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冈洋右的说服下,于德海决定把他在英国的大部分资金投入“满铁”,为日本人做事。他之所以决定往“满铁”投资,是因为他看到日本操纵下的“满洲国”已经成立,且在中国东北已确立其巩固地位。因此,为达到复辟大清的政治目的和满足私欲,于德海很快就把在英国的几处珠宝店铺交给英国妻子珍妮管理,只身来到沈阳出任满洲重工业开发株式会社顾问,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满洲”投资事业上。妻子珍妮原是段连祥在英国时于德海为他请的家庭教师。1924年段连祥6岁时,于德海与珍妮结婚。一年后,生了一个男孩。在珍妮生子后,于德海怕事后生出不必要的矛盾,就将段连祥又送回沈阳蒲河姐姐家。为此,他在沈阳皇姑屯为姐姐一家购置了宽裕的新宅院,又给段连祥留够了学费。
    段连祥就是依靠舅父于德海的资助,念到中学毕业。之后又借助松冈洋右的关系,考入了奉天(沈阳)虎石台日语学校实习科,从1934年5月至1935年1月,专门学习9个月,奠定了他的日语基础。毕业后,还是借助松冈洋右的关系到“满铁”皇姑屯车站当检车员。因为段连祥日语说得好,还能讲俄、英、朝、汉等多种语言,又有“满铁”总裁松冈洋右这一层关系,所以他名义上虽为一名检车员,实际上主要工作是给日本人当翻译。后来还专门给四平铁路局的日本警察局长当翻译,月薪60块大洋,这在当年算是很风光的。
    1937年2月10日至8月10日,段连祥作为重点培养对象被“满铁”当权者送到吉林(市)铁路局讲习所学习半年。从铁路讲习所回到西安(辽源)检车段后,段连祥身价倍升,不但是检车员兼技术员,同时还是检车业务培训的讲师,可谓是前途无量。就这样段连祥一干就是5年。
    1945年1月,伪满警务总局开始在伪满洲国范围内招收1500名警尉候补生。全东北分设四个国立警察学校,分别设置在:“新京”(长春)、奉天(沈阳)、吉林(市)、哈尔滨。在家中已闲居了一年多的段连祥借助他在“满铁”的日本关系,当时“考”入的是吉林(市)第三国立警察学校。吉林警校共有156名学员,分为三个班,段连祥是第三尉候补生。因为该警校当时借用四平地方警察学校的校舍,所以称为第三国立班,学期为一年。
    考察解密关键人物段连祥(2)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告无条件投降,伪满洲国垮台,从1945年1月至8月,段连祥在警校只学了8个月零10天,警校便随之解散。8个月的学习虽然短暂,但当时已经27岁的段连祥,和其他同学相比,已颇为成熟老练,因此他与老师和同学结下了深厚的情谊,这便为日后他收养日本老师遗孤和全力保护他为之感恩并崇拜的川岛芳子积蓄了必要的条件。
    伪满警校解散后段连祥回到沈阳蒲河老家闲居几个月。1946年1月,经其同乡,时在八路军驻铁岭的24旅71团1营当供给员的徐永保(徐纯恒)介绍,参加了八路军,在24旅71团1营当卫生员、文书等职。
    1947年3月,段连祥回家后卖了几天烟卷。1948年6月,他又在沈阳参加了他熟悉的国民党重新整编的207师,在该师1旅1团2营任上士文书、军需等职务。1948年11月辽沈战役结束,段连祥所在的国民党207师被消灭。
    段连祥这段历史可以说明,在兵荒马乱的战争时期,段连祥为了寻找生活出路,选择了当兵的出路。
    二、段连祥和川岛芳子鲜为人知的历史交往
    段连祥和川岛芳子的交往,在历史上还曾有一段渊源。段连祥对川岛芳子的个人崇拜和对其家族的感恩,是促成他保护川岛芳子的重要因素。
    1934年,段连祥初中毕业后,考入了伪满奉天(沈阳)日语协合学院学日语,学院的地点在沈阳北的虎石台镇。因为是日语学校,段连祥自然听到很多有关川岛芳子的消息,对大名鼎鼎的“金璧辉司令”常有诸多耳闻,对川岛芳子充满好奇和羡慕的思绪。那时在段连祥心目中,对川岛芳子产生了一种向往、景仰的猎奇心理。1935年,段连祥从日语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满铁”工作,开始在奉天皇姑屯检车段当检车员,后来又转到西安(辽源)检车段当检车员。在此期间,他因日语好,经常被日本人安排当翻译。有一段时间,他还给四平铁路局的日本警察局长当翻译。由于工作之便,他经常跟着日本警察局长出差,有时也去天津。当时川岛芳子正在天津东兴楼开饭庄。当段连祥跟警察局长去天津东兴楼饭庄吃饭时,亲眼目睹了他学生时代就十分仰慕的川岛芳子的妩媚倩影。由于当时川岛芳子周围追求者众多,她根本注意不到段连祥这样的小人物。
    段连祥曾用日语写了一封长信,通过川岛芳子的秘书小方八郎转交川岛芳子。信中话语缠绵,表达了他对芳子小姐的倾慕之情,并在信中立下诺言:日后芳子小姐如有需要他段连祥的地方,他愿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当他再次去天津东兴楼饭庄吃饭时,从饭庄堂倌手里,收到了川岛芳子给他的回信。内容大意是:感谢(段连祥)厚爱,对他的情况有所了解,也知道他舅舅是满族正黄旗人,与其生父肃亲王善耆、养父川岛浪速、“舅舅”松冈洋右等均有关系。日后如有需要,一定会麻烦他的……
    在应日本《朝日新闻》电视台邀请,参观日本松本市川岛芳子纪念室时,段连祥的养女段续擎,指着墙上1937年川岛芳子在天津东兴楼和一些人的合影照片说:“站在后排那位青年像我父亲,应该就是他。”回到长春后,李刚立刻请吉林省公安厅影像专家台禄林做了鉴定,证明那位青年就是年轻时的段连祥,当时还出具了鉴定证书,由律师当场见证签字。这足以说明段连祥和川岛芳子在历史上存在交往关系。书包 网 bookbao8. 想看书来书包网
    考察解密关键人物段连祥(3)
    段连祥从小就因舅舅兼养父于德海的关系,受过川岛芳子父辈人的恩惠,内心存有感激之情。成年后他从内心把对川岛芳子父辈的感激之情,全部用到了川岛芳子身上。据张钰讲,她姥爷在“满铁”每月的薪水是60个“袁大头”,属高薪阶层。1935年到1940年期间段连祥还是单身(1940年段连祥才与妻子庄桂贤结婚),无牵无挂,在这一时期生活上比较富有。因受过“满铁”总裁松冈洋右的恩惠,有报恩思想的段连祥,坐火车又不用花钱,所以去天津东兴楼追求心目中的偶像、松冈洋右的“外甥女”川岛芳子是完全可能的。而且至今还留有与川岛芳子在天津东兴楼的合影。以致当死里逃生的川岛芳子1948年末找到他时,段连祥对中年川岛芳子不惜肩负风险,忠心耿耿地全力予以保护。
    三、段连祥生活中的两个女人和日本养女
    1940年9月,英国首都伦敦被德国空军大规模轰炸,段连祥的舅舅于德海在伦敦的几处店铺都被炸烂。更为不幸的是,于德海的英国妻子珍妮和儿子埃利都在空袭中丧生。于德海从此就再没回英国。
    1940年10月,段连祥奉养父于老太爷(于德海)之命与当地富户庄老太爷的女儿庄桂贤结婚。但是对于这桩婚事,段连祥打内心是不同意的,庄桂贤(1920—1997)是传统的封建妇女,从小认字不多,也不爱学文化,只学会一些针线、刺绣的活计,那时又讲究女子无才便是德。而段连祥不一样,他在英国呆过,又上过学,是见过世面的青年才俊。在他眼里,庄桂贤与心目中的佳人相去甚远。但是于老太爷为了巴结庄老太爷而特意让段连祥娶庄桂贤,因为于老太爷一心想联合更有钱的庄老太爷共同开发满洲,为日本人效力。
    1941年,段连祥与新婚妻子庄桂贤住到了西安(辽源)岳父家。段连祥岳父的豪宅大院和店铺门市,也被日本关东军征用。由于段连祥精通日语,所以,他与关东军的人混得很熟,并逐步取得了日本人的信任。1945年1月,段连祥之所以能考入伪满警察学校,和他在辽源岳父家居住期间与日本人的密切交往也有一定关系。
    段连祥的养女段续擎,生于1944年7月,是段连祥抱养的日本遗孤。1945年,段续擎从一岁多就由段连祥抱养回家交给庄桂贤照顾。庄桂贤因为知道是被抱回来的,便怀疑是段连祥和外面的日本女人搞出来的野种,当时根本就不肯收留。但是段连祥却执意要收养,所以庄桂贤也没有办法,因此从小就看段续擎不顺眼。
    据张钰回忆,她有两个姥姥,但都不是亲姥。2000年,姥爷说母亲是日本遗孤,并写下证明,母亲段续擎是他的日本老师——原奉天虎石台协和学院的日语教官三矢彦助先生的孩子,因为这所学院采用军事化管理,所以聘用的教官都是日本军人。三矢彦助是退伍军人,当年已40多岁,因日本战败,妻子又身患重病,无力抚养段续擎,就把段续擎托付给段连祥抚养。从那时起张钰才知道庄姥不是她的亲姥,而是母亲的养母。
    回想起那些年,庄姥对母亲的态度一直不太好,她才明白缘由。庄姥在世时,母亲每年都给庄姥送钱买东西,可是庄姥从来没有说过母亲好,有时还讽刺说:“小日本儿,随你那死根儿。”姥爷在庄姥活着的时候不敢告诉母亲的身世,直至1997年庄姥去世后,才敢说出他埋藏多年的难言之隐。可惜,姥爷说得太晚了。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考察解密关键人物段连祥(4)
    段续擎是日本遗孤证明信的中文译本段连祥的养女段续擎,从1949年五六岁起,每到夏天经常跟着养父来看望独居新立城的“方姨”,对外只说是“亲戚”,帮助“方姨”安排生活,就此她亲身经历了与“方姨”做伴的日子,耳濡目染、亲身感受,深知其人不同凡响。“方姨”隐居30年,对外称“方老太太”、“方居士”。夏季住在新立城,常去长春般若寺;冬季则去浙江省国清寺避寒。“方姨”深居简出,烧香念佛。
    段续擎是段连祥抱养的日本遗孤,川岛芳子便与她更多了一层沟通渠道。段续擎说2000年,养父段连祥就已经对她谈到“方姨就是川岛芳子”的隐情,说她当年脱刑后,从北京到烟台再到长春,有两个国民党高官为其“通融”,买通监狱长,救下“方姨”。当时此事就说到这儿,养父以“不要说得太多了”为由,不许她继续深问。
    段续擎说,“方姨”教她唱日本歌,说日本话,她还记得有《苏州之夜》、《少女的祈祷》。她的养母为此还说她:“千万不要讲日语,将来会有麻烦,你爸不就是被说成‘崇日、亲日’了吗?”对此,段续擎当时还很不理解。
    1950年,段连祥在沈阳铁路局苏家屯站重新参加工作,做机车修理钳工和检车员。在沈阳苏家屯铁路检车段当检车员期间,因在工作中擅离岗位,违犯了劳动纪律,被免职。后被调到四平铁路车辆段当钳工,不久又恢复了检车员的职务。在“肃反”、“三反”、“五反”和“反右”等政治运动中,并未受到任何打击与处分。在1958年“大鸣大放”运动中,段连祥因发了一些“牢骚”,在当时的政治形势下,便被新旧账一起算,受到了开除公职,并送辉南县杉松岗镇劳动教养的严厉处分。这一去就是7年,直至1965年才解除教养。以致段续擎十四五岁时就不得不挑起养家的重担。
    段连祥被解除教养后,先是在四平卷烟厂当临时工,后来才转为正式工人。
    1974年段连祥全家合影。前排左起为张钰、庄姥、张继宏(张钰弟弟)、段连祥,后排左起为段续擎、张连举(段续擎丈夫)、段续平(段连祥二子)、段续顺(段连祥三子)段连祥在邻居石玉华的印象中识文断字,有涵养,和街坊们处得都不错。段连祥劳教回来后,大儿子死了,家中生活比较困难,妻子庄桂贤总是迁怒于段连祥,两人经常吵架。石玉华说,她与段续擎和张钰母女很熟,还知道张钰的小名叫“小波叨”。
    1980年,段连祥从四平卷烟厂退休后,因为他精通“易经八卦”,闲着没事,就在四平站前广场摆摊,给行人“算命”。其“卦友”76岁的杨德海(四平第三建筑公司退休工人)老人至今对段连祥仍有很好的印象:“他在伪满做过事,日语说得好,有文化,有见识,处事灵活,干算命这一行比文化低的人算得好,受欢迎,挣的钱也比其他卦友多。”杨德海的话证明段连祥懂周易、会算卦之事,这正是段连祥遗言:“看好风水后庇护川岛芳子在新立城落脚”的旁证。
    在张钰的记忆中,每年夏天,在姥爷领她要去“方姥”家之前,庄姥都要和姥爷闹腾一阵子。可是张钰只能听姥爷的话,姥爷领她去“方姥”家就得去,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