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演讲中说,‘坚决不吃不喝’,那怎么行,领导下来饭都没得吃,要你当什么总务主任?‘为老师们每月谋四百元福利’,这个话是讲不得的,是出原则的话。老师虽然百分之九十九的拥护,领导一票否决了他,季峰定为天安中学总务主任。”
张晓亮听老同学与王股长通话时心咚咚直跳,脸都羞红了,他从没有这样难为情,像做贼似的心虚,愣了一下,说:“算了,老同学麻烦你了,我们回去了。”老同学留他俩吃中饭,张晓亮拉起唐玫英老师就走了。
走在大街上,唐玫英说:“找唐局长,也许还有希望。实在不行当一个副总务主任也可以。”
“算了,算了。一个也不找了,不当那个总务主任照样过日子。”张晓亮很不耐烦,火气上来了。他今天出了一次大丑,到处跑官,反过来竹篮打水一场空。
“唐局长以前说过有什么事找他,他一定帮忙的。要不,你不去我去。”唐老师抱着一线希望,跟张晓亮商量,还不想放弃。
张晓亮吼起来,“跟他是第三代的老表了,又多年没走动,有事找他多不好意思。也不知他这个副局长现在有不有权,到时双方都难为情。你想当官你去,我是坚决不当这个官。”他甩开唐老师,自个头也为回地走了。
人往往看别人当官容易,自己跑官难了。其实,做官很简单,要具备四要素:第一热衷于官场,对做官有浓厚兴趣;第二树立先为奴后为主的思想,热情侍奉主子;第三深刻领会“舍得”二字的含义,有付出才有回报;第四要有一定的机遇,被贵人提拔。这四要素张晓亮一个都不具备,注定一生当不了官。
张晓亮总务主任没当上,俩老婆在家怄了一个月的懑气。
竞选结果:季峰当上了总务主任,刘恒坡稳坐钓鱼台,还有几个中层领导通过拉关系原位不动,搞来搞去十一个中层领导一个没少,还增加一个团委副书记和一个政教副主任。汪主任退居二线后,在城内买了一套房子,两口子每天逛逛街,购购物,乐哉悠哉,颐养天年。工资一分不少,学校各项补贴照发,总务主任职务津贴月月照领。共产党的干部真好,能上不能下,一朝为官,终生受益,难怪大家对当官兴趣那么高。
张晓亮等人被戏弄一场,发誓再也不做当官的梦。书包网 bookbao8. 想看书来书包网
第四十四章 兴趣小组
第四十四章 兴趣小组
张晓亮总务主任没当上发现学校照相是一门好生意,每期八百多学生到照相馆照相起码有好几千元,把这生意揽过来,比当一个中层干部待遇应该差不了多少。说干就干,找来几个相好的,把自己的想法一说,那两个老师完全同意,并每人出资三百元买回照相器材。张晓亮商量说:“我们须经得学校同意和支持才有发展,我们先办一个摄影兴趣小组,以学校的名义打出牌子,再向学校提要求,把暗室建起来,我们的事就明正言顺了。”
尹老师和严老师拍手称赞:“高,实在是高。马上去办。”
三人找到谭校长说明了来意,谭校长十分热情,说:“你们在学校成立摄影兴趣小组,这是好事,我大力支持。现在上面要求每一所学校必须有二至五个兴趣小组,我正愁找不到合适人选牵头,你们主动提出来了,我尽最大努力支持你们。”
张晓亮提出经费问题,谭校长笑了笑说:“你们也知道,学校经费紧张,拿不出钱来补贴。我们提供房子,你们可以从参加人员中适当收些材料费。”
正中他仨的下怀,张晓亮就要校长这句话,他们说了一番感激话,走了。
第二天他们把暗室布置好,贴出招聘摄影兴趣小组海报。同学们围了个里三层外三层,都说有趣味。交十元钱,学照相、洗相、放相,每人还可免费照二张生活照,划得来。同学们踊跃报名,一下子突破了二百多人。培训班两个教室坐不下,还有领导和老师听课,人数太多只得分期分批报名培训。谭校长见摄影兴趣小组搞得这样火爆,高兴得直夸张,并表态:学校即使经费再困难也要拨一千元买相机支持摄影兴趣小组,表示学校的诚意。
老师们议论开了:“张晓亮他们这下发财了,单培训兴趣小组这一项每人可捞一千元以上。”
“张晓亮这个家伙主意想得绝,学校出资,他们赚钱,名利双收。”
刘恒坡主动找到张晓亮说:“张老师你们的摄影兴趣小组办得这样红火,我来帮你们打工,怎样?”
张晓亮说:“好玩而已,什么红火不红火的。你想参加我没意见,但必须经得他俩同意才是,我一个人做不了主。”
张晓亮把刘恒坡的想法跟尹老师和严老师一说,他俩坚决反对。“不行,他气量太少了,我们搞这么一点小事,就眼红,他当领导捞学校那么多钱我们从没放一个屁。再说当初为什么不来参加,摘桃子了就来了。”
张晓亮没办法就如实把实情告诉了刘恒坡。刘主任也没吭声,走了。
刘恒坡没有达到目的,心怀叵测,司机报复,在行政会上放了一大炮:“老师们都说张晓亮他们拿学校的钱,赚学生的钱,太缺德,摄影兴趣小组应立即解散。”
谭校长说:“你不要看见别人收了点钱就眼红,他们买器材需要钱,除出成本能赚几个?学校买的照相机是学校的固定财产,只是借给他们让学生实习用。我认为这个兴趣小组很有特色,下周局里还准备到我们学校开兴趣小组现场会,你解散了,我怎么交差。”谭校长不但没解散摄影兴趣小组,而且强调要加强领导,派一个副校长主抓,办出我校的特色来。
现场会开完后,领导、老师议论更大。谭校长虽然没说什么,但也感觉一种心理压力。张晓亮他们明显看出有的班主任禁止学生参加兴趣小组活动。跟张老师关系蛮好的一个满老师,年年当毕业班班主任,经常在张老师家打牌,谈白话,非常随便,春节还相互走动。她在班上对学生说:“你们那个样子是生成的,照再多些相也是那个样子。有什么好照的,耽误学习。今后我发现那个照相,别怪我不客气,狠狠批评。”学生们星期天到学校悄悄约张老师到河边照相。并把满老师的话一五一十告诉张晓亮。张晓亮见大家嫉妒心强,因此向谭校长主动提出撤销摄影兴趣小组。谭校长考虑人言可畏,爱莫能助,只好同意撤消。尹老师和严老师受不了别人的气,见人心险恶,退了出来,由张晓亮一个人揽下摄影器材,平时给学生照几张生活照。
张晓亮的照相技术日益长进,早已胜过照相馆。天安镇四家照相馆一下子倒了三家。学生们基本上足不出校门照相。张老师一是价格比照相馆便宜;二是取相时间比照相馆快一周;加之通过摄影培训后学生照相的热情高,生意过得去。老师们虽有议论,但只是闲谈而已。
第四十五 见钱眼开
第四十五 见钱眼开
三八妇女节到了,按学校的传统规定,组织女职工外出参观旅游。汪校长掌门时安排工会主席和总务主任带队。谭校长主政后,中层干部吵着要出去。刘恒坡说:“为什么女职工搞特权。学校的钱是大家的,我们也能享受”。谭校长经不得三吵四闹,自己也想出去玩一玩,就决定:学校行政都参加,今年走远点,到长远市看海底世界,游伟人故里。学校行政开会悄悄研究,做出一个规定,领导一切免费,女职工每人自己出两百元。谭校长把张晓亮带上,请他照相。老师们羡慕不已,说张晓亮享受中层领导待遇。
张晓亮高兴得要命,感谢谭校长的关心,自己出了两百元,照相可赚钱,等于免费去了一次长远市。参观海底世界时,大家兴致勃勃进去看海底的鱼。乔校长和文晶晶老师没去,也不知去向。临走时谭校长急得不停地打他们俩的手机都关机。卫校长最清楚他们的关系,说:“不等他俩了,别坏了他们的好事”。大家心领神会,开车到了直垞山。直到第二天下午,乔校长才主动打电话联系谭校长。一见面埋怨说:“你们怎么不等一下就走了,害得我俩好找。”
学校行政领导们从长远市回来时,每人提了一桶长远市最著名的满口香茶油,女职工却没有。张晓亮知道这绝对是学校统一发的旅游纪念品。他不好讲什么,谭校长对他够客气了,不能使他为难。
这次去长远市,张晓亮见了大世面。他看见电脑行业发展起来了,大一点的学校都用电脑打印文件资料。他想购一台586的新电脑把学校打印的生意揽下。一打听价格,吓了一大跳,要一万多元,他嫌太贵。打听电脑公司有二千元一台的二手电脑卖。他花四千多元买了一台二手电脑和针式打印机。在家自己钻研电脑技术,不到一月,完全掌握了打字技术,并开始给学校打印资料、试卷等。他是天安中学第一个掌握电脑技术的人。果然不出所料,生意非常红火,用电脑打印出来的试卷,跟印刷的一模一样,比刻印的好看百倍。学校领导、老师们再也不愿用铁笔刻印东西了,反正是学校出钱,谁愿多找麻烦?张晓亮每天除了上课外,其他时间坐在电脑前打印资料、试卷,应接不暇。有时晚上一点了,他家的灯还亮着,打印机传出“叽呀叽呀”的声音。有得必有失,小钱小米捞了几个,头发累白了,想来也不划算。
老师们又传开了,张晓亮一月灰色收入不下一千多元,学校两个钱被他捞完了。满老师总觉得张晓亮捞了很多钱,虽不是自己的,心里总不舒坦,她常跟张晓亮说:“张老师你现在的外块比我们的工资起码高两倍。这两年你发了。”她有点想不通,打试卷悄悄拿到城内打,不让张晓亮赚钱。但城内收费高,打出的东西错误多,不方便,只好又给张晓亮打。张晓亮靠的是真功夫赢得了老师们的青睐。最主要一个原因打资料什么的由张晓亮到学校报帐,自己省很多事情。
刘恒坡气得快要吐血,张晓亮灰色收入超过了他的各项补贴,尤其电脑打印赚钱,打一张八开蜡纸八元,四开蜡纸三元,几乎是天价。他多次向谭校长献策,说:“我们这么大一个学校,应该买一台电脑,再派一个老师外出学一下打字。”
谭校长解释说:“你想一想,买一台新电脑要一万多元,送教师培训要钱,买电脑器材也要钱,不如让张晓亮打点东西还省事些。”
刘恒坡讨了个没趣,心想张晓亮肯定送了礼给校长,要不然谭水春不会对他那么照顾,连学校旅游也带上他。其实张晓亮连请谭校长吃餐便饭都没有。张晓亮认为谭校长对他好,他心领神会。赚那点钱是自己辛苦所得,又是独家生意,我为什么要请他。谭校长也有他的想法,张晓亮竞聘总务主任没捞上,是不客观的。说实在这个人是一个很务实的老师,方法点子多,办事敢于得罪人,他当总务主任学校经济肯定有好转,但方方面面事难办,不得不委屈他了。照相、打字是技术活,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肥水不流外人田,何尝不可。他给学校工作带来方便,是一件好事。做事何必做那么绝。
张晓亮就这样相安无事,只管做他的小本生意,让别人去说吧。
第四十六章 人情淡薄
第四十六章 人情淡薄
今年冬天来得早,刚冷了一天,上午下了一场小雨,下午北风就象怒狮一样狂吼,接着雨夹雪,屋顶上撒了一层盐似的雪粒,气温骤降到零下二度,脚趾冻得快要断了。学生忘掉了寒冷,从教室里跑出来,欣喜若狂,相互转告,“下雪了,快出来看,真的下雪了。”
江南的冬天随着全球气候变暧,近四五年没见下雪,连打霜的日子也少见,平均温度达十*度,隆冬腊月还打雷呢。有时气温突然升到二十八度,不几天河边的杨柳吐出新芽,连桃花也含苞欲放,仿佛春天来临。连续五年暧冬气候,今年突降瑞雪,可想大家的心情多么高兴。老师们也走出户外,望望灰蒙蒙的天空,断言说:“明天一定是一场大雪。”
张晓亮早做好下雪的准备,上午到城里买了三十个彩色胶卷,准备明天大干一场,学生照雪景的肯定很多。
第二天清早,张晓亮打开窗户一看,哎呀,我的妈,太美了,地上下了一尺多厚的积雪,房屋上像盖了一层厚厚的棉被,雪洁如璧,玉树琼枝。极目远眺,“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玉城雪岭,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整个世界粉装玉砌,玲珑剔透。仿佛给人们带进一个神话般的境界。张晓亮在学校一隅的竹林旁塑了一个一人高的雪罗汉,同学们围上来观赏,有一个同学说:“在这雪罗汉傍照张相多有意思。”大家一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