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态度,这日子就过的快一些了!好在我还有娘娘兄妹几个,这一辈子也不算是白活了。”
    静姝知道娘亲是在安慰自己,“娘,你说的我都明白,只是我这心里,唉!”在自己的娘的面前还装什么装?要说不介意是不可能的。
    “傻孩子,你的心里苦娘都知道,娘也经历过,不过也不要一直拗着,平心静气的接受,咱们图
    的不是现在,时间长了,最后赢了才算是赢了!”就像自己,夫君也是有小妾的,而且小妾还生了孩子,可是呢,看看现在,钟姨娘已经不在人世,她生的孩子也不能再祸害别人了,而袁姨娘如今也就是个摆设,自己如今和夫君也感情很好,儿子女儿都有出息。日子是越过越好了,所以以前受的委屈算什么?笑到最后才是最好。
    “娘,我不是小孩子了,知道怎么做才是对自己最好,对乾哥儿和宣哥儿最好,我不会任性的。
    娘,我不是听说四婶要给英姐儿说亲吗?怎么还没有定下来?我这边贺礼都准备好了!”英姐儿是这一辈里除了钰哥儿外最小的孩子,虽然对四婶那边不怎么感冒,但是这添妆的面子还是要给的。
    秦氏道:“你四婶那样的性子,你也知道,高不成低不就的,说的高了,又觉得比媛姐儿要好,她心里不舒服,说的低了,又觉得没面子,本来前段时间都已经看好了几家,这不又都没有定下来。”她还没有说的是,郑氏本来是想着能让静姝赐一门婚事的,但是觉得这样太便宜了英姐儿了,毕竟媛姐儿都没有这样的待遇,更不用说鸿哥儿了,所以她才不想给自己的庶女挣面子。
    静姝道:“反正我这边已经准备好了,等到时候娘派个人给我个信,我也好把东西送过去。对了,娘,六弟已经六岁了,我想着,能不能让他在上书房一起学习?”
    “上书房?太子爷还那么小呢。”秦氏心疼的说道。
    静姝笑道:“也不小了,皇上也说现在让他启蒙认几个字,慢慢的教,而且,还有荣王府的几个孩子,也跟着一起过来,我想着六弟的年纪也刚好合适,不如一起进来,娘,你觉得怎么样?”
    当然好,能进宫学习是很好的事,秦氏就算是再心疼小儿子为了他的前程也会让萧钰过来的,“只是你大伯母家的芠哥儿年龄比老六还大呢,如果只叫老六一个人,恐怕会不好!”
    “这个,我也早想清楚了,大表哥家里的岚哥儿不也是那么大的年岁吗?都一起过来吧,大姨母家里的孩子也都在呢,先生都是好的,多一个也不算多。”
    “娘娘想的周到,那臣妇这次回去就和老爷他们好好商量商量。”
    等过了几天,静姝得到确切的消息,于是把乾哥儿找过来,告诉了他这个消息。其实他现在是和大家一起学,等到了年纪,就有专门的师傅单独教他了,趁这个时候能多教几个好朋友对他以后有好处。
    “小舅舅?”乾哥儿道:“我知道了,我会照顾他的。”静姝不由的好笑,你才多大一点儿啊,还照顾?“你小舅舅是你的长辈,可不许没有礼貌了,还有,这次还有你几个表哥一起过来,不许欺负他们,知道吗?”
    “娘,我这么小,怎么会欺负人?我只欺负坏人!”他现在已经从木易那里学了几招了,对付比他大一两岁的没有问题。
    “知道你懂事,还有你三伯家的几个堂哥,也要好好的对待知道吗?以后你长大了,说不定这些人都是你的帮手,可不要仗着你的太子身份就目中无人,知道吗?”虽然荣王做的事是死罪,但是荣王妃用心良苦,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儿子的平安,所谓收买人心也好,恻隐之心也好,静姝都要好好的对待他们的孩子了!
    “娘,我明白,是要礼贤下士是不是?上书房的先生都交给我了。”
    “呵呵,咱们乾哥儿真聪明,娘说的大概是这个意思。”小孩子也不能说太复杂了。
    最好上书房的人都到齐了,静姝还让人把孩子们叫过来吃了一顿饭,萧钰大概是想和静姝说说话,不过到底是长大了,知道时机不对,也就忍住了说话的冲动。
    等到回到自己的家,秦氏问他在上书房如何的时候,萧钰道:“都挺好的,上书房那个地方挺大的。”大概大家的身份都是差不多,所以也没有存在谁巴结谁的事情,相互之间只凭学问说事,只是想到太子爷小短腿的坐在椅子上认字,他就觉得好笑。
    “娘,太子怎么那么小就开始在上书房了?我才是五岁才开始启蒙的。我看他今天坐到椅子上,腿都没有到地上呢。”
    “你这个孩子!太子爷是咱们能比的吗?学的早才能更早有本事。你在那里可不能仗着你姐姐的势惹是生非,否则我和你老子可都不依!”
    “娘,我都知道了,你都说了不下五遍了,我耳朵都要磨成茧子了!”萧钰嘟起了嘴。自己也不是小孩子了,为什么娘就是记不住呢?
    这边秦氏为萧钰能进上书房而高兴,那边静姝的二嫂孟氏则是有些不高兴,她的儿子蕴哥儿也只比小叔子萧钰小那么一岁,没有进上书房,她心里是有那么一点点的不高兴的,这不高兴在晚上歇下来的时候就委婉的透露给了萧衍。
    萧衍猛地起身,说道:“人贵在知足,娘娘那边已经让我们这边进了两个人了,难道还要弄进去三个人?外面的人会怎么说她?如今娘娘宫里的事都忙不开呢,我们身为外戚,不想着帮她,反而因为这样的皮毛小事就觉得自己受了亏待?那我且问你,父亲这个京定侯的爵位是谁给他弄来的哦,以后传给谁?难道我们只记得娘娘能给我们的好处,稍微觉得自己亏了,就抱怨起来?”萧衍一直觉得是因为自己的缘故,才让静姝到了皇家,心里一直愧疚的不行,所以孟氏一说,他心里的火就噌噌噌的往上冒!
    孟氏也觉得自己是嘴欠,明明知道夫君的逆鳞在哪里,还偏偏的不知道好歹的说了出来,这几年,只要一涉及到娘娘的事,夫君就没有原则的维护。她忙道:“夫君,是我说错了,我以后再也不会了,说起来,我倒是希望蕴哥儿能跟着夫君多学学武,以后也好虎父无犬子呢。”
    萧衍这才是稍微满意了一些,说道:“这事以后再说,父亲那边也行,他现在天天闲的无事,就让蕴哥儿跟着父亲,父亲当年可是文武全才,比我强多了!你以后别想些有的没有的,好好的管家比什么都好。有空了也去宫里看看娘娘,她一个人在宫里也寂寞。”
    “是,等妾身有时间了一定去看。”孟氏不是小心眼的人,只不过是有点为自己的儿子抱不平,所以挨了训,也立刻就转过了弯来,一心一意操持着府上的事宜了。
    只是第二天的时候,她竟然在秦氏的正堂看到了早早到来的三婶全氏,不由的好奇,又怕她说出什么无礼的要求,毕竟这事她也没少干过。忙给全氏行了礼,全氏看见孟氏说道:“老二媳妇是越来越能干了,只是什么时候能给我那二侄儿再生一个孩子呢?”
    孟氏心里恼怒,自从生了蕴哥儿,大概是生他的时候身体没有保养好,所以这几年一直没有动静,这是她心里的痛,可是这个三婶竟然当着自己的面说了出来,岂不是当着和尚说秃驴吗?太过分了!
    只是她一个晚辈的,也不好和一个长辈顶嘴,秦氏脸色不好看的说道:“老二媳妇又不是没有孩子,这儿女之数是在缘分,到了就到了,何必强求,再说蕴哥儿那么好的孩子,我心疼还来不及呢。老二媳妇还要主持中馈,老二平时又忙,三弟妹你这话说的可就有些过了啊。”
    全氏脸上讪讪的,如果是以前,她还能和秦氏说上两句,但是现在秦氏也是一位侯夫人,还有一个当皇后的女儿,这身份上自己就差了一大截,所以秦氏敲打了她几句,她也只能受着。不过,“二嫂说的是,这儿女之事确实是缘分,想一想,咱们娘娘不是就连生了两个皇子吗?可见是一个有福气的,我今天过来呢,也是给二嫂报喜的,咏哥儿媳妇有身子了,另外婷姐儿也来信说是有了身孕,我高兴的没法,所以就忍不住给二嫂这边报信来了!”
    秦氏也高兴起来,咏哥儿媳妇不说,那婷姐儿可是比静姝还先嫁人的,一直没有消息,现在有了这事,作为伯母的她肯定是高兴的,忙给全氏到了喜,又让人准备上好的药材,让全氏带过去。
    “那老太太那边肯定是知道消息了,一定很高兴。”秦氏说道。
    只是全氏的脸有点不自然,秦氏一想就明白了,肯定是全氏绕开了护国公府,直接来自己这边说了,这事她又不是没干过,巴结人也不是这样巴结的。秦氏道:“那我就不和三弟妹一起去了,你去老太太那边把这喜事告诉她们吧,老太太也一直惦记着婷姐儿的事情呢。”
    全氏笑道:“二嫂说的是,只是有个事想要请二嫂帮帮忙。”全氏说着还有些不好意思了。
    “三弟妹,有什么事说出来,能办的就办。”当然,不能办的坚决不能办。
    “哦,这个,是这样的,二嫂,你也知道婷姐儿几年了,都没有消息,她婆婆那边对她是看不顺
    眼,而且还给女婿送了通房过去,我是想着,能不能让娘娘给婷姐儿赐一些东西。”也就是给婷姐儿长长脸,让那婆家的人看着皇后的面子上也不敢轻慢了婷姐儿,尤其是婷姐儿的婆婆。
    秦氏道:“婷姐儿有喜,娘娘当然会赏赐东西的,这个三弟妹放心好了。”
    “哦,我说的是,能不能多给一点?婷姐儿的婆婆太不像话了,我怕按照规矩给,她只以为娘娘是面上的情分。”就是说比别的姐妹怀孕的时候多给一些。
    秦氏道:“这宫里的规矩在那里,娘娘也不能凭着自己的性子,我说三弟妹,不要光想着用娘娘来压制婷姐儿的婆婆,这过日子还是婷姐儿她们自己,这一次两次的,老是压制着,说不定到时候郑姑爷心里也会不满呢。”如果郑家是趋炎附势的人,可能会管着一段时间,但是郑家确实是不是,人家反而会反感。
    “二嫂,你说的我都明白,就这一次,一次好不好?婷姐儿命苦,算我这个当娘的替婷姐儿求求你这个二伯母了!”
    秦氏道:“这个忙我帮不了,大家都是当母亲的,三弟妹你心疼自己的女儿,难道我就不心疼自己的女儿了?不过,我这边倒是可以多给一些礼品带过去,那边我和大嫂说说,也多给你一些,我想着娘家这样给面子,婷姐儿能好过很多。”当然要麻烦娘娘,自己是绝对不同意的。
    全氏还是要说些什么,秦氏道:“过犹不及,难道我们这些人的分量还不能让婷姐儿的婆婆高看她一眼?如果是这样,那婷姐儿就没有必要在那家里呆着了!”真是,你当母亲的心疼自己的孩子,难道我的孩子就不是孩子了?秦氏想着好好的一个事,这三弟妹非要弄得人郁闷不可。
    全氏这才没有继续纠缠下去,只好不情不愿的去了护国公符,那边静姝也得到了消息,让德柱带着赏赐的东西去了三叔家里。
    娘家那边除了三房四房时不时的弄一点儿事情出来,其他的都还一切正常,只是这宫里在寂静了一个多月后,终于有人忍不住的出手了。
    工部侍郎左大人的千金左青,左美人,因为其父是工部的人,对于一些奇巧的事情也有自己的见解,听说皇上最近在为河道之事操心,经常忙到半夜,就偷偷的让小太监把自己从小耳闻目染的一些见解写成了字,送到了皇上的御书房里。
    只是李晔看到了这些东西,立刻让人把御书房的宫女和太监都叫了过来,训斥道:“什么时候朕的书房也成了菜市场,什么东西都能进来,是不是以后进来一个刺客也是平常啊。玉柱,给朕仔细的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