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男生清澈好看的眼睛,而全然不知,那一刻她眼底的悲伤给了面前男生怎样的震撼。
    那是桑离和向宁的初相识,那天他说了八个字,而她只说了两个字—谢谢。
    又过几天,南杨过生日,桑离接到通知时已经基本没有拒绝的余地—南杨直挺挺杵在桑离面前,半诱惑半威胁:“我不要生日礼物,不过你得跟我们一起去玩。”
    桑离心里有点感动,她能感觉到南杨是怕自己花钱—他也知道她压根没有钱。
    “去哪里?”
    “卧龙峡谷。”
    “那么远……”桑离迟疑,“那里有什么好玩的?”
    “去了就知道了呗。”南杨卖关子。
    桑离看看南杨,还在犹豫:“周末还要练歌。”
    南杨想了想,笑了:“我们隔壁班就有艺术生,干脆我帮你找个老师吧,反正你也不能总是在少年宫唱啊,你都多大了,装什么小孩。”
    桑离恨恨地捶了南杨一下,瞪一眼,终于答应:“那我跟我爸说去给你过生日了,你不要告诉他去哪里,我怕他不让我到那么远的地方去。”
    南杨点点头,用看白痴一样的眼神看一眼桑离:“废话,让你爸知道了不就等于让我妈知道了?我找死啊我!”
    不过后来桑离才发现,自己答应南杨到卧龙峡谷,才真的是找死。
    因为直到站在了卧龙峡谷的入口处,桑离才惊恐地发现,风景如画的卧龙峡谷中居然还有一处项目是“蹦极”!而寿星南杨恰恰是要用“重力加速度”的方式纪念自己成年?!
    桑离就这么站在卧龙森林公园的售票处前,刚听完他的计划就恨不得拔腿逃跑。可是没用,南杨紧紧抓住桑离的手腕,已经高兴地冲远处喊:“这边,这边!”
    桑离眯起眼,沿着阳光射来的方向看过去,就看见几个小黑点慢慢移动过来。近了,更近了……几个男生的脸一点点清晰起来。
    桑离仔细地辨认,发现走在中间的那个似乎很熟悉,忍不住“咦”了一声,南杨听见了,很好奇:“你认识?”
    桑离没有回答。
    她只是继续眯着眼睛看着正从阳光里走出来的高个子男生,直到看见他的眼睛里也浮现出同样的惊讶,然后又迅速收拢了这些惊讶,换上亲切和暖的微笑。
    南杨一个个给桑离介绍,介绍到高个子男生时还特别说:“他叫向宁,钢琴九级。”
    桑离翘起嘴角,声音清亮地对他说:“你好!”
    说话的时候,早晨的阳光照耀在她身上,好像透明的天使一样。
    那一瞬,向宁看得出了神。
    他想:这个眉梢都带着笑的女孩子,和那个眼睛中充满绝望的女孩子,真的就是一个人?
    通往蹦极台的一路上,向宁都没想明白。
    但他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居然在看见眼前小丫头面对蹦极台的恐惧表情时,想都没想就把桑离拉到自己身边,拍着南杨的肩膀道:“你们上去吧,这孩子交给我。”
    他说这话时,表情平静,语气真诚。
    南杨犹豫一下:“那算了,我也不去了。”
    “去吧,你是寿星,别留遗憾,我陪她下去好了。”向宁拍拍南杨,再顺势看看河岸,“我们到岸边等你们。”
    南杨不放心,他开始有点后悔带桑离来这么惊心动魄的地方。可是桑离的反应很快给了她定心丸,因为她说:“哥,你去玩吧,我跟向宁哥哥下去。”
    那声“向宁哥哥”叫得糯糯的、甜甜的。女孩子晶亮的眼神和红扑扑的脸蛋在阳光下熠熠发光,南杨忍不住笑一下,再扭头看向宁,却只见他也在微笑着看桑离,表情柔和得如同他真是小桑离的哥哥一样。
    也是自那天之后,桑离和向宁似乎就变成了很熟的熟人,甚至熟到向宁常常会帮桑离买饭的地步。
    那时候初中部和高中部在同一个食堂买饭—并不是今天这样宽敞明亮有桌椅的食堂,而是操场边一排两层独立小楼上,位于一楼的一排窗户,那里是卖饭口。每天上午第四节课后很多学生会从楼上蜂拥而下,拿着自己的饭盒冲向卖饭口排队。同为毕业班的高三和初三作为特殊照顾群体,教室都在各自教学楼的一楼,所以常常可以买到热气腾腾的饭菜,偶尔还有并不实惠但好歹属于荤菜的“干炸里脊”。
    每次向宁买饭时,如果能买到里脊,总会记得给桑离也来一份:不过七八块里脊,安静地放在平时用来蒸包子的玉米叶子上,散发出诱人的香气。
    然后,很帅的男生向宁,就会托着一张玉米叶,连同那上面的七八块干炸里脊,站在初中部教学楼楼下,坦然地等桑离出来拿。
    渐渐地,很多女生都认识了初二(3)班的桑离,有时候看到她,还会偷偷指指点点。南杨也似乎看出点什么,也问过向宁,可是向宁的回答听上去义正词严、胸怀坦荡:你妹妹就是我妹妹,我疼我自己妹妹关别人什么事?!
    过会又补一句:你不是说她没妈吗?我就是觉得咱们得对她好点。
    这句话真诚又感人,南杨也被打动了,看向宁的目光就更多了些看知己的味道。
    其实,在那个时候,南杨的交友准则也是很简单的—所有对桑离好的人,都是南杨的朋友;所有南杨的朋友,都要对桑离好。
    这不是爱情,至少在那时候,在南杨心里,这就是一种蕴蓄多年、简单真挚却又发自内心的在乎。
    一种趋向于本能的在乎。
    田淼对这一切冷眼旁观。
    十三岁的女孩子,其实并不是很清楚自己讨厌桑离的原因,可是却很确定自己讨厌桑离这个事实。田淼的成绩很好,好到从来没有跌出过班级前三名、年级前十名,在班里有很多可以咬耳朵说悄悄话的好朋友,很受老师的喜欢。可是莫名其妙,她就是在看见桑离的时候会格外凶、格外不像她自己。对此,常青、桑悦诚甚至很想居中调停的南杨都已经无能为力。
    那时没有人会想到,田淼第一个喜欢上的人会是向宁。
    虽然向宁名气够大,可若是没有那场意料之外的演出,田淼也不会对走在桑离身边的男生有任何关注—她一向都不屑于桑离的任何东西,也包括朋友。
    那是向宁毕业前夕,学校破天荒决定在“五四青年节”前夕举办一场文艺汇演。高三年级因为马上要参加高考所以不需要出节目,其他年级各有指标,要求拿出各年级最好的节目参加演出。桑离所在的班毫无悬念地推选桑离表演女声独唱,田淼所在的班也毫无悬念地推选田淼表演钢琴演奏—当时所有人都没想到这两个节目在大获成功的同时,居然会被推荐参加当年的全市中小学生迎“七一”大型文艺演出!
    而且,按照团市委的要求,每校只能报送一个节目。
    所以,脑筋很活络的团委书记就拍板了:桑离演唱、田淼伴奏,拿出一个真正有特点的节目来!
    得知这个消息的那一刹那,本来都很高兴、还有点暗中较劲的两个人都呆若木鸡,田淼甚至恨不得砸了钢琴。
    可是,她俩毕竟还都是很有集体荣誉感的学生,既然命令已下,那就是硬着头皮也要上场。只不过在排练的那段时间里,田淼常常在伴奏时故意刁难桑离,让桑离练得支离破碎。
    向宁路过琴房那天,看见的就是这幅情景—下午空荡荡的音乐教室里,这对姐妹花一起练《小背篓》,桑离清澈的嗓音脆生生的,可是田淼起高了音,桑离不服输,偏要唱下去,那嗓子都快破了。
    向宁实在看不下去,就信步走进音乐教室,站在田淼身边看了一会儿,然后坐到田淼身边。
    田淼瞪大眼看着向宁,他随手在琴键上按几下,微微笑着看田淼:“钢琴弹得不错。”
    田淼的脸一下子就红了。
    桑离冷眼旁观,不说话,就那么静静地看。
    向宁抬起头看看桑离,又看看田淼,点头示意:“听我弹。”
    他低下头,专注地开始弹起琴来,他的手指修长,那些音符一串串飘荡在音乐教室里的时候田淼甚至屏住了呼吸。
    或许,就是在那一瞬间,不过十三岁的田淼第一次对桑离的朋友消除了敌意。
    也是在那一刻,桑离知道了什么叫做“行云流水”。
    虽然只是很简单的伴奏曲目,虽然只是家喻户晓的一首歌,可是从向宁手下弹出来的时候,一切就都不一样了。
    那天,向宁用这样温和的方式暂时化解了桑离与田淼之间的矛盾,至少从那天开始,田淼再也没有在排练时为难过桑离。
    不过桑离不知道,田淼之所以不再难为她,只是因为田淼喜欢一遍遍重复向宁的演奏而已—仅仅因为,向宁是这样演奏的。
    桑离只知道,向宁每一次的出现,都带着拯救自己的意思。
    深夜,桑离闭上眼,情不自禁想起向宁的笑容、向宁修长的手指、向宁手心的温度,都会在黑暗中忍不住轻轻浮上微笑。
    这是桑离的小秘密。
    兴许,也是田淼的。
    不过,上天并没有给向宁更多的眷顾—那年高考,向宁因缺考而落榜了。
    说起来这倒真是一场意外:向宁的学籍在省城,按理要回省城参加高考。可是就在回省城参加高考的路上,向宁乘坐的长途车出了车祸,车上的乘客十死、十九伤。这件事还上了那天的《新闻联播》,作为重大交通事故而家喻户晓。
    不过桑离不看新闻,所以当向宁被送往医院急救的时候她和田淼正高高兴兴走在回家的路上—她们的节目拿了文艺汇演的一等奖,保持了桑离一直以来的不败纪录,也让田淼暂时放弃了与桑离为敌的斗志。
    只是在回家的路上桑离一边抹汗一边想:这个夏天可真热,让人憋闷的热。
    终于得知向宁出车祸的消息还是在半个多月后—细心的南杨发现向宁家的电话总是没人接,便很奇怪于好友的离奇“失踪”。他抱着“活要见人死要见尸”的心态往向宁母亲所在的学校打电话,辗转无数道弯才获知了向宁车祸的消息,一瞬间冷汗就从头顶流下来。
    当晚,南杨就回家收拾行李,同时找老妈要路费,说要去省城看向宁。
    南杨妈妈自然是不同意儿子在等成绩的关键时刻出门,更害怕儿子遭遇和向宁一样的飞来横祸。不过南杨爸爸这一次居然站在儿子一边,安慰自己老婆:“儿子大了,总要自己出门,你再不放心也没用。你就让他出去闯闯,不是也挺好的?”
    南杨妈妈恨恨地看着自家男人,终于放弃抵抗,答应了儿子的要求,只是要亲自送儿子去火车站。
    南杨出门前,得知这个消息的桑离和田淼也从屋里飞奔出来。两个人的脸色都不太好,不过田淼掩饰着什么都不说,桑离表达得就比较直白,直接拽住南杨的胳膊:“我也要去。”
    南杨惊讶地看看桑离,又看看自己爸妈,再看看桑离身后的田淼,安慰她:“我问过了,伤得不重,你去也没有用,在家等着就行。”
    桑离不依:“我就要去。”
    南杨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