觞押运镖车行经祁连山时不慎坠马身亡了,曲大将军已经亲自赶往山南道,郝总管特命小的前来报与王妃。”话落,他看看殷逐离身边的沈小王爷,自觉不妥,赶紧又加上三个字,“和九爷。”
    殷逐离点头:“真是祸不单行。告诉郝总管,我已知晓。”
    家奴离去,沈小王爷紧紧握了殷逐离的手,神色恍惚:“不可能,流觞的骑术很好,曲大将军一直悉心栽培,怎么可能坠马呢?”
    殷逐离拍拍他的手背,语带安慰:“世事本就是福祸无常,九爷不必悲伤。”
    沈庭蛟摇头:“你不知道,小时候我同他们兄妹三人都是极好的,后来……傅太后成了皇后,曲夫人魏氏便不同意我与他再作往来。流觞为人仗义,行事也稳妥,以前每每出宫,有他陪同母妃才会放心……”
    到了王府,殷逐离抱他下了马车,语声温柔:“那么,待他灵柩回到长安,我陪九爷一同前往吊唁吧。”
    沈庭蛟将头靠在她肩头,无限疲惫,许久才缓缓点头。
    晚间,殷逐离陪着沈小王爷用过饭,安顿他睡下后,自己在书房看了一阵各铺面的进货计划,正坐得有些累,恰巧清婉送了茶点进来,她始起身走走。见外间矮桌上沈小王爷已画成的春日图被下人给收了进来,顿时有了兴致,题打油诗一首于右上角,诗曰:你嗔我时,瞧着你,只当做呵呵笑;
    你打我时,受着你,值当做把情调;
    你骂我时,听着你,只当把心肝来叫。
    爱你骂我的声音儿好,爱你打我的手势儿娇。
    还爱你宜喜宜嗔也,嗔我时越觉得好。
    清婉是知她性子的,见状不由得笑破了肚肠:“大当家,这要让先生看见,定要罚你抄《女诫》的!”
    殷逐离搁了笔,越看越美:“师父啊,什么都好,就是认死理。”
    清婉递了丝帛过去任她拭手,半晌悄声问:“大当家,您喜欢九爷吗?”
    殷逐离一怔,敛眉思索了一阵,答得十分坦白:“我不知道。”她凑近清婉,又笑得十分暧昧,“不过若你能把他搞到手,我扶你当她侧妃。想清楚哦,别看他现在是个闲散王爷,有朝一日鱼跃龙门,也未可知。只是那时候要上位就难了。”
    她说的郑重,清婉不由得红了脸:“大当家,九爷除了您……不把别人看在眼里的!”
    正谈笑间,沈小王爷着了件单衣,青丝披了满肩,就这么行了进来:“逐离,本王睡不着,陪你一起看账本吧。”
    殷逐离摇头叹息:“心肝儿,我是想睡没得睡,你是能睡不想睡,这世道未免太不公平了些。”她将沈小王爷抱在怀里,见他精神不济,知道他仍想着曲流觞的事,恐他睡不好明日会头疼,只得吩咐清婉换了壶有助睡眠的怡神茶,喂沈庭蛟喝过了方继续看着册子。
    沈小王爷倚在她怀里,不多时便觉得眼皮沉重。殷逐离将他哄睡了,抱到书房里间供休憩的美人榻上,轻轻替他掖好被角。
    待安顿好沈小王爷,她仍然在房中看书。不多时却又有人来,她抬头,只见唐隐推门而入,一脸怒容,他同殷逐离说话倒一向开门见山:“曲流觞在山南道坠马而亡,他骑术上佳,发生这种事,死因绝不简单。你老实告诉我,这事和你有无关系?”
    殷逐离一脸讶色:“师父何出此言?”她替唐隐斟了茶,正色道,“师父,若真要论起来,曲流觞还算是我兄长,我害他作甚?再说了,他远在山南道,我日日同九爷在一起,就算是我有这心思,也没那时机吧?”
    唐隐接过茶,在书桌前坐下来,见她神色坦然,心下略安。他饮了半盏茶,语重心长地道:“逐离,你小的时候师父也年轻,第一次为人师,也不知如何教导于你。只是你母亲与师父……故交一场,为师日夜惶恐,总担心负她期望。”唐隐重又续了茶,他极少在殷逐离面前提到殷碧梧,但每次提及,总是神思恍惚。“逐离,不管曲天棘曾经做过什么,他始终是你生父。天地君亲师,子不言父过方是伦常。你虽然自幼长在殷家,但曲家兄妹三人始终是你的血脉亲人,上一代的恩怨,不需要你来背负,明白吗?”
    殷逐离一本正经地点头:“师父教导,逐离谨记。再者逐离也从未言过曲大将军的不是之处,师父您就放心吧。”
    话毕,她心里却也暗暗琢磨,自家师父这般态度,若他知道曲流觞的死因,不知会如何盛怒。想来曲家的事,还是瞒着他方好。
    她这厢想着小心思,那边唐隐却现了些困乏之意,他微皱了眉,又饮了一盏茶,方握了殷逐离的手:“其实,师父一直很后悔,这些年没有照顾好你,什么事都要你自己扛着。”
    殷逐离站在他身边,语声带笑:“师父怎的又说这话。我既然接手殷家,总有些事是需要自己去抗的。”
    唐隐微点头,只觉困意袭来,头脑中一片混沌。他不由自主地伏在桌案上,殷逐离一怔,许久方想起那茶是助眠用的。
    她叹了口气,找了件裘衣替他披上,重又在案前坐下来。然而那些册子的笔墨都变得复杂无比,她心思纷杂,完全不在这些纸页上。有顷,她抬头望向伏案而眠的唐隐。
    那天夜里书房烛火通明,唐隐一梦沉酣,睡相宁静安稳。他教导殷逐离十五年,自她八岁那年之后就一直陪着她,极少外出。如今他已将入不惑之年,只是那眉宇之间越发恬淡沉稳。他是个方正君子,平日里总教育殷逐离要端正行事,正直做人。殷逐离一直想这前半生如果没有他,自己会是什么样子。
    她鬼使神差地伸出手,食指若工笔,描摹那英挺的眉目,往事历历在目。
    小时候她总是调皮,一被殷氏揪住就往唐隐的归来居跑。有次半夜里晚归,殷氏怒行家法,打到一半她落跑,钻进了唐隐的被窝,蹭的唐隐的白色里衣上全是斑斑血迹。唐隐找柯停风替她上药,而后在榻边守了她一夜。
    第一次学骑马摔下马来,差点葬身马蹄。殷逐离至今仍忘不了当时唐隐的脸色,说是魂飞魄散也不过如此了。
    八岁那年殷逐离杀了她的舅舅殷子川,殷梦鸢抽了她一百鞭,罚跪祠堂三天三夜。那是第一次唐隐没有护她,他教会她两个字——担当。而她学会了忍耐。
    她的童年早已数不清挨了多少鞭笞,跪了多少夜祠堂,到最后连背上的伤痕都模糊变淡,殷逐离只记住了临溪水榭陈年的月光,和冷月下容光温醇的唐隐。
    唐隐是她生母殷碧梧的追随者,传说二十多年前他在一年间十二次求娶殷碧梧,于是被殷碧梧连拒了十二次。殷逐离比谁都明白他对自己的好来源于另一个女人。她亦比谁都清楚恋师是悖伦背德的事,她一直很清醒,像唐隐一样清醒地沉沦在一场自己编织的绮梦里。焚身不悔,甘之如饴。
    这些年她挥霍着他的宠爱,而他总是微笑着摸摸她的头,任何过错,即使是八岁那年殷子川的死,殷梦鸢半生耿耿于怀,他都原谅。为此唐家同殷家一直不和,唐家也是个书香世家,走了个殷碧梧又来个殷逐离,他们总认为殷家的女人都是狐狸精转世。
    殷逐离倒是不同唐家人计较,听过笑过也就罢了。后来两家矛盾越演越烈,唐隐也就尽量避免让殷逐离同他的家人见面。他多住在殷家大宅,抽更多的时间陪伴殷逐离,看着她慢慢长大。
    许是会议黏稠,而烛火太温柔,殷逐离搁了笔,起身行至唐隐身边,倾身握了他粗粝宽厚的手,虔诚地亲吻他的指尖。她只是一个千里朝拜的信徒,踏破来路,寻找所谓净土。可是进不去的,因为她自己,只是一件沾满风尘的俗物。
    那纯净如月的净土,岂容她玷污?
    她吻过他的指尖,些许痴念,终不过妄念,提之无用。
    长久的静默之后,突然书房的门一声轻响,殷逐离警觉地转头,只看见一个人影快步离去。她起身,将书房里的暖炉拨得更旺一些,慢吞吞地行出房门。
    四月晚春,海棠和郁金香竞相开遍。月如银钩,她行至书房外的花园,只见一个白色的人影正站在一株梨树下。极寒之后,梨花也开的晚,如今枝头犹自花开如雪,层叠熙攘。
    殷逐离缓步行近,语声淡漠:“翠珠,何故深夜到此?”
    那果是沈庭蛟的贴身侍女翠珠,此时她手持一支梨花,语声略有得色:“王妃是个冰雪聪明的人,当不会不知道奴婢此行的目的吧?”
    殷逐离神色玩味:“你待如何?”
    翠珠冷哼,殷逐离入府之后虽然从来没有苛待过她们,但她心中难免愤恨——为什么有人可以一出生就锦衣玉食、处处高人一等,而自己一出生就必须为奴为婢,处处看人脸色?
    她握了那支梨花缓缓走进殷逐离,语声娇俏:“王妃,您同唐先生的事,我可以什么都不说。您喜欢谁是您自己的事,婢子也不想干涉。”
    殷逐离神色温柔:“所以呢,你想交换什么?”
    翠珠击掌赞叹:“娘娘果然是冰雪聪明,其实婢子所求极为简单。婢子当初伺候九爷的时候,太妃娘娘说好的,只要王妃一进门,就让九爷收了婢子为侍妾。”
    殷逐离恍然大悟:“果然很简单。”
    翠珠黑眼珠滴溜溜地转:“不过既然今日出了这事,也是婢子的福气。连张齐氏那样的女人都能做个侧妃,婢子做个侧妃,不过分吧?”
    殷逐离低笑,声音明澈若小河流水:“不过分,半点不过分。”
    那翠珠便趾高气扬起来:“那么,明日,婢子静候王妃佳音了。王妃切莫失信,婢子这嘴可不怎么紧。如果九爷知道王妃心里一直念着唐先生……啧——”
    她话未落,殷逐离突然凝眸看向她身后,眼中水色宛然:“九爷,您如何起来了?”
    翠珠一惊,顿时回头。殷逐离快若闪电,右手捂了翠珠的嘴,左手摁住她的肩膀,将那粉颈猛地一拧。翠珠闻得一声骨骼断裂的轻响,犹自不知发生何事,只听见殷逐离的声音,幽冷如这四月的弯月:“天真!”
    翠珠未做任何挣扎便倒在地上,殷逐离挟了她行过满园繁花,来到湖边的假山旁,将她犹带余温的尸首绑在一块大青石上,连人带石沉入湖中。
    事毕,殷逐离在湖中净了手,扯了方丝帛静静擦拭,缓缓道:“人往高处走本没有错,只是你想做九爷的妾室,便该在九爷身上多下功夫,跑我身上来下功夫算怎么回事呢?”
    她拭净手,摇摇头,若无其事地回了书房。
    次日,福禄王府捉住细作一个,原因是他看到福禄王画的春日图,又听人念了旁边那首“爱你骂我的声音儿好,爱你打我的手势儿娇”的歪诗,不由得对同伴赞道:“我们家王爷对王妃可真是好啊……”
    话毕,被捉住暴打,众家仆怒道:“二柱子在福禄王府做了半年工,怎么可能不知道府里情况,这诗一看就知道是王妃题的!”
    结果经一番拷打,这厮还真是沈庭遥所派,冒充二柱子混进王府来的。
    ……
    那时候殷逐离正在陪沈小王爷用餐,府中家奴小何来报:“九爷,翠珠也不知去哪儿,整个府上都没找着她。”
    沈小王爷喝着粥,不以为意:“估计又去哪里疯了吧,待她回来看爷不收拾她!”
    殷逐离给他夹了一筷子菜,温言道:“今日曲大公子的灵柩运回长安了,稍后我同你前去吊唁。”
    沈小王爷微微点头,神色间颇有些黯然。殷逐离拭净他唇边的汤渍,轻声叹气:“九爷,逝者如斯,不必耿耿于怀。”
    曲流觞身死之后,曲天棘仿佛一夕苍老,曲夫人魏氏卧床不起,病势时好时坏。殷逐离陪沈小王爷在灵堂前上香吊唁,偌大的太师府竟然分外冷清凄凉。
    沈庭遥居然也到了,一方面自然是吊唁亡者,第二方面却是探视曲天棘。曲天棘亲自迎至门口,他心中明白,如今的局势又大有不同。曲怀觞同沈小王爷历来较好,先前他常年在外,对其疏于管教,再加之曲流觞甚的他意,是以一直也就放任曲怀觞。
    然而现在他只剩一子,待他卸甲归田之时,沈庭遥又如何容得下曲怀觞?且如今殷逐离是他的骨肉已人尽皆知,沈小王爷之势想必已令他坐立难安,他如何又能放心曲家?
    君臣二人入了内堂,曲天棘神色严肃,他心知此事非同小可,沈庭遥本就多疑,自家兄弟尚思谋着斩草除根,何况是对他一个外戚。
    “王上,当年微臣同殷碧梧确实成过亲,但那是先帝授意。当时行军缺粮,先帝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