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递折子汤蔑谷杭,他都不燥不急,只是默默地将谷杭在广州五年的点点滴滴查个明明白白,包括其中和汤马逊的来往,到最后汤马逊受了冤屈,乾隆虽然忌讳天主教,但并不是真的那么排斥传教士,汤马逊是到在允许进入清国的传教士。
和珅也没有如何称赞谷杭如何忠君爱国,他知道乾隆虽然有意放了谷杭,但并不是真的没有疑心,所以他只是很平淡她将这一切写了折子送到京城。
而此时,京城传来皇十五子永琰生。
是未来大清的皇帝,爱新觉罗永琰!~也是将来了结了和坤一生荣华的人。
随着这消息一起来的,还有两道口谕。
口谕讲得太文绉绉,以微月从和坤那儿听来之后的理解是这样的。
一道给了李寺尧,意思是要他继续为两广工作好好努力,听从他老人家的指挥,好好发扬爱国爱君的精神,不要辜负乾隆他老人家对他的期望和信任。
一道是给和坤的,很简单,要和坤继续好好干,他老人家对和珅的期望还是比较高的。
意思很明显,乾隆是在警告李寺尧不务正业,他虽然五十岁了,但还能生儿子,还没难么快就挂的,李寺尧想要帮五阿哥对付谷杭没关系,别忘了他奉谁的食襟就好。
至来和坤那道嘛,微月没怎么明白,大概意思,是和坤这种只听皇上的话的态度十分好吧。
不过人有时候会被一些表面的东西蒙蔽了,就如李寺尧,连微月都已经确定且明白了乾隆派心腹和坤到广州来,不是为了要给谷杭定罪,而是要保护谷杭不被五阿哥陷害。
李寺尧继续积极地往上面递折子,顺便把和坤也给参了一本。
乾隆老子终于怒了,立刻下圣旨将李寺尧跟和珅同时召回了京城。
和珅去跟方十一和微月道别,“你们放心,贝勒爷是不会有事儿的,皇上很快会将他放了的。”
“你自己也要小心,李寺尧并不好惹。”方十一淡声道。
和珅冷冷一笑,“我如今是惹不起他,将来就不一定了。”
微月看了他一眼,心中暗咐,将来李寺尧却是败在和坤手中,不过却不是这个时候,“你也别大意,他后面还有不小的势力。”
“我有分寸的,你们放心,要是有什么事儿,我会立刻使人来跟你们说的。”和坤道,他有预感,这一次回京肯定有不少惊喜。
微月欲言又止,想劝他到时候要多亲近这位刚出世的小皇子,又觉得这话实在交代得太早,还是等嘉庆帝长大一些,再提点一下他好了。
和珅宽敞明亮的官路已经越来越顺畅了,很快就会到达权利的最高峰吧。
过了几天,和坤就跟李寺尧择时回了京城,没多久,就传来谷杭的消息。
第二百九十八章 船宴t。
十一月中旬,乾隆已经没软禁谷杭了,朝中以五阿哥为首的大臣纷纷上折子要求皇上必须杀了谷杭,以绝后患。
乾隆大发雷霆,当着大臣的面斥骂了向来最宠爱的五阿哥,这下,就连平时不太善于观察皇帝心思的大臣都看出端倪了。
皇上根本就不想杀死谷杭,他们这些笨蛋竟然个个都跟圣上反着干,难道皇上要发怒。
谷杭被放出来之后,进宫去见了皇上,两人不知在乾清宫中密谈了什么,只知谷杭离开皇宫之后,就不知所踪,也没有回去贝勒府,就这样在京城消失了。众消息传回广州,已经快要十二月份了,微月听到之后,亦不知心中是喜是忧,但只要谷杭没事了,那就是好的,她相信谷杭肯定是去了他想要去的地方。
至来为什么没有和她……或和别人联系,是不想连累了他们吧。
而和坤和李寺尧到了京城后什么情况,却还是没有消息。
章嘉的婚礼已经举行,小夫妻俩正甜甜蜜蜜地在属来自己的小宅子里经营自己的幸福生活,索婥罗都翰喝过媳妇茶之后,感觉身体都倍儿棒了,每天都是笑眯眯的。
虽然章嘉仍旧放下不索婥罗都翰以前伤害他额娘的事情,但见到索婥罗都翰如今年边体弱,再多的怨恨也提不起来了。
陈诗意知道章嘉父子的关系,为了让他们二人不要像仇人一样,便将索婥罗都翰从方宅接了过去,让家里的下人都称他老太爷,自己也尊称他一声阿玛。
章嘉对此只是哼了一声,也不像以前那么大反应了。
不管是隆福行还是同和行,虽然不能经营蚕丝,但陶瓷和茶叶的生意却更胜以往。
日子似乎在以一种明快祥和的速度在前进着,如果能忽略已定的历史发展,如何微月能够忘记自己是穿越而来,明白在这种平静的日子之后,跟着是什么样的生活,那她也许就能心安理得地享受着短暂的幸福。
也许几十年后,她早已经化作一堆白骨,看不到清国如何被鸦片侵蚀,看不到接下来清国的内战和外国列强的虎视眈眈。
她清楚明白十三行在风光之后,要面对什么样的命运。
现在他们能享受十三行给他们带来的荣华富贵,可是,也只能是这一代,她绝对不能让茂官或者瑞官接近十三行。
她到底该怎么保护她的孩子,在未来的日子能够安祥度过一生?
这种心思无人可诉,她只能每天尽心教育三个孩子,跟他们讲解一些关于国外的知识,让他们明白,山外有山人外有人,绝不能满足于观状。
转眼已经过年,十三行已经开始收市,大家都忙着要准备过年了,每条大街小巷都张灯结彩,十三行的两道摆满了姹紫嫣红的鲜花,整个广州都是一片的喜气洋洋,生机勃勃。
大年初一的时候,孩子们清早就到各个屋里去说吉祥话,讨了不少的利是钱,接着就在花园里玩烟花,丫环们在旁边茶果点心侍候着。
方老太爷和方老夫人笑盈盈地看着他们,很享受这种欢乐的气氛。
方十一带着微月去赴船宴。
这么多年来,十三行每年的船宴从来都按照习惯沿袭了下来。
到了江边,微月抬头看见逐渐西沉的夕阳,天边的霞光映射在水面,泛着闪烁潋滟波纹,带着腥味的江水,不同现代那样的恶臭味……珠江呵,这里是她生命的钮带啊。
她跟着方十一的身后走上船板,前面的他突然回过头来,目光熠熠地看着他,有淡淡的担忧,“怎么了?”
微月对他笑了笑,“没什么,只是觉得这里真美。”
总不能告诉他,她想起关来前世的一些事情,那些被她深埋在心底深处的思念,总是会偶尔跳了出来,提醒她在某个时空还有她眷恋的家人和朋友。
进了船舱,立刻就见到不少熟人,看到潘世昌的时候,微月笑得十分端雅她欠了欠身,然后跟跟着舟女往隔壁女眷的船船走去。
明显感觉到潘世昌那道锐利冷寒的目光紧紧盯着她的背后,微月淡淡一笑,听到有人招呼着方十一喝酒了。
走进这边女眷的船舱,微月一眼看到坐在中间主位的潘粱氏,她身边是叶老夫人,两个人不知在谈些什么,说得十分起兴,见到舟女身后出现的人影时,两人都静了下来,脸色各异地看着微月。
微月带着小银走了进来,眼底泛着温和而疏离的笑,轻快她打招呼,“各位夫人少奶奶好。”
潘粱氏冷冷她盯着她,一言不发。
气氛一时之间有些怪异,叶老夫人马上笑着打破僵局,“原来是方夫人,快些坐下,大家都等着你呢。”
微月笑着点了点头,选了个比较安静的位。
没想到旁边坐的是方吴氏,方亦承在十三行自己开了一间商行,做的是杂货生意,生意不错,且又是方家的人,自然在受邀行列。
吴氏身穿一套崭新的大红色牡丹刺绣的云烟裙,穿金戴银,十分华贵雍容的打扮,只是长得偏向小小家碧玉,这身打扮和气质不合适,反而有一种……暴发户的感觉,她斜眼膘了微月一眼,笑得有些讽刺,“方夫人真是越来越有架势了,要大家就等着你一个。”
微月看了吴氏一眼。目光透出一丝冷意,淡声道,“那么,你以为我该如何?”
不是对手的人,微月连客套都不屑了,只是优雅淡然地拿起茶杯,啜了一口茶。
在船宴上的女眷群里,向来都是都是凭自家男人在十三行的地位说话的,前些年,方亦承还是同和行的东家,吴氏说话的分量自然就重些,但如今十三行有四大家族,其中同和行的方十一又曾经是十三行的行首,就是如今最厉害的潘家,都必须给面子。
吴氏又怎么可能在这船仓内引起别人敌对微月?
众人越过吴氏的这一番挑衅,直接拉着微月问起家常,其中多数是打听起她三个孩子。
微月游刃有余她应付着,眼角金光见到潘粱氏的脸色越来越低沉,目光几乎要吃人一样看着她。
叶老夫人不断她称赞微月的女儿,简直好像当成了自己的孙女,司马昭之间路人皆知,广州几乎没有人不知道叶家打着方家小女儿的主意。
“……请的是城北的李先生,在家中坐馆。”微月笑着回答一位夫人问起茂官教学先生的问题。
“听说还是名举人的,茂官少爷将来必有出息。”有人奉承道。
听见别人称赞自己的儿子聪明,微月自然笑得开心。
却有人故意道,“方夫人的小儿子也十分伶俐呢,将来也是不简单的。”
“那当然,瑞官少爷是微月亲生的,想来应该是疼惜多一些的吧。”有人尖声问道。
潘粱氏冷冷她看着微月。
微月笑道,“都是我的孩子,自然要一视同仁。”
“五个手指还有长短呢。”不知谁嗤笑一声。
微月淡淡地看了过去,是卢夫人的声音,最近在生意上和同和行对立得有些厉害。
热闹的气氛又有些诡异起来,微月心里暗叹一声,笑道,“怎么还没上菜呢?”
叶老夫人也笑了起来,“是啊,是不是那些个舟女都给那边的爷儿们拉去了,怎么一个菜都没给咱们上?”
众人轻笑起来,门板突然就被拉开了,一个衣着鲜丽的舟女笑意盈盈地走了进来,“叶老夫人就爱拿奴家们开玩笑,这不是来了么?”
总算能够安静下来填报肚子了,已经觉得有些饿的微月默默地想着。
谁知道才刚上了菜,卢夫人就提议要来玩猜权,几年前她被微月扮猪吃老虎给灌醉了,还当着众人的面出了洋相,这口气怎么也吞不下!
微月欣然接受她的挑战。
接着,再一次让卢夫人当着众人唱起了鬼哭狼嚎的小曲儿,毫无意外地第二次在众人面前出了洋相。
一整个晚上都没人再敢找微月猜拳了,人贵在自知。
微月趁着大家都没再注意,她便悄悄走出了船仓,沿着门廊走了出去,来到船尾吹吹江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