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无所不为。”南京方面正式下达了“讨唐令”,由军委会组织西征军,以程潜为总指挥,李宗仁为副。西征军兵分三路,海、空军配合进攻。李宗仁任第三路总指挥,白崇禧任第三路军前敌总指挥,率夏威部第七军、胡宗铎部第十九军、陈调元部第三十七军,沿长江北岸西进,扫荡盘踞西梁山、巢县、合肥、舒城一带的唐军,进占安庆。程潜任第四路总指挥,率第六军、陈嘉祐部第十三军、叶开鑫部第四十四军,沿长江南岸西进,扫荡芜湖、湾址、大通、贵池一带唐军,进占东流、秋浦。另以朱培德为第五路总指挥,驻重兵于湖口、九江,阻扼汉、皖交通,截击唐军;并以一部沿株萍路威胁长沙。
西征讨唐(3)
此时叶琪还在南京,住在夏威家中,每天与桂系诸友人游玩谈天。知道南京方面已发动西征,勃然大怒,立即要求回武汉。桂系人物与叶既为同乡,且多数人还与他有同学之谊,自然不会留难。于是大家送他到下关,明知即将在战场上拔刀相见,仍在江干握手送别。叶琪搭乘外国轮船溯江而上,回部队指挥堵截西征军。李宗仁也于同日乘轮船西上,指挥部队出击。
应该说,此次用兵,桂系已立于不败之地。因为在经济上,宁方既控制了华东和华南的富庶地区,又有江浙财团的支持,经济实力比汉方雄厚得多。宁方对武汉实行经济封锁,断绝财政支援和物资供应。结果,武汉物资奇缺,粮食困难,物价飞涨,市场混乱,民心动摇。在军事上,由李宗仁、程潜统率的西征军,有第七军、第六军、第十九军、第四十四军等基本部队,有海军、空军配合作战,而且还有何应钦、冯玉祥、李济深、鲁涤平、朱培德等部队以及川军杨森部作后盾。唐生智统率的军队,表面上似乎很强大,号称百团,约15万人。但可供唐生智指挥的军队,只有李品仙第八军、叶琪十八军、何键二十五军、刘兴三十六军及湖北省防各师,其余各部都是临时改编而成,缺乏战斗力。而且,在武汉、安庆、芜湖各摆一个军,形成一条长蛇阵,力量分散,不利作战。同时武汉是四战之地,易攻难守。唐生智据守武汉,形格势禁,四面受敌:东面受敌于李宗仁、程潜的西征军,西面受敌于四川的杨森和鲁涤平部,北面受敌于冯玉祥,南面受敌于李济深、黄绍竑,东南面受制于朱培德,实际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
10月18日,程潜的第六军向驻在宣城湾址的三十六军刘兴部发起进攻,宁汉正式开战。随后,李宗仁率第七军进入皖北,进攻三十五军何键部。由于朱培德已接受宁方委任的第五路总指挥,安徽唐军有被截断退路的危险,因此,唐生智令刘兴、何键两军相继退出芜湖、安庆,撤回武穴一带。南京西征军沿长江两岸齐头推进,所过无阻,10月25日,不战而入安庆,唐部高桂滋第十九军全军被俘获缴械。次日,李宗仁乘兵舰到达安庆,指挥前线作战,宣布“唐生智十大罪状”。11月7日至10日,西征军步步进逼,唐军继续缩短战线,几乎没有大的争战,放弃武穴、田家镇、蕲春,退回武汉。在兰溪附近,刘兴部曾对西征军作困兽之斗,与李部的第十九军激烈战斗,相持一昼夜后,仍落荒而走,被李部俘获数千人,缴获枪支3000多支。十九军也死伤800多人。此时,冯玉祥的部队也向湖北开来,参与讨唐。唐军四面楚歌,毫无斗志。唐生智已是流水落花春去也。
在一旁冷眼旁观的蒋介石,眼看唐生智已支持不住,忙派黄郛和蒋百里去汉口见唐生智,策动唐与蒋介石合作,共同反对桂系。蒋百里曾单独对唐生智说:“膺白(黄郛别号)的主张,也就是蒋先生(蒋介石)同样的主张。现在是你和蒋、桂系、阎、冯、张的势力最大,蒋与桂系之间已有意见,黄膺白主张你和蒋、张合作,而以你与蒋先生的合作为中心,再拉拢阎、冯,这样桂系也不敢动了。”当唐生智收缩战线,准备下野时,蒋介石又叫陈仪和蒋百里传话给唐生智,要唐“莫离开部队。能打垮桂系则打,否则按兵不动,退回湖南,经济上由他负责接济。”唐生智从蒋的拉拢中看到:“桂系与蒋是迟早要决裂的,如果我不离开部队,他们会合起来打我;我离开了部队,目标就没有了。”他认为:“蒋桂之间一定会发生冲突,我如不离开部队,纵然打垮了桂系,占便宜的还是蒋介石。”
于是,唐生智在11月11日召集李品仙、何键、刘兴等军、师长在唐宅举行会议,提出三个方案:一是用全力打通河南,与奉张联络再行反攻;二是集中兵力死守武汉;三是个人下野,保存实力以便将来再起。结果多数将领同意第三条。唐生智随即以过度疲劳为名,通电下野休息,指定李、何、刘负责,指挥全军分别向鄂西、岳州后撤,退守湖南。当时,他曾命令第八军第一师师长张国威率精锐死守汉口外围,掩护大军撤退。张国威见大势已去,认为死守无益,劝唐迅速撤退为好。唐生智极不高兴,在众将领离去时,将张留下,随后用麻绳将他勒死。当晚,唐以巨金收买日本军舰,顺江东下,逃往日本。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西征讨唐(4)
西征军沿长江两岸齐头并进,海军溯江而上,势如破竹。11月14日,海军进泊武汉。次日,李宗仁的第三路第七、第十九两军先后到达汉口,第四路的第四十四军随后占领武昌。
唐军退往湖南后,仍然保持第四集团军名义,号称有5个军和7个独立师。李品仙等人曾致电武汉,想与西征军谈判;李宗仁等曾经考虑用和平方式将唐部改编,但是,广州发生张、黄事变,湖南唐军将领以为南京又多了一个敌人,兵力分散,加上蒋介石的拉拢,继续反对南京特委会,整军经武,准备再战,李、白于是决定用武力解决湖南的唐军问题。
此时,得到日、美帝国主义和江浙财阀支持的蒋介石,于11月10日从日本回到上海。他要再度独揽党政军大权,必须摧垮中央特别委员会。为了打击特委会,蒋介石怂恿一批亲信寻找借口与特委会发生龃龉。陈果夫控制的中央党务学校的学生带头在南京多次闹事,捣毁市党部,并向政府请愿;在11月22日的###游行中又高呼“打倒西山会议派”、“打倒特别委员会”等口号。南京军警开枪弹压,造成死3人、伤数十人的惨案。蒋介石利用这一事件,拉拢汪精卫,向特委会和西山会议派发起猛烈攻击,使他们一时灰溜溜的。
蒋汪相互勾结,事先约定的条件是召开国民党二届四中全会,互相谅解,从速恢复中央执行委员会,同时复出。蒋电请汪精卫,赴沪晤商一切。然而11月17日,发生了广州事变,两广军阀发生混战;12月11日,中国共产党发动广州起义,这使汪精卫陷入困境。桂系和反汪派系乘机借这两个性质截然不同的事件,对汪精卫大加攻讦。一时沸沸扬扬,政局陷于动荡混乱之中。蒋介石本来就不愿意与汪合作,此时假作镇静,装得不偏不倚,听任局势发展。国民党内的一些军政人物出于各自不同的动机,都把蒋介石视为收拾混乱局面的顶梁柱,纷纷发电表示效忠。在北方的冯玉祥、阎锡山致电请蒋复职,何应钦、贺耀祖等军事将领也联名通电,请蒋出山主持军事。
在国民党各派军阀政客的支持下,1927年12月3日,蒋介石终于在上海主持召开了二届四中全会预备会。在预备会期间,蒋介石、李宗仁、汪精卫之间展开激烈的角逐。尽管李宗仁不甘心蒋介石复职,但最终无力阻挡。12月11日,预备会闭幕时,汪精卫为了能跳出陷阱,拥蒋自救,会同其他粤籍委员,提出《请蒋复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案》,获正式通过。会议还决定特委会“定于全体会议开会之日取消”,原特委会军事常委会也同时取消。然而,汪精卫尽管对蒋介石投怀送抱,也没能得到蒋介石的支持,蒋介石接受了李宗仁等《关于处分汪等九委员提案》,加上广州起义,汪精卫在南京再也混不下去了;胡汉民等因对蒋不满,不愿与蒋再合作下去;西山会议的###许崇智、张继、谢持、居正等也在对蒋发表了愤愤不平的宣言后,相继出国。蒋的政权,不管是所谓原“亲共者”还是“###者”,统统退出了政坛,桂系攻汪捧胡伐张(发奎),最终弄巧成拙。
1928年1月15日,南京政府电令白崇禧、程潜从武汉督师进攻湖南。西征军第二期作战平定湖南以白崇禧为总指挥,分两路南下。程潜率第四路军的第六军和叶开鑫部四十四军沿武长路挺进;白崇禧率第三路军的夏威部第七军和胡宗铎部十九军由通城向平江进击,会攻长沙。
蒋介石已经上台,他就不会让桂系的军事行动顺利进展。蒋、唐之间的联系从未断绝,这时,蒋介石就密令叶开鑫中途倒戈。当程潜率第六军占领岳州时,叶开鑫第四十四军突然向程部侧背猛击,第六军毫无提防,被打得措手不及,溃不成军,程潜退回武汉。左侧的白崇禧原部署由长江两岸前进,集中新堤准备向临湘及岳阳进攻;后改为由通城、平江方面进攻金井、长沙。得到程部的乱讯后,白崇禧急电南京,建议两策:一是回师营救第四路军,巩固武汉;二是不顾第四路军的失利,突破正面敌军,直捣长沙。在南京主事的谭延闿、何应钦、李烈钧主张速调白氏所部回援,巩固武汉;而李宗仁则认为,唐军统帅早已宣告下野,其部屡败,军心涣散,不能因为程部在武长路局部受挫而乱了方寸,坚决主张白崇禧部不顾一切,迅速向长沙挺进。经过反复讨论,谭等同意李宗仁的意见。李宗仁亲至湖口指挥,率军向湘境进逼。白崇禧率部进军,在汨罗涉水渡江成功,与李品仙部相遇于江边。一阵猛烈的冲锋后,李部抵挡不住,大败后撤。接着,白率部连战皆克,1月25日进占长沙,再设指挥部于株洲,2月7日、8日占领衡山、衡阳。加上程潜、朱培德等部的配合,退据湖南的唐军已不可收拾。此时北方战事正紧,南京方面也要求白崇禧结束湘事,迅速北上。李、白实际上也不愿将唐军赶尽杀绝。因为唐军中不少将领是广西人,完全有可能收为己用。李、白使用收买与压迫并举的方针,利用与唐部军人的老关系,多次派人去唐部军中与李品仙等桂籍将领接洽和平收编。李品仙已从宝庆退到叙浦,白崇禧派人跟踪追到叙浦,劝李氏等就地停止逃跑,接受收编,即日结束战争。白崇禧后来回忆说:“我们打了胜仗,而居然向敌人请和,这是北伐战史中一大笑话,但是实际情况非如此不可。”在得到桂系对退入湘境的唐部三个军,保留原建制,不予编散的保证后,唐部李品仙、刘兴、何键、叶琪联名发出“求和通电”,表示愿意停战,接受改编。3月11日,白崇禧、程潜与唐军达成协定:以李品仙为第十二路军总指挥,节制叶琪为军长的十二军和廖磊为军长的三十六军(原军长刘兴被认为是唐的死党,不能留任,以“赴日考察军事”为名下台,由该部第一师师长廖磊接任。廖本人也是广西人),调到京汉路参加北伐;何键部二十五军、吴尚部第八军,留驻湖南。不久,湘军即乘火车,浩浩荡荡经粤汉路转平汉路北上。
西征讨唐(5)
就在唐部准备接受桂系改编时,蒋介石又派刘文岛秘密到达溆浦,劝刘兴等拒绝改编,在湘西和四川边界拖着,经济方面由蒋设法接济,等待蒋正式复职后,再行调动。不料刘文岛比李、白来迟了一步,刘兴等已和桂系谈判好了。宁汉战争以唐军被收编告终。
粤桂斗法(1)
北伐战争开始后,广州政治分会主席李济深留守后方。黄绍竑也是政治分会委员之一,因患肺膜炎,在广州养病。鉴于广东情形复杂,兵力不够分布,李济深请黄绍竑派兵一师到广东协同防守。当时广西内部较安定,第七军北伐走后,后方还留有3个师的兵力,黄绍竑同意了李济深的意见,派黄旭初师开到广东,在北江附近驻防。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爆发。汪精卫急令张发奎、朱培德等部向南昌进攻。8月3日起,中共前委按照中共中央原定计划,指挥起义军由贺龙、叶挺、朱德率领,分批撤出南昌,沿抚河南下,计划经瑞金、寻邬进入广东省,在东江地区建立根据地,发展革命力量,争取外援,尔后再攻取广州。由于起义军撤离南昌比较仓促,部队未经整顿,加上酷暑远征,部队减员较多,7日到达临川时,总兵力约万人。起义军在临川休息3天,继续南进。25日,先头部队到达瑞金县壬田以北地区。
为了阻击贺、叶部队,李济深命钱大钧部9000人,由赣州进至会昌、瑞金地区,并以一部前出到壬田;黄旭初师9000人则由南雄、大庾向雩都前进,支援钱大钧部作战。中共前委决定乘钱、黄两路兵力尚未完全集中,实施各个击破。25日,起义军向壬田守军发动进攻,歼其一部,于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