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抢东西吃来着。
再来还有什么,萧燕就真的想不起来了。
可是,想不起来没关系,萧燕只知道在原著里,这一路上并不太平,而此时,却处处显现太平盛世,可见和珅在此花了多少心思。
这晚,萧燕迷迷糊糊地醒了,感觉自己缩在一个温暖的怀里。
抬头望去,是和珅沉睡的脸。
清幽的月光透过窗纱照了进来,萧燕看着和珅那张即使在睡梦中仍然皱起双眉的脸,心就像被丝线紧紧地拴着一般,抽痛抽痛的。
说起来,自南巡以来,她都没有好好看过和珅。白天,常常是隔着老远看他一眼,晚上,和珅回房太晚,起得太早,萧燕也很难与他打个照面。
如今她才知道,和珅在这短短的时日里,竟消瘦得如此厉害。
许是感受到了萧燕的眸光,和珅也自睡梦中醒来。
睁开眼睛,见到萧燕隐带水光的眸子,有些吓到了,抚上萧燕的脸:“怎么了?做噩梦了?还是有谁让你受委屈了?”
萧燕摇了摇头,指尖抚上和珅微皱的眉:“你瘦了。”
和珅松了一口气,将萧燕搂得紧一些:“人瘦,显得精神一些,不好吗?”
“是我没有照顾好你。”
“傻话。出门在外,哪能讲究什么。我这是累的,要怪也只能怪万岁爷。”
萧燕想到了这一路上的太平盛世模样,心里虽然明白和珅的心思,可是,她是真的心疼。
“就算让皇阿玛看到了不那么盛世的模样,又有什么关系?他本来就没有做到让天下百姓都安居乐业,你又何必替他隐藏?”
“皇上南巡,其实就是为了看一看他治理江山多年的盛世模样。作为臣子,自然是要满足君主的愿望不是?”
“本来就不是盛世,你这么隐藏着,不就成了在粉饰太平了吗?”
和珅抚着萧燕柔软的青丝,轻声道:“我并没有粉饰太平,皇上是圣明天子,此时也是难得的太平盛世。只是,你要明白,再怎么盛世,始终都会有过不下去的百姓的。”
萧燕虽然不太清楚清朝历史,但是,仍然记得中学历史书上所说的“康乾盛世”。想了想,此时是正是乾隆朝的前中期,应该是“康乾盛世”中的最后辉煌了,所以和珅说的,应该是实话。
萧燕心疼地呢喃:“皇阿玛想看他的盛世,折腾的却是你。”
和珅双眼微弯,眸光笑意盈盈,将萧燕嵌入怀里:“不要担心我的身体,我只是看着瘦了一些,没事的。”
“嗯。”就算担心,也没有法子。出门在外,连小厨房都没有,萧燕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乾隆一路看到的都是百姓安居乐业的样子,龙心大悦,于是,便带着和珅等几个重臣微服到西湖边去赏玩。
当晚,和珅回房时,见萧燕还没睡,便说起了今天的事。
萧燕听完之后,生气了:“不是说朝廷明禁你们这些当官的不许上青楼吗?”
和珅有些尴尬:“是有这么个说法,而且我们也不是上青楼,只是去了花舫。”
“那有什么区别?居然还是皇阿玛带着你们一块去,他他他……”萧燕都不晓得该怎么形容了。
“别气别气……”
“怎能不气?”萧燕越想越火大,使劲地掐和珅的腰:“你看上哪个了?是不是想带着回京了?”
“嘶……你怎么一生气就掐我的腰啊?哎哟,真的疼啊,轻点……”和珅握上萧燕掐他的手:“先松一松,要不一会儿,你该心疼了。”
“谁心疼你,找你那美人去!”
“天地良心,那舫中的女子长什么模样的,我都记不清了,哪来什么美人啊?”
萧燕松手,仍然生气:“那你干嘛要告诉我,你去了花舫这事?你诚心给我添堵是不是?”
“不是给你添堵,是想提醒你一件事。”和珅无奈地叹了一口气:“皇上被一个叫夏盈盈的歌伎给迷住了。”
萧燕愣了,然后囧了。
她都差点忘了。原著里,皇后不就是因这个夏盈盈,而被乾隆训斥,然后绝望地断发,最后被先送回京城,然后抑郁地死去,以皇贵妃之礼而葬的吗?
不过,现在当务之急的不是这个夏盈盈,而是和珅正一边揉着一腰,一边用我比窦娥还冤的眼神看着萧燕。
萧燕一边替和珅揉着,一边呐呐地问:“真的很疼?”
“当然。”这回轮到和珅气哼哼地了:“不分青红皂白就滥用私刑,要是让你当官,你肯定是个昏官。”
“……谁让你没早点说清楚?”
“你对我的信任就那么一点?”
“……”萧燕垂头无语。
其实不是萧燕不信和珅,只是,在现代一夫一妻制里都有三年之痒之类的,何况是在清朝这三妻四妾的年代里?说到底是萧燕不相信自己能永远地抓住和珅的心。
和珅把萧燕搂入怀里:“我答应过你的事,我一定会做到。”
萧燕眸中酸涩,她把脸埋入和珅的怀里,轻声地道:“对不起,以后不会了。我一定相信你,也相信我自己。”
和珅闻言,愣了一下,将萧燕搂得更紧一些,轻声地笑了:“就算你白发苍苍了,在我眼里,仍然是最美丽的。”
萧燕抬起头来:“最美丽的老太婆?”
和珅只是笑,不答话。
萧燕收拾好心情,见和珅的心情也好了,便对和珅说:“致斋,刚刚你提到夏盈盈,我倒是想起了一件事。在我的印像里,皇额娘似乎是在这次南巡因为断发被皇阿玛提前送回京,然后把所有的宝印金册收回,明年将抑郁而逝,并以皇贵妃之礼下葬。”
和珅吃了一惊:“国母断发?那是国丧才能做的事,皇后娘娘怎么会如此冲动?难道是为了那个夏盈盈?”
“可不就是为了那个夏盈盈么。”
“皇后娘娘怎会如此糊涂?为了这么一个上不了台面的歌伎,竟然不顾膝下的十一阿哥与十二阿哥了吗?”
萧燕其实也有些拿不准。
近年来,皇后的脾气收敛了许多,也许不会那么冲动也不一定。不过,也难说。皇后的脾气看似收敛了,但是,她今年四十八了,更年期到了,万一常年压抑太过,一下子暴发了,怎么办?
“希望是我记错了,她不会这么冲动。”
“你常常伴在老佛爷与皇后娘娘身边,有事无事多向皇后娘娘提一提十一阿哥与十二阿哥,兴许她就不会糊涂了。”因为兰馨是和琳的妻,和珅已经被绑在皇后这条船上了,他自然不希望皇后有事。
“嗯。”萧燕自是应下了。
可是,尽管萧燕该说的都说了,该劝的都劝了,最后仍然无法阻止皇后的劫数。
乾隆要立夏盈盈为妃,老佛爷反对,让皇后去劝乾隆。
在屡次劝谏乾隆无果之后,皇后进呈了一封血折,最终被乾隆无情地撕碎了,绝望之下,皇后拿起剪刀断发。
第七十五章
75
当消息传来的时候,和珅与萧燕刚巧在用膳。
因为和珅忙,所以,他们夫妻两人在这一路上还真的很难得可以一起用膳,可是,消息传来之后,两人都没心情了。
草草吃过之后,把饭食撤下去之后,萧燕也让下人们都下去了。
和珅一直在沉默。
萧燕看着沉着脸,不知道在想什么的和珅,很是担心,她低声地问道:“要我去劝劝皇阿玛吗?”
“不。此时皇上正在气头上,谁劝谁倒霉。更何况,别人不知道弟妹是谁,皇上可是一清二楚的,我们去劝,立场先失,怎么劝得动?”
“那该怎么办呢?”
“静观其变。关于历史上的十二阿哥,你有听说过没?还记得多少?”
“我曾经看过一篇小说,里面有写十二阿哥的,所以我去查过他的资料。大部分都不记得了,只依稀记得十二阿哥年二十五就死了,直到他死都只是一个阿哥,皇阿玛终他一生都不曾晋封过他,后来在嘉庆四年才被追封为贝勒。”
和珅讶异,片刻才叹道:“迁怒太过了吧?”
对于和珅这种特别宠爱自己孩子的人来说,乾隆的狠心让他心惊。
“我当初查完资料的时候,也觉得迁怒得太厉害了,再怎么说,那也是亲生的儿子。”
“……不说这个。这几天,你小心一些,能不说话,就不要说话了,免得触霉头。”
“嗯。”
虽说萧燕想尽量降低存在感,免得触霉头,但是人生之事十之八九不如意,所以萧燕被老佛爷叫去劝皇后向皇帝请罪了。
皇后自断发之后,万念俱灰。什么念想都没有的人,肯定不会想到去向乾隆请罪这回事,只是成天呆在房里念佛。
本来在皇后断发之后,乾隆就大发雷霆,要让人送皇后先行回京,但被老佛爷阻止了,这么明着送回京去,那岂不是让人无端猜测吗?万一国母断发之事外传,怎么办?
对于皇后断发,老佛爷也是很生气,皇后这次真是太不懂事了!可是,瞧着皇帝这架势,是要废后了。废后可不仅仅是皇家的家事,也是国事,那是万万不能的。
不管皇帝想对皇后怎么样,那都不能明着废,干系太大了。所以,老佛爷让萧燕去劝皇后请乾隆请罪,希望乾隆能暂熄雷霆之怒,让皇后继续随驾南巡,回京之后,乾隆想怎么样,她老太太就不管了。
萧燕领了懿旨之后,心中叫苦。
在她的心里,皇后固然有错,但是,乾隆更有错。
让她劝皇后请罪,还真是为难她。
萧燕心情很复杂地来到皇后的房中。
皇后跪在佛像前,手拿佛珠,口中念念有词。
见萧燕来了,皇后收起佛珠,平静地说:“格格请回吧,免得连累了你。”
“皇额娘……”萧燕开口,却不知道该对心已成灰的皇后说什么好。
容嬷嬷在一旁默默地流泪,想开口劝,却也无话可劝。
萧燕无奈地回到房中,心情沉重,一直坐在窗边发呆。
和珅回房的时候,见萧燕还没睡,担心问道:“你怎么了?”
萧燕摇了摇头,把今天去见皇后的事说了遍。
和珅沉吟了一会:“这也许是一个转机。”
萧燕疑惑地抬头:“怎么说?”
“皇后娘娘断发,往大的说,那是捅破了半边天的大事,往小的说,可以算作是夫妻吵架耍花枪的小事。不过,这倒是要考验你的口才了,你的劝说不仅要能劝得皇后娘娘向万岁爷请罪,还要让万岁爷从你的劝说中,消了心头的那口气。”
“……”萧燕无语半晌:“你不会是想引皇阿玛是听墙角吧?”
“正是。明天我会先引皇上到行宫东院的翠心湖上边竹林里的听风亭下棋。我与皇上到了之后,我会让人给你捎信,你到时候就把皇后娘娘引到翠心湖边的翠心亭劝说,说话的声音适中就行了,不需要刻意放大,我们在上边,能听见的。”
萧燕呆了呆,才道:“你倒是对我很有信心啊!一番话劝两个人,我哪有这么厉害?”
和珅笑道:“格格过谦了,想想你当年一语巧救沈氏九族的事,我对你可是充满信心。”
萧燕瞪眼:“那是什么年月的事啊?当年年轻啊,脑子比较好使,现在不行了。”
和珅眨眼:“那看来是给我宠笨了。”
“……”萧燕抡起拳头捶了一下和珅的肩膀:“什么时候了,还笑话我。”
和珅握住萧燕的手,用力一拉,将她拥入怀里,温言道:“不要有太大的压力,劝不了也没关系,反正最糟也只不过是废后。不过,皇上是个好面子的人,所以,废后的可能性并不大,大概就是你所知道的那个结局吧!既然如此,你又何妨放手一博?”
“好,我尽力。”
第二天,萧燕接到和珅的讯息后,便来到皇后的房里。
皇后仍然跪在佛前,手里仍然拿着一串佛珠,口里仍然在念头经文。
“给皇额娘请安,皇额娘吉祥。”
萧燕的话,让皇后转过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