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
这一眼直看得大壮心头似小鹿乱撞一般,只呆呆地望着荷花的背影,竟被英子连拍了四五下都没有反应的。
“你傻啦,”英子笑道,“是不是见七宝哥都成亲了,你心里也痒痒的?”
“尽瞎胡扯的。”大壮打开英子的手,只脸上却莫明其妙的烧了起来。
不一会儿,远远便听到了喇叭响。
英子兴奋地叫着:“来了来了……”说着,率领同族的小姐妹们快手快脚的栓了门,只“咯咯”笑着扒在门缝那里看着七宝一行。
听着英子的叫声,大姑娘拿起喜帕往三姑娘头上盖去,一边笑嘻嘻地道:“我三妹妹今儿出嫁了呢。”说着,不知怎么竟滴下泪来。
三姑娘只拉着姐姐的手,一时撑不住,竟也跟着掉下泪来。
四姑娘见状忙上前来拉开大姑娘,本待要劝的,却也忍不住跟着一起哭起来。
“这是怎么说的?要哭嫁也等人来了呀。”玉福婶笑着拉开大姑娘和四姑娘。
凤英妈也劝着坐在一边抹眼泪的五姑娘。
“你还有肚子里的小的要顾呢,只伤感个什么呢。你三姐姐又不是嫁得远,只在隔壁罢了。等明儿把这院墙一拆,还不就是两家并一家的。”
这边劝着,前边却是闹着。
七宝被众人推到紧闭的门前,只呵呵地傻笑着。
“别只傻笑,叫门啊。”众人推着他。
七宝抬手拍拍门,口里却只发出“呃”的一声响,逗得众人“哗”地全笑了。
七宝无奈,只得又拍门,叫道:“开门。”
英子只握着嘴偷笑着,一边问:“你是谁呀?”
“我,呃,七宝。”
众人又是一阵哄笑。
“七宝又是哪个?”英子笑得直揉肚子。
二愣在七宝身后叫道:“你三姐夫。”
七宝感激地看了他一眼,忙道:“你三姐夫。”
“我三姐夫又是哪个?”英子笑得扒在荷花背上直“哎哟”,一边还不放弃捉弄七宝。
七宝红着脸,只无奈地道:“英子妹妹,你开开门吧。”
“哟……”门里的姑娘们一阵大笑,有人推开英子,顶替上来笑道:“你叫错了,我不是英子。”
“呃……”知道里面换了人,七宝只得又道:“你是杏花。”
杏花“咯咯”笑着,又被英子拉开。
“你今儿是来干嘛的?”
“呃……”七宝摸摸脑袋,回头看看跟在身后的众人。众人只推着他,叫他作答。
他直着喉咙叫道:“我来娶三姑娘的。”
话一出口,众人又是一阵大笑。
“你叫我三姐姐什么?”英子隔着门缝看着七宝的窘样,只笑得两腮酸疼。
“说,说呀,照我们教你的说……”二愣他们在七宝身后撺弄着。
七宝红了脸,只喃喃道:“老婆。”
院子里的姑娘们哄笑一阵,紧接着又问:“还有呢?”
“呃,家里的。”
“还有呢?”
“呃……”七宝看看众人,只一低头,使劲地叫道:“孩子他妈。”
众人又是一阵大笑。
大壮拉开英子,只笑道:“差不多就成了,别误了良辰。”
“才不会呢。”英子正玩得高兴,也不管大壮,只把他向荷花身上一推,又扒到门上去。
荷花与大壮尴尬地一笑,只无奈地看着英子胡闹着。
大壮偷眼看着荷花,这些年来,他竟没注意到荷花也出落得一朵花似的。
荷花也拿眼偷觑着大壮。不知何时,那个温婉的大男孩竟也长大成人了。
且不管这边的心思浮动,只英子那边一门心思却全都在那即将到手的红封上。
她扒在门上笑道:“你是空身来的?”
听此一问,七宝不禁略松了一口气。这表示那问答的第一关是过了。这是第二关,便是门封关。
他忙掏出红封,隔着门缝塞了过去。
英子等小姐妹们都挤到一堆,看着红封里封了多少钱。英子只冲众人做了个鬼脸,先揣起这第一个封子,又回头点了点自家的人头,便扒在门缝上嘻笑道:“这点子封子就想娶走我家三姐姐?不够不够!”
早有人跟七宝说过,这门封必要塞个吉利数才算,只多少个才是吉利数,却要听门里的那群小丫头们的。他无奈地道:“姐姐妹妹们,你们只说要几个,我塞几个进去还不行吗?”
众人见他说得可怜,便推开英子笑道:“你只塞个十个八个的进来,我们见着你娶我们三姐姐的诚意就成。”
七宝依言塞了十个封子进去,这门好歹算是开了。
见门开了,小伙子们一声哄,推着七宝就挤进院子来。
大姑娘忙让接亲的众人一一落座,又奉上三道茶,众人一边吃喝着,一边看着七宝由玉福婶拉着一一地认亲。
五姑爷姚猗是第一次见着乡下的婚礼,只觉着新鲜异常,便回头问五姑娘:“这众人都是乡里乡亲的,哪有不认得的,为什么又要认亲?”
五姑娘只抿着嘴笑道:“以前认得的辈份关系可与现在的不一样,所以要重新认过的。”
正说着,七宝来到了他们面前。
“五妹妹、五妹夫。”玉福婶笑道。
七宝像只鹦鹉一样,只学着:“五妹妹、五妹夫。”
五姑娘只捂住嘴笑个不停,一边推着姚猗给红封。姚猗忙不叠地从怀里掏出封子递过去。只一转眼,七宝又递过一个封子来。
五姑娘示意姚猗接了,等七宝转到下一个,这才低声笑道:“这是给咱们孩子的。”
等三道茶一一上毕,玉福婶这才与大姑娘一道,从里屋搀出三姑娘来。
这是连日来七宝第一次见着三姑娘。只见她全身裹在红绫缎子里,那绣着鸳鸯的大红盖头也将她的头脸遮得严严实实,竟除了扶着玉福婶和大姑娘的两只嫩葱似的小手,看不到一丝真容的。
看着七宝似失望的模样,玉祥婶只嘲笑道:“等你们拜了天地,你只天天对着她看去!”
众人又“哄”地一声全笑开了。
玉福婶领着三姑娘与七宝见了礼,又朝着殷老爷的牌位见了礼,这时大姑娘、四姑娘再熬不住,只抽抽嗒嗒地哭了起来。
大姑娘边抹泪边冲殷老爷的牌位道:“阿爹,你可看见了,三儿今儿终于出嫁了,而且还是嫁你最喜欢的七宝兄弟。你……你在天之灵一定要保佑他们……”
一番话只说得三姑娘也忍不住掉下泪来。众人正劝着,只听门外一阵炮响,原来是吉时已到,新人该上轿了。
那大壮笑嘻嘻地背起三姑娘,只走到门边又站住。玉福婶拿了一双新鞋给三姑娘换上,这才让大壮将新娘背到轿中。
姚猗又看不懂了,只拉着五姑娘笑道:“正是呢,那里娶你时也是这样。这又是什么讲究?”
五姑娘摇头笑道:“只风俗如此,却没人知道是为什么。有说是不能带走娘家财气的,也有说是穿着新鞋去夫家,表示一切都是一个新开始的。”
正说着,花轿起动了。
大姑爷笑道:“这麻烦的。在隔壁还要抬的吗?只让大壮直接背过去就好了。”
四姑爷一听,只拍着大姑爷的后背笑道:“哪有这么简单的,当初我被他们拉着在村子里转了三四圈才放我们上路的。你跟五妹夫因为路远才没折腾你们,这正是你们的运气呢。”
果然,这花轿竟不直接进七宝家门的。那七宝被众人推着,手里拿着一根栓在轿子上的红绸带走在轿子前边,直围着村子转了七八圈,才被允许进了自家的院子。
在众人的笑闹声中,三姑娘下了轿,扶着玉福婶挎过火盆、踩了瓦片,又拜完天地,终于被送进洞房。只刚坐下,闹洞房的人便都拥了进来。
众人起着哄,将称杆塞进七宝的手中,催着他快些掀盖头。
七宝只傻呵呵地笑着,任由众人将他拉到三姑娘面前。
二愣打开那些拉着七宝的手,做了个让众人安静地动作,只高声叫道:“安静些,人家要挑盖头了。这可是小登科,一生中只一次的。”
众人不由又哄笑起来。
那七宝却似再听不到这些动静的。他的眼中只有三姑娘,那心头也一个劲地“砰砰”乱跳着。直到这时,他还有些不敢相信,他竟然真的将三姑娘娶回来了!
此刻,她就坐在他的床头,只等着他掀开那块遮着她面容的红盖头……
“掀啊!”二愣捣捣七宝的胳膊。
七宝如从梦中醒来一般,只“嗯哪”地应了一声,也不管别人的嘲笑,捏紧称杆子,小心翼翼地挑开盖头。
盖头下,却只见三姑娘脸色嫣红,两只水灵灵的眼睛正含情脉脉地瞟着他。
七宝不禁看呆了。
“哦……七宝看呆喽……”众人一阵哄笑。
七宝只红了脸,讷讷地搓着手,竟不知该干什么才好。
玉福婶只笑得直不起腰来。她扶了七宝,让他坐在三姑娘身边,一边念着“长命百岁、百年好合”等等吉祥话,一边与众人一起,将蜜枣、百合、百果、桂圆等物向他们身上抛去。然后又端上用红线系了的合欢酒,递给七宝和三姑娘。
“愿你们百年合好,白头到老。”
在众人的祝愿声中,七宝与三姑娘双双端起酒杯,一同饮下这代表幸福美满的交杯酒。
窗外,大壮只偷瞟着荷花,却正撞上荷花那闪烁的目光。两人心一慌,不禁都红着脸转过头去。
再远处,田里的庄稼已经是一片金黄。老人们都说,田地是最不欺人的,从播种起,只要用心伺弄,总会有收获的。
千百年来,这话再不假的。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