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很难有这么尽兴的吃喝、歌舞。天才知道明天你会成为什么!
    男生们一边举杯豪饮,一边豪放地吆喝:“劝君更尽一杯酒,毕业之后难见君!来吧,干!”
    4年是这么的快,匆匆地就要过去,简直让我来不及回味,无奈无奈!
    跌跌撞撞的一路走来,转眼就6月底了,这不,就要毕业了!
    想想,16年寒窗总算要画上一个休止符了,照着古人看来,这个学士学位至少也可以抵得上一个新科状元了,照以前的规矩是要乘八台大轿衣锦还乡的,但是到了现在也最多是被亲戚朋友夸上几句:“有出息了,要挣钱了!”原来16年下来,就得了这么一句话。总之一句:“心态要平稳!”
    趁着现在从学生向上班族过渡的一个空当期,总算能够坐下来,想想过往这么多年的校园生活。忽然觉得大四也不过如此,很快就会成为我们心中的回忆,最终所有的一切都会随风而去!
    回过头去看看,如果生命是一列远行的列车,这些也都只不过是人生的一个站点。人生的轨迹说长不长,说短也并不短。我们的这列生命列车却好长好长,站点也好多好多,也许会抛锚,也许会遇到狂风暴雨,但是列车还得开,这不就是生活吗?我总是坚定地相信:只要你今天还在开这列车,明天就会走得更远!
    无论何时,学校里到处聚着大声嘶叫唱跳的哥们儿姐们儿,甚至有些天在熄灯后与对面两幢女生楼在阳台上展开了声势浩大的拉歌比赛,直至引来校卫队。
    大学中的男女同班同学关系特松散,除了几对恋人之外,平时也就上课时碰个面。再加上肥水外流,有些男生还未来得及细看,就已被外系的女生先行一步了,实在是可惜可叹哪!因为大多数男女生之间没什么来往,害得拍毕业照时竟然发现班上好多男生虽然眼熟却一时叫不上名字来。只有在拿到相片对照名字时,才会有那么多的复杂感受涌上心头,怎么也挥之不去。
    分别在即,还有人在忙着互相写毕业留言、留通讯地址及在校园各处拍照,但更多的人却是一拨拨出外买醉,酒一下肚,微醺中话就多,什么往事慨叹都被勾将出来,夜晚的酒席间,到处是“忆往昔峥嵘岁月稠,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的畅快淋漓景象,弥漫着淡淡的惆怅、失落和离愁,就像今天毕业酒席一样。
    跟今天毕业酒席一样难忘的还有本级专业班的散伙饭。那天,我第一次发现大家都是如此的可爱,彼此都在真诚而不厌其烦地一遍遍祝福着,豪爽干脆地一杯杯干着酒。说着笑着,哭着闹着,一个个慢慢醉倒。
    是夜,整个校园也仿佛彻夜未眠,到处可见惜别之情,照明的路灯也特别灰暗,一丝丝寂寞的光线伴随孤寂的吉他声游荡在夜空,回应的是整整一个晚上不停传来的阵阵哭声,至今,那晚的记忆仍是特别沉重和漫长……
    天下无不散的宴席,即便是毕业前的最后晚餐也是如此,一切都无可挽回地结束,醉的醉、倒的倒、哭的哭、笑的笑,我们颠三倒四地宣泄着自己心中隐藏的那份不舍之情。回宿舍的路上,又瞥见几对情侣在路边接吻,对于他们的开放之举,我一笑了之,因为那个女孩分明在流泪啊!难道连一个分别的吻都不留给别人么?
    7月1日  最后一天
    鉴于往届的经验,这几天学校的领导一再规定宿舍内不仅要保持整洁,还不许胡乱涂抹,否则对号追究。然而最后的结果却是短短的几日间,水房和走廊满目沧桑,且各系之间一如当年地扔啤酒瓶,随机地跨系作业,视若不见地各忙各的,比之往年有过之而无不及——看样子,学校这笔粉刷费是又省不下了。
    醒来时,天已经亮了。头隐隐地作痛,是昨夜的酒喝得太多了。勉强地起来,在宿舍窗 台上趴着,让风吹了许久,才觉得清醒了些。这才猛然想起,今天是我们在校的最后一天了。
    早上下起了蒙蒙细雨,在雨中,毕业典礼照常进行。每个人都有了一枚小小的毕业徽章。那个小东西从那时起就一直别在手机套上,因为我不想丢掉,而这个地方最安全。
    终于拿到了那梦寐已久的毕业证和学位证,仿佛4年的光阴和心血都凝聚在了这一刻。虽然潜意识中已经预演了多少遍,但真正站到了这台上,心里还是激动自豪得难以自已。周围密密麻麻的人群和震耳的掌声断断续续,父母和长辈亲切的面容犹在眼前,心里暖暖的,也算是对大学4年有了一个小小的交代。
    女生宿舍门外已经有不少姐妹拉开架势摆起了地摊儿,准备卖掉所有毫无保留价值的书和用品。吃过早饭,我和张婷也跑到食堂门口卖旧物,那些都是我们整理寝室之后不打算带走的东西,足有大大的一袋子。
    食堂门口陆续有人走过。在我俩怪里怪气的吆喝声里,很快便有了生意。
    卖旧物图的就是个气氛,否则的话,我们也不会任师弟师妹们随意砍价,直到他们走出三五步后才面露喜色低声说“赚了”。像老者一样淡然笑过之后,我分明感觉到,其实真实的是懵懂的师弟师妹们,自己却幻化成了泡沫!
    看着手中递出去的一本本资料,便难免想到当年自己念书的样子了。几乎后悔把它们都卖掉了。不是不舍得书,而是不舍得那些记忆。
    我卖出了早年买的一盒scarlet带子,可是后来想起那带子坏了,可是已经找不到那个买主,只能深深地自责。我还卖掉了自行车。酸溜溜的图文并茂的一张海报让我的交通工具价格不菲——虽然它已陪我踏遍了附近的大街小巷。
    路上的人渐渐少了,我们从“两元一本”一直喊到“一元全拿走”,脚边只剩下一堆旧纸了。显然不会再有什么生意了,可我们都没有收摊的意思,宁愿在路边的草坪上享受最后一个下午的阳光。太阳落山前,我们在校门口的收废纸的老大爷那里,替那些废纸找到了归宿。在旁边的小卖店里,所有的钱被兑换成了饮料和一大包花生之后,我们从此便了无牵挂了。
    那袋被我们称为“最后的晚餐”的花生根本顶不住寝室里的6张嘴,宿舍的聚会,一如既往地糟糕,无非是6个疯癫的小丫头在一块儿胡搅蛮缠罢了。可因为是最后一次了,大家偏偏都十分投入。最后的压台节目,是宿舍内全体女生合唱校歌。其实,与其说是唱还不如说是吼了,大家都疯了似的,反正唱到最后,我们都不知道唱到哪里了。
    终于有人哭了,接着是所有的室友。其实,每一个人的鼻子里都有些酸了。开始我还和张婷开玩笑,说这回就是把毕业证弄丢了我也不会哭,可到了后来看着张婷泪雨滂沱的脸,我也不禁沉默了。
    对面宿舍楼里的窗台上,有支小号在低声哭泣。夜风里,隐约有不知名的花香。昏黄的月色把一切都掩在黑暗里,我们仿佛走在一条陌生的、没有尽头的路上。不知是谁吼了一句,是周华健的歌,于是,立即就有了回应……
    躺到床上的时候,我的嗓子还在痛,一闭上眼睛,就是满脑子的歌声了。歌声渐渐地变成了当年军训时我们的呼号声,我依稀能看到自己穿着军装的样子,喊着口号,和大家一起,踏着正步,在教官的口令声中,从眼前一排排地走过……
    这些声音也逐渐消逝了,操场终于变得空荡荡的,只有风把旗帜吹得猎猎作响,一只鸟从头顶的天空飞过,留下一串的尖哨声。
    许多要离开北京到外地工作的同学都颇为感慨地说:“不知怎么的,无论是对自己所在的集体、这个学校还是这个城市,身在其中时并不觉得它的好,现在要离开了感情上却是越来越难以割舍,穿上印有校名字样的t恤,让床上的一切安置如旧,就好像自己还要再回来似的。”
    7月2日  离 别
    总算等到了这么一天,我们一觉醒来,大四不再,学生时代不再……梦里想起从前说过的这些话,都觉得很伤感似的。
    早上我把被褥扎好后,已经天光大亮了。卸去蚊帐的床架空空的,仿佛恢复了我刚来时的模样。一切都结束了,我叹了一口气。
    想着不久以后,就会有一个人重新来布置这里的一切,然后在这里躺上4年,对她来说一切刚开始。
    早上刚起来,张婷就过来拍打着我的腿说:“起来啦,我们这些留在北京继续打拼的同学开始送人了!”
    于是就送走了一个又一个,那个破音响里放着些盗版的摇滚大杂烩,几个人就在旁边哼着唱着。曾经在包厢里被我们吼得乱七八糟的歌,这时竟变得那么的动听。
    许是天意,别离时一向少雨的7月天开始飞丝。从来没有看见过这么惨烈感人的场面,车站内外全是送别的大学生,无论铮铮铁汉还是柔弱女生都在一簇簇旁若无人地失声痛哭着、抽泣哼唱着、长时间握手拥抱着。本来一直忍着鼻酸安慰别人的我,在汽笛拉响时,眼泪也随着车轮的移动滂沱而下。
    留在北京的我们一个接一个送着熟悉或不怎么熟悉的朋友和同学,从早上一直持续到下午。
    没想到班上第一个走的竟然是班长,他踏上了去广州的火车。上午8点半的火车,班里浩浩荡荡来了二十多人给他送行,看到那么旺盛的人气,我觉得班长真的很幸福,平日里他为我们大家操了不少心,也该享受一次我们回报给他的温暖了。
    进了月台,我们帮班长安置好行李,全都站在了那里,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女生们围成一圈,轻声地唱着歌,然后全都哭了。
    终于到了8点半钟,车开了。尽管大家追着车跑,尽管女生还在哭泣,但火车还是载着班长走了。火车慢慢开远,班长贴着窗向我们挥手的那一幕,却久久难以忘怀。
    9点钟,电台里的欢乐调频照样准点播出,但这时,我会快乐吗?身边是喧闹的人群,而我的心情却是异常的平静。
    车站里,许多面临别离的恋人们轻靠着手臂,作别西天最后一朵云彩;昔日树下的长凳上,已然是另一个有故事的人。
    我一直等到了最后一刻,哭干了送别的泪水。
    有时候,我忍不住默默地想:我的下一个轮回是什么?每每此时,我会异常挂念《阿甘正传》中那根随风飞舞的羽毛;还有被译成中文的台词——“人生就像巧克力,你永远都不会知道下一块是什么味道”。
    下午从车站送人回来,发觉寝室里已经凌乱不堪。我的心情也是如此,我知道接下来走的人肯定是我。翻一翻床,发现好多人的同学录还没写,没办法了,已经不能再拖了,我要把它们写完。
    青春是铁打的营盘,我们是流水的兵。那些酒后伤感的午夜,那些雨前的烦闷,那些熄灯后的卧谈会,那些动情的校园民谣,都要逝去了。其实,没有什么可以挽留我们向明天走去,不管这告别是轻松还是沉重。
    4年真的就这样结束了,我匆匆地离去,踏着来时的脚印,遥首回望,终于忍不住感慨万千……
    日子如水流逝,也同样如水平淡,4年就这样过来。7月刚刚拉开了序幕,蝉还没有鸣,我们的心便开始鸣了,毕竟我们还年轻。
    电脑里循环播放着王菲的《红豆》:“有时候,有时候,我会相信一切有尽头,相聚离开都有时候,没有什么会永垂不朽……”
    如果非要我表达出大四的心情,我说不清,毕业是一种感觉,一种状态,不一定要到7月1日那天大伙在月台上送别才叫毕业。
    哎,就这么过了4年,就这样度过这最后的大四。我有些茫然、困惑。更无奈的是这4年的迷茫也只有自己知道,今后如何走仍是不很清楚。好多次午睡醒来,突然有种在陌生城市中乘公交车的感觉。
    想起刚刚经历的大四,在这人生变化的岔路口,我们为考研、出国、工作而忙碌奔波,考研的同学免不了发几句牢骚,做几个痛苦状;要出国的同学也不轻松,虽然有了“寄托(gre和tofel)”,可天天还是要亲吻abc,约会公教,嘿嘿,争取申请到全奖可不是什么唾手可得的容易事儿。
    至于像我这样选择了踏入社会工作一族,也并非完全是逍遥一派,“学士不如狗,硕士满街走,博士还能抖一抖”,在这只有三阶的金字塔上,区区的本科毕业生只能委委屈屈地处于最底层了,带有几分无奈,可还是可以学学阿q,狠狠地幽他一默: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嘛。精神胜利法有时候很必需也很管用的,如果不深究它的初衷,那么它的正面效应和外部效应可是不容忽视的。
    大四日子里,无法再轻描淡写的还有爱情。似乎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