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一下子又热情高涨起来,相续有说有笑收拾起刚才落下的工具,三三两两结伴在一起,继续进山寻宝。
    “姐,来尝尝!”弟弟们不知从哪里摸出几把酸不溜溜的野杨梅,往她嘴里丢去。
    可是,果子半边还青着呢,真是糟蹋了。
    野杨梅最好吃了,这一种还是果子稍小一些的品种,若时候到了,远比果子大粒许多的要香甜可口。
    想到这里,她的牙口马上就要酸软了下来。
    那一边,又有人惊呼一声。
    作者有话要说:祝亲们五一节快乐!
    50
    50、稻田妙用 ...
    前面的林子,不知又有谁发现了啥好东西,山里的东西真是好宝贝多啊!
    甜欣踩着脚下不知有多少个百年累积下来的腐叶,一踩一个塌陷。如果没有人结伴同行,光她一个人还真不太愿意孤身往这么深的地方走去。
    四周本是高氧的空气却没得清新,都笼着一阵阵腐朽又酸腥的难闻气味,她越是弓着身体,贴着腐熟的土皮,这种难闻的气闻越是刺鼻而来。
    她直接在腐林子里面走去,走了没几步路远,感觉到身体都被潮湿又高温的空气蒸湿了般,浑身上下很不舒服。
    但她的心里却倍感欣慰。
    还好她没有照搬后十年的财富经致富经,来开发这两座荒山。
    她如果依葫芦画瓢,照着后来年别人的致富经验来做,最差就算是画虎不成反类犬,也能因为占了个先机,帮大家赚回来不少钱。
    但初步解决家族大问题之后,如今一身轻的她,只想着如何好好享受这段不用长大的短暂青春时光。
    反正山是她家的,钱可以慢慢赚,更可以快乐地去赚,生活的美丽和多彩却是不能错过,也是金钱买不回来的。
    一家人能够融洽生活在一个美好环境里,就比平常进补什么名贵补药都要让家人快乐和健康长寿一些。
    白皙的一双手扒开一节节纵生的老枝丫,又避开兜头兜脸而来的蜘蛛丝,她终于走到了目的地。
    原来,他们发现了一片野果林。
    躲在这么深的地方,怪不得上回来勘测时错过了它们。
    这片野生的果林,除了弟弟们发现的野杨梅,还有少量的野生木瓜、毛栗子、山葡萄等等。
    山葡萄味儿酸,并不好吃,木瓜倒是不错,还有有年头的毛栗子更是不错,这时候它们都还没有开花,是有经验的叔公说出它们的名字。让大伙留意一下,别可惜了它们,将它们当没有用的野树误砍伐了。
    但因为除了野杨梅自然繁衍出来几十棵以外,别的品种都只有零星的几棵,远远达不到大规模出产的要求。
    将它们当成母树培植出子树,再等子树长成到成果期少不得需要等个三五年期的,所以说,依靠它们不能形成规模,只够自己吃用,有些可惜了。若无啥计划变动,只能将它们留着当零食果树使了。
    于是,甜欣趁大家都是初次来到这个地方不大留心,又因为果树相互生长得太过密集,便心安理得扒走数棵不同种的果树送到随身庄园里去培育。
    她偷偷干完了活,流露出一嘴儿甜笑。她可不管它们要长多久,反正搁庄园里,再久也能速成材。
    嘿嘿,怎么说,她今天可是喜获丰收嗬!大家也是一样小有收获,人人的背囊里都满了大半。
    面对这些野果树,大人们嚎嚎得最带劲的,莫过于发现红菇吧。
    谁也没有想到,会在一片杂木林里会发现一堆群生的浅珊瑚色红菇。
    在这四月天里,它们的菌丝刚开始生发,菇身长得很短小,菇盖也只有两三个拇指指甲盖那般大小,只是小骨朵儿一大片。
    菇面红红的部分便是它们的孢子。
    红菇是名贵的天然野生菇种,营养丰富,当地一些产妇做月子时,就有两三道月子菜要配上红菇,因为红菇补血养气,是一种高级的补品。
    此外,红菇还有益肾虚腰痛。
    经常食用有益肠胃,可防肝硬化、抗癌和儿童佝偻。
    并且,因为红菇菌丝无法分离,所以野生红菇还不能进行人工栽培。到了甜欣重生过来的那个年代,随着有年头的天然林木不断被砍伐掉,野生红菇日益稀少,也出现了很多假冒伪劣货。
    红菇就是在现在这个年头,因为产量纯靠野外采摘,并且鲜菇易烂不易保存,难以鲜运出来,大都是干货流通到市场上去。
    所以,一斤上等红姑干货,就是菇面稍小,并未完全散开的好品相,在现在的价钱不会低于百八十块钱,搁十年以后,不会低于五六百块钱。
    甜欣见到这些红菇,面色大喜,照样将它们移了一部分到庄园里去自行发展。
    虽说红菇人工不可以栽培,可是放她的个人空间里肯定很容易生长吧。到时候指不定长出一大片来呢。足够她吃用了。
    她还想着以后可以时不时从苏市托汽运一部分鲜红菇到家里去,给家里人日常好好补补。毕竟这是食补,可以经常食用,比药补的生活方式又要好上百倍。
    原本红菇大出应该是夏秋之交,特别是到七月才开始采摘。但这些长在野果林下面的菇子,倒是长得较大了些,嘴馋的话,直接采来吃用也够了。
    嘴巴一向馋的水杉舅舅不等人说,就动手采摘起来。
    旁边外公和叔公就在劝说:“采大一点的,小的让它再长长。反正不会长腿跑了。”
    竟谁都没有想到可以采它们回去卖。
    因为它们实在美味又是稀少,难得几回见,自个都不够吃呢,哪里够卖的。
    尤其是最为难得,让他们赶上这趟即鲜又嫩的小红菇,回去也不用晒干了,直接拿来煨家里养的吃稻谷黄油鸡,或是煲老鸭母,最为滋补身子。
    而且拿鲜红菇煲汤,无需添加味精,汤色粉红透亮,口感脆嫩,自有一股红菇干无法比拟的鲜香和甘甜味道。
    “哟嗬,今天大家都有口福喽,赶紧来采——”二舅舅难得肯败家一回,放开来吃,蹲下来就动手开采,采下来的菇子都集中放在一只透气的大竹编篮里。
    当然,采菇的都是有经验的大人们,小鬼头都被大人们劝退了下去。因为有一种毒红菇和大红菇长得比较相近,没有经验的人很容易采错了。
    这可是要人命的事。小鬼头大鬼头的孩子们都被喝退在一边玩耍,不准碰红菇,顶多大人多嘴教导上他们几句,如何识认红菇。
    爸爸虽是城里人,因为种过菇,对红菇有所了解,也加入了采摘行列。
    这片腐叶朽木的林地,还长着少量的草菇、黄牛肝菌等。
    来这一趟果真是喜获丰收,几个人采摘了大半个小时,不一会儿就采了两大竹篮,回去足够炖一大锅大杂烩菇汤了。
    甜欣光想想,唾液就在口腔里打转。
    她忽尔想起,等秋收了,冬闲时,完全可以利用稻田来栽培蘑菇。
    再说,稻草本身就是适宜栽培蘑菇的绿色环保作料,还能省下一大笔砍伐良木的投入资金。
    还有,菇房生长久了,会有有害细菌污染和病虫害什么的,如果只是利用冬闲来栽培一些短平快的菇种,再到来年开春拆掉菇棚翻耕农田时,这四五个月的时间完全可以采摘两茬蘑菇了。
    并且,栽培蘑菇的养料基和一些废渣又能肥沃土地。
    这样一块田地,时间合理利用又能增加一笔卖蘑菇的钱,何乐而不为呢。
    这倒是个与包山无多大关系的大好事情。
    她准备等过了秋收,可以到村里找几户人家短期包下一点田来,让妈爸有空到这里转转,业余种种也好。
    关于菇子的后续发展,甜欣的脑海里不知不觉萌生出另一个计划。
    她隐约记得是在她中专刚毕业不久的那一阵子,具体是哪一年倒是忘得干干净净了。
    那时候火锅风靡全国,连带一些各式花样的自助餐也盛行过一阵子。
    有来自四川重庆的酸辣风味锅子,还有来自北方的小肥羊,以及一些专做江南鱼水之欢的黑鱼馆,总之那时候火锅城如雨后春笋遍布大江南北,什么锅子都做得。
    她想么,竟然她老家这里是出自深山,以后的人只会越来越重视饮食健康,家里人完全可以将山里的山货卖出去,搞一个菇子火锅店或是山珍汤锅店就很不错了。
    即营养也美味嘛。
    唉,现在是无法搞起来,因为放眼整个家族,竟挑不出一个可以担负大任又合适外出的人来。
    几家有旧的老人么,大体上以休养身心为主,不敢太过让他们劳心劳累。
    而像爸爸和舅舅一辈的中年人,大多数家庭人口负担过重,也没得可能抛妻弃子到外头大城里求发展,而最有希望的中青少一代,还有一阵子的成长空间。
    所以,需要再等些年头再说。
    对整个大家族,甜欣心里无可回避有所期待和等待。
    比如数百年以前,英国的贵族夸张一点来说,也只不过是守着乡下大片土地的农场主,主家也得亲自下地看管农田或是替羊马牲畜接生,与外公那一大家子泥腿子无异。
    再说建国以前,现在的贵族的祖祖辈也许只不过是当年放牛养马的牧童。
    她没有那么崇高的理想,也没有那么强大的野心。但人生的愿望就是一步不断回旋上升的阶梯。
    她不奢望这个家族真的可以一步登天,平步青云,却是寄予美好的希望于未来。
    她有神秘的随身空间,以后还会有源源不断的金钱做后盾,有良好的拓展学识做启蒙性发展奠基,不等他们这一代,至少过上两三代人,总会出现一批在这方面有能力的出众人才吧。
    那么,这个家族也许真的可以长久兴盛下去。
    这也许现在只是一个过于疯狂的梦,但将来也许不再会是个空梦,终有实现的一天。
    她能否见到并不太重要,却是无形中会有这样奇怪的想法萌生出来。
    也许这种想法是源于人性里的博大崇高理想,又也许是源于她骨子里的精明。
    所谓背靠大树好乘凉,家族以外的大树没那么好靠乘,而自己一手带起来的大树,却是正当适宜,她也用得心安理得。
    必要时,她想激流勇退也不会太过失落,慢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