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微一愣,习惯有尼玛嘉措如父亲一般的照顾之后,兰璃珞还真的不想离开他。
“上师说我们的事情也算圆满结束,他也该回佛祖身边了。”江央曲桑淡淡道。
“聚散总有时,上师也不可能跟我们一辈子,我会想他的。”兰璃珞有些伤心的伏在他的胸膛上。
“我也会的。”江央曲桑轻拍兰璃珞的肩膀,相聚总是短暂了,但离开也正是为了下一次的相聚。也许再一次的相聚,不是在地上,而是在天上。
第一百五十四章 芬陀利华 [本章字数:2516 最新更新时间:2010-08-26 15:05:39.0]
----------------------------------------------------
婚礼结束不久,众人还沉醉在喜悦之中的时候,却听闻尼玛嘉措要离去的消息,不免一阵感伤。尤其是兰璃珞,从与尼玛嘉措相识到如今,她已经把他看成自己的第二个父亲。如今他要走,这让她真的很悲伤。
想到在古代,如果没有尼玛嘉措的照顾,她根本不可能在那里生存下来。更何况是与洛桑的相遇和江央的相逢。
“上师,您真的非走不可么?”兰璃珞站在尼玛嘉措的房前,看着他坐在内中打坐。平和的脸上丝毫没有一点任何被打搅的表情。
“是的,曲珍。”尼玛嘉措温和的开口说道。
“难道不可以不走么?上师。江央在这个世界上的亲人也只有您了,您若走了,今后……”
“曲珍,你也是他的亲人,有你在他身边照顾,还有什么好怕的呢?”尼玛嘉措微微淡笑了一声,从地上站了起来,睿智的目光中包含着慈祥与宠溺。看着眼前的人从一个女孩变为一名少妇,最让他欣慰的也是,看着自己一手栽培的莲花精终于成家立业,也算是最大的宽慰了。
“可是,阿爸阿妈都走了,扎桑阿哥和当曲阿哥也要和您一起走,以后的拉萨也只有我们几个。”兰璃珞喃喃的说了一声,她不想再看到有任何人分离,也不想看到有任何人死去。
轻微叹了一口气,炯炯有神的双眼注视着眼前温柔寂静的女人,尼玛嘉措一向以为自己已经改变她懦弱的性格,结果……“曲珍,经历了一场犹如生死轮回的世事之后,有些事情该学会放得开。江央的悟性始终比你高的多,你明白其中的道理么?”
“我,他其实不是放得开,上师,他只是不想看到那样的情景而已。”兰璃珞有些无奈的说道。想起昨天他告诉自己上师要走的消息,分明就是让她来挽留上师的。
“所以干脆来个眼不见为净。”尼玛嘉措微微笑道,到底是养他们长大的人,怎么会不知道他们的个性呢。
“上师。”兰璃珞轻唤着,目光充满着哀伤与不舍。
“乖孩子,我们还是会有见面的机会。”尼玛嘉措摸摸兰璃珞的头,轻叹了一声。听见门外有脚步声响起,转头一望便见他的另一名弟子站在那里。
“上师。”江央曲桑微喊了一声,声音比平时低了许多。也许是因为压抑着自己内心的情绪,才显得如此放不开。
“就当我只是回家而已,我们还是会见面的。”尼玛嘉措拍拍江央曲桑的肩膀,转头望向兰璃珞。“曲珍,把你脖子上挂着的佛珠给我吧。”
“佛珠?”兰璃珞稍稍一愣,低头将脖子上的佛珠解下。就是这颗在德丹吉殿捡到的佛珠,让她意外的穿越时空,让她终于得偿所愿的见到了仓央嘉措,也认识了他的一生。
“这颗佛珠,江央,你还记得它是怎么来的?”尼玛嘉措看着手中的佛珠,随后将它递给了江央曲桑。
“这颗佛珠?”细细打量了佛珠一阵,江央曲桑顿时盯着佛珠之上的印记。“这是当初章嘉活佛曾经赠予我那串佛珠上的一颗,是我让人在上面刻了?字的。后来,我因为卓玛的死,太过伤心了,所以扯断了佛珠。虽然后来都捡了起来,唯独少了这一颗。难道让璃珞穿越而去的正是这颗佛珠?”
“没错,这颗佛珠是联系着你们两个的桥梁,它是佛祖手中的佛珠啊。当初求得佛祖垂怜,才有这颗佛珠下凡之事。如今,也该物归原主了。”轻叹一声,拿回江央曲桑手中的佛珠,尼玛嘉措淡看两人一眼。
“百年之后,重返天池之时,我会在那等待你们的归来。”尼玛嘉措温和的笑着,步出了房门。
江央曲桑和兰璃珞对望了一眼,跟了出去。
时至夜晚,外面并不算太暗。兰璃珞的父母以及谢姒韵的父母也在今早离开,回去准备在那里的婚礼。如今江央曲桑的家,也只剩下他们和桑结索朗夫妇。
“扎巴大叔。”楼下,谢姒韵和桑结索朗坐在地下,望着从楼上下来的人。知道今日尼玛嘉措就要离开,众人的心情都不好过。尤其是对兰璃珞和江央曲桑两个人来说,尼玛嘉措如同他们的亲人,甚至比亲人还亲。如今要走了,多少也要留些时间给他们两个多聊聊。
“丫头。扎巴大叔走后,你们就自己多照顾自己。以后若有什么事情,可多向天说说,老天会保佑你们的。”尼玛嘉措摸摸谢姒韵的头,和蔼可亲的模样让谢姒韵不禁动容。
“扎巴大叔,您也要多保重,虽然相处的时间并不长,可是我会想您的。”谢姒韵抱住尼玛嘉措,在他的怀中蹭了蹭,好似一只小猫咪,始终不肯离开主人一般。
“聚散总有时,我也会想你们的。”尼玛嘉措望着桑结索朗,荡起一抹微笑。对这名和江央相似的男子,他总是抱着同样的心思去对待。“好好照顾丫头,扎巴大叔祝福你们永远幸福。”
桑结索朗点了点头,同样扬起一抹微笑道:“活佛一路多保重,我们会想您的。”
“再见了。”尼玛嘉措轻言一声,声音有些低沉。离别始终是使人痛苦的一件事情,还是离开与他要好的孩子们。
“再见了,上师。”江央曲桑与兰璃珞的眼中泛着泪,看着尼玛嘉措一转身变回曾经在小山村中转动经筒的老喇嘛,仿佛又回到了那时离别时的情景。
“再见了,扎巴大叔。”谢姒韵和桑结索朗含着泪,看着尼玛嘉措步出了小店,渐渐消失在无人的路上。
门外的天已经很暗,却突然间发出了一抹光亮。不远之处一抹亮光冲向了天际,又消失于天际。
“上师走了。”兰璃珞抱着江央曲桑哭道。
“嗯,不过没关系,我们还是会见面的。”江央曲桑拍拍兰璃珞的肩膀道。
剩下的他们一定要过得很幸福,这样才不枉费尼玛嘉措这一路上的帮助和支持。
天际,仙鹭一排又一排的飞过天边。白云缭绕的西方世界,佛光闪现各种霞光,不时有罗汉脚踏莲花穿梭在云彩之间。
西方的一处静怡的天池,内中长满了各色的莲华。尼玛嘉措站在天池之旁,触手可及的地方便能摸到那长在天池之中一支并蒂双莲。含着花苞的莲华,还未盛开,却含着破晓的朝露,含苞欲放。
不若天池之中其他美的惊艳的莲华,这支显得平凡无奇却又让人难以忘怀。单看这支白得有些粉嫩的莲华,在众多的莲华之中,属多瓣白莲花,梵文音译芬陀利。正是那曾经凋零与夭折的莲花,也是兰璃珞与江央曲桑的本体。
“尊者,为什么你每次都关注着这支并蒂莲,他们长得并不起眼。”身旁一名小沙弥问着眼前的喇嘛,总是不明白为什么师父对这支并蒂莲情有独钟。
“不起眼?比起这满池的莲华,这支并蒂莲的故事比他们精彩的多了。别看它不起眼,将来它的成就比你还高。”摸摸小沙弥的头,尼玛嘉措淡笑的望着那逐渐展开的莲华。
天上一日,地上一年,再过不久,他们总有一天会在天上相逢的。
番外一(第一世) [本章字数:3721 最新更新时间:2010-08-27 00:21:22.0]
----------------------------------------------------
佛经上曾说莲分五种,白,青,红,紫,黄,为五色之天华,故五色之莲也称之为天华莲。
其中以白,青两色莲花为五色之最,青莲花,梵语译为其中以白,青两色莲花为五色之最,青莲花,梵文译为优钵罗,因色青故名。叶狭长,近下小圆,向上渐尖,青白分明,酷似佛眼,故在佛经中称之不“莲眼”。
白莲花,梵文译芬陀利,此花最大,花瓣数百,又名“百叶华”。此花生长于佛国阿耨达池中,人世间难以见到,故又称“希有之华”,佛祖释迦称它为“人中好华”。
西方世界的佛国,天际一片清明平静。云雾缭绕着整个天空,代表吉祥的凤凰时不时的在天际与白鹭交缠,显露一片的祥和清静。
早时,阵阵钟声响起,穿着金色袈裟的罗汉们,双手合十,虔诚的坐在宝殿之中。凝听佛祖的说法与教诲之后,口口扬起了一阵阵经声梵音,响彻在天地之间,传遍了整个佛国。
不远之处,改名为天池的阿耨达池中,一支悄然而长的白色莲华正缓缓的吐露着属于它的芬芳。在经声梵音的沐浴之下,即使还是花骨朵儿的白莲华,却飘荡起了一阵淡淡的幽香。
远处,一人缓缓走了过来,绛红色的袈裟,和蔼可亲的面容,有些单薄却修长的身影。不似宝殿之上罗汉,又不似远方看守天际的强壮僧侣,他只是一名看守着天池莲华的普通僧侣。
没有俊雅的外貌,没有低沉好听的声音,穿在身上的袈裟也好似很旧很旧。旧到曾经路过的不少同僚,朝着他投来鄙视的眼神之时,他仍然是面不改色的照顾着他手中的花朵。
一年复一年,他没有做着任何的行动,有时候他也只是静静的观望着远处的宝殿,听着从里面传来的阵阵梵音。没有过多的表示,却有一颗虔诚的心。
修长的手指划过天池的池水,看着一支并蒂双莲长在天池之旁,被周围的叶子覆盖,以致看不清那隐藏在其中的情景。
他迈着步伐走了过去,伸手将那支并蒂莲小心翼翼的移出叶子。看着上面还带着露珠的花朵,他荡起了一抹微笑。注视这支并蒂莲,靠外的那朵似乎有些柔弱而小只,里面那朵长得比外面的还要大些,花瓣也显得强硬许多。若是以人间的说话,这也许是一只雌雄双莲。
他微微泛起一抹笑容,千年,万年,这天池之中还不曾长过一支并蒂莲。不知是什么原因,也许因为并蒂莲如同交缠的男女。在佛国的禁忌之中,对男女之间的情事颇有限制。是故,所有反映这些的就不该存在。
轻声叹了一口气,他注意观看了这支莲华,与其他莲华不同,这支的花瓣白得纯洁,若是长成,便可达到千瓣之多。在佛经之中曾言,莲瓣多寡,分为人华,天华和菩萨华三种。人华者,莲瓣仅十余瓣;天华者,莲瓣达数百;而菩萨华者,莲瓣多达千瓣。在佛教之中,千瓣的莲花最为尊贵。但这天池之中,至今为止却无一朵能达到此境界。
伸手抚摸着手中的花茎,有些坚韧也有些脆,新绿的花茎是刚长成不久,若是长成多日,这径早已变得墨绿。如今这一颗才刚长成的并蒂莲,是否能经得起天际的风风雨雨,是否能绽放最美丽的花朵,飘出最远的幽香?他有些期待的望着这支并蒂莲,沐浴在经声梵音之中,再过不久也许就会孕育出美丽的小花精。只是这同根同支的小花精是否会同生同死呢?
看着这天池之中开了又败,败了又开的莲华,生命本无常,修行本在自身,有那个际遇便能成佛成仙,没那个际遇,轮回一世再一世。
拂拂衣袖,他叹了口气,迈着有些缓慢的步伐离开。身后,唯独那支并蒂双莲孤立在众多叶子的包围之中,掩盖了一身的美丽。即使飘散着清香,却无人知晓是从这还未长起的莲华之中飘散而出。
很久很久以前,佛祖曾经见过这名不算年轻的僧侣,也曾为他的慈悲心肠所感动,甚至给他了一个尊者封号。但之后,却不再听闻这名僧侣有过任何的消息。
他究竟有多少的能力,又有多少的能耐,谁也不清楚。直到有一天,一名被封为上位的尊者实在觉得他碍眼,于是提出了与他辩经说法。
消息一传开,长久以来淹没在和平安宁之中的神佛们,有兴趣的皆来观看这场的辩经说法。到底那明明看起来很普通的僧侣,究竟有多少的能耐,是如同刚进门的小沙弥一般无知,还是早已成就大智慧的尊者罗汉。
消息传得老远,有不少人来观望的时候,他仍处在他的天池旁,看着满池的莲华。不知道心里面究竟是怎样想的,他竟对那支逐渐长成的千叶并蒂莲情有独钟。看着它吐露芬芳,他会忍不住笑开,看着它经历风雨,心中却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