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后立即回到自己家里,跟老婆商量给王主任准备拜寿行礼一事。老婆极不情愿的皱着眉说:“我靠他再被别人杀三刀,这个校长光给他当。一年捞点钱,除了他们的生日喜庆,过年过节送礼外,剩下无几了,搞不好还亏本。”
谭校长说:“别讲那么难听,他捞到的钱也要往上朝贡的。一个人吃不了的。你先垫出来,等一段时间我再想办法报销。”谭校长老婆沉默不语,只好这样如此罢了。
九九重阳节到了,谭校长对老龄教师非常尊敬。学校把年满五十岁的在职教师和退休教师召集在一起开个座谈会。谭校长亲自到张晓亮老师家邀请他父亲参加。张老师说:“谭校长你太客气了,我们不好意思。我父亲是一中的退休教师怎么好参加我们学校老龄教师座谈会。”
“这有什么关系,关心老人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唠唠白话有何不妥。”谭校长的态度非常诚恳。说着用手搀扶张晓亮老师父亲的胳膊往外走。张老师父亲也想去凑凑热闹,看了看儿子就挪步了,说:“谭校长这么热情周到,我想去。”
在座谈会上,谭校长欢迎老教师贡献余热,给学校多提宝贵经验,共图学校的发展。老教师个个都非常激动,说:“谭校长是我们见过的校长中最和气的好校长。如果我们共产党的干部个个像你这样平易近人、待人可亲就好了。”“我们没什么可讲的了,凭谭校长的为人,学校一定搞得好。”中国老百姓的要求不高,只要你给点好脸色他们就心满意足了。一般的领导干部喜欢在群众面前摆臭架子,打官腔,不这样就显不出他的威风。为官者连给点笑脸都做不到,还谈什么“情为民所系”。
谭校长开完座谈会后邀请老教师们到酒家喝了几杯米酒,每人发了一把折叠伞。张晓亮父亲拿着伞一跨进房门就高兴地赞叹谭校长:“不错,谭校长这个人真不错,总是笑眯眯的,讲话好和气。我长成这么大还没碰到这样的好人。晓亮,那天空了,多买点菜,请谭校长到我们家做客,我跟他好好聊聊。”
第三十一章 大刀阔斧
第三十一章 大刀阔斧
谭校长上任第一板斧就是卖掉学校的小车。
他在教师例会上痛心疾首地说:“我这几天走访了每一位在职教师,大家有一个共同的愿望把学校办好,给天安镇人民交一份满意的答卷。这是老师们的心愿也是我的心愿。为了节约学校的有限资金,通过几次行政会议反复研究决定卖掉学校这辆小车。”
霎时,会议室掌声雷动,长达半小时之久,谭校长几次站起来招手都没有制止,激动的人群露着笑脸一个劲地鼓掌欢呼:“好好!”有的人竞喊出“谭校长万岁。”谭校长端坐在主席台上,严肃地说:“像我们这所在农村的区属中学,出差开会,确实需要这么一台车,大多数领导在讨论这个问题时强调实际困难,我认为学校这点有限资金不允许我们享受这种特权,一辆小车全年各项费用要十来万元,占我们可用资金的三分之一,我们还怎么去办学?老师们意见很大。卖,必须要卖掉。”掌声再次像潮水般的掀起,盖过了谭校长的声音。
谭校长卖小车确实阻力很大,他事先做通了卫校长的思想,在开会时得到他的大力支持。谭校长提出这个问题,卫校长表态说:“谭校长是从学校大局考虑,现在办学经费越来越吃紧,把有限的资金用在玩小车上我认为得不偿失,我同意谭校长的意见。”
其他中层领导都不主张卖小车,有小车进城办事方便,一人办事大家都去凑热闹。学校有定点酒家,中午在酒家吃他个天旋地转,下午回学校就睡他个天昏地暗。领导不上课不坐班没有谁追究,再惬意不过了。谭校长这一举措打破了他们的美梦,谁都不愿意卖小车。他们看了看乔校长的脸色,乔校长一直没表态,他负责抓教学,出差的机会少,卖与不卖与他关系不大。再说领导不思工作,整天想着一窝跟出去吃喝,他心里也认为不妥。乔校长不表态,他们也不敢说三道四,决议就这样定了。
刘恒坡当年跟汪校长吃惯了、耍惯了,把小车买了好像缺胳膊断腿似的,他第一个反对。心想领导干部不吃不喝不玩,那有什么意思,为人民服务是说给老百姓听的。我若这次当了校长,老子还要买更豪华的小车。共产党鼓励你耍的你不耍那才是蠢子。他对谭校长说:“再苦不能苦领导,再穷不能没小车。谭校长你把车卖掉今后谁为你卖命。”
“怎么是为我卖命?都是共产党员,应该说为党卖命。”谭校长还是把小车卖了,只卖了五千元。三万五的小车卖这个价,中层领导议论开了,刘恒坡到处煸阴火,说:“买车的是他亲戚,价格没通过行政领导集体研究,他们三个校长私自作主就卖了,至少少卖了一万元”。谣言像长了翅膀在教师中漫延扩散。
谭校长害怕了,生怕他们告状,找来卫校长商量对策。卫校长说,这没有问题,你先向教育局领导汇报一下,再与买主对好口径,不要乱咬人,绝对没问题。
谭校长松了一口气,伸出大母指连连夸奖说:“高,实在是高。”
谭校长接着砍第二板斧,狠刹吃喝风。学校每学期六万多元的招待费,负债沉重,学校几乎濒临倒闭。来一个客,陪客的就是两桌,回来个个红光满面,东倒西歪,走着“之”字路,给老师、学生印象太差。谁见了都有想法,老师们那还有心教书。谭校长坚决改变这种现象,重塑共产党员的领导形象。他决定学校来客按部门领导陪同,按级别招待,每桌不得超过二百元。
乔校长有意见了,说:“你抓全盘,餐餐有酒喝,我这个副校长连酒都没得喝了,当什么校长?当老师算了。”乔校长一发话,大家纷纷赞同,直截了当地说:“今后你不要喊我们做事,你喊也是白喊。”
谭校长顶着压力,硬着头皮把吃喝风刹住了。学校来客他起带头作用,把事情交待好,由主管部门的人陪同上级领导就餐。他回到自己家里吃饭,给大家做榜样,站在河边就是不湿鞋。上级领导夸谭校长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工作敢说敢干,以身作则。乔校长想不通,这个人刀枪不入,为了啥?莫非他脑子不好使,有点蠢里蠢气。你不吃不喝,我们跟你受苦,划不来嘛。我若那天当上校长,工作认真干,享受少不了,该吃的要吃,该拿的要拿,绝对不客气。为人民服务我做不到。这个谭水春我服了他。
张晓亮逢人就夸谭校长正直无私,是真正的共产党员。可惜这样的干部太少了,过去只在电影电视中看到,今天却变成了现实。共产党员中还是有过得硬的好干部。他连夜写了一篇报道《一个共产党员的榜样力量》,很快在省报头版头条发表,引起当地一场政治风暴,谭校长成了当时的风云人物。
第三十二章 加强管理
第三十二章 加强管理
谭校长第三板斧就是加强教学管理。他在教师例会上感慨激昂地说:“教学,是学校的中心任务,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上面提倡什么素质教育,新课程改革那都是冠冕堂皇之词。我还是重复小平同志的那句名言,‘白猫黑猫抓住老鼠是好猫’,把成绩搞上来我奖老师们一个金菩萨,搞不上只怪自己无能,不要怨天忧人。”为了加强毕业会考工作,谭校长特设一个领导管理奖,把领导全部分到毕业班去,协助班主任抓学生的思想和学习。班级考得好,领导按毕业班老师的最高奖金奖励。为了狠抓教学质量,谭校长亲自上了两班初三政治课,跟同学们老师们滚在班里,了解教学中的第一手资料。谭校长重点强调常规教学,教师每天坚持八小时集体坐班;旷一节课扣二十元;上课迟到30秒扣五元;教案、作业领导天天轮流抽样检查。
加强教学管理这个决议,开始在行政会上讨论时通不过,领导个个反对,说这不是成了人间地狱。谭校长想领导养尊处优,难以身作则,处大同存小义,把事办绝了适得其反,最后修改了一下,谭校长在行政会上口头说明,此方案针对教师,不针对领导,方案才立马通过。
星期一第二节课刘恒坡拿着夹本来数学组检查教案,很神气的,打着官腔说:“小王老师看看你的教案写没写?”小王是刚分配来的新老师,吓得忙把教案递过来,刘主任装模做样翻了一下说:“不够详细,今后要写具体点。”
小王直点头,额头上冒出了冷汗,说:“是是。”
张晓亮实在看不惯,谭校长搞改革,改来改去,怎么改到老师头上了?教委制定的《中小学教师常规教学方案》明确规定:学校一月或一学期检查一次教师教案和作业批改情况,谭校长歪曲政策把教师当小学生对待,天天检查老师的教案和作业批改,我们老师百分之九十八是敬业爱岗的,有这么严厉管束的必要?他气恼地把教案一扔说:“别吓人。”刘恒坡没吭声,瞪眼望了一下张晓亮走了。
第二天换了罗贤检查,又检查小王的教案,小王怯生生地说:“你们天天检查我一个人?”
张晓亮说:“你是新来的好欺负,那个来检查我的,我骂他狗血淋头。”大家笑起来。
罗贤很尴尬,说:“我没检查你,关你什么事?”
“这是那门子的王法,有天天检查老师的教案作业的吗?这是侮辱我们的人格。”张晓亮越说越火了,差点要和罗贤干起架来,罗贤也觉得这种做法欠妥,边说边走了。
“哪个检查老子的作业,我就直接操他娘。”凡振华更气愤。谭校长一上台就把他初三领导小组副组撤了,给了张晓亮。他对这件事没有什么大意见,这个副组长本来就是张晓亮的,物归原主。气愤的是今年教师节,他连一个校级优秀教师都没评上,这对他来说是一个奇辱大耻,他不依不挠地找谭校长的麻烦,多次提出不教初三语文,也不当班主任了。谭校长知道他的心思,耐心细致做他的工作,说:“你的工作安排不是我一个人的意见,是学校工作的需要。再说你还没评中级职称,不教毕业班就没有竞争能力。你要好好想一想。”凡振华还是坚持自己的主张,他认为这个学校只有他教初三语文,当毕业班班主任最有实力,学校会满足他失去的一切。他再一次找到谭校长申明自己甲腺肿大,不能上课了,要请假住院。谭校长说:“你多次这样提出,我就没什么好说的了,明天你就请假休息,我另安排人替你。”第二天,谭校长就把接替他工作的人安排好了。凡振华没想到谭校长这么快答应了他的要求,他心里更气愤,本来想要挟一下学校,却弄巧成拙。他马上改变策略,不再提此事,照样上课、辅导,就是不管班级工作。班里乱糟糟的,谭校长没有办法只好反过来跟他讲好话:“初三领导小组副组长就不动了,你没评上先进教师也不好再补发,明年把你评个出席县里的优秀班主任,你看怎样?”凡振华老师是个明白人,他这样做的目的,只是给谭校长一个下马威,让谭校长今后好重视他。他还要评职称,靠谭校长帮忙的地方还很多,事到如今,只好借梯子往下爬,送个顺水人情。表面上装着没事了,心里还是怒火在烧。
另一个老师接着讲了一则笑话:“昨天第一节课雷老师刚进厕所解手,预备铃响了,她搂起裤子挟起教本就往教室跑,一只脚刚踏进教室,第二次上课的铃声响了,她松了口气,走上讲台,一个学生告诉她,‘老师你的裤带没系好’。雷老师一看,吓了一大跳,果然皮带像一条尾巴掉出来,她羞得脸都红了,真想从地上找一条缝钻进去。”
正说着笑话谭校长来了,大家默不作声,谭校长满面笑容地说:“老师们辛苦了。”大家也没答话,知道他来的目的。
张晓亮说:“谭校长你的改革精神值得称赞,但你对老师的要求太过分了一点,你太不相信我们老师的敬业精神。”
谭校长露出笑脸解释说:“不是那个意思,主要是起督促作用。”
“那你们领导为什么不一视同仁呢?”张晓亮有一股蠢气,非打破砂罐纹(问)到底。
谭校长见一时说服不了他,还是笑着说“你忙,以后再跟你解释。”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三十三章 同流合污
第三十三章 同流合污
对谭校长的改革精神大家开始没了兴趣。张晓亮感到有点心灰意冷。领导们更耐不了寂寞。他们两个多月没外出吃喝,个个瘦了一圈,清口水常往外倒。刘恒坡跟卫校长说:“老卫你性子好,这么久没吃没喝你肚子不荒?”
“有一点,没法子,谭校长已做出了决定,并上了报纸,谁敢破这个规。”卫校长也无可奈何花落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