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乾三朝,经济文化高度发达。玉器也成就最高,中国玉器在这一时期达到巅峰,以质良工巧闻名天下。尤其乾隆时的玉器更是精美绝伦,被称为“乾隆工”
    乾隆皇帝也酷爱玉器,故宫博物院藏玉很多就是皇上本人的个人收藏。乾隆生有十七子,永璜 ,永琏,永璋,永珹,永琪, 永瑢, 永琮,永璇,永瑜,永玥,永瑆,永璂,永璟,永璐,颙琰,永璘,除了十六子不久夭折外,所有皇子都以玉为名。
    十七位王子中,最出名的就是十五子颙琰,成了清仁宗,号嘉庆。另一位阿哥中出名的就是五子永琪,成名于台湾小说家琼瑶阿姨的《还珠格格》。我们注意,琼瑶两字本意,也为美玉。汉字中,那个偏旁“王”,叫玉字旁,不是王字旁,与之相关的汉字,几乎都与玉有关。
    现在故宫博物院有数量众多的皇家藏玉,大部分出自这一时代。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书包网
    爱月轩里的老太太
    康乾盛世之后,清代开始走下坡路。又传位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六位皇帝,中间经历了戊戌变法,但也回天乏术,最终灭亡。
    因为清代后期,朝政掌在一个妇人手中,此人就是咸丰的懿贵妃,同治皇帝的母亲,镶黄旗叶赫那拉氏。文帝咸丰驾崩,同治帝继位。她与咸丰皇后慈安分居西东两宫,她被称为西太后,这就是中国的历史上著名的慈禧太后。
    同治五岁登基,十九岁就驾崩。常年的垂帘听政让慈禧太后对权利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于是掌握实权的她,抱走了醇亲王的三岁的儿子载湉,立为帝,这就是光绪皇帝。
    光绪帝不太听话,总是挑战太后老佛爷权威,于是慈禧太后把光绪囚禁在颐和园。1908年,体弱多病的光绪皇帝被慈禧毒死,享年37岁。
    我们这位老佛爷比较喜欢小朋友,于是又跑到醇亲王家,抱走了光绪弟弟载沣之子溥仪。溥仪就是末代皇帝清宣统,中国的最后一位皇帝。
    1911年,一个半路出家的医生带领一群人闹革命,推翻清王朝建立*,此人就是国民党创始人孙中山先生。
    清代玉器又一次引起世人关注是在民国十七年的1928年。时任国军第六集团军十二军长的孙殿英因为没有粮饷,炸开了清东陵。说来惭愧,这位孙军长是我的河南老乡。他的眼光第一个看上的,就是慈禧太后的陵墓。我的这位老乡是个军人,带有数万人的准军事部队。同时他也是个大老粗,刚开始还能找到老的守陵人,按照正常程序开陵,后来看工程进度不够快,直接动用了炸药。一同遭了殃的还有裕陵和景陵,里面埋的是乾隆和康熙。
    盗墓发现的珍宝中,最出名的就是乾隆的一把宝剑,还有就是慈禧墓中的玉器。
    慈禧喜欢翡翠,在未开启地宫之前,人们对墓中宝物知之甚少。清正史中也对王陵陪葬品极少提到,就为防止外人起歹意。但是清末的一位名人,太监李莲英公公,留下了一本日记——爱月轩笔记。里面记录了慈禧中陪葬的珍宝种类和数量。当地宫打开后,最耀眼的宝物是一颗精致的翡翠白菜,和一个翡翠西瓜。这东西有多像呢?台北故宫有三件珍宝,头号就是一翡翠白菜,这是当年光绪媳妇之一瑾妃的嫁妆。还有一块肉形石,这两个东西大家有机会可以看看,放在饭桌上,要是不告诉你,你一定以为那就是真的。另一件镇馆之宝是王羲之将军的真迹,快雪时晴帖。
    由于墓中实物与笔记完全一致,所以这个爱月轩笔记,可能有史以来,可信度最高的一本野史了。东陵盗案发生后,孙殿英把一部分宝物送给了国民党军政要人赎身,大部分珍宝则下落不明。
    但这就是历史,如有时间,我再给大家讲一讲中国陵墓与盗墓的故事,同样的惊心动魄。我这位老乡对历史犯下的罪过,我也向大家真诚的道歉”。 吕方站起来,对大家弯腰鞠了一躬。
    “玉器与历史我们先说到这里,现在中午了,大家先休息一下,下午我们开始说铜器,谢谢。”吕方对大家说
    会议室起了一片掌声,吕方不知道这是出于礼貌,还是大家真的理解了。
    国之重器
    中午饭吃快餐,吕方拿着饭盒坐在电脑边,像猫吃食一样,一点一点的夹着米粒往嘴里放。吕方吃饭像打仗,那只限于面食和菜类。要是吃起米饭,那可就要了亲命了,怎么嚼也咽不下去。除非饿到点了,平时吃米,一碗饭得用两碗汤才能带下去。
    “方哥,你干嘛呢?”又是周米
    “吃饭呀。”吕方回答
    “怎么了,不好吃吗,吃得那么斯文,不像你哦!”周米笑笑
    “看到米饭,你方哥我一向很斯文”。吕方也笑
    “是吗?方哥你以前是做什么的?”周米又问
    “打工啊,怎么了?”吕方有点奇怪
    “那你上午讲的东西是哪来的,我很多好像都听过,但好像也都没听过?”周米认真的问
    “这些上学老师都讲过,你上学一定没好好听讲!”吕方回答
    “骗我,我记得很清楚,你说的很多书上都没有,书上有的也和你说的不太一样。”周米上时是有好好听课
    “那你是信我还是信书上的?”吕方逗她
    “我不知道,但我感觉你讲得很好玩,我喜欢听,像听故事一样,哈哈”。周米很可爱。
    “喜欢这行了,哪个是真的不重要。”吕方回答
    “方哥,你最喜欢什么文物?”周米问
    “青铜器吧!”吕方回答
    “为什么?”周米又问
    “因为青铜最发达的年代文字不发达,没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最神秘。想了解那些历史,青铜器是最重要的文物。我最喜欢那些没有文字记载的年代,所以我喜欢看青铜器。”吕方的观点
    “你自己有青铜器吗?”周米问
    “没有,我买不起,我只喜欢看,看了之后再去想,真东西一件没有,呵呵。”吕方笑笑。
    “方哥给我讲点青铜器的故事嘛,我想听。”美女撒娇了
    “下午就说到了,先吃饭吧!”吕方让周米接着吃饭
    吃完饭,刚想休息了一会,周利过来了
    “方子,上午讲得不错。你看看,吃完饭的都去会议室了。看来大伙感觉不错,别休息了,趁热打铁,咱们继续。”
    “好的领导,我这就过去。”
    走进会议室,大伙真的都在。吕方也来了兴致,开始给大家讲青铜器
    “谢谢大家捧场,下午呢我们就开始说青铜器。说到青铜器,我们先说一下青铜。中国古代的冶金技术不太发达,铜的提纯难度比较高,所以在很长的时期内,我们古人所使用的铜是一种混合物或是化合物状态,里面有多种金属成份,主要是成份是红铜,另外含有锡和铅成份,以及少量的其他成份。我们现在常见铜的是黄铜,早期电器触片和电线,都是黄铜。铜也是一种战略资源,三十年以前,军队所用的炮弹和子弹主体材料都是铜质。后来就改用钢质合金材料,现在的子弹全是钢材冲压后拉伸抛光喷漆做成的。只有炮弹上还有铜材料,因为炮弹发射需要一个密封环境提高压力,所以炮弹的尾部会有一个黄铜密封环。炮弹发射时密封环受热膨胀,另外高纯度铜金属是比较软的,这样一来发射时就与火炮膛线结合比较紧密,在炮弹与炮闩之间就能形成一个高压区,能把底火的能量尽量保持,提高火炮射程。
    青铜的用途十分广泛。大致有三个用途:铸器,铸钱和打造兵器,青铜文物也大致分为这三类,所以我会在这里穿插上古兵器的一些内容。
    青铜在历史上有的极高的地位,超过我们现在的黄金。青铜的开采和冶炼是国家才能进行的一种庞大工程,所以早期能使用青铜的也只有国家与帝王。中国最早记载使用青铜的记录是这样说的“黄帝之治天下,百神受职于明堂之庭,帝乃采铜于首山,做大炉铸鼎于山上。经过现代的考古发掘证明,更早时期的人类文明遗址中,就有原始的青铜器出现。
    黄帝之后,青铜器被称国之重器。
    历代帝王都铸一种器物象征王权,这种器物为方形或圆形,方形四条腿,圆形三条腿。这就是鼎。史载,禹为王铸九鼎,象征九州。这九鼎象征着华夏,分别刻有象形字:衮 冀 青 徐 荆 豫 扬 雍 梁。我们常说的一言九鼎,就来自这里,是一种沉甸甸的份量。这九只鼎就被称为国之重器,是国家的象征。历代帝王拥有了这九只鼎,才能被尊为天子,进而“问鼎中原”,不过很可惜,这九只鼎被秦始皇给化掉了。
    青铜铸造三星堆
    鼎在考古中经常会有发现,文献中记载,王为十二只,诸侯九只,大夫七或五只,士三或一只,目前为止,王墓中暂时未发现有十二只鼎出土。
    由于中国古人对青铜特别的推崇,于是中国就产生了一种特别的文化——青铜文化。这种文化在春秋战国以前,是中国地位最高的一种文化。
    远古时代,中国最著名的青铜文物发现是四川三星堆遗址的发现。如果按时间来算,三星堆的强盛时期与中原的夏朝是同一时代。但是由于它远离中原地区,同时也是一种原始的部落时代,政治文明比中原相对落后,所以且称它为远古文明。
    三星堆文化发掘于1980年,持续发掘了数年时间,直到1986年发现了两座大型祭祀品坑因而轰动世界。我们常说中国有五千年历史,这五千年不是因为夏商周,也不是因为三皇五帝,而是因为三星堆。
    三星堆的两个大型祭祀品坑中清理出了数以吨计的精美青铜器,全是祭祀用品。有著名的两百多公斤重的巨型青铜面具,两米多高的青铜立人,三米多高的青铜神树,直径过半米的太阳轮。这些东西在下葬时被严重破坏过,所以器物支离破碎的堆放在两个大坑中,好在埋藏之后五千年内再也没有被人打扰过,直到今天重见天日。现在那里开有大型博物馆,如有机会建议大家好好的去参观一下。
    三星堆文化虽远离中原,但也受到了中原文化的影响。在三星堆发现的青铜器上大量出现一种单眼的图案,这种图案在河南的仰韶文化与二里头文化中也大量出现。
    三星堆青铜器中,人形文物的眼睛特别突出,这是它的一大特色。有学者认为三星堆文化就是中原一支部落为了躲避夏君的追杀,迁徙到了成都平原,并与当地土著人一起建立中三星堆帝国。中原人带来了先进的文化与青铜冶炼技术,在那个人与自然不太了解的时代,铸造了一批这样的祭祀铜器,放在神庙让通灵巫师与神和天沟通。
    因为工程太过浩大,三星堆的这批青铜器用尽了三星堆帝国的几乎所有国力。这批青铜器铸造时所用的某些技术,像分节铸造技术与铆接技术。在今天来看都是最先进的。
    不久之后,不知道是因为什么原因,三星堆发生了一次大规模的战争,战争中有人攻入了神庙,砸毁了这批青铜器。于是战争之后,残余的三星堆人再也没有能力把这些神器修复,也没有能力重新铸造,于是把这些文物全部收集起来,统一下葬。三星堆人离开了故土,这批文物与三星堆帝国一起,从此消失在地平下以下,沉睡了整整五千年。
    三星堆文化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极其重要,在一个偏远落后的部落文明中,用数千万件精美的青铜文物记录下来了五千年前中华文明的灿烂。因为这一时期的文字还没有成形,所以当这些文物被发现时,我们就能感受到五千年前中华文明的那种真实性,因为青铜铸造的三星堆用文物的方式,真实的记录着当时的中国文明,这就是文物的价值和作用!bookbao8. 书包网最好的txt下载网
    咱爱哭的老娘
    中国第一个朝代是夏,夏代的青铜多见于记载,很少看到有实物。夏代毕竟太过久远,当时的文明与技术还没有大规模的开出大型铜矿。也可能有,但是因为青铜不像玉与瓷器,但是可以化掉重铸的,所以每当有一个新朝代出现时,就会大量的化掉前朝特色鲜明的青铜器,所以导致夏朝的青铜器更少见,只有零星的器物出现,而且多为残器。
    记载中关于夏代最多的是铸剑。中国早关于剑的记载见于《管子》,上写“蚩尤采葛山之铜以铸剑”。 蚩尤是黄帝时代最彪悍的一个部落首领。传说蚩尤有八只脚,三头六臂,铜头铁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