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汤送下。
    14、妇女乳痈。用石膏煅红,研细。每服三钱,温酒送下。服药后,再喝酒至醉即安睡。如此再服药一次,即见效。
    15、油伤火烧。用石膏粉敷上。
    16、刀伤。用石膏、沥表,等分为末,扑洒伤处,不要沾水。
    17、疮口不收。用石膏烧红,研以二两,加铅丹半两,共研为末,洒疮上。此方名“红玉散”。
    18、口疮咽痛。用石膏煅过,取三两,加丹砂三钱半,共研细,点患处。
    滑石
    释名 亦名画石、液石、石、脱石、冷石、番石、共石。
    气味 甘、寒、无毒。
    主治1、烦热多渴。用滑石二两,捣碎,加水三大碗,共煎成三碗。支渣留水,和米煮粥吃。
    2、女劳黄疸(下半天发热恶寒,小腹急,大便溏黑,额头变为黑色)。
    用滑石、石膏,等分为末,大麦汁送下。一日三次。小便大利即愈,腹满者难治。
    3、伤寒症流鼻血(因汗出不来而流鼻血。如血色紫黑,不可止血,还要服温性之药。等到有鲜血流出,便急服本药去止住)。用滑石粉和米饭,捏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十丸,在口中稍稍嚼破,清水送下。血立卡。
    4、小便不通。用滑石粉一升,加车前汁,调匀,涂脐的周围,干了就换。冬天没有车前汁,可用水代。
    5、妊妇尿涩不通。用滑石粉和水调匀,糊在脐下两寸处。
    6、伏暑吐泄(小便赤色,心烦,口渴)。用好滑石(烧过)四两、藿香一钱、丁香一钱,共研为末。每服二钱,米汤送下。此方名“玉液散”。
    7、风毒热疮(遍身流黄水)。先用虎仗、豌豆、甘草各等分,煎水洗浴,然后用滑石粉扑敷身上。
    8、下部湿汗。用滑石一两、石膏(煅过)半两、枯白矾少许,共研为末,干搽患处。
    9、脚趾缝烂痒。治法同上。
    10、打伤肿痛。用滑石、赤石脂、大黄各等分,共研为末。热茶洗伤处后将药敷上。
    11、热毒怪病(眼睛发红,鼻子肿大,喘气,浑身出斑,毛发如铁)。用滑石、白矾各一两,研细,加水三碗,煮成一碗半。不停地饮此水,饮完为止。
    12、有些病可以用“益元散”(又名“天水散”、“太白散”、“六一散”)来治疗。
    不灰木释名 亦名无灰木。其色白,如腐烂的木材,烧之不燃。
    气味 甘、大寒、无毒。
    主治1、肺热咳嗽。用不灰木一两半、玄精石二两、灸甘草半两、贝母一两半、天南星(白矾水煮过)半两,共研细。每服半钱,姜汤送下。
    2、咽喉肿痛,五心烦热。用不灰木(先以牛粪烧红)四两、玄精石(煅红)
    四两、真珠一钱,共研细,加糯米少许,做成丸子,如芡子大。每服一丸。服时,用生地黄汁、粟米淘水研化后吞下。每天服两次。
    3、吐泻烦满,气逆腹胀。以不灰木、阳起石(煅起)、阿魏各半两,巴豆(去心)、杏仁(去皮)各二十五个,共研细。加粟米饭,做成丸子,如樱桃大。每服一丸。服时,把丸子穿一孔,在灯上烧到烟尽,再研为末,姜汤送下。
    五色石脂释名 本品质似石而性粘,故名五脂。有青石脂、黄石脂、黑石脂、白石脂、赤石脂等不同的类别,总称为“五色五脂”。
    气味 五种石脂都是甘、平、无毒。
    主治1、大肠寒滑,小便精出。用赤石脂、干姜各一两,胡椒半两,共研为末,略加醋和饭,糊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至七十丸,空心服,米汤送下。
    2、赤白痢。用赤石脂末,清水送服一钱。
    3、腹痛冷痢,下白冻如鱼脑。用煅赤石脂、炮干姜,等分为末,加蒸饼少许,做成丸子。服量随年龄不同,一日服三次。
    4、痢后脱肛。用赤石脂、伏龙肝,共研为末,敷搽肛处。另加白矾粉亦可。
    5、反胃。用赤石脂粉,加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十至二十丸,姜汤送下。服药之前,整吞巴豆仁一枚。
    6、胸中痰饮,反吐不停。用赤石脂一斤,捣碎,筛细。每服一小茶匙,酒送下。以后,逐渐增加至三茶匙。服至一斤,不仅痰饮消失,而且身体转为壮健。
    7、心痛彻背。用赤石脂、干姜、蜀椒各四分,炮附子二分,炮乌头一
    分,共研为末,蜜调成丸,如梧子大。先服一丸,如痛不止,可增至两三丸。
    8、月经过多。用赤石脂、破故纸各一两,共研为末。每服二钱,米汤送下。
    9、小便失禁。用煅赤石脂、煅牡蛎各三两,盐一两,共研为末。加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十五丸,盐汤送下。
    炉甘石释名 亦名炉先生。
    气味 甘、温、无毒。
    主治1、眼睛突然红肿。用炉甘石(火煅、尿淬)、风火消,等分为末。每次取少许,加清水化匀点眼。
    2、各种翳膜。用炉甘石、青矾、朴硝,等分为末。每次取一小茶匙,化在开水中,等稍冷,即用以洗眼。一天洗三次。
    3、一切目疾。用炉甘石半斤,加锉成小粒的黄连四两,放在瓦罐里,煮两沸。去掉黄连,单取炉甘石研末,加片脑二钱半。共研匀,贮存在小瓦罐中。每次用少许点眼。多次必有效。又方:煅炉甘石一钱,盆硝一钱,共研细。热水泡来洗眼。
    4、目中诸症(视物如五轮八廓)。用炉甘石半斤,煅赤,研细;另取黄连四两,切片煎水浸泡炉甘石粉,澄清后,取粉晒干。用时,每次取这种炉甘石粉三分,加铅粉(二连水浸过后再炒)三分、雄黄粉一分、片脑半分,共研匀,点眼。很有效。
    5、目暗昏花。用炉甘石(火煅,童便淬七次)、代赭石(火煅,醋淬七次)、铅丹(水飞过)各四两,共研细;另取蜂蜜半斤,在铜锅里炼去白沫,加入清水五、六碗,熬沸后,投入上述三种药粉,继续用文武火熬成一碗,滴水不散。倾入夹层纸中滤过,收存瓷缸中。随时取出点眼。
    6、两眼烂边,迎风流泪。用炉甘石(火煅,童便淬七次)四两,放在地上出毒三日,研细后点眼。点前用椒汤洗目。临卧点三、四次,次晨,温茶洗去。又方:炉苦石(火煅)一斤,用黄连四两煎的水淬七次。研累炉甘石,加片脑少许,点眼。又方:炉甘石、石膏各一钱,海螵蛸三分,
    共研细,加少量片脑加麝香,点眼。又方:先用黄连一两煎水,加入童便半碗,再煎,又加入朴硝一两,再煎。另取炉甘石二两,火煅后放入先制的煎水中淬过。淬后又煅,煅后又淬,反复七次,研成细末。加蜜陀僧一两,共研后贮存,用时点眼。
    7、耳流脓汁。用炉甘石、矾石各二钱,胭脂半钱,麝香少许,共研细,吹耳内。
    8、牙齿稀疏。用炉甘石(煅过)、石膏,等分为末,每次用少许擦牙,忌用牙刷。日久,牙渐密。
    9、下疳阴疮。用炉甘石(火煅、醋淬五次)一两、孩儿茶三钱,共研为末,调麻油,敷患处。
    10、阴汗湿痒。用炉甘石一分、蚌粉半分,共研为末,敷患处。
    无名异释名 亦名炉先生。
    气味 味甘、平、无毒。
    主治1、打伤肿痛。用无名异为末,每服少许,酒送下。有散血、消肿、止痛之效。
    2、骨伤骨折。用无名异、甜瓜子各一两,乳香、没药各一钱,共研为末。每服五钱,热酒调服。小儿只服三钱。另用米粥涂纸上,酒上牡蛎(左旋者好)粉裹伤处,外用竹篦夹住。
    3、丹毒。用无名异研末,葱汁调涂。
    4、痔漏。用无名异经炭火煅红后以米醋淬七次,研为细末,化在温水里洗患处;另用棉花裹此药填入疮口中。几次可愈。
    5、天泡疮。用无名异末,水调服。
    6、臁疮。用无名异、铅丹,共研为末,清油调搽。疮太温,则用药粉干搽。
    7、拳毛倒睫。用无名异粉卷纸内做成捻子,沾油点燃,吹熄后以烟熏两眼。
    石钟乳释名 亦称留公乳、虚中、芦石、鹅管石、夏石、黄砂石。
    气味 甘、温、无毒。
    主治1、一切劳嗽(胸膈痞满,咳嗽不已)。用石钟乳、雄黄、佛耳草、款冬花,等分为末。每用一钱,细烧成烟,以筒吸烟入喉。一天两次。
    2、急喘不停。用钟乳粉五钱、蜡三两,和匀,蒸在饭甑里。蒸熟取出,合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一丸,温开水送下。
    3、吐血损肺。用钟乳粉,每服二钱,糯米汤送下。
    4、冷泻水止。用钟乳粉一两、肉豆蔻(煨过)半两,共研为末,加枣肉(煮肉)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服,米汤送下。
    5、乳汁不通(气少血虚,脉涩不行,故乳少)。用钟乳粉二钱,服时以漏芦煎成的浓汤送下。又方:钟乳粉、通草,等分为末,每服一茶匙,米汤送下。一天服三次。
    石脑油释名 亦名石油、石漆、猛火油、雄黄油、硫磺油。
    气味 辛、苦、有毒。
    主治小儿惊热、疮癣虫癞等。
    石炭释名 亦称煤炭、石墨、铁炭、乌金石、焦石。
    气味 甘、辛、温、有毒。
    主治1、刀伤。用石炭捣成粉,敷伤口。疮口太深不能速合者,加滑石。
    2、误吞金银及钱在腹中不下。用石炭(一块,杏核大)、硫磺(一块,皂角子大),共研细,酒送下。
    3、月经不通。用石炭末一钱调汤,送下去油的巴豆三粒,有效。
    4、产后儿枕剌。用石炭(火煅、酒淬,凡七次)、石膏(火煅),等分为末。每服一钱半,粥送下。如痛不止,可再服。
    石灰释名 亦名石垩、垩灰、希灰、煅石、白虎、矿灰。
    气味 辛、温、有毒。
    主治1、中风口。用新石灰,醋炒后,调如泥,涂口侧。口向左歪,涂右边;口向右歪,涂左边。很快奶可牵正。
    2、风牙肿痛。用放了两年的陈石灰、细辛,等分为末,擦牙。
    3、虫牙。用石灰和沙糖塞在牙中。
    4、干霍乱(按:症象是欲吐吐不出,欲不出,心腹胀痛,烦闷欲死)。
    用多年的陈石灰,以沙糖沙漠中淡醋汤调服二钱。此方名“落盏汤”。
    5、偏坠气痛。用陈石灰(炒过)、五陪子、山栀子,等分为末,加面粉和醋调敷患处。
    6、白带白淫。用风化石灰一两、白茯苓三两,共研细,加糊成丸,如梧子大。每服二、三十丸,空心服,米汤送下。
    7、酒积下痢。用石灰五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