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酉年三月十一日】-------------------
今天午饭后,我便潜心听慧心师太接着讲经:“观世音菩萨念《大悲咒》,大地六变震动,天雨宝花,缤纷而下,十方诸佛翻皆欢喜,天魔外道,恐怖毛竖,一切会众,皆获果证,或得须陀洹果,或得斯陀含果,或阿那含果,或得阿罗汉果,或得一地二地三五地乃至十地者。无量众生发菩提心。”
“诵此陀罗尼者,当知是人:
一、是佛身藏,九十九亿恒河沙数诸佛所爱惜故,
二、即是光明藏,一切如来光明照故,
三、是慈悲藏,恒以陀罗尼救众生故,
四、是妙法藏,普摄一切陀罗尼门故,
五、是禅定藏,百千三昧常现前故,
六、是虚空藏,常以空慧观众生故,
七、是无畏藏,龙天善神常护持故,
八、是妙语藏,口中陀罗尼音无断绝故,
九、是常住藏,三灾、恶劫不能坏故,
十、是解脱藏,天魔处..道不能稽留故,
十一、是药王藏,常以陀罗尼医疗众生病故,
十二、是神通藏,游诸佛士得的在故,可■此咒功德,赞不可尽。”
然后慧心师太又解释“十大利益”:
一、能得安乐,
二、除一切病,
三、延年益寿,
四、常得富绕,
五、灭一切恶业重罪,
六、永离障难,
七、增长一切白法诸功德,
八、远离一切诸怖畏,
九、成就一切诸善根,
十、临命终时,任何佛土,随愿得生。
“十五种善生”:
一、所生之处,常逢善王,
二、常生善国,
三、常值好时,
四、常逢善友,
五、身根常得具足,
六、遒心纯熟,
七、不犯净戒,
八、所有眷属,恩义和顺,
九、资具.16k.财时,常得■足,
十、恒得他人,恭警护持,
十一、所有财宝无他劫夺,
十二、意欲所求,皆翻称遂,
十三、龙天善神,恒常护口,
十四、所生之处,见佛闻法,
十五、所闻正法,悟甚深义。
不受“十五种恶死”:
一、不为饥饿困苦死,
二、不为枷系杖去死,
三、不为冤家仇对死,
四、不为军阵相杀死,
五、不为虎狼恶兽残害死,
六、不为毒蛇蚊蝎所中死,
七、不为水火禁漂死,
八、不为毒药所中死,
九、不为蛊害灭;
十、不为狂乱失念死,
十一、不为山树崖岸坠落死,
十二、不为恶人魔魅死,
十三、不为邪神恶鬼得■死,
十四、不为恶病缠身死,
十五、不为非分自害死。
……
讲完这些,慧心师太说:“这《大悲咒》有关的佛理我都与你讲了一遍,有的地方,你也能触类旁通。倘若你真有心学佛,今后我们则会有缘再见,施主你好自为之吧!”
到今天为止,慧心师太来我家已有六天,用了五天的时间给我讲了一遍《大悲咒》及有关佛理,我感谢她给了我精神上的力量。
-------------------【丁酉年三月十二日】-------------------
今天一早吃了一顿简单的早餐,慧心师太便对我说:“施主,我看你心已定,我也该回庵堂去了。现在你自己在家念《大悲咒》时,也可思考一下佛理,如果有兴趣,你可以去庵堂找我,我们可以再学习其它的佛经。”
这几天慧心师太每天按时讲经,让我养成了一种习惯,到时就不由自主地想念《大悲咒》,然后再聆听师太的讲解,这种习惯,逐渐使我忘记了忧愁与烦恼。师太说要告辞,我不禁惊惶失措,顿时觉得失去了依靠。师太见我如此,便安慰我说:“施主,看来我与你是佛缘未了,那我回去安顿一下,便再来陪伴你几天,你就别如此伤感了!”
我准备叫王婆帮我雇车送慧心师太回庵堂,慧心师太说:“施主,不必操心!我来的时候就已安排好,今天早饭后那天送我来的车子定然会来接我,送我回庵堂!施主只要常持观音菩共所倡的:清静心、平等心、慈悲心、恭敬心,每天早、中、晚常念《大悲咒》,自会得‘十五种善生’不受‘十五种恶死’。”
果然,话刚说完,如神助,就见到了那天送慧心师太的那辆棚车来到门口,也是郓哥雇的车。慧心师太带上了那个随身不离的竹编箱子,上了棚车,挥挥手,马车便离开了,杀时,便消失在道路的尽头。
我实在不知道慧心师太答应再来陪我会是哪一天,如果那西门庆回来,我岂不是会连累师太。还是我自己去一趟翠屏庵吧!一方面作为拜访师太,二方面也是看看,师太的地方能容得下我不?如果此次侥幸能逃过一劫,留下一条命,那我就恳求师太收留我,让我削发为尼。家中的财产,包括陪嫁的东西,全部变卖,,也够几年的开销,过了几年再想办法,我有手有脚,又不懒,总找得到办法养活自己的。
郓哥接送师太,肯定找得到翠屏庵,等我与郓哥商量好,就在这两天去去庵堂,先看看再作打算。
吊在半空的心,这不才落实下来,晚上也会睡得塌实些了。
-------------------【丁酉年三月十五日】-------------------
这两天也没见西门庆派人来临督和骚扰,想是真出门去办事去了。王婆在慧心师太来的前几天晚饭时还过来看看,到向来她也没回来。这王婆大概是想:这潘金莲一个妇道人家,丈夫死了,舅舅与小叔子又不在,没个主心骨,能做什么?再加上慧心师太,也不过是一个尼姑,这两个人谅她们也翻不起大浪,只不过是念念佛经,讲讲佛理罢了。用不着去守着,再说西门庆是很在乎这个潘金莲,等事了之后,肯定会接回去做小妾。人嘛,好死不如赖活着,只有疯了的人才肯放弃享受荣华富贵的机会,得罪潘金莲也就是得罪西门庆,何苦作恶人嘛!
这样在没有人临视看管的情况下,我又一次找郓哥帮忙。这小哥很仗义,二话没说,仍旧雇了几次雇过的棚车,清晨就带着我出发,紧赶慢赶,中午时分就到了。
没想到,慧心师太的翠屏庵,就在我娘坟■不远的小山上,一条小溪把翠屏庵与我娘的坟隔在两边。
棚车就停放在山下的一家农户牲口棚里,郓哥带着我■着沿山砌好的石坎往上走。这山虽不算高,但要砌好这些石坎直到山顶,也是要花不少的钱。慧心师太出家,修庵堂,砌石块,这都是要花不少的钱,穷苦人家连饭都吃不饱,哪来的闲钱修庵堂?想到这些,心中泛起几分苦涩:佛家强调“众生平等!其实哪里来的平等!如果慧心师太的婆家出不起这笔钱或是有钱也不肯出,那慧心师太哪能在这种山青水秀的地方有个安身立命之地潜心学佛!象我这样出身的人或是比我更穷,更没有出路的人,纵是有千般心万般意去虔诚向佛,能有这样的条件吗?
虽是早春,没有冬天那么寒冷,但早晨的■霭,一怪轻纱似的薄雾,由于没有强烈的阳光照射,它们迟迟不肯散去,我与郓哥边爬石坎,边想着事,看着这的周围的景色,不由得想想跟小姐读过的唐诗中的两句:“远望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不过是庵堂在薄霭中罢了。石径在青翠的松柏林包围之中延到山顶。修庵堂之时,必有讲窟,出家之人是不必追求奢华,所以没有栽什么奇花异草,但松柏一年四季翠绿长青,在一般人心目中,又代表一种浩然正气,所以这小小庵堂却给人一种不同寻常的感觉。
渐渐走近庵堂,它的建筑材料也不流俗,它不象一般寺院用的是青瓦红砖墙,山门的门又厚又重。它是一座小小的四合院,小小的山门大红漆,四周围起的院墙虽是就地取材的山石,却打刻得整整齐齐,那摞起的山石之间用的是糯米粥作的砌缝材料,这围墙俨然浇铸成一体,特别结实。里面的庵堂用的是青砖表达瓦砌就,庵堂的木梁柱没有贴金、雕花,■得朴素、庄严。庵堂的殿堂并不大,殿堂四角翘起的飞檐。还挂着铜风铃,一阵风吹来铜风铃就能发出悦耳动听的声音,总之,这庵堂精巧剔致,品味超风脱俗,倒象极了禁慧心师太的人品。
敲敲山门上的铜环,一个年轻的尼姑约有二下多岁,一如慧心师太,一色的月白色僧袍,她面目清秀,态度可亲。未等我说话,便问,“请问施主是否姓潘?”我略带惊讶:“你怎么知道?”小尼姑说:“师付说‘如果有个美貌的女子,身穿教服而来,她姓潘,是为师的知己,直接带到师付的禅房则可!”
郓哥说:“金莲姐,你与这位师父进去,我在山下等你了!”郓哥下山,我便跟着小师付走进庵堂的小院子,这小尼姑年龄与我上下相同,但言谈举止显得利落能干。从小院子穿过中间的殿堂就是后室。殿堂中供的也是观音菩萨,这是樽贴金的泥塑。观音菩萨站在莲花之上,左手持净瓶,右手持杨柳枝,面目慈祥。身上的衣袂飘飘,显得极为传神,观音菩萨大小如真人稍高一点。据慧心师太说她出家已有三十年,这尊贴金泥塑保护得很好。所以塑象金光闪闪,周围的墙也比其它寺庙的干净,不象是烟薰大燎的样子,塑象前有个铜香炉,金面烧的香烛都是上等的香烛,尤其是烧的那个香,我一闻就知道是上等檀香木制的香,小姐原来就是特别爱烧的那种香。
这庵堂从庵堂的环境,到烧的香处处透着一种高品位雅致。我感觉:在这种地方学佛,科是一种享受。
在尼姑的带领下,我边走边看,一会儿就到了,慧心师太独自一人的禅房。师太的房内放了几架子经书,好象还有各类诗牌本的诗集。一张木塌,上面铺的是薄薄的棉褥子,褥子上面放的是一床不厚的棉被。棉被的被面,被里都僧初的月白色。褥子上的垫单也是■白色,整个房间给人感觉就是简捷中透着一尘不染。
慧心师太见她徒弟带我进来,一点也没觉着奇怪,这是早春三月,又是在心中,天气依然很冷,师太的房间也烧着一盆炭火。师太便问徒弟说:“园静,把泡好的茶给施主斟上,你们出去做功课,有事我会叫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