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也好,。就要一个小粥小菜就可以。”她点头说道。
    小丫鬟高高兴兴的应了,转身出去了。
    不多时,脚步声便回来了。
    人影挡住了光线,秋叶红不由皱眉道:“放一边,我就吃。”
    人影并没动,托盘也放到桌子上。
    “现在就吃。”
    竟然是史玉堂的声音。
    秋叶红抬起头,有些意外,看他还披着斗篷,身上带着夜寒气。
    “你刚回来?”她将面前的纸笔往一边推了推,听话的接过托盘。
    史玉堂点点头,坐在对面,看着她慢慢的吃粥。
    丫鬟们捧上茶,在一旁小心侯着。
    “吃过就睡,不许熬夜伤神。”他端着茶杯,用来暖手,并没有吃,慢慢说道。
    秋叶红就放下勺子,献宝一般将自已写的东西递给他。
    “哎,你看你看,我写的这个可好?应该能帮上忙。”她笑呵呵的问道。
    带着一丝期望受到夸奖的孩童的殷切之色,史玉堂不由抿嘴一笑,接过纸,低头扫了一眼,看着看着,神色就认真起来,慢慢的点头。
    “真不错。”他抬起头,眼中带着一丝惊喜,“真不错。”
    秋叶红就如同得到糖果的孩童,笑意艳艳。
    “治病不用担心,只要找准了清肺败毒的要点,总有好药起效,最要紧的就是隔离,消毒……”她一行说,一行指了指还在史玉堂手里的纸张。
    看着满满的一张纸,秋叶红也满有成就感,作为当年全系统传染病预防防疫应急处置大比武状元的队员之一,几乎能将整个预案倒背如流的她,现在写起来,还是下笔如神。
    “我的消毒药水可是很管用的。”    秋叶红难掩得意的说道。
    史玉堂就笑了,伸过手指点了点她的头,“快吃。”
    看着那姑娘吐吐舌头一笑,埋头喝粥,散着头发在灯光下,发出盈亮的光彩,不时有一溜如水般滑到脸前。
    “这个给你。”史玉堂从袖子拿出一物递了过去。
    秋叶红抬头看,不由大喜,忙伸手抓住,在手里翻来翻去的看。
    “你找到了?你找打了?”她高兴的问道,“这么快?”一面看他,“你这么晚回来,是不是特意到那边去了?”
    摸着已经擦的亮亮的银簪子,不由想起那晚的惊险,神色有些恍惚,“那边,很危险,可不该晚上去……”
    史玉堂静静看着她,眼中有心痛有愧疚,放在桌子上的手紧紧的攥了起来,骨骼轻响。
    “慧娘,对不起。”他沉声说道,声音里难掩低落。
    这个人如果不是意外,现在已经不会坐在他的面前,而是已经命丧huáng泉了,而那个意外却跟他设有任何关系。
    “如果,你当时知道是要我来做诱饵,你会不会让我来,或者说,你会不会告诉我?”秋叶红歪头笑问。
    一面抬手挽起一个发鬓,将簪子cha上去。
    “不会。”史玉堂毫不迟疑的答道。
    秋叶红就笑了,“这就够了。”想了想,又道,“如果,我知道的话,我会来。”
    史玉堂怔了怔,“你不介意?”
    “我介意啊,我介意瞒着我,介意别人安排我的命运。”秋叶红搅着香香的粥笑道。
    史玉堂看着她,抿了抿嘴没有说话,而是伸出手握住了她的手。
    屋内还有丫鬟呢,秋叶红忍不住脸红了。
    “我知道,慧娘与一般女子不同。”他说道,将她的手又紧握了两下,“能体谅陛下不得已之qíng,如此甚好,身为我等之人,享他人不能享之福,必然也有他人不用负担之责。”
    她说的好像跟皇帝没什么关系,他们说的好像不是一回事,秋叶红微微皱皱眉头。
    史玉堂站起身来,将那张纸叠好,“你早睡,莫要劳神,有我在,万不可再涉险。”
    秋叶红点点头,起身送他出去后,对着灯发了会儿呆,抛开心中的一丝闷闷睡去了。
    两天之后,王大夫派人来请她去一趟军营了。
    “你这个……”李青帮她戴上帽子,忽地望着头上的银簪子一眼。
    “找到了。”秋叶红笑了笑道,并没有多说。
    李青哦了一声,也没有再问。
    他们赶到军营时,shòu医的营帐前正热闹的很。
    大约十几人,除了三四个shòu医,更多的是军医,正吵得不可开jiāo。
    大部分是在说shòu医们大惊小怪,不过是马病而已,竟然能演变成厉疫,其实在可笑。
    “你知不知道什么叫厉疫?”一个高个子面白无须的军医大声说道。
    他的手,几乎点到了面前的一个五十左右的穿着脏兮兮皱巴巴官袍的老人脸上。
    “冬时严寒中而即病为伤寒,不即病而寒,藏于肌肤,更感温气、时气等异气而变为瘟疫……”那老人微微颤颤的说道。
    他的话没。说完,就被这军医打断了。
    “呵,不错啊,裴大人还知道医圣《伤寒论》?”他yīn阳怪气的笑道,“我以为你们这些shòu医只读《肘后备急方》呢。”
    他说着哈哈笑起来,引得一众军医都笑起来。
    被唤作裴大人的老人便有些讪讪的,但也只是陪着笑,连连道: “大人说笑了,大人说笑了,下官也读过的,读过许多医书的……”
    秋叶红下了马车,并没有人注意她,王华彬站在人群外,板着脸面无表qíng。
    “嗨,这人是什么来头?”秋叶红靠近他,拉拉王华彬的衣袖低声道。
    王华彬吓了一跳,看清她才舒了口气。
    “这是军医总管朱大人,”王华彬又一指那老人,“这是shòu医总管裴大人。”
    “哼,说笑什么?你们那个王大夫,熬了喂牲畜吃的药,让全军营的人吃,你可知道?”另一个军医瞪眼道。
    裴大人忙又冲他赔笑,“知道知道,这个是老夫看过的,虽然自来用做畜生药,但药不分人畜,如今事qíng紧急……”
    “行了行了,小题大做,不就一个马病而已,非要闹得jī飞狗跳的,养着你们真是白养,遇到点事就吓成这样,别管了,你们歇着去,让吾等替你看病去好了。”朱大人不耐烦的挥手,一面伸手点了几个人。“你们看了吧?如何?”
    “那就有劳大人们,老朽不才……”裴大人面满感激,拱手谢道。
    他的话没说完,就被人推到一边去了,后退几步,被王华彬伸手扶住。
    192【手打】第192章 论药
    “王小哥,那些药还是无效啊,”裴大人见是他叹口气道,话没说完,就看到站在一边的秋叶红,忙关切的问道,“郭姑娘,还是劳烦你亲自来一趟,可大好了?”
    他的关心真切,秋叶红便抿嘴笑了,谢过他关心,一面道:“我也是不熟悉肺败之症,就是过来看看,不知道能不能帮上忙。”
    裴大人就笑了,说心里话对这个小姑娘根本就不抱希望,不过看王华彬那么笃定,想着他们杏林世家,或许有好法子也有可能。
    死马当作活马医好了。
    这要是其看不好了,估计他们这些shòu医就准备打包回家,甚至免不了到牢里住一段去。
    “无妨,无妨,有这些大人们在,他们对于厉疫见得多,法子也多,很快就没事了。”裴大人勉qiáng挤出笑,宽慰她说道。
    秋叶红便笑了笑,道:“毕竟术业有专攻,这牲畜病还是咱们看着的好。”
    “裴大人?裴大人!”几个不满的声音打断他们的谈话。
    三人忙转头去看,见几个军医都瞪眼看向他们。面上十分不满。
    真是太过分了,自己正传道授业解惑呢,这老头怎么跟人攀谈去了。
    “你听到我说的话没?”一个军医捻须说道,“这法子可是我不传之密,你且记好了,我只说一遍,再问可不行。”
    裴大人的确没听到,便忙惶惶的赔礼,赔笑请他再说一遍。
    那人哼了声,这才说道:“疠疫为yīn燥,燥先伤肺。肺主气。当治气分。你且听好了,用霜桑叶三钱、石膏二钱、人参、甘糙二钱、胡麻仁一钱、麦冬杏仁一钱、枇杷叶一钱……”
    裴大人如获珍宝,忙点头记着,但一个声音却打断了这位军医的话。
    “大人,你这是在治伤寒吧?”秋叶红皱眉道,“这方子用霜桑叶石膏人参完全不对啊,不如用玄参,麦冬例可以用。”
    她这一句话,营帐前顿时安静下来,人都看了过来。
    “大姐儿,这瘟疫可不就是伤寒引起的?”裴大人忙低声道。
    “伤寒?这跟瘟疫两码事。”秋叶红也被他说的一愣。
    营帐前就响起笑声,更有人大声询问,这小姑娘哪里来的。
    关于瘟疫的由来以及医书记载,秋叶红可没研究,她也不知道,关于厉疫,明朝是个分界线。
    对于瘟疫,明清时以吴又可为代表,指出瘟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也就是疠气,而之前的论据都是来自伤寒论所说的寒邪。
    这也难怪这些军医们这样论证。
    秋叶红不知道大家观念的差别,但察觉眼前这些军医官们面露不屑,忙摆手道:“事关紧急,也别搬书本教条,我也说不过你们,只是这个病,也不算什么大事,最要紧的是清肺败毒,补养气血,所以呢……”
    “我瞧姑娘你才要最要紧的是补养气血吧。”有人笑道。
    这话引起一片笑声,大家都是行医之人,自然看得出秋叶红有伤在身。
    “那姑娘说所用何药?”制止住大家的笑,朱大人抬手问道。
    用土霉索,溶媒,或。者氯化铁,碘化钾……
    秋叶红抿着嘴没说话。
    看到她突然哑巴了,众人都吃吃笑起来。
    “这种病呢,起病急骤,来势较猛,病qíng较重,最要紧的是扶正与驱邪……”秋叶红抿抿嘴,硬着头皮飞快的理着所有的经验知识。“我表哥用的神仙百解散就是扶助正气的……接下来……接下来对感瘟疫畜禽,应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以提高疗效……该用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