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坡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张晓亮这几天跟学校几个领导都说了自己的意见,班主任坚决要当下去,学校没有半点理由撤换他。希望在行政会研究这个问题时能得到多数领导的谅解支持。然而,一切都徒劳。现在有正义感的人很少很少,一般的领导又没有发言权,都是看一把手的脸色行事,敢说“不”字的人没有。特别是替别人说话更没有理由。乔世雄这时见张晓亮失去了汪力的宠信,大势已去,在学校臭如狗屎。他被提拔为学校团委书记,参加学校行政会议,在会上他大放厥词,炮轰张晓亮:“张晓亮算什么东西,早几年教书完全靠运气,今年他若当初三班主任,一个中专都考不上。他那个水平只配教小学三年级,我建议坚决把他换下来。”刘恒坡马上附和:“乔书记说得对,张晓亮不能上,下学期让他当初一年级班主任。”行政会研究时没有谁帮张晓亮说半句公道话,可以说是一致通过。大家听汪力和刘恒坡的。刘恒坡在行政会上有发言权,全仗他在县委任要职的远房亲戚撑腰,汪力想依赖他再升一级,所以凡事让着他,视他为知已,权力交给了他。刘恒坡说一不二,大家怕他三分,有时他还左右汪力。对张晓亮的问题他和汪力心照不宣,早达成共识:除杀鸡儆猴外,主要为下学期初三工作的顺利开展铺一条畅道。初三工作是这所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领导捞油水最足的地方。各种收费名目繁多,补课费、资料费、招生费合计达几十万元。自从刘恒坡当上主任后,除按学校制定的补课费标准适当补给科任教师外,其余的全操纵在刘恒坡一个人手里,余多余少从不清帐。初三教师知道其中奥妙,只是背后议论几句无关痛痒的话,谁也不敢当面跟领导讲。领导装聋卖傻就过去了。若张晓亮教初三定是一个危险人物,他非常精明,胆子又大,敢说敢为,加之这几年没评上职称,对领导有一股怨气。他知道这个底细肯定要揭盖子,把问题全捅出去,麻烦就大了。所以刘恒坡以学生民意调查为由,不惜一切代价要拔掉这颗钉子。考虑凡振华有大后台,这个人有修养,只要不损害他的利益一般不会乱说,对领导尊敬,与自己关系不错,不能轻举妄动,把他拿下来。再说打击面宽了,就会产生负面影响。刘恒坡不但没撤换凡振华的班主任,反而把张晓亮一直担任的初三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一职给了他,并给他评上出席县里的优秀班主任。
刘恒坡在行政会上坚决果断地说:“为了进一步把下一届初三毕业班工作搞好,加强毕业班的力量,教导处决定张晓亮的工作由经验丰富、教学能力强的刘恒学老师接替。”这个刘恒学老师就是刘主任的亲弟弟。刘恒坡认为是取代张晓亮的最佳人选。
汪力接着表态:“我完全赞成刘主任的意见,张晓亮的思想工作由卫校长负责。”
撤换张晓亮的班主任势在必行。学校行政开会已进行了具体研究,并一致通过。书包网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十五章 怒不可遏
第十五章 怒不可遏
散会后,卫校长立即到张晓亮家做工作。走到他家门口,卫校长进退两难,撤换张晓亮的班主任实在是没有半点道理,从良心上讲张晓亮是冤枉的,莫须有罪名很难服人,但这是行政会讨论决定的,个人是不能否定的,只好挥泪斩马谡。
他敲开张晓亮家的门,全家人的心悬到了喉咙口,来者不善的感觉,好像报丧似的。卫校长不敢正视这一家人愤恨而又可怜巴巴的脸色,眼睛盯着正在播放的电视,来掩饰自己内心的空虚。为缓和矛盾,调整心态,他有意把话岔开:“看什么好电视?”
谁也没答话,他的心绷得更紧。唐玫英给卫校长沏了一杯茶,放在前面的矮桌上,也没打一个招呼,自己又坐在一边苦着脸,默不作声。张晓亮自顾自地在大口大口抽烟,情绪非常不好,从眼神里透出一股杀气,他连看也没看卫校长一眼。其实,卫校长一进门全家人就猜到了他来的意思,是黄鼠狼给鸡拜年来了,所以一家人没有谁给他让坐。卫校长只好耐着性子自己主动坐在床沿上,额头上直冒虚汗,后悔不该来做说客,这尴尬的局面使他实在不好开口。卫校长仍然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视节目,搜肠刮肚寻找一句最恰当的开场白。沉默了一会儿,卫校长只好直话直说:“张老师的事你们可能清楚了,经学校行政研究决定张老师下期的工作要调整一下……”
没等卫校长把话说完,张晓亮吼了起来:“别说了!老子操汪力的娘,太欺负人了,我今天跟他拼了。”他边说边冲出房门。卫校长拉也拉不住,边追边说:“不要这样冲动,有话好说嘛,刚才就算我放了一个屁。”
张晓亮从地上拾起一个十多斤重的大卵石,像一头激怒了的猛虎,向校长室奔去。边跑边骂,几乎疯了。大家一听张晓亮的吼声,纷纷从办公室赶出来,一看那架势知道大事不妙,有可能出人命案。唐玫英和卫校长在后面追赶,几个年青教师从旁边操过去企图挟制张晓亮。一切都晚了,张晓亮一阵风似的冲进校长室,见汪力呆若木鸡站在那儿,他满腔怒火、不顾一切地一卵石狠狠砸去,紧接着“咣当”一声巨响,大家的心似乎从嘴里蹦了出来。老天有眼,汪力八字大,卵石擦着汪力的耳鬓“嗖”的一声飞过去,砸在玻璃窗上,碎片撒了一地。急忙赶来的老师抓住张晓亮,强行把他拖出办公室。一件不该发生的流血事件终于没有发生。汪力吓坏了,瘫痪在沙发里,半天没回过神来。没想到这个张晓亮是一个亡命之徒,为当班主任这么一点小事竟然跟我拼命。当年我对他多么的器重,差一点就把他提拔到领导岗位,鬼使神差被刘主任抢去了,这能怪我?汪力非常气愤,真想跟他过几跤,但确实敌不过他。只好忍辱负重。
张晓亮还在办公室门外叫骂:“汪力,你敢撤了老子的班主任我杀了你全家。”
全校师生围了一大圈,大家惊得目瞪口呆。没想到张晓亮这么猛,竟敢打校长。人是一口气,火是一股烟,气来了,什么事都做得出来。老师们见学生围着不雅观,就把学生赶进了教室里。
这时候领导都躲起来了。刘恒坡在卫校长找张晓亮谈话时就离开了办公室,他早知道有什么结果,躲在家里静观事态的发展,但他没料到张晓亮要汪力的命,他听后也觉得可怕。罗贤考虑自己是张晓亮的老师,又是学校纪检组长应该出来说几句公道话,他想制服他,气势汹汹地指着张晓亮吼:“张晓亮你这是在犯法,我叫派出所抓起你。”
张晓亮已把生命置之度外,还怕什么派出所?更不必说什么老师了。他指着罗贤骂道:“你这个专给汪力舔屁股的狗,挂着纪检的牌子,为虎作伥,知法犯法,我要告你。”罗贤被吓得退出了圈外,灰溜溜地走了。围观的几个年轻老师架着张晓亮连哄带拖把他劝回家。
汪力没想到会有这么一个结局。他过高估计了自己的智商,忽略了别人的承受能力。他学了一辈子的政治,没弄懂人被逼得走投无路时会拼命的这个道理。命都敢拼,还怕你一个小小的校长?汪力这一辈子都没遇到过这惊险的一幕。他看到被砸碎的窗玻璃,横躺在桌上的大卵石,想起刚才贴着耳边飞过的那阵风声,他的背像浇了一瓢凉水感到凉透了……
老师们议论开了,“好险差点出人命了,没想到张晓亮老师这么猛。”
“人到了气昏头的时候,是不考虑后果的。”
“听说这不是汪校长的意思,别人借他的手想整张晓亮,我看汪校长成了替罪羊。”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议论得热火朝天。
第十六章 耿耿于怀
第十六章 耿耿于怀
汪力回到家像蔫了的茄子,软绵绵地一句不说坐在沙发里抽闷烟。
好险,差点送了老命。汪力想起刚才一幕还心有余悸。这个张晓亮不好惹,不像一个老师,跟社会的流氓地痞差不多,思想素质太差了,一气之下就玩命的,汪力还没见过这种人。他总认为老百姓怕官怕权,老师更胆小如鼠,没见过这样不怕死的老师。过去自己是一般的普通老师,还不怎么贪生怕死,早死晚死总是一死,张晓亮这样与他斗他可能跟他较量一番,分个输和赢。如今自己有权有势,正是春风得意的好时光,谁愿意去死?爬一个县属中学校长不容易,虽然管几十个老师,几百个学生,但是正科级。不是碰上一个好机遇,做梦也想不到。汪力在恐惧中得出一条真理:这个社会人的心理太脆弱,把生与命看得太淡。整别人不要过分,不要太直接,更不要针对一人,一念之差终生悔恨。
汪力当上校长是占了共产党的大光,没到一年,把全家从乡下迁到学校吃上国家粮。那时的国家粮是最令人羡慕的,每月每人由政府粮店定量供应二十七斤大米,旱涝保收。一九九零年后,国家有政策按计划卖国家粮户口,一个户口七千多元,最后卖到一千五百元才无人问津。汪力把老婆接到学校安排在食堂里。虽然是临时工,汪力一句话师傅们每月工资加到三百五十元,比在职教师工资还要高。在食堂里做事的临时工都说占了汪力的大光,几乎把汪力老婆当活佛敬。当时全国上下受业难,集体工厂开始倒闭,进国营单位更难,老师的子女有的在家待业五六年没工作。汪力利用职权把女儿招进一家国营工厂;大儿子安排在城里一所中学当保卫;小儿子保送到师专进修两年又安排在城区一所中学教书。当年下学期,学校分到一个招工指标,他悄悄把自己老婆填上表,送到教委,差点临时工转为正式工。后来老师们发现了,集体告到县政府,汪力马上用打分的方式评定,结果还是没评上。他绞尽脑汁派一个领导出面做那个分数最高的老师的工作,要他主动把这个指标让给汪力老婆。那个老师死活不让,说自己家有两个孩子在待业。汪力见行不通自己又亲自出马。那个老师气愤地说:“汪校长,我快六十了,两个孩子都在家待业,这么一个指标你还想要,真是没良心。”后来不知什么原因指标作废。两人都很气,汪力比那个老师更气。一个初级中学校长就能把全家人的工作安排得如此周全,难怪大家做梦也想当官。刘恒坡说过一句名言:“在中国当个*官要比老百姓强百倍。”这句话一点也不假。
去年汪力在城内建了一座四层楼的洋房,装饰得雍容典雅,显得珠光宝气。汪力特地邀请全校教师去喝喜酒。老师们借此机会大献殷勤,有的送去上千元彩礼;刘恒坡就送了个“八百”大发;连“铁鸡公”张晓亮夫妇商量来商量去也送了一百元。凡振华以前想拜刘恒坡为师,刘恒坡笑而不答。这次刘恒坡提示他表现的机会到了:有事找领导送礼是求人,无事给领导送礼是交情,领导请你送礼才是感情。他悟出的这个道理后马上告诫张晓亮说:“你送一百元等于白送了,就好像敬了别人一支烟似的。依我所见应送二千元,明年评职称一定是坛子里摸乌龟 十拿九稳。”后来听别人说,凡振华老师想送二千元,他老婆死活不依,没办法只送了二百元。如今的汪力不再是以前从口袋里摸低档烟抽的汪力了,二百元绝对不能感动他,他是一个一句值千金的人物。
这天恰巧汪力一家团聚,两个儿子说要教训张晓亮。汪力狠狠地掐灭烟头,说:“不要给我添乱子,他有个内弟是社会上的人,你俩不是他的对手。他老家在学校附近,一呼百应,打起来还了得。”
汪力两天没下楼,躺在床上胡思苦想。他不该去跟一介草民拼命,后悔自己聪明一世,糊涂一时,过分轻信刘恒坡的话,差一点就失去已得到的一切。这次他怕了,还担心张晓亮找上门来闹事。一个堂堂大校长白白被他羞侮了一番,又奈何不了他,真他妈的窝囊。现在什么都好,就是国法远蛮法近,法不少,真管用的不多。如果把老师的生死大权交给校长,第一个该杀的就是这个张晓亮。这口闷气实在难咽下。汪力直到第三天张晓亮因事请假外出了他才到办公室上班。
第十七章 事态扩大
第十七章 事态扩大
全期工作总结会在会议室召开,汪力没了往日的威风,讲话不带教训人的口吻,在做报告时讲着讲着气来了:“我们有的老师哪有一点文明的样子,简直是流氓,动不动就骂人打人,目无党纪国法。打我老邓,我家两个儿子是不好惹的。真的打起来我也不怕谁,别看我瘦打一个把人不成问题。你*娘,我操你奶奶。”汪力越气说话就越离谱,他不是在做总结报告,而是在骂大街。四个领导坐在主席台上竟没有一个人劝汪力,凭他泄私愤。
唐玫英老师平常总是委曲求全,从不喜欢跟别人争吵,对领导唯唯诺诺,听之任之。今天张晓亮请假不在学校,汪力在教师大会上这一说,她的气也来了,站起来对他说:“汪校长你在大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