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地出谋划策,制定北上的路线,然后由他传达给顾嫦依。
    向顾嫦依效忠,愿为公主鞍前马后,追随北上。北上的过程中,顾嫦依曾多次面临绝境,都靠左舷舍身相救,因此左舷深得顾嫦依信任。
    夙沙悦容一再叮嘱顾嫦依,不得仗着自己武艺高强冲锋陷阵,并且为了监督她将顾月敏放在她的怀中。还记得出发那时,夙沙悦容紧紧拉着她的手,说:“嫦依,此去枪林箭雨,千万小心!”
    十八岁的顾嫦依剑眉秀目,神采飞扬,目光在夙沙悦容身上停留片刻,点了点头,怀抱顾月敏,驾马而行。身后一千将士,接着是包括夙沙悦容在内的顾氏家眷,以及一百名挑选的精兵在周围护卫。
    小时候的顾月敏曾经问她,为何不怕。她说:“心有牵挂,生死不惧!”只因为她身后有夙沙悦容,她要保护夙沙悦容,所以,她只能胜,不能败!
    当时顾嫦依骑着的是小时候那匹神驹,此刻它只有五岁,但已经神骏非常。它只认顾嫦依一个主人,顾月敏骑上去的时候它还老大不愿意,不过经过顾嫦依私下的“教育”,这位伙伴终于很委屈的让顾嫦依抱着敏儿坐了上去。
    不得不说这匹马灵性十足,久而久之,它竟然也将顾月敏当做自己的晚辈。顾月敏仅仅四岁,坐在她的背上,绝对稳如泰山,不会掉下来。顾月敏第一次得到活蹦乱跳的玩伴,乐此不疲。
    不过,当初因为这匹神驹的名字,未来的长公主大人很悲催的睡了两天地板——它的名字叫做“容容”,而且换名字喊它它还愣是不搭理。
    顾嫦依的顾家亲兵,挂“青龙骑”旗号,与顾家军一南一北夹击京城。顾嫦依十八岁的年纪,领兵挂帅,美人在怀,意气风发。当时秦朝已是樯橹之末,烽烟四起,一路上顾嫦依攻无不克战无不胜,逐渐创下不败之名。
    起义的路上,夙沙悦容特地嘱咐过顾嫦依身边的亲卫统领,也就是现在的青狼骑首领,让他看着顾嫦依,不准顾嫦依头脑发热的陷自己于危机之中。这位统领满口答应。然而顾嫦依艺高人胆大,杀得兴起,对方将领出来叫阵,便将顾月敏交与统领,自己冲上去一决胜负。得胜而归,还高兴的宣布在夺下的城市开一个将领的晚宴。
    当晚,夙沙悦容以白天的功劳为理由,朝这位亲卫统领敬酒,朝他露了一个妩媚的笑容,道:“将军英武不凡,正是少女钦慕的良人。便就是我,也对将军仰慕万分呢!”
    顾嫦依立刻满含怒气瞪了这位统领大人一眼,感到顾嫦依身上的杀气,那位统领大人吓得杯子都掉了。据说,连续几天,这位统领都胆战心惊,夜晚在梦里惊醒。从此以后,每次顾嫦依要上阵,这位统领大人都不要命的拉住她。
    到了荆州地界,顾嫦依发现荆州已经被最大的一股流寇占据,流寇的首领就是窦渊。窦渊武艺高强,原本是大秦武将,因为无权无势,又无世家靠山,被长官陷害,大入大牢。三年前为人所救,后来纠集了一批兄弟,入山做起了土霸王。天下大乱之后,他高举义旗,收编了周围的山匪、流民,聚集三万大军,精兵两万,成为中原最大的一股匪军。
    看人数,自己只有顾家军一千余人,路上收编的精壮两千余人,对方是己方的十倍。这仗不能力敌,只能智取。顾嫦依召集左舷等帐下的几个武林高手,想要千军之中取敌首级。
    夙沙悦容却不同意,道:“要争得天下,须有包容天下的气度。这些流寇,也不过是因为乱世的可怜人儿罢了。那窦渊也是聪明人,如今我们顾家势力最大,最有可能夺得天下,他能在荆州称霸一时,却怎么能称霸一世?而且,荆州的粮草粮草有限,他旗下三万人马,还有越来越多的流民,即使不用我们动手,不出一月便要内乱,想必他此刻也正为出路着急呢!”夙沙悦容从怀里拿出一个白玉护身挂坠,挂在顾嫦依的脖子上,道,“如今天下都在观望,你若能收编这股匪军,天下便可初定!”
    顾嫦依道:“你是说……让我派人去招降?”
    夙沙悦容笑道:“不是你派人去,而是,你去!只有你亲自去,以你的气度折服他,他才会甘心臣服。”
    顾嫦依道:“你就不怕我一去不回?”
    夙沙悦容道:“我认识的顾嫦依,乃是天底下最顶天立地的英雄,天下犹可去得!区区三万大军的主帐,有何可惧?”
    “真的?你是这么看我?”顾嫦依心花怒放,哈哈笑道,“为了你这句话,我死在荆州也甘愿了!”
    顾嫦依这次竟然没带任何护卫,孤身拜见窦渊。
    青龙骑的统领暗暗奇怪——往日里,夫人从来不准大小姐涉险,怎么今日还纵容大小姐一个人去了敌营?
    窦渊全军上下,敬佩有之,笑话有之,疑惑有之。有人担心,顾嫦依是天底下有名的高手,会不会是刺杀来了?还有人认为,一不做二不休,干脆埋伏刀斧手擒下顾嫦依!
    窦渊是历经挫折的官场中人,心思慎密,说道:“无论如何处置,先见了再说!”
    窦渊也十分清楚,自己没有成王的能力和实力,不过,却不影响他大肆扩军——他要增强实力,待价而沽!到时候无论谁夺得了天下,他都能占得一席之地!
    不过窦渊现在最烦恼的不是加入哪一方的问题,而是粮草!三年前,他被关入死牢,承蒙恩公搭救。这之后他才知道,不仅是他,还有众多被朝廷关押、通缉的英雄好汉都被恩公想方设法救出。窦渊能力最强,与这些人在一起,逐渐成为首领。恩公出钱,让他们自寻出路,窦渊等人毫不犹豫的在荆州附近拉起了营寨。恩公曾言,天下即将大乱,他们在荆州悄悄埋伏,等到乱起,便立刻攻下荆州。恩公听说了此事,立刻吩咐在荆州的商号为他们调拨了资金和粮草。
    可是,到了现在,粮草还剩下七日的存量,恩公又没消息,他该如何是好?
    窦渊的结拜兄弟们纷纷担忧道:
    “大哥,你说,是不是恩公遇上了什么事?”
    “是啊!恩公是商户,乱世之中,流民常哄抢商号,烧杀掳掠,恩公如何能安全?”
    窦渊皱眉道:“我已经派人去联系,希望尽快联系上恩公……现在还是先解决顾嫦依的兵马吧!”
    “怕他个鸟?不过三千人马,杀了便是!”
    “这次她孤身前来,正好依次胁迫!我听说她的三千人中,只有一千是顾家兵,还有两千也是流民收编,我们不如擒下她,要顾家兵交出盔甲武器,再收编了那些流民。咱们缺粮草,顾家粮草充足,正好‘劫富济贫’嘛!”
    这群人从前做过两年绿林好汉,养成了几分土匪习性,如今成了统兵大将,再说出来,都觉有趣,纷纷哈哈大笑。
    窦渊点头道:“一个黄毛丫头,虽然是武林高手,但毕竟不同行兵打仗,你我从前都是大秦的武将,她怎么比得了?她既然送上门儿来,咱们岂可有便宜不占?不过,先看看她说什么。如今顾家军大败匈奴,是天底下最有威望的一股兵马,或许真有问鼎天下的气度。如果顾家人值得投靠,咱们也不妨下了这一注!”
    六个结拜弟兄纷纷点头。
    等到顾嫦依进来的时候,众人都不得不收起了轻视之心。对方虽然年少,但神色之间,哪里有幼稚的年轻人该有的表情?她淡定威严,分明是习惯了做上位者的稳重领袖。
    顾嫦依在武林上就代表这天机门发号施令,这两年做惯了武林的代领袖,从一个傲视天下的侠客,成为了一个气度从容的将领。
    顾嫦依见了窦渊,只问说了三句话。
    “你的兵马,能得天下否?”
    “如今,何人能得天下之鹿?”
    “如今天下,何人能容得下你这等良将?”
    窦渊听了,不由得眯起了眼睛。
    这三个问题厉害,正是他虽忧虑的问题。他的兵马,照目前来看,是没有问鼎天下的实力的,他也没有做皇帝的野心。他最大的愿望,莫过于找一个让众位兄弟安身立命、过上富贵有尊严的生活,然后报答恩公。所以他须得找个最有可能夺得天下的实力投靠。天下大大小小十几股势力,谁能问鼎天下?最有可能的莫过于顾家、吕家、王家、曲家。而顾家因为抗击匈奴,名声最好。
    第三个问题:如今天下,何人能容得下你这等良将?
    如果投靠错了人,兵败身死,固然是他们需要考虑的问题;但对方是不是“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的人物呢?
    谁能容得下他们这凝成一股的悍将?
    兄弟七人不由得面面相觑。
    “哼!难道你们顾家就能……”窦渊想说,难道你们顾家,就能保证善待我们,有始有终么?
    但话还未出口,忽然看见了顾嫦依脖子上小小的白玉挂坠,指着顾嫦依道:“你……你是恩公?”
    顾嫦依吓了一跳,还以为他要下毒手,紧握住剑柄,道:“你干什么?”
    其他兄弟闻言,也抬眼望去,顿时震惊当场。他们互相看了看对方,忽然一起朝着顾嫦依拱手跪下。窦渊道:“恩公在上,我等理当效死!”
    顾嫦依奇怪了,问道:“什么恩公?”
    窦渊道:“我们曾蒙恩公相救,并且帮助我等在乱世安身立命,顾将军的挂坠正是信物。就算你不是恩公,也是恩公的人!”
    顾嫦依一下明白了。
    难怪,难怪!难怪悦容知道对方只剩下不到十天的粮草,难怪悦容舍得让自己冒险,原来她早安排好了,知道此事有惊无险。
    悦容啊!你不能提前告诉我么?
    顾嫦依收编三万起义军,北上一直打到京城外的时候,顾嫦依已经是五万大军的首领。路上两次遇险,但有左舷护卫,毫发无伤。有了窦渊等七个正规武将出身的大将,更是所向披靡,造就了顾嫦依打下半个大燕而从无败绩的神话。
    半年后,大燕朝建立,青龙骑改名青牙骑。
    三年后。顾嫦依二十一岁,已经是赫赫有名的长公主,太子三兄弟争夺储位,让燕太祖不厌其烦。而长公主军功显赫,又是女子,不会因太子之位而在太祖面前虚伪争宠,为太祖领兵抵御东吕,深得信任。但由于顾嫦依与三王妃夙沙悦容走得极近,一直受到太子和二皇子的敌视,如果让他们知道,顾嫦依在京城的时候,每晚都摸到王妃的院子里睡觉,真不知道他们会做何感想。
    长公主权势滔天,无人敢惹,不过她本人并不嚣张跋扈。只有一种情况例外,那就是顾月敏受委屈的时候。
    明辉公主七岁的时候,太子的儿子,顾月敏的堂兄——陇西郡王,嗤笑夙沙悦容和顾嫦依关系暧昧,顾建坤睁眼瞎,如此丑事,乃皇家之耻。这件事很多人都知道,但是没人敢说出来。皇家丑事,就算是真的,也不能说出去,否则,无论谁对谁错,说出去的人,就是皇室公敌,更何况,旁人也只是猜测构陷,没有丝毫证据。
    顾月敏当即就生气了。她很聪明,当时忍了下来,没有在这件事上作文章,而是等堂兄走了之后,让老哥打了自己一巴掌,留下一个手印,然后跑去皇宫找太祖皇帝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