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不能......”
    ”遗诏可否不盖玉玺?”
    ”......不能......”
    君来看着承安,不再说话。在照君来的逻辑里,既是不得不做的事,那就只有收拾心情打起精神用心去做。最好做得又快又狠,让自己连回味痛苦的机会都没有。
    照影想一想,慢慢道:”这两天在皇上寝宫里,又见到了他当初画的那幅画。这次再看,我想起一个问题。”
    几个人都等着他往下说。
    ”他......如果不是一开始就知道自己有性命之危,还......能不能画得那么好?”
    照月轻轻一击掌:”有理。国家不幸诗家幸,话到沧桑语始工。正是因为处在生死关头,才逼得他孤注一掷,把潜力和天分发挥得淋漓尽致。”
    照影接下去:”所以,依我看,逼一逼,倒不见得是坏事......”
    照月点点头:”不错。传国玉玺,是昔日篆刻大师邓砚山贺太祖登临大宝所刻,也是其巅峰之作。没一点压力,恐怕难以激出直追先贤的本事来。”又一笑,”......艺高者难免手痒,就算......明知死路一条,也未必能拒绝这样诱人的挑战机会。”
    ”而且......”照影斟酌着,”殿下既然觉得......他不见得有情......倒不如,不如......”
    照月替他说下去:”不如逼出点恨来,总比心里什么也没有强。须知爱恨之间,一念之差,最难分辨......他玉玺过手,自认必死,到时候,殿下再......”
    再怎样?这就不用爱情参谋们教了吧?
    承安立定。
    也罢。
    你片尘不染。
    我满手血污。
    既然不能随你超脱,便把你拉下来一同沉沦吧。
    丹青睁开眼睛,看见头顶上罗幔珠帘,想:我一定是在做梦。
    忽然听到一个声音说:”丹青公子,又见面了。别来无恙?”吓得一骨碌爬起来,定睛看去,竟然是赵让。
    ”噩梦噩梦,快点醒来,快点醒来......”一边想,一边伸手掐自己脸蛋。
    赵让上前行了个礼:”冒昧把公子请来,得罪之处,还请见谅。”--态度一定要好,面前这个人,说不定就是将来的半个主子,这次自己出手抓人,实在是万般无奈下做出的大大牺牲,只求殿下心里有数就好。
    丹青想起来,之前他和水墨师兄在客栈里闲聊到犯困,各自睡下。现在,却到了这里。心神立稳:”这是什么地方?”
    ”逸王在京城的府邸。”
    该来的,到底还是来了。只是不知师兄怎么样。丹青慢慢坐直身子,看着赵让。
    ”公子上次不辞而别,王爷甚是挂念。”
    ”赵大人,有话还请直说。”
    ”有件事想请公子帮忙。”
    ”逸王府手眼通天,我一介草民,哪里帮得上什么忙。”
    贺焱推门进来:”这个忙,丹青是一定帮得上的--有一方古印......”
    丹青把右手伸出来,食指上伤痕宛然:”恕我无能为力。”
    贺焱愣住。
    怎么会这样?!怎么能这样?!
    旁边的赵让忽道:”公子可知,在下使什么兵器?”
    另两人都不解的望着他。赵让功夫已臻先天之境,就连贺焱也没见他用过兵器。
    ”在下的兵器,乃是左手刀。”赵让看着丹青,”所以,我一见公子,就知道公子必定善用左手刀。”虽然此刀非彼刀,运力的方向、技巧,却有诸多异曲同工之处。
    --这一文一武两大宗师pk,丹青第一局全胜,这次却叫赵让找回了场子。
    丹青面无表情:”佩服。”
    贺焱心道”好险”,幸亏峰回路转,柳暗花明。看着那苍白而略显细瘦的手指,想起这双手的妙处,暗暗叹息,忍不住问道:”丹青的手--”
    ”有人借这双手画的画杀人,我断指明志,立誓封笔收山。”
    贺焱心中大震。他......竟然什么都知道了......竟然用这样激烈的方式......与赵让对望一眼,彼此都从对方眼中看到无比的震惊和担忧:这件事......如果让殿下知道......只怕再也狠不下心肠......
    试探着道:”殿下和皇上......他们叔侄间这些年来,已经是不死不休的局面......他有不得已的苦衷......”
    丹青看贺焱一眼:”先生,世人皆不得已。”
    --不得已,能够解释原因,并不值得原谅。
    贺焱一咬牙一跺脚,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丹青,你说封笔收山。不过,天下事,总有例外的时候......”朝赵让使个眼色--就叫你我把恶人做到底罢。
    赵让从旁边的隔间捧了个画轴过来,在床前的几案上展开。
    丹青一眼扫去,只觉天旋地转,心突突直欲跳出胸腔,两耳”轰隆隆”响个不停,双手掩面倒在床上。
    --赵让拿来的,是隆庆八年正月初八,师兄弟们欢聚一堂连句成诗后,十三岁的丹青作画,水墨师兄题字,送给师傅王梓园的那幅众弟子全家福。这幅画,师傅珍爱非常,从彤城一直带到乾城。
    ”他这样逼我......这样逼我......”丹青心中惊怒交加,恨极了赵承安。胸口剧痛,喉头腥甜,硬生生把一口鲜血咽下去。”他不过就是......有所图谋,我......犯不着和他赌气......我不能......害了师傅他们......”
    慢慢撑着坐起来,垂下眼睛:”先生有话请讲。”
    贺焱把一开始的话题接下去:”有一方古印--”
    ”是什么印?”丹青领教过逸王府中人避重就轻的本事。什么”下人不小心洒了点水”,其实是整幅画都泡成了浆。
    ”呃......是传国玉玺......磕破了边儿......”
    ”多大的边儿?”
    ”摔碎了一个角......”
    第 49 章
    六月十九,丹青入宫。
    承安痴痴望着他。
    这大半年时时刻刻心心念念,反反复复来来回回,一颗心为了他拆开了揉碎了烤化了蒸干了--早把这个身影溶入骨血之中。
    除了你,天下再没有别的人别的事,叫我这般销魂。
    现在,他就站在面前。
    ”丹青......”仿佛呼唤,仿佛叹息。这一个镌刻在胸膛的名字多日不敢出口,此时却化作甘霖普降,迅速注入干涸已久的心田。
    终于又可以看见他。原来......只是能看见他,就已经如此美好。
    ”丹青......”承安伸出手,想要碰触他。
    ”殿下有礼。”丹青双手拢在袖子里,微一躬身。
    承安的手停在半空。
    为什么......会是这样的感觉?冷淡、疏离、痛恨......都很好理解。为什么,我会觉得眼前的人飘忽不定朦胧不清......如水中望月,雾里看花......这样美,又这样惶惑不安......一定是我太想念他的缘故。不要紧,慢慢来,慢慢来......
    ”你......走的时候,身子不大好,现下......好了没有?”
    ”托殿下鸿福。”
    ”怎么还是这样瘦......脸色也不好......”
    ”多谢殿下关心。”
    ”我......后来......”承安忽然陷入迷茫之中。
    我是要说什么来着?我本来打算说什么来着?心底深处,对于自己后面要说的话,要做的事,仿佛充满了忧虑和恐惧,下意识的命令自己不去想起来。苍天啊,如果......时间能停留在这一刻多好!如果......之前所做的一切只是单单为了这重逢的一刻该多好!
    ”咳!咳!” 贺焱干咳两声。
    唉,这半天还不到正题。不能拖得太久,虽然丹青自己一定不会说,但是万一让殿下发现他......曾断指明志,这事可就拿不准了。
    承安放下手,呆立半晌,忽然笑一笑:”你答应过的,要刻一方印送我。”
    ”当日殿下也曾许诺,‘润格单算,另有菲仪'--果然厚礼。”丹青话里掺着冰。
    承安温声细语:”不这样的话,你怎么肯来见我?你放心......”
    上前几步,温柔的,坚定的,把他拥住,不容挣脱。
    --啊,狂潮决堤而来,瞬间填满心中的空洞,波涛澎湃,击荡冲刷......疼......然而,如此心满意足......每一滴血液都叫嚣着告诉自己:不能放手,不许离开。
    丹青身子笔直僵硬,别过脸去--他竟然,竟然,还有脸,还有脸叫我放心,叫我放心......这样的人,含着笑,带着泪,一刀一刀将你凌迟......
    恨意如惊涛骇浪,卷起寒冰巨石,化作轻轻的三个字:”我恨你。”
    承安在他耳边低低的笑:”我只怕你......不肯恨我......”
    唉......旁边的人都看不下去了。殿下一定是最近压力太大,才会表现失常,大失水准。这样下去,搞不好要丢盔弃甲当场缴械。
    ”咳......咳!这个......殿下,时间紧迫,不如......请丹青公子先看看那玉玺。”
    前朝的玉玺,早已毁于战火。元武帝平定天下之后,准备登基称帝。他一生纵横,沙场征战,谈笑用兵,自有睥睨天地的气势,对规矩细节并不十分看重。作为个人印信的,不过是一方私章,也未曾想过要专刻玉玺。
    当年秋天,一向干旱少雨的西北蓝田突然连降暴雨,半夜电闪雷鸣,山崩地裂。雨停之后,蛇山顶上霓虹飞架,祥云拢聚。开始大家以为只是彩虹,后来发现居然连日不散,只怕是异宝出世。上山一看,峰顶一眼温泉消失无踪,泉眼处露出一大块白色璞玉。
    蓝田向以产玉出名,却多翡翠墨玉,白玉极为罕见。更何况其中七彩纹理隐现,云烟山水,鱼跃龙腾,堪称鬼斧神工。
    这样好东西,自然进贡给即将举行登基大典的新皇帝。尽管元武帝是实干家,面对如此祥瑞之物,也是龙心大悦。
    名满天下的大才子,篆刻大师邓砚山听闻此事,自己找上皇帝,请求用此玉为他刻一方玉玺。邓砚山清高出世,超然物外,一向不理会红尘俗事,皇帝很奇怪他怎么给自己这么大的面子。
    邓砚山于是讲出一番话来。
    ”古人云,玉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其声舒扬,专以远闻,智之方也;不挠而折,勇之方也;锐廉而不忮,洁之方也--故君子当如玉。天下纷争数百年,仁人志士何其多也?陛下能承天运,起草莽,收拾江山,独挽狂澜,正是君子中的君子。”
    ”玉在璞中,须君子具慧眼识之;玉不琢则不成器,须君子以妙手治之;玉通灵易碎,须君子以仁心养之。切磋琢磨,精雕细镂,贴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