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次四(经)[山]之首,曰阴山,上多(穀)[榖(g^u)],无石,其
    草多茆(m3o)、蕃(f1n)1。阴水出焉,西流注于洛。
    【注释】1茆:即莼菜,又叫凫葵,多年生水生草本,叶椭圆形,浮生在水面,夏季开花。
    嫩叶可供食用。藩:即薠草,像莎草而大一些,生长在江湖水边,大雁吃它。
    【译文】西方第四列山系之首座山,叫做阴山,山上生长着茂密的构树,
    但没有石头,这里的草以莼菜、蕃草居多。阴水从这座山发源,向西流入洛
    水。
    北五十里,曰劳山,多茈(z!)草1。弱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洛。
    【注释】1茈草:即紫草,可以染紫色。
    【译文】往北五十里,是座劳山,这里有茂盛的紫草。弱水从这座山发
    源,然后向西流入洛水。
    西五十里,曰罢(父)[谷]之山,洱(7r)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洛,其
    中多茈(z!)、碧1。
    【注释】1茈:紫色。这里指紫色的美石。碧:青绿色。这里指青绿色的玉石。
    【译文】往西五十里,是座罢谷山,洱水从这里发源,然后向西流入洛
    水,水中多出产紫色美石、碧色玉石。
    北百七十里,曰申山,其上多(穀)[榖(gu^)]柞(zu^),其下多杻
    (ni()橿(ji1ng),其阳多金玉。区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河。
    【译文】往北一百七十里,是座申山,山上是茂密的构树和柞树,山下
    是茂密的杻树和僵树,山南面还有丰富的金属矿物和玉石。区水从这座山发
    源,然后向东流入黄河。
    北二百里,曰鸟山,其上多桑,其下多楮(ch(),其阴多铁,其阳多
    玉。辱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河。
    【译文】往北二百里,是座鸟山,山上到处是桑树,山下到处是构树,
    山北面盛产铁,而山南面盛产玉石。辱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东流入黄河。
    又北二十里,曰上申之山,上无草木,而多硌(lu^)石1,下多榛(zh5n)
    楛(h))2,兽多白鹿。其鸟多当扈(h)),其状如雉(zh@)3,以其髯
    (r2n)飞4,食之不眴(sh)n)目5。汤水出焉,东流注于河。
    【注释】1硌:石头很大的样子。2榛:落叶灌木,结的果实叫榛子,近球形,果皮坚硬。
    木材可做器物。楛:一种树木,形似荆而赤茎似蓍。木材可以做箭。3雉:俗称野鸡。雄性雉鸟的羽
    毛华丽,颈下有一显著白色环纹。雌性雉鸟全身砂褐色,体形较小,尾也较短。善于行走,但不能长
    时间飞行。肉可以食用,而尾羽可做装饰品。4髯:脖子咽喉下的须毛。5眴目:即瞬目,眨闪眼睛。
    【译文】再往北二十里,是座上申山,山上没有花草树木,但到处是大
    石头,山上是茂密的榛树和楛树,野兽以白鹿居多。山里最多的禽鸟是当扈
    鸟,形状像普通的野鸡,却用髯毛当翅膀来奋起高飞,吃了它的肉就能使人
    不眨眼睛。汤水从这座山发源,向东流入黄河。
    又北八十里,曰诸次之山,诸次之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河。是山也,多
    木无草,鸟兽莫居,是多众蛇。
    【译文】再往北八十里,是座诸次山,诸次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东
    流入黄河。这座诸次山,到处生长着树木却不生长花草,也没有禽鸟野兽栖
    居,但有许多蛇聚集在山中。
    又北百八十里,曰号山,其木多漆、棕1,其草多药、虈(xi1o)芎(xi#ng)
    䓖(qi¥ng)2。多汵(j9n)石3。端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河。
    【注释】1漆:这里指漆树,落叶乔木,从树干中流出的汁液可作涂料用。2药:白芷的别
    名,是一种香草,根称白芷,叶子称药,统称为白芷。虈:一种香草。芎䓖:一种香草。生长在四川
    地区的叶做川芎,在茎叶还细嫩时称作蘼芜,当叶子长得宽大时称作江蓠。3汵石:一种石质柔软如
    泥的石头。
    【译文】再往北一百八十里,是座号山,山里的树木大多是漆树、棕树,
    而草以白芷草、虈草、芎䓖草居多。山中还盛产汵石。端水从这座山发源,
    然后向东流入黄河。
    又北二百二十里,曰盂山,其阴多铁,其阳多铜,其兽多白狼白虎,其
    鸟多白雉(zh@)白(翟)[翠]。生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河。
    【译文】再往北二百二十里,是座盂山,山北面盛产铁,山南面盛产铜,
    山中的野兽大多是白色的狼和白色的虎,禽鸟也大多是白色的野鸡和白色的
    翠鸟。生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东流入黄河。
    西二百五十里,曰白於之山,上多松柏,下多栎(l@)檀(t2n),其
    兽多■(zu¥)牛、羬(xi2n)羊,其鸟多鸮(xi1o)。洛水出于其阳,而
    东流注于渭;夹水出于其阴,东流注于生水。
    【译文】往西二百五十里,是座白於山,山上是茂密的松树和柏树,山
    下是茂密的栎树和檀树,山中的野兽大多是■牛、羬羊,而禽鸟以猫头鹰之
    类的居多。洛水发源于这座山的南面,然后向东流入渭水;夹水发源于这座
    山的北面,向东流入生水。
    西北三百里,曰(申)[由]首之山,无草木,冬夏有雪。申水出于其上,
    潜于其下,是多白玉。
    【译文】往西北三百里,是座由首山,没有花草树木,而冬季夏季都有
    积雪。申水从这座山上发源,潜流到山下,水中有很多白色玉石。
    又西五十五里,曰泾谷之山。泾水出焉,东南流注于渭,是多白金白玉。
    【译文】再往西五十五里,是座泾谷山。泾水从这座山发源,向东南流
    入渭水,这里多出产白银和白玉。
    又西百二十里,曰刚山,多柒木1,多■(y()琈之玉。刚水出焉,北
    流注于渭。是多神■(ku0)2,其状人面兽身,一足一手,其音如钦3。
    【注释】1柒木:漆树。“柒”即“漆”字。2神■:就是魑魅一类的东西,而魑魅是传说
    中山泽的鬼怪。3钦:“吟”字的假借音,用呻吟之意。
    【译文】再往西一百二十里,是座刚山,到处是茂密的漆树,多出产■
    琈玉。刚水从这座山发源,向北流入渭水。这里有很多神■,形状是人的面
    孔野兽的身子,长着一只脚一只手,发出的声音像人呻吟。
    又西二百里,至刚山之尾。洛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河。其中多蛮蛮1,
    其状鼠身而鳖首,其音如吠(f6i)犬。
    【注释】1蛮蛮:属于水獭之类的动物,与上文的蛮蛮鸟同名而异物。
    【译文】再往西二百里,便到了刚山的尾端。洛水就发源于此,然后向
    北流入黄河。这里有很多的蛮蛮兽,形状像普通的老鼠却长着甲鱼的脑袋,
    发出的声音如同狗叫。
    又西三百五十里,曰英鞮(d9)之山,上多漆木,下多金玉,鸟兽尽白。
    涴水出焉,而北流注于陵羊之泽。是多冉(r n)遗之鱼,鱼身蛇首六足,
    其目如马耳,食之使人不眯(m@)1,可以御凶。
    【注释】1眯:梦魇。
    【译文】再往西三百五十里,是座英鞮山,山上生长着茂密的漆树,山
    下蕴藏着丰富的金属矿物和玉石,禽鸟野兽都是白色的。涴水从这座山发
    源,然后向北流入陵羊泽。水里有很多冉遗鱼,长着鱼的身子蛇的头和六只
    脚,眼睛长长的像马耳朵,吃了它的肉就能使人睡觉不做恶梦,也可以辟凶
    邪之气。
    又西三百里,曰中曲之山,其阳多玉,其阴多雄黄、白玉及金。有兽焉,
    其状如马而白身黑尾,一角,虎牙爪,音如鼓音,其名曰駮(b¥),是食虎
    豹,可以御兵。有木焉,其状如棠,而员叶赤实,实大如木瓜1,名曰櫰(gu9)
    木,食之多力。
    【注释】 1木瓜:木瓜树所结的果子。这种果树也叫楙(m4o)树,落叶灌木或乔木,果实
    在秋季成熟,椭圆形,有香气,可以吃,也可入药。
    【译文】 再往西三百里,是座中曲山,山南阳面盛产玉石,山北阴面
    盛产雄黄、白玉和金属矿物。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像普通的马却长着白身
    子和黑尾巴,一只角,老虎的牙齿和爪子,发出的声音如同击鼓的响声,名
    称是駮,是能吃老虎和豹子的,饲养它可以辟兵器。山中还有一种树木,形
    状像棠梨,但叶子是圆的并结红色的果实,果实像木瓜大小,名称是櫰木,
    人吃了它就能增添气力。
    又西二百六十里,曰邽(gu9)山。其上有兽焉,其状如牛,猬毛,名
    曰穷奇,音如嗥(h2o)狗1,是食人。濛水出焉,南流注于洋水,其中多
    黄贝2;蠃(lu¥)鱼,鱼身而鸟翼,音如鸳鸯,见(xi4n)则其邑大水。
    【注释】1嗥:野兽吼叫。2黄贝:据古人说是一种甲虫,肉如蝌蚪,但有头也有尾巴。
    【译文】再往西二百六十里,是座邽山。山上有一种野兽,形状像一般
    的牛,但全身长着刺猬毛,名称是穷奇,发出的声音如同狗叫,是能吃人的。
    濛水从这座山发源,向南流入洋水,水中有很多黄贝;还有一种蠃鱼,长着
    鱼的身子却有鸟的翅膀,发出的声音像鸳鸯鸟鸣叫,在哪个地方出现那里就
    会有水灾。
    又西二百二十里,曰鸟鼠同穴之山1,其上多白虎、白玉。渭水出焉,
    而东流注于河,其中多鳋(s1o)鱼,其状如鳣(zh1n)鱼2,动则其邑有
    大兵。滥(ji4n)水出于其西,西流注于汉水,多■(r*)魮(p0)之鱼,
    其状如覆■(di4o)3,鸟首而鱼翼鱼尾,音如磬(q@ng)石之声,是生珠
    玉。
    【注释】1鸟鼠同穴山:据古人讲,这座山上有一种叫做■的鸟,长得像燕子,而羽毛是黄
    色的;又有一种叫做鼵的鼠,和一般的家鼠相似,但尾巴较短。它们穿地几尺深,鼠在洞穴里住,鸟
    在洞穴外住,和平相处。 2鳣鱼:一种形体较大的鱼,大的有二、三丈长,嘴长在颔下,身体上面
    有甲,无鳞,肉是黄色的。3铫:即吊子,一种有把柄有流嘴的小型烹器。
    【译文】再往西二百二十里,是座鸟鼠同穴山,山上有很多白色的虎、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