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下看管定边王一家和胡人的俘虏,
    整合了其余人回来支持刘时英这里。
    不出所料,刘时英这里相对更为棘手一些,叛变的兵士顽死抵抗,杀红了眼
    的胡人也以为被出卖,疯狂反扑。
    「不过我们的损失不算太大。受伤的兵士很多,但殒命的少,也算不幸中的
    大幸。」刘时英点头,再次跟裴陵还有一干文官商量起来。
    双方觉得此事干系重大,彼此都没有权力处置,最好的办法就是各自上书给
    皇上,请皇上亲自下旨。
    裴陵思忖自己及手下都有上密折的权力,此举对刘时英可能不太有利,但说
    不出反对意见。
    待众人各自回去休息,他才把担心跟刘时英说了。刘时英也有同样的顾虑,
    可也没有应对之策,只能先这样处理。
    他叫过左三知,让左三知派些心腹去看管定边王及王府众人,免得逃了谁,
    将来查出来会治个失职之罪。
    「我每晚都会亲自巡视。看管他们的人我也会慎重挑选。」左三知看看刘时
    英,又瞧瞧裴陵,扬起嘴角道:「裴大人,您是朝廷派来劳军。虽然文官不负责
    看管犯人,但此事关系重大,您是否也随本官去巡视呢?」
    「呵呵,左大人过谦了,有左大人在,本官很是放心。不过既然大人开口,
    本官派人去也好。」
    裴陵眯起眼睛笑笑,「我手下有个随行武官赵东,是兵部尚书赵大人的儿子。
    说起赵大人,我还听说您差点成为他的乘龙快婿。可惜啊可惜,您失去了上次的
    机会,这次要好好把握。」
    「我上次不敢高攀,这次也是一样。」
    左三知笑笑,伸手在裴陵的脸颊上轻抚了一下,在裴陵暴怒前转身离开。留
    裴陵一个人在咧嘴大笑的刘时英旁边咬牙切齿。
    ● 第六章
    定边王试图谋反一事让整个大周朝廷震惊。百官得知,纷纷上折。
    有的弹劾定边王罪无可恕;有的弹劾刘时英治下不严导致部分将士被收买;还有
    的弹劾边关的文官,说他们不能及时明察定边王谋反的消息,导致此事发生……
    裴陵在边关接到京城来信,得知朝廷状况,心里便骂那些人都是事后诸葛亮。
    那封信是他爹爹派人送来的,信上除了讲述朝廷的动向,还大大赞扬了一番
    他,说只要这样下去,皇上对裴家的信任只会越来越多,裴家恢复当年的盛况也
    指日可待等等。
    「他还是忘不了当高官的滋味。」裴陵把家书递给刘时英看。
    刘时英接过信仔细看了一遍,皱眉道:「从信上看来,皇上是打算让另外一
    批人来这里审定边王,没打算让你审。」
    「肯定的。这件事情里面,我算是功臣,如果我再参与审案,皇上不好封赏
    我。何况此事关系皇家体统,我还不够格。」裴陵让裴勇去收拾行礼,打算等新
    任钦差到来后便上路回京。
    刘时英笑裴陵想得太远,裴陵倒不觉得有什么不妥。他跟刘时英谈笑了一番
    后就出了营帐,穿过兵士们的住处,来到了营盘的边上。
    「你怎么在这里?」想到几日前跟左三知在放平安火的地方相遇,裴陵不由
    自主地走向了那个地方。可到了,却发现左三知一个人坐在燃尽的狼烟旁边出神。
    「你能来我不能来?我在想……想多年前,我不过是个被兵士奴役、任由他
    们支使的军奴。」左三知回头,见是裴陵,就站起身来走到裴陵身边站下。
    「多年前,我还是一个武将,而今,却成了朝廷众官闻之色变的御史。所以
    说,人世无常。」裴陵端详左三知,想伸手触碰左三知的脸,却又忍住。
    「你要走了?」见裴陵眼中一片深沉,左三知反而笑了。他拉过裴陵的手,
    握住,轻轻包在掌心中。
    「你看到裴勇他们张罗收拾行囊?那两个笨蛋,总是喜欢大肆张扬。」裴陵
    抽手,但没有抽动,便不再动,反而低下头,盯着左三知手上被自己前些日子咬
    出来的伤口。
    「你别看了,如果真的觉得愧疚,等我回京城的时候,你请我去喝酒吧。」
    左三知抬起那根被裴陵咬伤的手指,放在裴陵的唇边摩娑,「要不要再咬一次?」
    「不要说这些无聊话。」裴陵听到左三知那句颇为像调情的话竟然红了耳根,
    他追问道:「你怎么又能回京城了?兵部有调令?」
    「不是,是提前述职。就在最近。本来想跟你们这些文官大人一起走,但看
    来要多待一些时日,等定边王的事情解决了再走。」左三知放开裴陵的手,接着
    道:「你还没答应我呢?是不是要请我去喝酒?」
    「我为官清廉,没钱请你喝酒。」裴陵笑着摇头,看左三知皱眉便道:「不
    过如果有人请我喝免费的酒,我倒是会考虑去喝。」
    「我为官也清廉,不过酒钱倒是能付起。」左三知盯住裴陵的眼眸,半晌,
    他大笑转身,快步走出很远,才喊道:「待我回去,请你喝酒。」
    「我不去!」裴陵大声喊了回去。他看着裴勇兴冲冲过来说行囊准备好了,
    不由觉得远处左三知的背影倒格外清晰起来。
    ***朝廷新钦差到来的前一日,裴陵等人启程回京。
    归京后,上殿、述职、接受皇上的封赏、接受同僚们的恭喜……事情一桩接
    一桩,把裴陵的日子挤得满满,容他腾出空闲来回忆临行前和左三知的那番话,
    已经是一个多月以后的事情了。
    回京后便找我喝酒?怎么还没有消息呢?
    裴陵算算,估计边关定边王的案子也应该审得查不多了。按常理,最近就应
    该押回京师移送大理寺。毕竟在边关的提审只是皇上派人进行的先行审理,最后
    的裁定,还要交还大理寺,这样才能给文武百官、天下百姓一个说法。
    如此看来,左三知也应该回京城了啊。难道他早已回来了,却没有找自己?
    「难道他不敢来裴府?」裴陵觉得自己的猜测有几分可笑。他把书案上不经
    意写了左三知名字的纸揉成一团丢在案下,拿起笔继续整理公文。但没写几行,
    又觉得写不下去,只好派人去喊来了裴勇。
    「二少爷,有什么吩咐?」裴勇最近也无事可做,闲得无聊之极,他听到裴
    陵找自己,马上便冲了过来。
    「你去看看,看看左……书柜左侧下面有没有我常看的那本书。」裴陵本想
    让裴勇去看看左三知有没有回京城,他知道左三知没有买宅院,只要回京城,都
    会住在刘时英家里。但话出口,又咽了回去,觉得此举有些不妥。
    「二少爷,你叫我来就为了这事?」裴勇听到裴陵这吩咐,嘴巴一撇,咕咕
    哝哝走到书柜旁,他拿起裴陵常看的那本书走回来递给裴陵,刚想发几句牢骚,
    却看到裴义大惊失色地冲了进来。
    「二少爷,大事不好了……」裴义气喘吁吁,脸上一片惨白,对着诧异的裴
    陵、裴勇喊道。
    「裴义,不要慌乱。」裴陵很少见裴义如此无状,想是出了大事情,裴义的
    脸色才会惨白一片。
    「左……左三知回京城来了。」裴义喘着粗气道:「他跟定边王、张坤等人
    一起被押了回来。」
    「被押回来?」裴陵听到这句话大吃一惊,这是怎么回事?左三知在此事中
    明明立了功劳,为什么还会被押回来?
    「小的……小的也不信……后来跑去找人问……才听说他受了定边王的贿赂,
    本来要一起反叛的,可事到临头见情况不妙,又改了主意,帮助刘时英打定边王。
    所以……所以他要和定边王他们一起,按照谋逆论处。」
    「这不可能!这怎么可能?」裴陵眉毛倒竖,一拍书案,转身便出了书房去
    牵马。
    他一路匆匆,纵马疾驰到刑部,连通报都省却,直接去找刑部的主事,满脸
    的阴狠把那个正在写折子的花白胡子老头吓得直哆嗦。
    「裴、裴大人。」那主事见过裴陵当年的火爆性子,明白裴陵这脸色肯定是
    被谁狠狠惹到了。
    「大人好。本官来只是想询问些事情。」裴陵想挤出个笑容,但脸色更加古
    怪,吓得那主事倒退了几步。
    「裴大人,有话好说,有话好说。您想知道什么?」主事小心翼翼捡起掉在
    地上的笔,希望自己的回答能让裴陵满意。
    「本官……」裴陵明知这个问题逾越官职身份,但还是硬着头皮问道:「本
    官前一阵子在边关劳军。大人也知道后来的事情了,我就不多说,只是听说今天
    犯人都被押了回来,不知道有没有什么……什么……什么特别的情况?」
    「特别的情况?」主事一下子没明白,愣了愣,反应过来这可能是说左三知
    的事情。
    他今天碰到好几个包打听的官员,都来问为什么左三知这本来有功的也被押
    了回来,因为据回来的官员们说,左三知是拿获定边王的几个功臣之一。但裴陵
    平日的个性颇为自负,对这种事情一向不关心,他不明白裴陵怎么感兴趣了。
    「是,我是说……本官当时也在场,有些挂心而已,刘时英大人有没有消息?」
    裴陵小心措辞。
    「刘大将军啊,听说他很好。领了封赏就以替皇上分忧的名义抚恤那些死去
    的兵士家人了。」主事听到裴陵这么说,才放心。全京城的官员都知道裴陵跟刘
    时英交好,因此裴陵这么问也是应该的。
    不过既然说了刘时英,他便也说到了左三知:「刘大人虽然很好,可跟着他
    的那个左三知左大人却出了事情。听说刑部去的人查出了他接受过定边王的贿赂,
    本来是要一起谋逆的,可后来见刘时英将军的胜算大,就临时改变了主意。刑部
    的大人就按律也把他押了回来,准备在大理寺审讯的时候弄清此事,不过定边王
    的口供也是这么说的,估计事实就是如此了。而且兵部的赵……反正这都得大理
    寺的大人们来审。」
    「赵?」虽然主事把那句话咽了回去,可裴陵还是听到了。心头窜起不妙的
    感觉,他拽起主事的衣领子,大声追问道:「赵什么?赵尚书?他干了什么?」
    「我……我也是听人说的……」主事抖着身体,小声道:「听说他已经给皇
    上上了折子,说对这种既背主又反复无常的人一定要严惩。」
    「严惩?」裴陵松开了主事,猛然想起这次审理案件的官员中又几个都是兵
    部尚书的故交好友,甚至还有被他提拔上来的人,这么看的话,左三知的这次意
    外就跟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