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正文 小王子,来单挑
    完年,张语找了曲毓再来看,这回确定了,是孙女。t几个大夫来看,都说是女儿。
    “是孙女,留下来嘛,就说小公主养在南京故宫太后跟前在。”
    “哼!”因为是女孩儿,朱祐也没有再坚持。反正女孩子不会影响政局,皇帝能生养这个事实可以堵住很多人的嘴了。
    琉璃现在已经很显怀了,得到确切消息,开开心心的在屋子里准备小鞋子、小衣服。张语看她开心起来,颜颜和炜儿又要开始上课了,便没有再让他们过来表演。
    原本说出了正月就开始上课,但看天还是冷,张语就申请了延期开学。
    “二月初七吧,延七日。”
    “干嘛要二月初七?”
    “你不是要庆祝么,初六把人都叫过来一起吃个饭。初七开始上课。”
    张语在镜子前转身,看着床上那人,哦了一声,表示明白了。然后转过头去笑,还好镜子里的人还不算老。
    到了二月初六晚上,小五和小茶抱着满百日的女儿过来了,琉璃也撑着腰过来。
    炜儿问颜颜:“今天干嘛大家一起吃饭?”
    “爹爹妈妈成亲二十五年。庆祝。”
    “\不\银子?”
    “没听说要\。”
    吃过饭。张语让人好生送琉璃回去。
    “恭喜爹爹妈妈。年年有今日。岁岁有今朝。”两小鬼摆出拜年地架势。对着他们作揖。
    两个人对视一眼。朱祐问颜颜:“乖女儿。二哥是为了讨红包。你是为了什么呀?”
    颜颜脆生生的说:“二哥还没还我钱。”
    **********我是正德十二年的分割线*********
    张语看朱祐气呼呼的从茶楼回来,赶紧问:“怎么了?又出什么事了?”多半又是民间在传她宝贝儿子那些囧人囧事,把当爹的气到了。
    “他、他跑出居庸关了。”
    哦,找小王子单挑去了。
    “据说还留了这么一道旨意:诸位爱卿,朕保境安民去了,你们好生看家。”
    “这个怕是yy出来的了。”
    据说他儿子跑了几次才跑出的居庸关,怎么会留下小纸条让内阁的人能做好准备拦他。
    “你知道外面现在都在怎么传么?大臣说,英宗不听人言,才有土木堡之变,二十万人马几乎丧尽。现在正德皇帝匹马闯到关外去,蒙古人凶残无比,还不知怎样呢?哼,一点不知以江山社稷为重。叫他把小王子赶出去,又没叫他去亲征。”
    张语看他气到这幅样子,知道传言肯定不只这些,“还有呢,还说些什么?”
    “百姓有的说,听说皇上出关巡游了,遇上了凶残的蒙古人,差一点就重演了土木堡之变。还有点说,听说皇上到处乱跑,遇上了凶残的蒙古人,再度上演土木堡之变。甚至听说消息都传到朝鲜国去了。”
    “你不要这么气啦,茶楼里的说辞能信么。都是些吹牛不犯死罪的家伙。”
    “那他跑出居庸关了,总是真的吧,还敢不带大军。”
    没过多久日子,消息再度传来,正德皇帝出关游玩,真的遇上小王子再次率五万人犯边。
    琉璃急急抱了女儿过来探听消息。
    小姑娘叫朱丽,名字是张语取的。本来是取的朱蒂,朱祐说听起来跟成祖的名讳一样,让改。
    “爹、妈,是不是真的?”
    张语看她十分之慌乱,安抚她说:“放心吧,皇帝又不会亲自去杀敌,还有那么多边将,自然保得他平安。
    ”
    琉璃担忧的说:“以他的性子,怕是真的会跑去冲杀的。”
    “你对他有信心一点,照儿虽然贪玩,但出了居庸关就是蒙古人的势力范围。为玩而不要命的亏本事他是不会做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去哪都比到沙漠吃沙好玩得多。他既然敢跑出去,就一定是有把握的。”张语理性的分析。
    琉璃和张语对小猪都是比较了解的,她们都没有说错。
    小猪出关,确实就是奔小王子去的。他到宣府,决不是为了好玩。是为了实现埋藏在心里多年的愿望。
    他小的时候,张语就给他讲大汉朝的帝国双壁卫霍的故事,出阁受讲,太傅又讲先祖朱棣御驾亲征,取得辉煌战果的故事。(其实不怎么辉煌,几十万大军出关,蒙古人往往望风而遁。白白的劳民伤财,没什么战果。但讲这些,可以稍微抵消土木堡之变给大明上下带来的耻辱。)小猪从小
    父皇为蒙古扰边犯愁。他的愿望,就是要把小王子)|去。
    只是没想到,到了宣府,闹腾了几天后,小猪很郁闷的\现,这里别说蒙古人,就是汉人也见不到几个。
    不能白来一趟啊,出居庸关也不容易,还用上了调虎离山之计呢。
    小宁子有点担忧:“万岁爷,蒙古人没来,咱们要回去了么?”小宁子也是中军的一名成员。自小跟着小猪长大,骑射那些自然也是跟着学了的,学的比小猪还好。
    “不行,这样子回去,还不得让那些老头子笑死。以后也找不到这么好的机会再出来。我们再往前走,走到阳和去。”
    到了阳和驻扎下来,小猪觉得这个地方不错,就把这里当做前线指挥部,向各部指挥官\号施令。
    小宁子看他刷刷刷的提笔写着,然后招手让自己过去看: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朝廷有这么个官职么?
    小猪点点他的额头,“你知道什么,要\号施令必须得有个军事主管的头衔,朕如果以皇帝的身份下命令,这些家伙可能不会听,“将在外,君令有所不授”的口诀他们背得比谁都熟;再说了,用皇帝的身份可能还会被京城的那些不开窍的糟老头子说成是“外行指挥内行”。朕干了这么多年活,还没领过俸禄呢。才不要像老爹一样,白干。这个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就定为一品,回头叫朝廷给朕\俸禄。”
    小宁子张张嘴,还可以这样?不过跟着这个主,什么怪事出不了,当下也就见怪不怪的把写给大同总兵王勋的信拿出去叫人送。
    王勋接到这么封信,超级奇怪。信上叮嘱他好好守城,安心练兵,口气不小。落款:“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翻遍文书也找不到这个官职啊。
    问亲随:“这信哪送来的?”这么大的口气。
    亲随回答:“是皇上的行营里传来的,据说是皇上亲笔手书。”
    王勋一拍脑门,对,皇帝来了,怎么一来就搞这么一出。这位正德皇帝的举止他也听京里的同僚说起过,今日才真正领教了。不当皇帝当大将军,确实别出心裁,很有新意。可是皇上您别处玩去,行不?
    这事情可不是闹着玩的,蒙古年年犯边,犯就犯吧,为将\保家卫国,死则死尔。可皇帝跑来凑什么热闹。他要是死在边关,自己还不得全家跟着玩完。
    于是,合着边防军的指挥官们都整天烧香拜佛,祈祷那该死的蒙古人千万别来,至少别在皇帝在边关晃悠的时候来。这样子自己死了还能捞个烈士当,还有朝廷的抚恤可以领。
    小猪在阳和搓着手等着,小王子这家伙怎么还不来。
    他没能调动大部队跟过来,不然也可以学学成祖主动出击。
    小宁子一路小跑着冲了进来:“万岁爷,来了。”
    “谁来了?”
    “小王子来了,给,王大人\来的信。”
    小猪展开信一看,确实来了,小王子率五万骑兵进犯,目标大同。来了就好,至于后半段王勋写的请他为个人安危计、为大明江山计,退回关内,进而回京城自然被忽略了。
    小猪立即手书一封,命令大同总兵王勋集结部队,北上主动迎敌。
    王勋接到命令,哀叹一声:皇上,就这么点子人马,能守住大同就不错了。还要主动迎敌?
    “大人,咱们要遵命么?”亲随问。
    “啪!”王勋赏了他个大嘴巴,“自古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君命难违,去吧,去集结部队准备出\。”
    王勋出\了,心头充满了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的壮怀激烈。土木堡之变后六十年,明军\次采取主动攻势,北上迎敌了。
    江彬也觉得这事不靠谱,在进京之前,他也曾是一个边防军将领。皇上这是不是把打仗当成了在宫里的战斗游戏了,这可不是一回事啊。
    “皇上,您让王大人带区区两万人去迎战五万精锐的蒙古骑兵,这”
    小猪扫他一眼,就手把他推开,指着桌上的军防地图继续部署:
    “辽东参将萧滓,宣府游击时春,率军驻守聚落堡、天城。”
    “延绥参将杭雄,副总兵朱峦、游击周政,驻守阳和、平虏、威武。”
    “以上部队务必于十日内集结完毕,随时听候调遣!”
    江彬此时有点后悔了不该鼓动皇帝游幸宣府了,万一把命搭在这里,可真是不值。
    正文 应州大捷
    里之外的小王子侦察到敌情,立即改变行军路线,向)v7进\。
    阳和这边也立即得知了消息,皇帝的部署也随之作出相应改变:
    “辽东参将萧滓,宣府游击时春,离开驻地,火速支援王勋。”
    “副总兵朱峦、游击周政即日出\,尾随鞑靼军,不得擅自作战。”
    “宣府总兵朱振,参将左钦即刻出兵,驻守阳和,不得出战。”
    江彬不敢出声了,只是小声嘀咕了一句:这样的兵力是不够的。
    皇帝做完部署,微微一笑,“别急,这才刚开始,耐心等着吧。”
    王勋的兵力不够,但辽东参将萧滓,宣府游击时春的及时支援给了他希望,他命令全军决一死战,坚持到大部队到来。
    正德十二年十月,甲辰。战争在山西应州打响,应州之战正式开始。
    战斗一开始,王勋就下令轮番猛冲,这种不要命的打法的确迷惑住了小王子,他错误的认为对手就是明军的精锐主力。于是,下令以守代攻。他是来劫掠一番好过年的,没必要赔上自己的精锐。
    双方激战了一整天,等到了黄昏,小王子突然\现,自己被王勋给忽悠了。他只有那么一点人马而已。小王子十分愤怒,他下令全军出动,把明军包围了起来。就等着天明瓮中捉鳖了。
    阳和
    江彬催促皇帝赶紧带着剩下不多地人马跑路。他不想沿袭王振被人用棒槌打死地命运。
    皇帝横了他一眼:“不战而逃。你丢得起这个人朕可丢不起。”转头沉稳地问:“景军师。你说天明会有大雾。不会错吧?”
    景宵棋点点头。“皇上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