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好。”
大太太听着王妈妈的所作所为周到细致,不由笑弯了眼。
接着又想着连姨娘马上要倒霉了,心情变得格外舒畅,看“功臣”王妈妈更是顺眼。
*——*——*——*——*——*——*——*——*
这章有改动,刚发现了一个bug。
第二十一章 留下
更新时间2012-4-21 22:36:13 字数:2161
瑾瑜回到自己屋里刚用了几块点心,吃了两盏茶便听到萧氏打发人过来喊她。
她如今住在锦绣阁的东厢,顺着抄手游廊便能直接走到萧氏所在的正房
锦绣阁是萧氏出嫁前的居所,萧老太太疼爱女儿,一直都没有舍得让别人住进去,平日里一直让邱嬷嬷打理照看着。
自从听说萧氏要回来,萧老太太又让人重新修缮了一番,比之前更加精巧大气,
院中植了各色的花卉,但因为此时是初春,还没有花团锦绣的场面,只院子的角落里种的菊花和海棠醉人的绽放,迎风俏立,明媚动人,空气中也飘散着淡淡的香。
瑾瑜深吸一口气,鼻端感受着春天的气息,她被这种安宁的气氛蛊惑了,嘴角轻轻的翘起,展开一个轻松的笑容。
进正屋的时候,萧氏已换下今日繁复的衣装,穿着日常的家居服坐在罗汉床上,手里拿着一张单子,但注意力并不在那上面,眼睛发直,明显有些心不在焉。
“母亲,”瑾瑜笑着出声唤道。
萧氏回过神,看清是瑾瑜,眼中立刻浮出了笑意,慈声道:“过来我这里。”
瑾瑜听话的走过去。
携瑾瑜坐在榻上,萧氏挺直了脊背,正色道:“我喊你来是有事要告知于你,”
“娘,什么事啊,这么郑重其事。”瑾瑜笑吟吟的问道。
“我准备让你留在京中住上一段时日,”萧氏瞧了一眼瑾瑜变的惊讶和不安的面容,神情间也多了几丝慎重。“一来是昆州与京城离的远,我多年未能归家,趁此机会你替我在你外祖母身边尽尽孝道……”
瑾瑜对于母亲萧氏的话大吃了一惊,这时也胡乱点了点头。
萧氏慈爱地望着女儿渐渐长开的面容,虽比不上萧家的个位姐妹,却胜在肌肤欺霜赛雪:“你如今也大了,有些道理也需让你明白。你可曾耳闻怀安和建平两位公主?”
瑾瑜不知道萧氏的用意,心头浮起淡淡的疑惑,她虽觉有些奇怪,却也点了点头:“我听陶妈妈讲过。”
陶妈妈是瑾瑜的乳母,她是郡王府的世仆,母亲是服侍过她的曾祖母陶妃娘娘的,临终之前将她赐给了亲王,后来也跟着亲王来到青州的封地,所以陶妈妈在郡王府很是有些体面,这次来京城正赶上陶妈妈的丈夫病重,萧氏便做主给了恩典让她不必跟来,留在昆州照看丈夫。
“说来她们都算是你的亲长,论身份她们一个是咱们宣朝开国之君的嫡孙女,一个是当朝的大长公主。并且这一对姑侄都是皇后嫡出,天底下的女孩儿没有比她们出身再高贵的了。”
瑾瑜继续点了点头,她察言观色却仍旧不明白萧氏的主题是什么。
“可是你可还记得最后这金尊玉贵的两位公主最后怎么样了?”
瑾瑜心里突的一跳,她心中隐约有些明了萧氏言及两位公主的良苦用心。
她低声道:“怀安公主下嫁楚国公嫡长子,但一生未有子嗣,与驸马感情颇为不睦,年未便郁郁而亡。后来是庶子承袭了楚国公的爵位。”
“那建平大长公主呢?”萧氏循循善诱。
“建平……建平公主与嘉平公主都倾心于元武十七年的探花何之仪,但是一次嘉平公主出游被何之仪所救,成就一段佳话,二人成婚之时建平公主大闹婚礼,被成祖下令申饬,关进兴业寺。”瑾瑜嚅嚅道。
瑾瑜所言这些都是宫廷密闻,与民间传诵的版本都大相径庭。
在民间,楚国公对公主是情深意重,公主薨逝后也对其念念不忘,不肯再娶,还将庶子寄养在公主名下,使公主百年之后也有子孙供奉,香火永继,情圣的形象感天动地,赚取了不知多少怀春少女、闺中怨妇的热泪。
嘉平公主温俭恭顺,待人和善,与何之仪大人天定之和。建平公主是礼贤至孝,主动自请前去兴业寺为国祈福,孝心历来被人所称颂。
“一个抑郁成疾,盛年早逝,一个青灯古佛,终了一生,”萧氏的声音不急不徐,却自有一股发人深省的凛然,“然后再看看生下楚国公庶子的侍妾,公主在时她连个姨娘都不是,即使生了庶长子也是妾身不明,身份与怀安公主是何等的天差地远,云泥之别,但是楚国公在公主逝后一生未续弦,她生的儿子继承了爵位,她虽是侍妾之名,却有夫人之实。”
“再说嘉平公主,她虽也贵为金枝玉叶,但她生母只居嫔位,外祖家更是没有无权无势,但她却与何探花,在何之仪入内阁升任右丞相后也未曾纳过通房,夫贤子孝美满一生,而建平公主却在暮鼓晨钟里老死……”
萧氏的声音渐渐变低,但依旧清晰可闻,平淡的一字一句震动着瑾瑜的鼓膜,她脸上虽然还是维持着平日的温婉,但是眼角眉梢,却分明闪现过一丝明悟与恍然。
萧氏一直在观察瑾瑜的神色,此时不禁掠过些须满意,心下熨帖她心知女儿已想到要紧之处。
萧氏感慨:“怀安和建平两位公主都是在宫里面长大的,后gong的倾轧陷害历来都是数不胜数,两位公主却均被皇后保护的滴水不漏,只是没有想到爱之所以害之。致使她们都过早的陨落了。”
瑾瑜打量了萧氏一眼,看清了母亲眼中的伤感。
萧氏专注的看着她:“咱们家人口简单,也没有那么多糟心事,你没有见识过妻妾之间的争斗可以有多么残酷,虽不是在战场上厮杀,可看不见的刀光剑影才更是惊心。你外祖母家的情况你也明了了一些,你只需仔细看着,用心体会就好,别的不用掺和。”
瑾瑜坐在榻上听着萧氏的平稳的声音沉吟不语,心里一点一点地沉了下去,只觉得身上阵阵发冷。
她一直知道自己是不能独善其身的,但是没有想到会来的那么快,
“很多事都要未雨绸缪,关键时刻才能派上用场,不然临时抱佛脚,只会徒劳无功,瑜儿,”萧氏将瑾瑜揽进怀里,声音有些暗哑,“母亲也舍不得你离开身边,但如果你能从中历练出来,母亲就是再难过也是甘愿。”
瑾瑜心口软软和和,暖暖融融的。她知道母亲说这一番化的用意,她身份还比不得两位嫡出公主,公主挟着“圣眷”这个大杀器尚且如此,她又怎么可能避开这个旋涡?
<a .qidian.>起点中文网 .qidian.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a>
第二十二章 禁足
更新时间2012-4-22 19:14:30 字数:2269
萧氏眼中露出一抹挣扎,她犹豫了一下,对着瑾瑜耳语道:“还有件事,”萧氏有些语焉不详“你父亲虽只是郡王,但本朝已没有在世的亲王,他已是与圣上血缘最近的人之一,若是将来谁参奏你父一本……圣上起了收回封地的心思,那时我们就处在了风口浪尖。”
若说之前萧氏的话只是让瑾瑜心下酸涩的话,那刚才的内容直接就是让她心惊肉跳了,她从来没有想过……
“父亲一没涉政务,二没有兵权,昆州也不是要地,母亲怎么会有这种担心,母亲,是不是出了什么事情?”瑾瑜急急忙忙的追问
萧氏略一沉吟,柔声道:“没有,我只是说了一种可能,人生在世,什么都是有可能发生的。你别着急,现下我们都好好的,我说这些只是想让你知道你身份虽尊,但这并不代表你就能一生顺遂。女子人生中大多半的时光是在婆家度过的,这时候你要靠的只能是自己,而不是父母或者身份。”
瑾瑜咬了咬唇,神情决然地起身跪在了萧氏膝前:“母亲放心,我必好好待在外祖母家,多听多看,并且会尽心侍奉外祖母,不让母亲忧心。”
萧氏隐忍多时的眼泪终于忍不住迅速滴落了下来。
她何尝舍得将女儿一人留在京中……但是想到昔日的贵重姐妹暗含警示的书信,她又不得不狠下心肠!
*——*——*——*——*——*——*——*——*
春晖堂。
随侍的侍从都被遣退,屋里只剩了萧老太太的大老爷母子俩,明亮的灯光称的偌大的正厅里更加冷清。
此时大老爷萧允双膝着地跪在地上:“母亲,我已知今日之事,惹母亲烦心,都是儿子的错,是儿子制家不严才有了今日不体面之事。儿子没有话为自己辩解,但恳请母亲不要为此劳神,否则儿子就是万死也难赎其罪。”
在儿子面前,萧老太太再也维持不了平淡无波的神情,她这会满脸怒容,声音虽藏着万分恼怒却也压地低低的:“不要我烦心和劳神?亏你说的出口!今天你那个好姨娘的娘家人当着那么多人的面说出那么没有进退的话,这难道仅仅是伤的我的脸面?这是实实在在是毁的萧家百年的清誉!”
“我原本还道你媳妇是个不省心的,你虽然平日对连氏多加照拂,但好在她是个知道轻重的,也就睁只眼闭只眼不当一回事,即使被你媳妇尖酸几句也从未敲打过你。但没有想到我的放纵造成了今日的憾事。”萧老太太丝毫不掩自己的怒气。
大老爷一听更加惶恐,叩头道:“母亲,千错万错都是儿子的错,还请母亲勿动那么大气,保重身体。”
“儿子以为她是个可心的,从未象沈氏那样拈酸吃醋,无中生有,她也算是官宦人家的小姐,却情愿委身于我为妾,我心中多有不忍,这才……”大老爷低头
“好了,”萧老太太打断他的话,有些不耐的挥手,“这些无用的你现在就不要多说了,我且问你,你如今打算怎么办,可是打算息事宁人?”
大老爷连忙跪好,恭谨回话:“这个不是简单的内宅争斗,儿子定会从严处置。”
“哦?怎么个从严处置法?”萧老太太的声音已经听不出喜怒。
大老爷汗湿了衣背也不敢稍微整理:“将连氏禁足,没有赦免的口令不许离开兰芳轩半步,任何人也不许前往探视。”
“恩,此令虽称不上严苛,却也能让别人看清楚咱们萧家的态度,不是什么阿猫阿狗也能跟咱们攀亲的。”萧老太太的语气已经缓和很多。
“儿子也是如此想。”
“此时最要紧的不是整顿内宅,而是外面……”萧老太太提醒。
“儿子也想到了,已经打发人去留意城中那几个盯着内院的御史了,该打点的也会立马去打点,不会留什么隐忧。”
“你能想到就好。”
*——*——*——*——*——*——*——*——*
连姨娘从春晖院回来之后就坐在黑漆花梨木圆桌边的凳子上不语。
从看到娘家嫂子的那一刻起,她就十分不安,心里知道恐怕要坏事了,尤其接着看到陪同前来的邱嬷嬷,她的心就如同淬了冰似的,直接沉到了无底的寒潭深渊里。
之前嫂子信中提及要给老太太祝寿时她就极力的阻止,甚至连连写了三封信快马寄给哥哥,希望能看到她的解释分析,打消这个愚蠢的念头,但没有想到嫂子一意孤行,竟然真的来了帝都。
她在萧家小心翼翼经营那么久,难道还不知道这样的人家最重尊卑,即使她在府里有几分脸面,却终是个妾,在明面上哪里是嫂子想的那样能妄想跟萧家当成亲戚走动的?
屋子里的婆子丫鬟都有些战战兢兢,下人们之间的消息传递最是迅速,恐怕整个萧府如今都知晓了她要倒霉了吧,连姨娘想到这里微微苦笑。
她安静的坐在花梨木的圆凳上,目光直直地盯着手里的定窑白釉划花萱草纹托瓷盏,却始终没有端起来喝,茶盏里的水由冒着蒸腾的热气逐步到冰冷了手心。
直到王妈妈来宣布她被禁足在兰芳轩,未经允许等闲人等不能前来探视,她才缓缓站起身来,活动了下有些僵硬的手脚,望着王妈妈盛气凌人的样子,在众人诧异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