人或女人就是有病!那是某种不健康因素造成的。”
    套用弗洛伊德的学说,看来美满婚姻是这样形成的:夫妻二人恰好都有一点儿自恋,还都有程度和类型正好相同的神经官能症,他们彼此通过移情,把情结恰巧都投射到对方身上,并形成“固化”。于是,他们两人终生美满、和谐和幸福了——整个过程,看上去像自由体操结束时那一串令人眼花缭乱的高难度筋斗。如此高难度的事情,凡夫俗子们也只有当观众的份儿了——体操在中央五台,美满婚姻在中央八台。
    既然婚姻的实质就是夫妻二人抚育共同的后代,那么,对于众多“丁斯”们来说,在已经有了共同的孩子和彼此的性厌倦这两样东西之后,又有什么必要继续保持对婚外异性的性禁忌呢?卡尔?詹戈说过一句不无道理的话:“夫妻双方的不忠,是美满婚姻的先决条件。”注意:他说的是“双方”,而不是“单方”。夫妻双方一样不快活,是一种平等;可是,夫妻双方一样快活,不也是一种平等吗?
    这个说法一定会遭到女人的反对。女人们总是坚称:男人们要比她们好色得多。言外之意,即她们对通奸远没有男人那么热衷,从中获取的快乐也远较男人要少。
    可是,既然每一次通奸都得需要一个偷腥的丈夫和一个红杏出墙的妻子,那么,如果说男人比女人更好色,红杏出墙的妻子必然要比偷腥的丈夫的总人数要多才行。在通奸这件事情上,男女是一定要打个平手的,因为,总得是一男一女通奸吧?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也会算下面这道题:书包网 bookbao8. 想看书来书包网
    婚姻与性(2)
    a)每一次风流韵事都涉及一男一女;
    b)设定现在有一个由1000对已婚夫妻组成的封闭小区;
    c)在这1000个丈夫中,有20%受不了婚内的性厌倦,偷腥去了。因为男人比女人好色(你们女人自己说的),假如男人比女人好色3倍,那么,得有600名妻子出墙才行。
    每当听到有人论及女人不爱通奸,总让人想起李银河在《中国人的xing爱与婚姻》一书中所举的一个例子。一位接受调查的北京离婚女性对婚内和婚外的性做了比较:“我们(指她与前夫)在离婚后还偶尔有性关系——作为情人。他离婚后和一个女孩儿同居,每次都是偷偷摸摸到我这儿来。在婚内,每10次性生活我大约只有1次快感;在婚外,10次里9次有快感……”
    瞧,同一个男人!
    除了女人之外,另有一些人也认为男人比女人更热爱通奸。他们称自己为“进化心理学家”。其主张是:
    a)男人比女人更爱滥交,在性方面更无保留;
    b)女人生来就比男人更喜欢一种稳定的关系。
    他们论证说:与多个男人xing茭和只与一个男人xing茭相比,一个女人所能生出的孩子数是一样的。所以,她让一个男人确认她的孩子只可能是他的,而不可能是别的男人的,会让她和孩子得到这个男人全心全意的照料。
    说一个女人最大生育数比男人的要少,所以她在对性配偶的选择上要比男人挑剔,这是对的。可要说只和一个男人保持性关系与和多个男人保持性关系所生孩子数一样,这就有点儿夸大其辞了。一个男人,即使碰巧在女人排卵当天与她xing茭,让她受孕的几率也只有不到20%。即使受孕,受精卵在子宫内膜上顺利着床的概率也不到70%。据萨拉?赫迪对黑猩猩的统计,我们人类这位最近的亲戚,平均需要130次xing茭才能怀孕一次。看来,怀孕这件事情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容易——把宝全押在一个男人身上并不明智。万一在一个月只有一次的排卵期中,那个男人出去打猎了呢?或是被蚊子叮了一口正打着摆子呢?又或许,他正在别的女人床上呢?在一个繁殖季节中,如果一只草原雌犬能有三个性伴侣,它的受孕率将达到100%;可如果它是一条“贞洁”的母狗,那它的受孕率就只有12%。
    可见进化心理学家的这个说法是靠不住的。再说,有什么根据说让一个男人百分之百确认孩子是他的,对一对母子是最合算的呢?在漫长的狩猎采集时期,一个女人的策略恰好是把水搅浑,让尽可能多的男人认为他可能是她的孩子的父亲——这就是我们前文提到的“多父”理论。也就是说,恰恰是女人,为了孩子的利益,才更热衷于滥交。让很多男人对自己的孩子“有好感”,远好过要某一个男人百分百负全责。因为,男人的责任感终究不是那么靠得住。另一个女人——只要她稍微白净一点儿、胸围大一号、再年轻个三四岁,就足以让男人的责任感荡然无存。所以,采取“多父”策略的雌性几乎包括了所有的灵长类,以及存在至今的人类母系社会。女人的贞洁,完全是源于后天的文化建构,而与生物本能相违。前文提到的巴拉圭北部的埃克印第安人,每个孩子通常至少会有三个父亲:第一个是他出生时与他母亲有婚姻关系的男人;第二个是他母亲怀孕前后与她睡过觉的男人——这种父亲通常不止一个;第三个父亲,则是他母亲自己确信使她受孕的男人。在对待孩子的态度上,这三个父亲并没有什么差别——都相当不错。
    放眼封建时期的欧洲,我们也并没有发现经济完全独立的贵妇其天性中有多少“从一而终”的倾向。事实上,在彼此共享丈夫和妻子的贵族社交圈里,提出分手的往往是情妇一方。只是她们往往比较精明,将“始乱终弃”的帽子作为分手的礼物,送给了男方。“我花了两个星期,把各种招数都使出来了,冷淡,耍脾气,大发雷霆,吵个没完没了,可怎么也摆脱不了那个黏住我不放的情人,”德?玛苔侯爵夫人在给她朋友的信中写道,“于是,我决定带他去旅行——只有我们俩,到那时,我要给他大量的温存和爱情……我愿意打赌,赌什么都行。他会比我更慌着结束他现在那样向往的旅行。我们回来之后,他会受不了我,就像我现在受不了他一样……”此外,喜欢以当妓女为消遣的不仅是罗马贵妇,15世纪德国富商的妻子和亨利八世在位期间的英国宫廷贵妇,也都热衷于此——在酒窖里、在高等妓院的大厅中,总是那些蒙着厚厚面纱的女人们最起劲,还不要钱。
    然而,为了证明“男人比女人更爱滥交”的结论,进化心理学家们还做了个试验:找几个靓女帅哥,跑到大学校园里去分别勾引男女大学生。结果:愿意发生性关系的男生是75%;而愿意发生性关系的女生则是0。于是进化心理学家们得出结论:男人比女人更喜欢滥交。
    可是,这样的试验结果靠得住吗?在一个同时有10个女朋友被誉为风流倜傥、而同时有两个男朋友就会被斥为“母狗”的社会里,在一个男人普遍富于攻击性、女人严重缺乏安全感的社会里,这样的试验又有什么意义呢?
    1991年,当时女子网坛排名第二的莫尼卡?塞莱斯抱怨说,既然巴黎网球公开赛男女比赛的观众人数和赞助商的支持都差不多,为什么女子的奖金总额还不到男子的2/3呢?就这个问题,记者请当时排名第一的格拉芙和排名第三的费尔南德兹发表她们的看法。
    格拉芙的回答:“我们赚得足够了,我们不需要更多。”
    费尔南德兹的回答:“我对我们所拥有的很满意,我不认为我们应该贪心。”
    塞莱斯并不缺钱,她的职业总奖金数达到1100多万美元。她想要的,只是男女平等这么一种感觉。但是,率先站出来反对她的,居然是她的两个同行。无疑,格拉芙和费尔南德兹是讨人喜欢的,她们符合这个男权社会的主流价值观。这个社会更喜欢网坛明星库尔尼科娃——虽然排名已跌至100名开外,可人长得性感。球场上获胜的次数不多,却经常通过“不经意”的走光让男人们看到他们想看到的东西。这才是乖女人!所以,这个社会让她赚很多钱——比嚷嚷着要男女平等的塞莱斯还要多的钱。
    假设你被关在一间牢房里长达6000年之久。如今牢门突然打开了,你是欢呼雀跃呢,还是惴惴不安?你有跨出这牢房的勇气吗,你做好走出去的思想准备了吗?今天,像格拉芙和费尔南德兹那样有钱的女人少之又少,绝大多数女人在经济上仍然需要依靠男人。既然格拉芙和费尔南德兹都仍然用男人灌输给她们的思维模式来思考,我们离真正的男女平等,还有多远的路要走呢?
    6000年的时间里,男人给了女人两样东西:一副枷锁和对丧失这副枷锁的恐惧。当枷锁被打开之后,恐惧却阴魂不散。女人在恐惧中嗫嚅着:“我要一个丈夫,我要结婚。”就这样,她光荣地成为一名已婚妇女,通过从属于某个男人,得到了这个男权社会的认可和接纳。
    对于进化心理学家们得出的关于“女人天生贞洁、天性喜爱家庭生活”的信誓旦旦的所谓结论,西蒙娜?德?波伏娃早有预见地事先就做好了回答:“女人不是天生的,女人是被造就的!”
    书包网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婚姻与爱情(1)
    李银河在其《中国人的xing爱与婚姻》一书中,引用了前苏联学者拉里科夫的一个研究报告,那报告的名字叫《仅仅靠爱情?》——听上去更像一本小说的名字。
    拉里科夫发现:在接受调查的15000人当中,因为爱情而结婚的100%不幸福;因为利益而结婚的,70%不幸福;而那些很低调的人——因为别人都结婚,自己才结婚的,反倒是结果最好——觉得幸福的比例是45%——快到一半了。
    这结果让人想起了那句老话:婚姻是爱情的坟墓。
    在15000个人中,因为爱情而结婚的100%不幸福!可同时,我们又都相信这么一句话:“没有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