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公子一杯!”他说完哈哈一笑,为我斟了杯酒递到我面前。
    我没想到眼前这到是个行家,这杯酒到也喝得甘愿。
    酒便是这里的特产米花酿,入口香醇,回味却是辛辣,我一皱眉,推开了酒盏。
    他借了酒兴,展了眉宇,唇角扬起一抹淡淡笑意,对我说道:
    “不瞒公子,下月十七是当今圣上千秋之喜,圣上偏好南乐,本王便寻了些江南女子,组了个小小乐班想在那日为圣上贺寿。
    这些女子调教了几个月,各式乐器到也粗略地会了,可带教师傅都是北人,乐调之中总是欠缺南乐的柔媚灵动!
    刚刚听了公子的琴音,实得南乐精华,不知道公子是不是能勉为其难,到寒舍盘亘数日,点拨一下那些乐妓,束修之资定不薄待!”
    我这才恍然,原来这赵德昭为了向赵光义示好,竟想请我去执教那班乐妓。
    赵氏兄弟……灭我国、破我家、杀我父……现在他们的子侄居然到要请我去执教为他献寿的乐妓。
    心头不由一阵冷笑,我冷声道:
    “家中尚有高堂悬念,不便在外久留,汴梁天子脚下,人物风流,郡王爷还是另请高明吧!”
    他一愣,似乎没想到我会拒绝得如此干脆!还待再说,我却抢先一步道:
    “谢谢郡王爷的款待,我有点乏了,先告辞了!”
    原本想着他肯定还待罗嗦,没想到他却一舒眉头,站起身来对我抱拳道:
    “既然如此,本王也不便强人所难,李公子在汴梁若有什么需要,可差人前来知会,本王定当略尽绵力!”
    好个胸怀宽广的北方汉子,心头刚刚涌起的那些厌恶之感顿时少了几分,我谢过他,辞了出来。
    回到房中到有些后悔刚刚言语莽撞,不知这赵德昭可否是个表里不一之人,若他衔恨于心,难免无穷后患。
    一连几天,到没什么动静,这颗悬着的心也就放下了,就如同米花酿的余味,淡淡地只在心底留下个影子。
    三
    众人连日探访,但所得消息者寡,父皇的遗骨始终不见着落。
    一日吴敬堂却带回了一个使大家一振的消息。原来他在酒肆结识了一个宫中内侍,内侍醉后漏出口风,说父皇崩后赵光义并未发丧,遗骨一直留在宫内,但具体在什么地方,他并不知晓。
    这消息给了我们这群行于黑夜之人,带来了一丝光亮。
    吴敬堂等通过种种渠道,上下打点,终于和赵光义的近侍官长孙富海搭上了关系,一顿酒足饭饱,在一堆闪动着流离光晕的珠宝珍玩面前,他迷朦着双眼,向我们证实了父皇的遗骨的确就在宫中,此外却半句不肯再露口风。
    我们无奈,摆在我们面前的只有一条路---入宫打探。
    入宫打探,这四字说来容易,做起来却是千难万险,我们一行外乡之人,接近内城都要遭禁军排查,惶论入宫。
    众人一筹莫展,这时当年随父皇北上的殿前右侍郎江蕴前来寻着我们,为我们指点了一条道路。
    他说下月十七赵光义寿辰,大小文武官员都要备贺礼献寿,有几家宗室宠臣更要敬献歌妓舞伶。他的意思是让我们物色几个容貌周正的女孩子,混入这批人中送入宫去,以便打探消息。
    计策虽妙,可如此伶俐的女孩子却并不好寻。漫不说那些宗室权贵已在汴梁及周边大肆收罗过一翻,就算真找着了,我们亦不敢冒然送入宫去,万一口风不紧,岂不是害了大家的性命?
    但江蕴的这番话,却象在我心头,留下了一颗种子。我总觉得眼前有些什么,我想抓却抓不住的迷梦幻影,每当我触手可及,它却如镜中花,水中月般,悄然碎去,无法琢磨。
    探察之事久无进展,人心自然浮躁,那日实在闷得慌了,我便让掌柜的送了些酒来解闷。
    一口米花酿入喉,如一道火线,直斥胸臆。
    搁下酒盏,直视着盏中晃乱的暗红酒液,却如一团火光在我眼前炸开。
    我陡然一惊,我居然在霎时间生出如此危险的念头。
    起身推窗而视,窗外一穹碎曜朗星,一地月华霜重。我企图忘了刚才的闪念,可那念头却象心头蔓延而开的荆棘,密密匝匝再也无法除去。
    吴敬堂说什么也不同意我这冒险的计划。
    我只是淡淡地问了句:
    “可还有别的方法?”
    他一时语塞,半晌却道:
    “无论如何,也不能让公主殿下前去冒险!”
    我一晒:
    “国没了,哪里还有什么公主?此番北来,皆是你们忙碌奔走,今日也就容我尽点为儿女的孝道吧!”
    他一怔,生生咽下了所有反对的话语,就着计划和我反复商讨种种细节……
    四
    第二日,是个难得的好天,秋风送爽,满院丹桂飘香。
    我在临窗的桌前,研磨铺纸,写了一封书信。召来了掌柜,让他替我送去郡王府,交给赵德昭。
    掌柜面露难色,这个我亦明白,二两纹银递去,他一时眉开眼笑,乐颠而去。
    给赵德昭的信里我告诉他:我遇人不淑,家奴小厮携款而逃,余我只身一人,举目无亲,愿到他府中充做西宾,望他收留。
    信是送出去了,心下到有些忐忑,他上次碰了钉子,这次难保不给我脸子瞧。
    坐在窗前,捧了杯茶,心绪越是烦乱,前程后事一片迷茫。
    才过晌午,便有门响。为了圆我家奴小厮携款而逃的谎话,奶娘还有吴敬堂等已经连夜走了,余我一人,只能自己前去应门。
    门一开,只见赵德昭一身月白长袍,正是汴梁城中,今年最时兴的款式,越发衬得他,身长玉立,风姿飒爽。
    他对我抱拳笑道:
    “李兄,别来一切安好?”语气微有些玩笑的意味。
    我一阵苦笑,答道:
    “诚如王爷所见,尚算不坏!”
    他哈哈一笑,大步进得屋来,自斟自饮了杯茶,对我道:
    “接了李兄的信,便马不停蹄地过来了,着实渴得紧,让李兄见笑了!”
    我心中微有一动,嘴上道:
    “岂敢!足见王爷厚意,在下不胜感激。”
    他一笑,坐定下来,便问我要不要缉拿逃跑的下人,我淡淡答说:
    “能拿到自然最好,不能也就罢了!”
    “那明儿个就请个画匠来,李兄将逃跑下人的模样让他画了,衙门那边我自会安排,不用李兄烦心。”
    我谢过他,他又道:
    “李兄,若是缺了盘费不能回乡,我这里有白银五十两,李兄不嫌少的话,就尽管拿去路上使费吧!”
    我一怔,到不曾料到他如此慷慨,但金银原非我之所愿,于是推辞道:
    “在下虽然身穷志短,到也不惯平白受禄。王爷好意心领了,若是尊府之上,并没在下可以效劳之处,那在下也只能另觅他途了!”
    他以为我恼了,脸色微变,连连作揖:
    “是我失言,李兄勿怪!为了那班乐女之事,我是日夜悬心,若得李兄屈就相助,那我定可高枕无忧了!”
    计划的第一步,出乎我意料的顺利。就这样,一架闱车,一路碎辙,我带着对模糊未来的希冀,来到了赵德昭的府邸……
    “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醉乡路稳宜频到,此外不堪行。”可当时的我又怎会知道?
    五
    入了郡王府,赵德昭对我到是礼敬有嘉,拨了一个自带庭院的小院落给我居住,另着童仆小厮数人,听供差遣。
    那班乐妓也算正式由我带教,乐妓共有七人,说是都来自江南。其实听口音其中应有两个来自淮扬之地,当然我也不去点破。
    这些乐妓皆是二八年华,一个个眉目清秀,聪慧伶俐,仿佛江南仲春之际那吹面不寒的杨柳微风,带着至柔至媚却可以醉人的气息。
    他们学习器乐已半年光景,指法技艺业已纯熟,但那折转和鸣之处,却难免带着铿锵北音。
    要调教过来,到也并非什么难事,于关键之处加以点拨,剩下的无非也就是多多历练磨合。
    贺寿之期究竟奏什么曲子?赵德昭择了一日与我商议。
    我到有些为难,在江南故国之时,我所弹所练,随兴所至,皆是些恬淡清远的曲子,至于贺寿……
    心中一时掠过父皇每年生辰都会着令教坊所奏的《后庭花破子》。这谱子我到也详熟于胸,于是进言排演此曲。
    赵德昭欣然应允,细末之事,则全全交由我来安排。
    虽说将百人演绎的声乐,改编成七人的器乐,需得花费些工夫,好在到也并非繁重之事,日子依然清闲。
    赵德昭却好似亦是个富贵闲人,虽然他身兼数职,位高权重,每日里却也不过就是往衙门里应个卯,不到晌午时分便即归府。
    得了闲暇,他便寻我一起品茗论琴、听曲赏舞、谈笑风生、载妓携酒好不逍遥!
    对家国大事,他却丝毫也不上心,好似这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或昭然或隐晦地殷殷热盼着的至高帝座,这在世代帝王之家不惜骨肉相残、弑兄杀父,踏着一条血路而攀上的冰冷皇位,于他来说不过浮云草芥不值一晒。
    他的言行出乎我意料的澹泊与无为,我虽对他并无厌恶之情,但其父赵匡胤却是破我南唐的罪魁元凶,我心间难免有些疙瘩,却又不好得罪于他,往往便是敷衍了事。
    不曾想他非但没有因我的淡漠而疏离,反而越挫越勇。
    大宴小席,日日不缺,在席面之上更是多花心思,时常设下些南乐南菜讨我开心。
    他本就口齿便给,几杯酒入腹,谈锋愈健,时常说些古往今来的奇闻趣事或是各地风俗人情,名胜古迹。
    我在宫中之日鲜少听到这样的言论,到也听来有趣。
    时日久了,也不便再冷着一张脸,相处到也融洽。
    日子也就如流水一般流转而去……
    堪堪已过了大半月光景。
    那日夕阳渐沉,我这下了学,那些女孩子们一时莺莺燕燕,笑语欢声,向我行礼而去。
    我则因曲中铮与琵琶的一个承接折转听来生硬,便在那里坐住了,随手拨过琴弦,凝神而思。
    “先生……”一口柔媚的吴侬软语轻声唤我道。
    抬眸而视,只间玲珑俏生生地站在我跟前,美目流盼,巧笑殷殷。
    玲珑是这班乐女之中,最是灵透的一个。识文断字,弹得手好铮。有时她会按弦清唱一曲江南民歌,那歌声就如流珠泻玉一般。使我遥遥忆起多少浮华旧梦,留醉往昔。
    她轻道:
    “先生还在为那承接之处烦恼?”
    好个兰质慧心的女子,我对她一笑,点头称是。
    她回身重入琴桌,我则抱了琵琶,反复演练,直至天色昏黄,终于弦无凝滞,若水流绵延,悠长清越。
    我一笑道:“成了!”
    寻了笔墨,录下谱子。
    她在一侧,福了福,轻声道:
    “那玲珑不打扰先生了!”
    我尚自专心,漫声而应。
    记完谱子,抬起头来,却见她还在门边流连不去,不觉微有些诧异……
    目光一转,身前案上是一方异样的素白。
    拾起一看,一方鲛绡锦帕,上面簪花小楷,密密写了八个字: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我一怔,抬眼望去,玲珑站在那里,带着这个年纪女孩子特有的天真灵慧,含羞带怯地对我轻轻一笑,拧过身,快步跑了……
    六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我一愣,随即恍然,原来不觉之中,我已在这天真的女孩子心中,种下了一颗相思的种子……
    不由得一阵苦笑……
    尚自出神,又听有人唤道:
    “雪垠,雪垠!”我这胡诹的表字,这些日子被赵德昭唤得多了,居然也听的熟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