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工艺影响到了很多同时期的其它窑口,像河南的当阳窑和扒村窑,你一看那个装饰方法,就能看出他是受了磁州窑的影响,大家收藏磁州窑时一定要注意一点书画的特点,和器型精美的器物。
北方的说完了,就该南方了,先说饶州窑,这个饶州窑就是景德镇窑。
那时的景德镇还不是瓷都,但是它的优势已经开始显现,第一,那儿有优质的瓷土,高岭土。第二,那有大量的燃料,就是松树,这两点很重要。
我去年才第一次去景德镇,为啥呢?你不是想研究瓷器嘛,那得要去拜山头啊!去哪拜,当然是景德镇,那儿是瓷都嘛,拜谁?拜唐英。唐英是康乾盛世时的督陶官,史上第一仿古高手,我得去给他上香。
那天到了之后呢,我先去御窑厂,那是他干活的地方,我以为他就住在那儿。到了之后,没看到,于是就去边上的博物馆看了看,看到了他的画像,我还给他鞠了几个躬,在那里,我看到了高岭土,但第一个感觉它不是很白,有点像我们老家的那个红薯粉,不是我们这儿吃的那个红薯粉,但也不是东北菜里那个用来炖猪肉的粉条子,就是那个红薯面。
我转了一圈,看了看故宫放那儿定做的仿品,全是明清的青花和彩瓷。我于是就问那里的美女讲解员:唐老爷子在哪住啊?她说:你是说唐英吗?我说;是啊,她说:人家都死了几百年了!我又说:他以前不是在这儿上班的吗?人家也是个朝延命官,你们这儿的人也不给人家一个宅子?那个美女说:哦,我想起来了,那个民俗博物馆,好像有个房子是他的!
于是我马上奔了民俗博物馆就去了,到了那个门口我一看,那个门口是个牌坊,上面的名字是启功大师写的!再看看路边的,电线杆子全是青花瓷做的!到底是瓷都啊!当年永乐皇帝只用青花做几个地板砖就不得了了,这里的电线干子还有部分广告牌都是青花瓷!后来我到了那个民俗博物馆门口一看宣传栏,*同志以后,所有国家领导人全部到齐!这就是中国陶瓷的魅力。
进去后呢,看到了好几个大宅子,古香古色,顺着路标很快找到了唐英家,一个很小的小院子,还上了锁,这香我也就没上成。于是我就在四周转了转,全是很茂盛的松树林子。古代很多窑器都是柴烧,含油的松树最好,后来才有用煤的。但官窑中有一种神蕴,一定要用柴窑烧。
景德镇因为原料和燃料这两个原因,后来就成了中国瓷都,但当时他们主要烧的是青白瓷,就是影青。
影青色接近于龙泉,胎很薄,白中泛青,因为当时的景德镇还没有完全自成一派,只是在模仿同一时期的另外窑口,当时的器物大量的出现类似于定窑的芒口,因为它借鉴了定窑的覆烧技术,所以它也有“南定”之称,当地的主要窑是,湖田窑和南街市窑等,史载:埏埴之器洁白不疵,故鬻于他所,皆有绕玉之称,其视真定红瓷,龙泉青秘相竟奇矣。景德镇因为有得天独厚的制瓷条件,很快就迅速发展起来,景德镇的青白瓷主要是影响到江西本省的其他窑口。
下一个龙泉,就是传说中的那个章生二他们家的窑口。龙泉都知道著名的龙泉宝剑,但是龙泉青瓷也是很精美的一种瓷器,一样在中国历史上有很高的知名度。
龙泉的特征是厚胎,釉透明纯净,器物很青脆的一种感觉,不同于越窑那种很深的一种青绿。常见色有,粉青,豆青,梅子青,大家可以想像一样这三种东西的特点。
我见过一对珍贵的南宋龙泉凤耳瓶,就是一种典型的青脆色。龙泉的胎土因为含铁量高,所以发色较深,常能出现“朱砂底”和“紫口铁足”,宋代的龙泉窑会在胎土中加入不同比例的“紫金土”,让瓷胎过炉后,呈现不同的底色,以此来与不同的釉色进行搭配,让器物更加精美。
龙泉在宋代时就出口海外,声名远播,因为它离海近嘛,就是在中国内地,很多地方都有出土过精美的龙泉青瓷,可见当时的龙泉很受欢迎,南宋的龙泉瓷也是陶瓷收藏的一个热点品种。
还有两个窑,就是建窑和吉州窑,一个在福建,一个在江西。
建窑最著名的就是茶碗,宋代有本书说《茶录》上有说:茶色白,宜黑盏,绀黑,纹如兔毫,其坯微厚。还有陶谷的《清异录》:闽中造成盏,花纹鹧鸪斑点,试茶家珍之。
现在的建窑传世品很多,也确定实有这样的特点:胎厚,黑釉,多斑点。它点有很多种,分:天目,油滴,鹧鸪斑,兔毫,等等。史书上记载的是兔毫的最珍贵,试茶着珍之,但是现在最高价值的是天目,因为这种装饰的器物十分少见。
宋代人喜欢斗茶,这个头也不知道是谁起的,喝个茶能有什么好斗的?但是它就是有这么回事儿,那时的茶不像我们今天喝的功夫茶,那时是喝茶叶末子,像我们今天喝那个袋儿装的雀巢咖啡,所以那个茶碗就要能保温的好,所以那个瓷器的胎就比较厚,这样一不烫手,二也能保温。
因为当时的斗茶是个社会运动,所以全国很多窑口都做这样的茶具,但最为人们喜欢的,就是建窑的茶碗,而且这个窑口好像也只生产这个东西。
至于那个斑点的说法,大家可以看那个名字,大概就知道是个什么样子。
我自己的第一个藏品就是一个黑釉斑点茶碗,但是到现在为止,我都没有搞清楚,它是哪个窑口的东西。在年代上没有问题,但是胎是北方窑,器型上也能看出是北方的,就是看不到同种器物的资料,但一定不是建窑,我头痛了很久。后来有一天,一个专家告诉我说,收藏有些东西没必要搞那么清楚,那个碗确实是一个十分漂亮的宋代器物,你也很喜欢,这就可以了。现在搞不清就慢慢来嘛,真的搞不清楚也没关系,只要你喜欢,有一个收藏的乐趣就够了,想多了反而会太累。
于是我也想开了,不会再为它费脑子,觉得它好,我喜欢,这就够了。
最后一个就是吉州窑了,它的背景也和磁州窑很像,不受制于官,大量的装饰方法很生活,很生动,很有情趣。
典型的装饰方法是贴花,或是直接贴一个树叶子。
它分为胎上雕刻或划花,釉中掺杂上别的成份,形成窑变,有点像钧瓷中的挂红。别一个就是我们说的贴花,这个贴花用的是民间工艺剪纸,或是直接搞个树叶儿放上去,直接入炉烧造。
历史上包括今天,吉州窑的地位都不高,因为它只是南方区域性的一个小窑系,所以很多精品的价值也不会很高,但它也是宋瓷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尤其它的装饰手法十分新颖,也许有一天人产会开始关注它,风水轮流转,瓷器的收藏也是这样,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收藏热门。今天热的,不一定明天还热;今天不热的,未必明天就不会热。
宋代的瓷器我们基本上说完了,宋之前,所有瓷器都是青瓷,宋之后,另一个重要的瓷器就出现了,那就是青花。所以宋代是青瓷的最高成就期的同时,也是青瓷落没的一个转拆。
现在中国瓷器术品的成交纪录是由青花造创的,但是宋瓷不是没有能力超过这个纪录,只是因为太珍贵而没有人愿意把它们拍卖。中国青瓷用三千年的沉淀给青花的强盛打了一个坚实的基础,青瓷更值得我们尊重。
青瓷的历史还有很多,包括很多重要的窑口和器物我都没有提到,这些大家有时间可以看看《中国陶瓷史》,再揣摩一下,有什么疑问我们再一起讨论。现在休息十分钟,十分钟后,我们开始说中国最著名的瓷器——青花瓷。
瓷中神话——元青花
青花是我不太喜欢的一种瓷器,我本人比较喜欢青瓷,也就是高古瓷。有一天呢,我听一个老师傅说,那个青花呀,能看出年代,不用看那个底款,就看器型和绘画就能看出来。我瞪着眼珠子使劲儿的看,还是看不出来个所以然,那个老爷子说,这能力是个内功,不是一个子就能会学的,青花有很多,每种不同时期的东西都有一个背景,你想看出来器物,就一定要了解当时的背景,背景你搞清了,那个瓷器你自然就看明白了。
青花瓷大家都很熟悉,我们先看一些文字,就是那个周杰伦的《青花瓷》歌词:
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
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
冉冉檀香透过窗心事我了然
宣纸上走笔至此搁一半
釉色渲染仕女图韵味被私藏
而你嫣然的一笑如含苞待放
你的美一缕飘散
去到我去不了的地方
天青色等烟雨 而我在等你
炊烟袅袅升起 隔江千万里
在瓶底书汉隶仿前朝的飘逸
就当我为遇见你伏笔
天青色等烟雨 而我在等你
月色被打捞起 晕开了结局
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
你眼带笑意
色白花青的锦鲤跃然于碗底
临摹宋体落款时却惦记着你
你隐藏在窑烧里千年的秘密
极细腻犹如绣花针落地
我们注意歌词中的两句:“在瓶底书汉隶仿前朝的飘逸”和“临摹宋体落款时却惦记着你”。这两句话呀,有一个问题,就是关于瓷器的底款书写方法和字体。当时有位收藏大家就指出,这个汉隶和宋体从来没有在青花瓷上出现过,宋体也只在珐琅彩上少量出现过。
这个说法是对的,青花的底款多也为楷书,珐琅彩也多为篆书,青花上也有篆书,但极少,如著名的永乐青花压手杯,就在内部很小的写了四个篆书“永乐年制”,那位收藏大家也在公开的场合澄清:这件事情如果是单纯的在唱歌艺术中出现,这种错误是可以容忍的,毕竟这个作品只是一个歌曲,不一定要用很严格的要求去对待他。但如果说是出现在专业的文物研究领域,那就要特别注意,这种错误是很大意的。但是那些媒体就发了疯一样的拿这个东西说事儿,什么臆造夸大的题目都往上勒。
我这两天给大家说的东西也有很多错误,哪天要是真上书了,我估计也得让专家和媒体给骂死。现在的垃圾媒体很多,为了引吸眼球,什么东西都搞个夸大发神经的标题。
我举个例子,现在不是有很多什么“*门”“奶粉门”“尘肺门”“解说门”吗?,这些狗屁的东西都哪来的,你要是问一下那些烂记者,这些东西都为什么要加个门上去?十个九个都不知道,还有一个可能会告诉你,1972的美国总统为了偷听对手*党的竞选准备情况,在*党总部水门大厦里装了窃听器,后来事情被曝光,于是成了著名的“水门事件”。
但是这个门真的是从这儿来的吗?我的观点不是!现在的门都不是打那儿来的,那到底哪来的?就是从cctv来的!
2005到2006赛季,意大利足球甲级联赛冠军是有老妇人之称的斑马军团尤文图斯。但是在06年五月初的时候,尤文总经理莫吉与意甲裁判指定员之间的通话内容被爆光,这事情是cctv在国内最先报道的,当时的新闻第一次用了一个“电话门”。这件事和当年的水门不同,但也有类似的地方,都是信息窃听被曝光,cctv用这个“电话门”来说这件事,有些牵强,但也说得过去,都是信息窃听再被曝光,这是这个词三十四年后第一次重现。
当时马上就是世界杯了,在意大利对澳大利亚的那个淘汰赛时,终场前格罗索制造了一个点球,黄健翔在解说时很激动,可能也忘了是直播,就算是故意的,他也就是表达了一个真正球迷的正常情绪,我当时也在看直播,那时我都蹦起来了!我觉得这个很正常,要是你穿得整整齐齐,端着咖啡杯,斯斯文文的对着电视,那你看什么狗屁足球?但是第二天,马上就有个新词“解说门”,这都哪和哪儿的事嘛?
更搞笑的是什么“*门”,所有人都偷看了别人的隐私,还在各种新闻媒体上不知道脸耻讨论“*门”给社会道德带来的负面影响?从此以后,只要想搞点喙头,什么事儿都给加一个“门”字,这些给事件加“门”的编导,全是一伙傻13,让我们现在想看个正常点的新闻都不好找。
好了,我这个“口水门”也倒完了,咱接着说青花瓷。
这个青花在唐代和宋代就有发现过,但是那个时候的青花倒不是很标准,只是具备了青花瓷的典型特征。真正的青花要有几个条件:瓷胎洁白纯净,有素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