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怕“拖”,却还是一天一天死命地拖著,拖得精疲力竭,拖得满目疮痍,其间分分合合生生死死都已经有好几次,成了惯常,这倒比分合本身更让人寒了心……
    慢慢坐回去,小丫头们无声无息地进来了,把一地的风流文字收拾得干干净净,脸蛋儿整齐,手脚也伶俐,只因二八年华就恁的动人……秋十一娘漠然看著,想她的如花年华,顾盼生风,却不也那般风光?
    她最风光的年华,全部都抛在那条河边。
    华灯流萤在暗香浮动的河里闪烁不定……
    临楼一瞥的惊鸿,眼波明媚流转,私底传递著的一方小笺,蝇头小楷暗通款曲,或是七步成的佳句终於惹来一笑,伴著咿咿呀呀的小曲流畅不息地上演。舞裙歌板,硬是压过了所有的人间风月……
    犹如腮畔的胭脂,无端的凄丽与惨烈,张扬的红,直烧上眉梢。
    惊才绝豔──
    那一晚,轮到她。
    先是几个小丫头走在前面,妈妈压低了的声音喜孜孜地传进耳里:“各位公子爷,姑娘这就来了!”故意在门口略略一停,一旁早有人挑起帘子来,秋十一娘就这样出场了。
    已是一片惊叹声。
    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她身上,就只有他,视若无睹,兀自哺酒给怀中的女子喝,许久,慢悠悠地抬起头来,那一刻,真是静得可以!──他看定她,一笑,道:“果然是妙人!”
    妈妈急忙赶上来介绍:“这位就是柳家的三公子了……”
    柳三公子……
    秋十一娘一一地上前见礼,只是一双眼睛再没有离开过他。素日里见惯了江南江北的才子词人、公子王孙,狷狂的有,清逸的有,耿介的也有,却没见过这等人才。一向以为六朝人物只不过是扑朔的神话,没想到让她碰见他,亭亭的,举手投足,竟是谢家子弟的风度。
    芝兰玉树。
    落花时节再逢君
    多年以後,他又回到江南。
    正是落花时节。顺流而下,处处风致嫣然,时而,会有浮在水面上的一点落紫残红平滑地掠过江心月影。
    一曲横笛,系舟处,又是断岸垂杨。
    记得十岁那年,第一次随父亲上灵隐寺听人讲经。说的是一段圆觉──
    “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犹如迷人四方易处,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譬彼病目见空中华及第二月。”
    说经的禅师长了一把大胡子,端坐坛上,不怒自威。
    虚空如何生花?从何而来第二月?
    一时间,竟是如醉如痴。
    很多年後的一个晚上,也有一个和尚,皱著眉,反复追问:“何谓第二月?何来第二月?”
    篝火劈啪作响,四野空旷,他看著月光在雪地里一泻千里,想了想,回一句:“千江有水千江月。”
    千江有水千江月──
    那个晚上,他一回头,就撞见那人眼底澄明月色。
    那人姓谢,名长留──虽取得好名字,但,不知何故,却也是羁旅天涯了。
    一曲落花,引得各自黯然,咫尺间,竟已是刻骨相思!回头看著那人,他想,是醉了吧?然而天下之大,不知道会不会再有一人能惹他相思如此夜?各有前因,末了,还是只能天各一方吧……
    他把惯用的竹箫留在雪地里。
    ……
    但终於还是不期而遇。
    那夜的明砀山,山高月小,他独坐山巅,耳听得倦鸟归巢,便知道那人是不会来了。
    “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际,由有种种恩爱贪欲,故有轮回。若诸世界一切种性,卵生胎生sh生化生,皆因欲而正性命,当知轮回,爱为根本……欲因爱生,命因欲有,众生爱命,还欲依本,爱欲为因,爱命为果。由於欲境,起诸违顺境背爱心而生憎嫉,造种种业,是故复生地狱饿鬼。”
    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阴炽盛,他知道求不得是最苦,情爱二字,一沾惹,便是万劫不复。但既已相遇,便是前业,若是为了那人,就是沈沦欲界、永陷轮回,生生世世不脱苦海,也都是甘愿的了……
    没奈何,谁教生得满身香?!
    反反复复,思量许久。天亮的时候,他下了山。
    从此就别了江南。
    一叶扁舟尾随那人而去,朝朝暮暮、晨晨昏昏,陪他落拓江湖,陪他辗转天涯,陪他挑灯看剑,陪他浴血杀敌醉卧沙场……
    军中无事的时候,他常常寻一个无人的所在坐下,闲看天际归鸿山月高悬。塞上朔风凛冽,代马矫健,离离草原荣了又枯,枯了又荣,风吹草低年年不改,想起过去的事,眨眼竟已是十四年光景。
    “维扬柳,就只合长在江南水软山温,边关苦寒,不是你的地方。有朝一日,此地再没有长留,你亦不必再长留……”
    果真如此?他只知道,为了眼中人,天底下哪还有什麽地方去不得的?
    那人躺在病榻上,一双眸子清澈地望定他:“这辈子是不成了,但,若有来生,定许三生。”
    他握紧他手,笑一笑,眼泪沈沈落下。
    那年春草再绿,世间再没有长留。
    等到落花时候,江南得回了柳三公子。
    “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犹如迷人四方易处,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譬彼病目见空中华及第二月。”
    ──何谓第二月?
    ──……千江有水千江月。
    千江都已干涸。
    此生唯一记得的月色,是那日扬州遽逢,那人笑眉如天上初弦。
    三生定许……三生定许……──他想,就这一次,信了他吧……
    长留,长留,我亦不厌生死,不求果位。若有来生,只求落花时节,再来与你相会……
    谢长留之解惑篇
    先容我深呼吸一下──好──各位看官听表:
    《谢长留》开坑以来,历时数月,几度停笔,终於宣告结束,想来於己於人都是美事一桩吧?!谢谢各位大人的支持和回帖──鄙人统计了一下,大部分回帖都是一句言简意赅的“好少”,慈悲为怀的大人就会说“多写点吧”,虽然如此,依然还是很感谢的──一鞠躬。
    又,大约是小子表述不当,正传里有很多含混不清情节模糊之处,特在此做一总结,以飨读者。
    文中有数处官职、地名、年号等等不能一一对应时代的错误,对此,各位可以忽略过去,故事的背景是纯属虚构的一个朝代,一切背景和人物都是子虚乌有。我们姑且像文中提到的那样简单的称它为“圣朝”,这个朝代经历了圣宗、太宗、孝宗三代君主,到了孝宗某年,忠奋侯谢标将军领军打了一个大胜仗,於是改年号为“大平”。也就是这一年,长留出生了。这个时候重华已经七岁。(说到这里,纠正一个错误,孝宗长公主嫁给卞司空的小儿子,生下锦娘,锦娘又和谢标生下长留,因此卞司空应当是长留的外曾祖父而非曾祖父。这个错误完全是由於我的缺乏常识引起的,请恕罪则个……)十三年後,重华即位。年号“万统”。故事开始於万统七年的大小榆谷之战,然後便是立後、出走等等。有一些情节,比如应四的身世,重华为什麽一意孤行任裴章为大将,在正文中都没有交代,倒不是没有考虑到,单纯是因为懒的缘故,想著不写不也是一样看得懂麽?就略过去了……汗……(我毕生致力追求用最少的字完成目标……)
    但是,後来还是在番外里尽量交代了(──早知道还是要写番外,正传就不节约了啊……),还有就是长留之所以可以顺利出宫,其实是因为重华特意派去了应四,交代得比较隐晦不知道大家看出来没有。我想重华对长留的了解应该是超过长留所能想象的程度的,这也是後来他敢用裴章的原因吧?
    综上所述,就是,这个故事必须前传、正文、番外这样一路读下来才能完全弄明白。
    一贯认为文章是为了自娱而非娱人。《谢长留》是自己写得很开心的文章,兴之所至便涂抹几笔,若没有心情就任由它闲置一旁,所以,结构失於零散,很多线索开头提到,後来因为种种原因也就略过不提了。
    但是,从一开始就没有想过要涉及政治或者宫廷斗争的内容。
    个人的意见,所谓历史,不是看几本小说,或者二十四史一路看下来就可以了的,要写历史题材没有四五十年的人生历练实在是自取其辱,笑。再者,历史是一个大的轮回。比如,唐,兴於女祸,亦毁於女祸;而,欺人孤儿寡妇者,孤儿寡妇又被欺。一朝一代的历史,也决不是可以与整个大的历史阶段相割裂的。一件历史事件的发生,决不是表面看来的简单,其中因缘有的时候可以追溯上百年,牵涉到的各方势力纠葛与斗争,更是难以想象。所以,我从来是不敢碰这类题材的。
    凤凰写文,纯为自娱,亦自有坚持:一坚决清水不碰h,二不肯白烂,三决不弱智低能,四女子当妩媚男子当飒爽,是断不肯写出人妖来的。
    有人问:长留为什麽不愿意回去?
    其实文中已经交代得很清楚了。相爱并不一定可以相守,世间多的是身不由己,这样的结局也算是自己的一点感慨吧?!
    有大人问是不是对重华的惩罚。我觉得不是。在我个人的观点,重华并没有作错什麽事,男子汉大丈夫难道不该承担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麽?在他所处的地位,我觉得他所做的正是他该做的。我读金庸,最恨的就是不能嫁郭靖为妻,郭靖为国为民,正是好男儿的典范。打个比方,他难道会为了黄蓉弃襄阳於不顾麽?重华也是如此,就我个人的观点,他若是一味偏袒长留致朝纲不顾,我是看不起的。而那个时候的长留,虽有豪气,但终究并不成熟……
    重华的戏份不多,据说甚至不如沈江,笑,这倒是有意为之了。重华是舜名,取名重华,就是寓意明君。由於篇幅所限,也因为不写政治历史宫廷斗争,确实是难以表现的,所以,只好希望借由这个名字可以看到一点点人物风骨。也因为这样,干脆安排写他的地方都淡淡扫过,一点一点的淡墨,把他放在离故事稍远的地方,再借由长留、应四、柳三公子等人的眼睛和舌头来描述他。
    最後,“攻受不明”──这一点我是坚决不同意滴!重华是攻,长留是受,多明显?^^
    三个番外,各写一人。
    重华篇最失败,大约是因为关於他有太多话想说,提笔的时候反而就不知道说什麽了。〈醉笑陪君三万场〉,写应四,我很喜欢她,大约是和我有些相似吧?(汗)柳三篇,本来取名〈千江有水千江月〉,正好和〈十年踪迹十年心〉对应,不过最後还是改作了〈落花时节再逢君〉,一是对游子言,指柳三在落花时节重回江南,再来,就是他心里唯一的愿望,也是各位看官的愿望──在某一年的江南,正逢落花时节,又再见长留……
    承蒙各位看官大人不弃,《谢长留》至此正式完结。包括前传《长留传》,正文《谢长留》以及三个番外《醉笑陪君三万场》、《十年踪迹十年心》、《落花时节再逢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