弼为河东节度使。李光弼由太原出井陉口,一连收复七座县城,直奔常山。史思明闻讯,率五万大军从西包围李光弼于常山。郭子仪率军东进,与李光弼会合,以十万唐军,与史思明会战于九门城南,大获全胜。
    沙河大胜!
    嘉山大胜!
    郭子仪连连挫败史思明大军数次,斩杀叛军数万之众,声名天下皆知。一时间,河北诸多郡县军官与百姓纷纷起义,尽数归唐迎接郭家军。
    正在洛阳高做皇帝梦的安禄山惊醒之时,河北已丢,后方交通线已被郭子仪切断,只剩下汴、郑几州,进退两难。
    固守相州多月,子清听到这个消息,终于浮起了往日的笑脸。
    唐字大旗在城头飘扬,子清手心握着郭子仪写来的联军北攻范阳,直捣黄龙的信件,心中压抑多日的石块终于不见。
    这个天下,终于要走出乱世了吗?
    “子清……”朝锦迟疑地唤了子清一声,这个久违的笑,让朝锦微微失神。
    “朝锦,你给我绣的云呢?”子清笑然瞧着她,“那么多个月都过去了,我可是一眼都没瞧见。”
    “在这里。”朝锦从怀中掏出放了数个月的云帕,“你叫我做的,我都做了。”
    接过朝锦的云帕,子清终于长长舒了一口气,“原来朝锦你绣的东西那么好看。”
    朝锦心底一暖,不禁笑然,“真的好看?”
    子清点头,“是啊,以后可要多绣才是。”
    朝锦眉头一蹙,瞧着子清的脸,“来世,你要我绣多少都成,这一世,这是最后一次绣东西,我不要做这样温柔的史朝锦……”
    子清摇头,“朝锦……”我不是想改变你,我只想你能安心的活每一天,不用再去算计什么。
    “子清哥哥!子清哥哥!”忽然李若的声音响了起来。
    “若小姐?怎么了?”子清看着她的脸,不知道是惊还是喜?
    “郡主……郡主嫂嫂要生小娃儿了!”
    “哈哈,这是天大的好事啊!霍姑娘呢?”子清忍不住一声大笑。
    “霍姐姐与雅兮姐姐已经在帮郡主嫂嫂接生了,还专门叫我来告诉你这件事,雅兮姐姐说,你若是知道了,定然会很开心的。”
    “开心!我当然开心!”子清一边说着,一边将朝锦绣的云帕放入怀中,“朝锦,走,我们去看看新生的小娃儿!”
    “好……”许久没看见子清这般快乐的脸,朝锦忍住心底的酸楚,跟着子清朝府衙走去。
    脚才踏入府衙,一声孩子清脆的哭声便从内院传出。
    “李公子的孩子出生了!出生了!”子清激动万分,忍不住奔进内院。
    轻轻地敲了敲门,子清有些迟疑地开口,“我……可不可以进来看看孩子?”
    雅兮与霍香相视一笑,霍香将孩子交给雅兮抱住,起身开了门。
    “孩子在哪里?”子清第一句话倒是让霍香有些恍惚。
    霍香轻轻一指雅兮,“在你娘子怀中。”
    “呵……”子清缓缓走了过去,瞧着此时此刻怀抱婴孩,嫣然一笑的雅兮,不禁一呆,雅儿,你知不知道你好美?
    子清的目光落上了那孩子的脸,皱皱的小脸显得格外可爱。“他……叫什么名字?”
    在床上虚弱的云欢泪然一笑,轻声道:“我想叫他念羽……希望他能成为他爹爹那样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好……这名字好!”子清点了点头,伸手揽住雅兮的肩,“雅儿,你知道吗?我好久都没这样开心过了。”
    “傻瓜……”轻轻一嗔子清,雅兮微微靠上她的肩,“我听军内将士说,就要天下太平了,这孩子定是给我们送喜兆来的。”
    朝锦立在门口,含泪瞧着子清与雅兮,忍不住心中一阵痛楚,就要天下太平了,而我,是不是也该找个地方过完这一世?等着子清你许我的来生?不觉,泪水滑落,朝锦悄然背过身去,子清,雅兮,祝你们今生白头到老,恩爱缠绵……
    子清,下一世,你只是我一个人的了……
    泪然一笑,朝锦擦了擦眼泪。
    作者有话要说:更文~~给位读者大大久等了~~
    第九十九章.北上朔方
    自唐玄宗斩了封常青、高仙芝后,任命老将哥舒翰为统帅,镇守潼关。
    安禄山叛军在洛阳左右为难,强攻潼关多月不下,若是郭子仪当真在这个时候袭击了老巢范阳,那么这个乱世必然终结。
    可是,万万没想到,唐玄宗与杨国忠在这个时候竟然想尽快平定乱事,下旨胁迫哥舒翰率领潼关之中的二十万大军出战袭击洛阳。
    安禄山苦等多日,等的就是这样一个结果!
    谁也没想到,一片大好的情势,竟然刹那逆转乾坤,出兵潼关的哥舒翰与安禄山交战,最后以惨败收场,天下震惊!
    不出一日,潼关被安禄山攻破,西京长安,失陷在即。
    “昏君!”子清立在相州城头之上,忍不住狠狠一骂。
    潼关一破,长安必陷,若是等安禄山回头集结兵力攻打相州,是绝对撑不过三日。
    事到如今,能做的只有舍弃相州!去朔方与郭子仪会合,再谋后计!
    长长一叹,子清无可奈何地走下城头,沉声吩咐守城将士,“传令众将,一日之后,全军北上朔方!”
    “得令!”
    夜色深沉,四更天。
    蜡烛将烬,烛火有些微弱。
    瞧着子清熟睡的脸,雅兮含笑轻抚着她的鬓,心疼地瞧着她双鬓上的几缕白发,这一年多的乱世,你一定很累很累吧?
    悄然靠在她的心口之上,雅兮轻轻蹙眉,又要颠沛流离,北上朔方,你的心一定不好受。
    “傻瓜……在做什么?”子清嘴角一弯,睁开眼来,深情地瞧着她,“马上就要天亮了,再不好好睡一下,明日路上可睡不成啊。”
    雅兮只是轻轻摇头,“我舍不得睡,想看看你。”
    捧起雅兮的脸,子清柔柔一笑,“我也觉得怎么看你都看不够啊……”
    “不正经。”雅兮羞然一笑,坦然迎上子清的眼,“子清,不要什么都一个人抗,好不好?”
    子清轻轻一笑,“我哪里是一个人抗?你也在帮我抗啊,为将士洗衣,做饭,包伤,若是没了你,我定然不能安心在沙场杀敌。”说着,握起雅兮的双手,心疼地轻轻一吻,唇瓣摩挲着上面的茧,“我相信乱世会过去的,有一天,你不用再拿捣衣棒洗衣,不用再看见血淋淋的伤口。”
    “到那时,我还是要拿捣衣棒洗衣,只为你,洗去衣裳上的尘土……”雅兮含笑憧憬,“一直洗到我们都白发苍苍的那一天。”
    “雅儿,我好久没听你唱歌,跳舞,弹曲了……”子清抱紧她的身子,唇纷纷落在她的颈间。
    两具交缠在一起的身子渐渐升温,雅兮红着脸慌然按住子清的唇,“你……你这个样子……我怎么唱?”
    “呵呵……”移开她的手,子清轻轻一笑,“我耳朵可以听啊,唱一首《子夜歌》吧……”
    “唱可以……”雅兮羞然瞧了子清一眼,倒在子清怀中,有些慌乱,“你可别得寸进尺乱来啊。”
    “好……”子清轻轻闭上眼,抱紧雅兮的身子,“我好好听雅儿的歌声。”
    “朝思出前门,暮思还后渚。语笑向谁道,腹中阴忆汝。 揽枕北窗卧,郎来就侬嬉。小喜多唐突,相怜能几时……”
    雅兮唱得很低,却依旧是如此婉转脉脉。
    “雅儿。”子清忽然睁开双眼,皱起眉头,“我不喜欢那一句——相怜能几时。”
    雅兮慌然含笑摇头,“那只是一句诗罢了,你不是一直都在怜我吗?”
    “雅儿……”突然子清颤然吻上了她的唇,“我……想……”
    深情的回应着子清的唇,雅兮的一双纤手缠上了子清的后颈,羞然一笑,唇舌的若即若离之间,雅兮低声说,“我就知道……你会乱来……”
    “谁叫你是我的雅儿呢?”
    “你就只会欺负人……”
    蜡烛终烬,房中陷入了一片昏暗。
    雅儿,我想倾尽一生之情的去疼你,可是这个乱世为何半点不容我们安静地走到白头呢?
    子清,此生得你垂青,雅儿已经无憾了……雅儿不怕乱世,不怕烽火,怕的只是你的心一直这样累下去……还有朝锦,子清,这么些年来她对你的付出,我知道你的心也在煎熬,若是有机会,我为你还……
    “雅儿,你不认真……”子清的声音忽然在耳畔响起。
    雅兮轻轻一笑,“你欺负人还要被欺负的人认真啊?”
    子清一怔,忽然脸红,将雅兮压在身下,“我偏要你认真呢?”
    “好……夫君大人……”雅兮抱紧子清,热烈地回应子清的唇,悄悄地,两颗泪珠滚下眼角,这样幸福的日子,若是有一日不见了,子清,你会如何呢?
    “雅儿,我只想一心一意地陪你到老……”
    “我也是……”
    “那娘子为何落泪呢?”
    “我是感动……”
    “傻瓜……”
    一夜缱绻缠绵,终究还是到了北上朔方的一刻。
    为子清整好衣甲,雅兮瞧着眼前英武不凡的女子,不禁一呆,“还好你没让什么公主的看见。”
    “呵呵,对啊,为何我没当个什么驸马、郡马的?”子清忽然一笑。
    “好啊,去了朔方见到郭将军,你可以问问啊。”雅兮嘟起嘴,背过身去。
    子清摇了摇头,轻轻抱她入怀,“雅儿,什么公主、郡主的,都与我无关——我们该出发了。”
    “嗯。”点了点头,雅兮笑然一瞧子清,离开子清的怀抱,拿起床边的行囊,“走吧。”
    子清淡淡一笑,与雅兮一起走出房。
    “朝锦?”
    朝锦轻然一笑,“乱世未完,自然要随你北上,怎的,不让我去?”
    子清摇头一笑,“自然是要去,不然你一个人在乱世之中,我怎能放心呢?”
    朝锦迟疑地一瞧雅兮,“当心说错话,晚上娘子不许你进房。”
    雅兮轻轻摇头,将行囊交给子清,上前拉住朝锦的手,“朝锦,我们先上马车,不用管她。”
    “雅……”子清惊然瞧着雅兮。
    朝锦微微一惊,“雅兮你……”
    雅兮默然摇头,只是拉着朝锦便往府衙外走去。
    子清舒眉一笑,复又皱起眉头,朝锦,若是到了朔方,郭子仪因为你父史思明刁难于你,我会不惜一切,保你周全。
    云欢刚生产不久,不宜劳累,但是又非走不可,唯有准备两辆马车,一辆铺满软被,供云欢与小念羽坐车北上。
    另一辆则载着霍香,李若,雅兮,朝锦一同北上。
    大唐天宝十五年六月十三日,凌晨唐玄宗逃离长安,长安最终被安禄山攻陷,河北一带,因为两京皆入叛军之手,惶恐不安,不多日,在史思明大军的征伐下,再次陷落。
    西逃的玄宗到了马嵬坡,六军不发,龙武大将军陈玄礼发动兵变,请杀杨国忠与杨贵妃,轰轰烈烈的三郎别玉环的传说终于上演。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一段乱世,一段长恨歌,最终玄宗入蜀,太子李亨在灵州自行登基,史称唐肃宗。
    终于到了朔方,郭子仪看着子清带领相州新募的四万大军来投,万分激动。
    “晏将军,子仪为大唐谢谢将军在相州固守多年,辛苦了。”双鬓苍苍的郭子仪当先下马拜倒,惊得子清慌然下马同样跪倒在地。
    “郭将军别这样,子清只是做该做的事。”
    “哈哈,英雄出少年!大唐要是多几个晏将军,这场乱世怕是不会持续如此久。”郭子仪望着长安,“可惜……可惜……”
    “郭将军,您是名留青史的名将,长安会收复的,这一天,不会远的。”子清抱拳一拜,终于看见一个正面的历史真人,子清的心还是忍不住一阵激动。
    “来!来!快进城!”郭子仪起身往后一指,“皇上已经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