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一下,自己或许、应该早些将朝鲜已经与西方联合的消息告诉他们才对。
    他淡淡的扫了一眼刘瑾,右手食指轻轻地在龙椅的扶手上敲了两下。刘瑾立刻机灵的上前一步,大声地喊道,“肃静,大殿之内不得喧哗!”
    尖细的嗓音在殿内回荡着,终于让一班深知君前失仪的大臣们停止了争吵,三位阁老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约而同地轻哼一声摆头不在看着对方,拂袖叩首道,“请皇上定夺!”
    “请皇上定夺!”在三位阁老的带头下,其他的官员们也都纷纷跪了下来,齐声宣道。
    “此事稍后再议!退朝!”朱厚照对着百官摆了摆手道,这两种办法都不是他想要的解决方法,他当然不愿立刻下决定。视线扫了一眼三位阁老和六部尚书,“诸位爱卿留步,朝会之后书房议事!”
    第051章 作战计划
    “在议事之前,朕要先让诸位看一份计划书!”朱厚照与早已坐定的朱祐樘对视一眼,看到自家父皇会意的点头从袖中拿出一份折子,这才开口道。
    三位阁老与六部尚书身份特殊又多是年老之辈,朱厚照干脆都给他们赐了座。这时候老头子们听他开口说话立刻一个个都危襟正坐等着接下来的话。
    这些人都是人老成精的,在朝会上没看到小皇帝对两种意见发表看法,立刻就明白皇上肯定另有想法,这接下来的要他们听的所谓计划书肯定才是重点。
    朱祐樘将那折子递给一旁的刘瑾,微微的垂下眼睑,淡淡地道,“念!”
    刘瑾小心翼翼地翻开第一页,看着上面的笔迹甚为眼熟,一手漂亮的楷书,应该是太上皇的亲手所写。他润了润口舌,开始缓缓读了起来,“征服明王朝具体计划书,以明王朝周边各岛屿国家为基地,向明王朝及亚洲其他部分发展,继而以明王朝人力及战争资源支援欧洲本土军力攻略北欧,开发明王朝富源,移植人力发展殖民事业,宣扬天主教教义……”
    随着刘瑾一字一字的念出来,书房中立刻响起粗重的呼吸声,他偷偷的瞄了一眼,平时稳重几位老大臣的眼睛都睁得浑圆,满脸错愕的望着自己手中的折子。
    突然间刘瑾只觉得自己手中这薄薄的一份折子沉甸甸的,视线往后飞快的扫了两眼更是被那之后的内容惊得瞠目结舌,一时间停止了下来。
    “刘瑾,怎么不继续读下去呀!”朱厚照懒洋洋地道。
    “皇皇上……太上皇……”刘瑾一个劲的吞咽着口水,壮着胆子继续往下念着,“作战方针,以联合海军舰队协同日本控制明王朝周边台湾、琉球等各岛屿为登陆跳板;以吕宋北端岛屿为战略基地,海陆军分别向广州府和澳门两处攻击登陆;以朝鲜鞑靼为主力携手攻占顺天府,继而进军京师;以安南、老挝等国联合部队起兵西南,由云南进攻明王朝……”
    “岂有此理!”书房内突然一声怒喝,兵部尚书刘大夏已经忍不住怒气冲冲地拍了一记扶手。“荒唐,实在是荒唐,这些蛮夷之国难道都想反了!”
    “时雍!”谢迁看起来也气得不轻,不过他还记得这可是在御书房,而不是自己的家里,连忙低声提醒了已经气糊涂的刘大夏。
    时雍是刘大夏的字,他是三朝老臣,地位非凡,立刻反应过来自己刚才君前失仪了,连忙向朱祐樘与朱厚照告罪。
    经过他一打岔,知道后面内容更加惊骇听闻的刘瑾念得越发的磕磕巴巴,最后还是朱厚照看不下去,打了手势让他干脆将折子递给那九人自己去详读。
    这份计划书正是朱祐樘从朝鲜弄回来的那份,他在默记了之后居然一字不漏的默写了出来。由于里面的内容事关重大,提前宣扬出去反而会引起朝廷上下震动,所以两人干脆隐瞒了起来,只在暗地里面做着准备。
    那份计划书十分的详尽,里面涉及到了八、九个势力与国家,从作战的目的、方针到兵力组织及各国军队的勤务如何补给全部有提及,其中的一些宣传方法以朱祐樘看来更是称得上是奇思妙想。
    例如在计划书中就提到,由东南进军的西方海军将会以天主教在大陆上为向导和翻译,并向明朝的民众宣传天主教义及和平意旨,同时展示神迹,使明王朝的人民了解这次征服行动是为了解救人民于严酷吏治的桎梏,帮助人民谋求解放,力求使民众不战而降。
    对付官员,这些西方人又有另外的做法,他们将征集大批的玻璃器皿、念珠、葡萄酒等西方的新奇事物,赚取各级官吏的好感与亲善,缓冲敌意,同时赚取大量白银。
    这在朱厚照眼里看来不过是很简单思想侵略,想必是那查理的馊主意,不外乎就是大棒加胡萝卜的做法,按照他的猜测如果不是查理那厮对这次的战略部署自信满满,为了腐化大明王朝的战斗力只怕连鸦片都会用上。
    “难道这些西方来的蛮夷以为这些举措就能打败堂堂天朝吗?”显然刘健也已经看到计划书中关于宣传作战的部分,边发怒边与身边的人开始讨论起来。
    朱厚照望了朱祐樘一眼,微微的一笑,关于这点他也与父皇曾经讨论过,最终两人得出来的结论却是,也许可行,若是在朝廷毫无准备的时候进行这样的计划,或许被武力攻占的地区的人心真的会这样被收买也说不定。
    “太上皇,皇上,这份计划书可是为真?”也许是计划书的内容太让人不敢相信,九人看完了之后居然有大学士谢迁出面问了起来。
    “自然为真!”朱厚照点了点头,“这正是在朕失踪期间亲自打探到的消息,由于是多国联合作战,所以计划书并未对兵员安排详尽提及,不过单只是这份计划书也足够了解到很多情况了!”
    他一边说着,一边起身将一份地图摊开在桌面上,招呼道,“诸位爱卿,过来看看!”
    地图是最新绘制的,由朱厚照弄出世界地图的轮廓再由巧匠绘制,已经与精密的作战地图十分相似。朱厚照拿起朱笔在地图上连连勾画,计划书中提到的国家都被圈中,接着四支代表各国联军进攻方向的箭头出现在地图上。
    若是平时几位阁老肯定要以太傅的身份对朱厚照冒险探视敌情谏言一番,不过此时却再也顾不得那些,他们太明白这份计划书的重量,一旦对方的进攻开始,大明将要面临四面作战,朝廷难免将顾此失彼,国家危也。
    几个老头子围着地图端详着,不时相互交流,但是面上的焦虑却掩饰不住,即使他们自诩堂堂天朝大国,但是乍一得到这个消息却难免不惊惶。
    “诸位爱卿不必着急,这份计划书虽然歹毒,但是既然被我们提前知晓,那情况就完全不一样的!”看着几个老头一脸菜色,朱祐樘不禁摇了摇头开口宽慰道。他抬眼瞥向朱厚照,示意儿子不要再吊人胃口,赶快安抚一下这些饱受惊吓的老臣。
    他们两人会选在朝鲜开始有小动作才公开这份计划书,一方面是为了小心消息走漏,另一方面也未曾不是朱厚照想看看这些平时罗里啰嗦的老头子们饱受惊吓的脸色。
    看到自家父皇都发话了朱厚照轻轻一咳,引起众人的注意,这才开口道,“各位,关于朝鲜想要自立为王一事,朕以为应该不去理会……”
    这日的书房议事讨论了很长的时间,外人不知道皇上到底与老大臣说了些什么,讨论了些什么,只知道晚上几位位高权重的阁老尚书们走出书房的时候脸色都是铁青,严肃异常。
    更奇怪的是第二天内阁一反朝会上对两种意见的僵持,居然默许了朝鲜王自立为王一事,却不加以指责,这让朝廷百官对这奇怪而反常的事情引起了一番猜测。
    第052章 新政后续
    “现在似乎不是做这件事的时候,你应该把精力用在对付马上到来的敌人身上。”朱祐樘随手批阅着手中的奏折,随口道。
    在偌大书案的另一边朱厚照正对着一张纸时而思索时而下笔,像是在思考什么难题。听到朱祐樘的声音,他抬头望了一眼,笑道,“我到是认为这完全不会影响时局,反而能稳定民心。”
    “你可要知道,去年国库的盈余已经大部分用于军备,还有一部分要作为各种天灾的预留,已经没有多少可以用来建设你所说的大学!”朱祐樘一边说一边将手中的笔放下,严肃地道。现在朝中重臣们正为了即将面临的四线作战而惶惶不安,为了能让这宝贝儿子专心军备他才来帮忙处理内政,没想到这家伙却将心思用在了所谓的建立大学之上。
    “父皇,您放心,用不了国库多少钱!”朱厚照随意地道,他不是不知道朱祐樘的担忧,不过在各地建立大学的计划是自己早就已经有的想法,百年之计教育为本,为了这事一些早期的筹备早就已经启动,其实并不会太困难。
    “我需要一个解释!”尽管听到他这样说,但是朱祐樘的表情还是依旧严肃,要知道如果要按照儿子的计划在各府建立大学,收纳文、武、技等各科学子入学,单是夫子与杂役们的俸禄就不是一笔小数目,更别说还要建设府邸。
    “好吧好吧,解释就解释!”朱厚照朝他做了个苦脸,随即又笑道,“按我算来这笔费用并不高,我可不是要重新建立学校,而是将原有的太学、府学与一些培养武官子弟的武学进行合并与扩建而已,在前期除了文武两科的学子会多一些,想必其他科的学生并不会很多,所以并不会需要很多的资金。”
    他顿了顿,接着道,“如今在各府县的衙门都已经收集了大量的各类技艺资料,虽然有一些十分有用的已经运到了京师,但是还有很多还遗留在当地……”
    “这事我知道,已经有不少的人在抱怨这些东西快多得没地方放了,各地都有上奏说不知道该如何处理!朕还以为你早已忘记这事了呢。”朱祐樘呵呵一笑,当时从西厂番子那里接到那些县太爷们私底下抱怨的消息,他就一直等着看儿子将要如何收场这件事呢!
    “怎么可能忘记,这些东西可都是宝贝呢!”朱厚照不满地朝他瞪了一眼,接着道,“当时颁布新政的时候我就已经考虑好,将来会将府县中保存的那些技艺存本放在新建的大学中。以后在每所大学中都要建立一个大型的图书馆,以供达到条件的各科学子进行自由学习阅读。日后若是发展得当,还要让州学、县学甚至社学都与当地的武学合并,这样能到更广泛的为朝廷培养人才。”
    “建立图书馆?”朱祐樘被这新鲜的词吸引了,好奇地问,“这有何用?”
    “可以方便那些家境贫寒的学子能读到更多的书!”朱厚照解释道,“虽然活字版印如今已经十分普及,但是能大量印刷的书籍却依旧有限,单本的书册价格现在仍然十分昂贵,这让很多贫寒学子根本买不起书。图书馆就是将大量的书籍汇集在一起,可以让学校中的学子自由借阅,这样可以让更多人受益。”
    “恩,将书籍集中在一起比较好管理,又能方便学子,这到是个绝妙好主意。”朱祐樘听得连连点头,他立刻就想到了图书馆的好处,“还有,若是将那些需要特定的人才可以看的书籍单独分开,也就解决了收集的那些秘本的存放问题,你这家伙是早就已经想好了的吧!”
    “那当然!”朱厚照得意地道,他又不傻,知道自己那个收集各类技艺的政令一下,即使大部分人还是会将自己的秘籍藏着掖着,但是人总有个天灾人祸,手头不宽裕的时候,或者一脉单传临老还找不到传人的情况,大明朝这么大分布到各个府县短短几个月收集到东西就应该已经不少了!
    这些东西在以后可都是珍贵的文化遗产呀,朱厚照可是不放心让那些粗鲁的衙役们去长期管理,书册这种东西还是让那些爱惜书的文人们去打理比较好!
    “可是你那所谓大学的夫子又怎么办?”看到儿子早有郁闷,朱祐樘也就稍微放心,便又问道,“在扩建之后原来的夫子可就不够用了!”
    “这还不简单,为了突出大学的地位,吸引更多学子入学,各地府学中的夫子都要选择当地最有名气的,建在北京的则要用当科全国都有名的,文科的好办,在原有夫子中挑选就行,武科工科等则可以去找那些所谓的隐士,给他们封个名号就行,至于俸禄嘛,朝廷出一小部分当做基本俸禄,再设置一个绩效俸禄按照他们的学生多少和授业成效来从学生们每个学期的学费中支付,再以抵扣税收为诱,让当地富商捐赠一部分银钱给当地学校进行建设,这样一来朝廷也就用不了多少钱了!”
    朱厚照这套引用后世的工资制度和融资策略让朱祐樘听的一楞,他在心中略微一算,发现确实是个妙招,不由得笑道,“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