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雅中,主要是写诸诗人的诗词,特别之处在于,里面大量记载了因为历史原因已经丢失,散落的大量文章诗词,多达几千首。很多人开始都不相信那是原作者写的,据数位国学专家精细考证,发现编写的没有丝毫破绽,文风,甚至当时环境的叙述,联系作者的经历,所用的典故,原作者的行文方式,都是活生生的再现,相似率达到百分之九十以上,绝不可能是同一人编造出来的。
    藏就更不得了了,诗词之类的还得专业人士才知道。国宝这种东西,谁不感兴趣,该作者详细的描写了不知去向一些国宝的图样,具体资料。最出名的莫过中国书法史上第一行书《兰亭序》,据传为唐太宗殉葬品永绝于人世。现今世上只有当时的摹本,唐时摹仿,重神而不重形,都带着书法家强烈的本人风格,与原著并非十分相像。书法爱好者,念及此事,无不憾甚!
    这位长安离人,仔细的描绘了该书材质,大小,题何跋,盖了何章,章上何字,何人所有,与传世摹本有何不同之处,一一列明,恍若亲见。
    第 23 章
    这本书在网上争议很大。褒贬呈现两个极端。夸奖的人把这本书捧得很高,说是划时代的作品,艺术成就直追《红楼》;说得最难听的就是骂作者哗众取宠,跟某个想用一张年画欺骗全中国的男人一个性质。
    攻讦得最多的是藏部的内容,肆意大骂作者是无耻的捏造党,造假分子。有些略带考据癖自命是有理智有文化的攻击者想找出证据来一条条把他驳回去。但查了许多资料,只能一一印证长安离人的表述。
    像是打了一个结,所有人看到时松松的都以为能解,可是越解下去,才发现结得越紧了。所有追着去考证的人都陷入了一个怪圈,越是查,越是发现书上说的貌似真相。
    众多知名国术学家也陷入了里面,骂人攻讦的到最后反会被人骂:“你到底有没有读过这本书,没读过就别乱吠。”,由此,那怪圈,一圈圈的循环。
    为这个,有很多人开始仔细的重读这本书,发现该作者起先的文章大都引经据典,晦涩艰深,行文之间自有韵格规律,标点符号乱用,很难懂。到后来,渐渐多出白话文来,文章也渐渐流畅,用词稚嫩生硬,有股独特的味道,很受人青睐,一时疯狂流行。现在有许多年青人喜欢抱本《新解隋唐》,自称“离人党”,并模仿长安离人写文方式。
    有人假设,以现有的推断来看,这本书的内容属实。但如果这本书的内容全部属实,书中就在无意中流露了当时很多名人不为人知的信息。以此书作为考证依据的话,可以了解到那些名人的风月琐事,完全可以再辟一部分“风”的内容,专写内幕。
    对于书的意见千奇百怪,对于作者的猜测,更是不着边际。
    有人说肯定是某考古专家,兼中文教授;有人说是文革前某位尚未来得及出名大师的遗稿,再有人猜测恐怕是深埋在地下某位先人留下的东西,被人挖掘后整理出的书。
    目前主流的意见,都倾向于长安离人是一位年纪大,学识深的考据学家,并且以前还应当是位世家子弟,见识过许多孤本。可能是文革前某隐形大家族流散的子孙。
    也有部分萝莉,在网上叫嚣“穿越穿越”,“长安离人绝对是穿越来的”,“公子,一别千年,君无恙否”,这种nc的思想,也只是在小贴 吧里喊两声而已,被大众无视。
    出版该书的出版社和报刊有一阵子电话都被人打爆了,询问长安离人性别身份年龄职业,出版社负责人无奈现身解释说,自己只看到了该书的传达者,是一名在校学生,真正的作者拒而不见,讳莫如深,连自己也不知道究竟是谁。还出示了部分长安离人寄来的稿件,起初是用毛笔,写的是钟王小楷,婉雅妍丽,美不胜收。光那些信,已经是书法精品了。后期多用钢笔,也是清丽秀美,不逊于世面上流通的字贴。
    该报刊有位女编辑,才貌双全,经常看长安离人的书信稿件,看得芳心大动,亲自出发照地址去找人,发誓这位长安离人只要未满四十,现无婚姻,就去倒追他。
    根据地址找到了a大一个五大三粗的体育生,还是个长满痘痘的胖子,说话咬文嚼字的很笨拙。女编辑立刻就知道,这种人当然不会是长安离人了。她一直套那胖子的话,想了解本尊是哪位,奈何这位学生嘴巴很紧,怎么问都问不出来。女编辑也只得颓然离去。
    现在所有的线索都直指a大。
    长安离人,若果真都是一人的手笔,那么那个人,就是名副其名的天才了。
    a大立马沸腾了,比校庆时还热闹。就连a大扩建时才纳入校园的未名小湖,都因这幅画上那句“有雁栖湖”,立刻得名雁栖湖。
    张老封笔后开始为别人鉴赏,专门评鉴书法国画。以他对这方面的精研,在很短时间就已跻身于一流鉴赏家的行列。
    他能这么看重的作品,自然有其过人之处。
    画风淡雅,用色大胆,深有古意,像是仿古派,又立意新奇,笔法独特,有别于目前已知的任何流派;画上题诗,更不是仿古派的作为。
    让张老赞不绝口的是那笔字,画中的字清妍飘逸,犹如仙娥舒袖,天女轻舞,美不可言,那闲章也刻得尽善尽美,刀法流畅,字体精致,略无一点窒滞处。这样一幅画,仿佛存心要让人见识,世上美到极至的东西,应是什么模样。
    居住在s市的几位评鉴大师都见过这幅画,评鉴时都是溢美之词,说撇开名气方面的事不谈,这幅画的艺术成就绝不在初夏之下。以口无遮拦出名的书法家聂文鹏迷那笔字迷得如痴如醉,甚至说:“值,太值,两幅《初夏》都值了。可惜我的字不那么值钱,要不然切下那篇赋换给我也行。”
    那笔字最难的就是摹仿,聂文鹏自己也试过了,不知从何落笔。
    其间冒认的人很多,大家都当免费看猴戏了。那些人在网上画看了几百遍,把诗赋颜色之类的背得滚瓜烂熟,也模拟了几幅,大着胆子过来试试。一旦成功,就是名利双收,这种诱惑,有点心思的都不能抵抗。
    就这几下子,到了专家的面前,没两下就拆穿了。还有胆子更大的,满嘴跑火车,就是不动手。两三天时间,就钻出来十多个自称是“长安离人”的人。网上更是层出不穷,还说自己淡薄名利,不愿出来,被人好一阵嘲笑。
    “一百万啊一百万。如果我是长安离人就好了。”肖浅转着圈念。
    曹军同别的学生一样,也被这突然来的消息打懵了,一听肖浅说话,下意识反驳他:“要不你也去冒认一个。”
    “呸!丢人!我们学校真是太多丢人现眼的家伙了,不是你的你认什么,这下全国都要出名了。a大层出不穷的冒领者,能上晚报了。”肖浅愤愤不平。
    崔明星理解:“谁不想要出名,谁不想要钱,你要能模仿你也去。”
    因为万恶的女生可以进男生宿舍的不平等条约,肖浅目前在曹军他们宿舍里。体育特招生和艺术特招生一样,学校在住宿方面经予了优待,四个人住一个房间,有套房卫生间,有书桌,可以自备衣柜,有空调和自主使用的电路插头。
    李遇不得不改变自己裸睡的习惯,穿着卷心菜一样的睡衣,在发呆:“咦,我总觉得长安离人这个名字我听过?”
    “切!谁没听过。他的书我买了好几套,都快会背了。”肖浅鄙视,又对萧蒙怀恨在心:“都是师父害的,老叫我背书,弄得我现在看什么东西都想去背。我们宿舍的人都以为我傻了。”
    “你不背也傻。”曹军话一出口又遭人打。
    “别吵,我是真的听过。不是书上看的,也不是网上,很早很早了,让我想想……”李遇正在挖掘自己的记忆。
    萧蒙洗完衣服进来,见肖浅在,皱皱眉头,这女孩怎么这般不矜持,总混到男人堆里来,道:“肖浅,我让你背的那路口诀,你可会了?”肖浅倒桌子上装死。
    “想起来了,胖子,就是你。你那天吵我睡觉,说要画画交给元旦校庆,还拿个很值钱的玉石盖章,林庄也在,就说了句什么长安离人。”李遇同学因为那天遇到了终生难忘的肌肉暴力男,对这些小细节也记得挺清楚。
    一宿舍的人全看向萧蒙。
    萧蒙同学记忆甚好,道:“然也。那又如何?”
    一时寂然无音。
    “啊!师父是你,你有一百万了,一百万!”肖浅激动不已。
    萧蒙摸不着头脑,茫然的睁着大眼睛。
    “切,又来个装的,想钱想疯了。”崔明星才不信是他。这个人心机太深了,连老黄都骗倒,都要走了,还占着茅坑不拉那啥。
    “真的是你吧?那个雁栖湖景是你画的?”曹军又惊又喜,如果是真的,钱就有着落了。
    “什么雁栖湖景?”萧蒙继续摸不着头脑。
    肖浅满眼睛都在跳着“$$”符号,顾不得师父要不要尊重了,喊:“你到底是不是这个世上的人啊。不看报纸也要上网啊,不上网也要看电视啊。”
    “我且没那闲功夫。”萧蒙脸上一红。他看了说明书也不太会操作电器,还比不上初来的时候,有原主自身的惯性,还能浏览网页,查查资料啥的。
    “没药救了!雁栖湖景,我们a大现在最著名的东西。来来,我打开电脑给你看。”
    该画被置顶在校园bbs首页,萧蒙看了一眼,便道:“哦,是我所画,怎么?”
    “切!”崔明星嗤笑。
    肖浅不理他,拦着萧蒙:“一百万啊一百万,师父你有一百万了。”
    曹军见萧蒙愈发茫然,解释说:“张老要用他那张价值一百万的初夏换你的画。”肖浅迅速把张老是何人,《初夏》是何物解说了一遍,念念不忘一百万。
    真作者萧蒙先生过去认时,没有人觉得这个壮实的年青人会是真正的主人。更像个想要赌一把的赌徒。校领导瞪他:又来个丢学校人的。
    张老无可无不可的让他复述一下画上诗赋的内容,萧蒙一怔,道:“当时随口诌的,到底也记不真切了。”又道:“先生的《初夏》吾,嗯,我有幸见过,我的画,不及大师的。应付之作,胡乱涂的几笔,未想见笑于方家,叨扰了长者,当真惶恐。”
    这话说得多新鲜,张老立刻打起精神来,学校有个领导就开口说:“你觉得这幅画是随便画的?有你这么说话的吗?你到底有没有学过尊重别人?”
    萧蒙见他气势汹汹,毫无仪态,已先看轻了几分,只对张老道:“多蒙先生看重。”
    张老见这个人举止有度,斯文有礼,态度诚恳,印象实在不坏。可惜现在这些孩子,个个都被名利冲昏头脑,什么事都敢认。也不想想,书法这东西,不是说天分就行了的,没有勤学苦练的时光磨砺,是磨不出好的书法家的。那笔字,举重若轻,飘逸秀美,没有几十年的功底,怎么写得出来。
    照惯例让萧蒙写几行字,见萧蒙运笔有如凌空虚划,张老的脸上顿时现出喜色,校领导看不出什么来,见到萧蒙掏出的玉石纹章,还在想,这个人真是准备齐全。
    第 24 章
    找到长安离人的消息又是一波震动,听说这个人年纪很轻,是a大大二的学生。那幅《雁栖湖景》当场送给了张老,说这画当不得张老的《初夏》,受之有愧,并说:“书画相交,因何言利?”很是清高。
    张老硬要把《凉荷初夏》转给他,他也笑着坚拒,说:“放我那准被人糟蹋了,不如放在画室中供人品赏为佳。”想了想,又说:“若得长者赐一张,嗯,《出入证》,协会的出入证,已是不胜感激。”
    不要价值百万的名画,只拿了一张一文不值的美术协会出入证,当今社会还有这么笨的人? 钱多撑的!
    当然有人就说这事不是真的,真的长安离人根本没找出来,纯属炒作。回应此事的是张老出示了长安离人所赠的一幅长卷行书《离人诉》。共九百八十八字,形态万千,变化无穷,粗看如珠玉相缀,浑然一体,细看每笔皆舒展流丽,仿若要脱纸而出。
    书法外行的人看内容,据原作者所写的序词可知这是一篇碑刻,似乎是唐时被流放的罪民后人,受尽折磨苦楚,亲人骨肉死去的死去,离散的离散,当世唯有孤茕一人,想起故乡繁华鼎盛的长安,当年也曾祖孙合乐共聚天伦,也曾见软玉娇花穿行厅堂,如今都成残垣白骨,不禁悲从中来,日日在塞外山石上刻碑倾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