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一份,教务处一份,另一份放在值班室凭考生家长备查。凡想来借读的学生从高分到低分录取,有的家长找校长说情,校长委婉介绍他们去找张晓亮。张老师坚持原则,耐心解释,嘴皮都磨破了,连吃饭常有人打扰,最后才知道这个差事确实是一个苦差事。
    有一个姓谢的学生考分与正式录取差6分,读议价差一分,其家长与张晓亮是老熟人,他知道张晓亮掌握招生权,弄一个学生进校读书应该是没问题。晚上他空手找到张晓亮,寒暄几句后说明来意:“我第一次进你家本来想买点东西看老爷子,考虑对你的工作有影响就罢了。这里是一千元你收下,我女儿读议价900元,那一百元是进见礼,看伯父老人家。”
    张晓亮傻眼了,他从没接过人家的礼,第一次突然见这么厚的礼,他被送礼人吓住了。当年,他家三人一月的工资加起来还没有这么多。一千元,谁敢伸手接?张晓亮连忙说:“使不得,绝对不能收你的钱,赶快收起来,别人看见不好。”
    张晓亮爱人唐玫英到有点意思,她使劲拉张晓亮的衣襟,又不断使眼色,见还没达到目的,就把话接过去说:“都是熟人,帮点忙关系不大。”
    家长灵机一动,把钱塞进唐玫英老师的衣袋里,说:“那太好了,你们是我婉云的大恩人,以后慢慢报答你们的大恩大德。”边说边走。
    张晓亮急了,忙从唐玫英的衣袋里把钱抢过来塞给学生家长,好像那钱烫手似的,说:“都是相好的熟人,我帮得忙到一定尽力而为。你怎么说,我不会收你的钱。这样吧,读议价生收费太高,分数还差一分,本期不成了。下学期我帮你转过来,一分钱不要,怎样?”家长千恩万谢,说“那好,那好,张老师真是一个大好人。”
    家长走后,唐玫英十分恼火,大骂张晓亮死心眼:“你一不是领导,二不是党员,逞什么能。到嘴的肥肉不吃,硬住外丢,谁能讲你好。生成就是穷光蛋。”整整骂了半夜,张晓亮火了把唐玫英扇了一耳光:“你就知道钱,别人送孩子读书多不容易,你收他那么多钱就不心疼?再说我们也不缺钱用。”
    唐玫英被打了一耳光,不骂人了,坐在椅子上嘤嘤地哭。张晓亮父亲在一旁劝说,“晓亮不要那点钱是对的,我们三人的工资够用就行了。钱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为人要讲究一个‘义’字,不义之财不能要。”唐老师见老父亲也这样说,只好作罢。
    下学期,张晓亮以亲戚的名义,二话没说果然把谢婉云转到本校读书,放在自己所授课的班上,没收他一分钱礼品。学生家长对女儿说:“婉云,一定要发愤读书,为张老师争气,考上中专。”那女生很争气,成绩总是班上前二名,毕业后考了一部属中专。听说毕业后分到县法院工作......书包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四章  水中捞月
    第四章  水中捞月
    转眼到了一九九八的冬天,一场大雪下了二尺多厚,屋顶上盖了一层厚厚的新棉被,树被白雪压得喘不过气来。田野、山岗、河流银装素裹,真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放眼望去“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好一个雪的世界。
    这天正是星期天,张晓亮闲得无事,在学校的体育室打桌球。汪校长对他说:“打桌球没味道,我们去打鸟玩。”
    张晓亮直点头,说:“好好,今天雪下得大肯定有收获。”他穿上棉衣,跑回家拿起自己那支最心爱的乌黑铮亮的工字牌高压气枪跟汪校长往河边走去。张晓亮打鸟是高手,枪法可以说是百发百中,他已玩过两支气枪了,这一支气枪是去年买回来的,式样仿“三八大盖”,非常逼真,非常漂亮。这把气枪射程远,杀伤力大,子弹射出去后枪口还有一股淡淡的青烟冒出。去年冬天下雪,唐玫英头痛得要命,吃药打针不管用,张晓亮利用星期天的上午拿着这支气枪沿河边溜达了一趟,打了六十多只鸟回来,大多是麻雀居多,拔了毛,去了内脏,先用油炒一下,再用姜、蒜、铁麻干蒸,香喷喷的,比家鸡味道还好。唐玫英吃了一顿,第二天清早起来头不痛了,直到现在还没有个头昏脑胀的感觉。
    小河边,河面结了层薄冰,河水在冰下汩汩地流。河边的柳林里,积雪有二尺多深,洁白而松软,捧在手上并不觉得冷。树顶上有许多的鸟在“叽叽喳喳”的叫个不停,河边的矮柳树枝上美丽的鱼爪鸟伸着长而尖的嘴巴在等待河面的鱼儿游动。张晓亮告诉汪校长:“这鱼爪鸟肉不好吃,有一股子星味。看那树上有三只白头翁,我先打一只开开彩。”说着,举枪,瞄准,屏气,手指轻轻一勾,“呯”的一声,鸟从树顶上垂直线“卟”的栽下来,头朝下尾巴露在雪地上。汪校长连连称赞:“好枪手,好枪法,果然名不虚传。”
    那两只鸟因饥饿的原因,枪的响声并没有吓飞它们,还站在那里一动也不动。张老师对汪校长说,“你来试试,瞄准时三点成一线,手不要抖动,勾板机时一定要屏住呼吸,轻轻一勾。”汪校长瞄了半天,还是放了一空枪,鸟全飞了。
    两人在河边树下的雪地里开怀大笑。
    从河边上来,张晓亮打了四五十只鸟,用一个网袋装着。他俩坐在一小桥上休息。汪校长认真地说:“张老师你工作能力强,彭主任快退休了,你主动一点,接过他的担子,怎样?”没想到这次打鸟,汪校长是有目的的,他想提拔张晓亮。
    张晓亮心里没有一点准备,当领导与不当领导区别不大,就是每学期多吃几餐饭而已,但责任更大更辛苦。张晓亮不胜酒力,喝酒是一个负担,平时有人请他喝酒他高兴不起来,不喝对不起主人的热情接待,喝几杯自己就醉了,像大病一场。他也不拒绝当领导,领导受人尊敬,评优晋职容易,有得有失。他抱着无所谓的态度,说:“我听领导的。你叫我干啥就干啥,当老师是工作,当领导也是工作......”话没说完,从远处飞来一只黄鹂鸟,站在桥边一棵十几米高的柳树上,左右观望,不时地唱几句歌。过往的路人见张晓亮轻悄悄地溜到柳树下举枪打鸟,好奇地站在一旁观看,有的说那么高能打中?有的说吓一吓鸟罢了。正在议论,“呯”的一声,鸟站在树枝上一动也不动,还在那里“喳喳”尖叫。大家摇摇头,说:“莫把鸟吓到梦哭,他能打鸟我手掌煮饭给他吃。”
    张晓亮非常扫兴,他还从没犯过这样低级的错误,自己在众多人中出了个大丑。怪自己太不争气,人别多别是表现的时候别沉不住气。回学校的路上,张晓亮脑海里想到那只没打到的鸟,感到伤心、难过,当主任一事也没了兴趣。他不知是羞于启齿还是真的不想当这个主任,把刚才汪校长说的话忘了,一直没再提此事。汪校长见他不热心,也没重提这个问题。人各有志,反正想当这个主任的人还很多,只要开口许诺,送礼的人还有呢,何必强求他。
    人的一生总会有那么一、两次好运的机会,就看你是否善于把握,放弃了就不会再来。
    刘恒坡老师听别人说,彭主任马上退了,张晓亮要提拔。他急得团团转,气得一夜没睡,他后悔自己不该把教务员的位子让出来给张晓亮,自己失去了往上爬的机会。要不然,顺理成章,教导主任就是自己的了。教委又没相好的熟人,送礼给汪力可能成不通,张晓亮是汪力的红人,昨天他们还在河边打鸟玩,关系很铁。真是一朝失足千古恨,走投无路。
    刘恒坡的妻子突然想起一件事,她有一个远房表叔在县组织部当部长,找他或许有希望。刘恒坡拍了一下大腿:“你怎么不早说。”
    第二天清早,刘恒坡夫妻俩提着礼品找到了当组织部长的远房表叔。表叔满口答应下来:“当个中学教务主任小事一桩,我打个电话给教委张主任就行了。难得来,你俩吃了中饭再走。”表叔很客气,中餐带他们到一家宾馆撮了一顿。刘恒坡夫妇说不出吃了什么,反正够气派的,“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吃的菜喝的酒他们从没吃过,也从没见过,更从没听说过。这餐难忘的中饭,刘恒坡夫妻俩在学校里炫耀了四五年,显示自己很有关系。
    果然,第三天事情办妥了。连汪校长还蒙在鼓里。不知那路神仙下凡,助了刘恒坡一臂之力,把教导主任的位子搞到了手。
    刘恒坡一帆风顺,不费吹灰之力当上了教务主任,甭提多高兴,逢人就炫耀自己的叔叔就是县委组织部部长,对他特别器重。
    汪力本来有点看不起他,他干工*讲价钱,又爱吹阴风点鬼火。对他这种没经过学校同意采取不正当手段当上教务主任的行为极为不满。汪力开始对许诺给张晓亮的教务主任职务泡了汤,内心有愧;后来听说刘恒坡叔叔是县委组织部部长,就刮目相看了。汪力要提拔也要进城,必须要过组织部长这一关,不能因小失大。
    第二天中午,汪力以学校的名议,给刘恒坡摆酒接风,祝贺他高升为教务主任。汪校长在酒席上对刘主任说:“今后请你在胡部长面前多给我们说好话,我进城了,你也高升了。”
    “校长你放心,我一定跟我叔叔说你的好话。用得着我的地方,你讲一声就可以了,全包在我身上。我叔叔最喜欢我。”卫祺义校长看见刘恒坡那得意忘情的样子,像吃了个苍蝇似的,心里怪不舒坦,心想:听说胡部长是他老婆的一个远房表叔,怎么一子变成了亲叔叔?
    凡振华老师见刘恒坡荣升为教务主任,又有一个当大官的叔叔,对他五体投地。老远老远扯着嗓门儿打招乎:“刘主任,恭喜了。”晚上请刘主任到家做客,并送了他一筐自家产的鸭梨。
    张晓亮心高气傲,对刘恒坡当主任没一点表示,连一句好听的话都没有说。面对面与刘主任擦肩而过都没问声好。好像刘主任抢了他的位子,脸上写着不高兴的样子。刘恒坡本想主动跟张晓亮打招乎,见张晓亮这样的表情只好装着没事似的。心想,你这个张晓亮不识好歹,跟我过不去,我要你一辈子没抬头的日子。
    张晓亮并不是没当上教务主任气愤,当不当教务主任无所谓。当官成天有做不完的事,大事小事要操心,没有别的甜头。领导每天有酒喝不假,一是陪上级检查工作喝酒;二是学生家长请客比较多,每年考那么多中专生,家长尊师重教常请老师喝酒,老师就把领导一起请上。张晓亮滴酒不沾,喝酒是一个大负担,别人请客他总不愿意去。那年谢婉云考上中专后,他父亲特意为感谢张老师请了一桌客。张老师再三申明说自己不喝酒,任何人请客都没去,请他谅解。谢婉云父亲左说右劝嘴巴都讲干了,实在请不动,就生气了,说:“张老师太尊贵了,我们当农民的请不动你。”至于特殊待遇,彭主任一个学期的补贴比班主任的还少,开个什么会,班主任补十元,领导主动放弃,说影响不好。招待客人用烟这次没抽完留着下次来客再用。教务处每年收的补课费、招生费十几万元一分没截留,全部交给了学校财务室统一管理。主任是这样,校长也是这样,可以说学校是一块净土。领导比老师好不到那里,就是评优晋职占点光。
    张晓亮感到不高兴的是,刘恒坡突然当上了教务主任,老师们背后议论他煮熟的鸭子飞了,到嘴的肥肉掉了,感到有点失落感。
    张晓亮就是这么一个德性。刘恒坡当上主任后,张晓亮不像别人一样马上改口叫刘主任,有事找他,仍然叫老刘。刘主任最恨这种人,不叫官衔直呼什么老刘老李的,这是明显对领导不尊敬。再说张晓亮这种人工作能力是强,做什么事都积极主动,给人有点喧宾夺主的感觉。当手下的应该是听领导安排,领导叫你干啥就干啥,不能自我表现。与张晓亮这种人共事久了,就会产生矛盾。刘主任想:张晓亮越想把工作做好,我就越不让他做,要他没有展示自己的地方,看他怎样“牛”气。
    第五章 任劳任怨
    第五章 任劳任怨
    刘恒坡主任跟汪校长反映,初十七班纪律比较乱,学习成绩差,再不换一个得力的班主任去工作今后局面难扭转。校长问他派谁去合适,刘主任不假思索地说:“我认为张晓亮老师最适合。”
    汪校长一听大吃一惊,“张晓亮的教务工作干得很出色嘛,你换了他,对你不利啊。”
    “没关系,他带好一个班比什么都重要。没办法,教导工作我多吃点苦,多操点心,学校工作才是大局。教导工作我再找一个老师接替他。”刘主任讲得很实在,校长也没什么话可说了。
    张晓亮第一次走进十七班,教室里闹哄哄,扫把横七竖八放在讲台上,黑板上还画着一个大王八。同学们见张老师进来,立刻安静下来,有几个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