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这才想起来这段时间都没抽烟,打火机都不知道丢哪去了!
“问一下王进,看他有没有火机?”吕方看着豆子
“他不抽烟的,哪来的火机,怎么了?”
“我打火机不见了!”
“哈哈,你不是“有备无患”吗,我看你怎么升火煮粥,要不我也给你找块木头,你也来个“钻木取火”,哈哈!”豆子看到吕方失算了一次
“小样儿,不要幸灾乐祸!这粥不早点煮好,今天咱就收不了工。对了,我让你买的套套呢?”吕方想起来了那盒套套
“在我包里,要干嘛呀你?”豆子听到他要用套套!
“大姐,快去拿呀!我急用,赶紧的!”吕方催促豆子快点
“那你要套套做什么?”周米也问
“一会儿你们就知道了!”吕方说
豆子把东西拿来,红着脸塞给吕方,吕方接过来一看,哇“杜蕾丝超薄装”,盒子打开,吕方一瞧:“咦!怎么少了一个呢?”
“少一个就少一个,你个死人头,问那么多干嘛!”豆子脸通红的踢了吕方一脚
“哈哈,哦!我知道了”吕方知道怎么回事了!大笑,豆子脸就更红了
吕方拿出一个拆开,“哇,还是螺旋纹的哦!”
“死大兵,你没完了是吧?”豆子有些顶不住了
吕方也不闹了,办正事要紧。拿着这个套套,吕方跑下山坡,到河边把它洗干净,再装上一些水又赶紧跑上来了。
吕方来到灶台旁边,把套套里的水全部挤进前面的精囊,套套的前端就成了一个圆圆的水球!对着阳光,吕方不断的拉伸,慢慢的,透过圆球的阳光,就在下面的柴火上聚成了一个耀眼的光斑,他把套套做成了一个放大镜!
两个姑娘面面相觑,第一次看到这种暧昧的东西的多功能一面,慢慢的,下面的细柴开始冒烟,不一会就产生了黄色的火苗,吕方把套套丢掉,把火慢慢引大。
“你是怎么想到的?”小米问
“尼古拉斯凯奇《国家宝藏1》中,他用矿泉水瓶子当放大镜去看过美元,这两种方法是异曲同工。套套我本来是用来保护枪的,我怕我们去的地方会很荒凉,也许会有很大的风沙,沙子进了枪管就容易炸膛,而在枪口上装一个套套能挡风沙,也能直接射击。这种方法是在第一次海湾战争时一个美国兵发明的,现在风靡世界,很多东西只要用心去观察,就能发现他们的更多用途!”吕方解释
“哦,明白了!”
“好了,你们去帮王进吧,我在这里煮粥!”
火已经烧了起来,吕方先把一小部分粉末倒进砂锅,看着它们慢慢熔化变成糊状,再把大量的粉末倒进砂锅里让它们熔化,当锅里的炸药都熔化时,吕方减小下面的火势,同时用小刀快速的在土地上挖出小洞,直径相同,但是深度分别为五公分,七公分和十公分。
小洞挖好,吕方端起砂锅,把粥灌进洞内,铸成一条条药柱,每种都铸有六条!
药柱做好之后,吕方跑到草地上,和王进一起打孔。孔是六十度角入地,与地面垂直距离为一百一十公分,六个孔打了一个半小时,全部完成。
吕方把插好雷管的药柱依次下到钻孔中,从上到下分别是五公分,七公分和十公分,放置的深度也不断的拉大。导线的排列也是上六柱,中六柱和下六柱,单批六柱同时起爆,延迟0。01秒,再一批,最后是最下面的六柱十公分药柱同时起爆。起爆方式是人工引爆,用手机来控制。
四个人全部后退,退离炸点八百多米远。
“谁来打这个电话?”吕方问了问
三个人都想,但都不敢。准备工作就绪,关键就在这最后一举了!
吕方把手机给周米,这是个重要的时刻,四个人的每一个举动,都有非凡的意义。
小米接过用机,看到屏幕上已经显示了一个号码,果断的按下了拨号键:
四秒钟后,平静的草地上炸起一片烟尘,爆炸声也随之传来,三批十八粒药柱把大量的泥土掀出了十二平方米的爆破区,一部分顺着山坡直接滚了下去,腾起的尘土蹿得老高,“隆隆”的爆炸声,在山间转了两圈,消失在了河水流出的谷口。
五分钟后,尘埃落定,四个人马上跑去草地,四个人最担心的是:下面的棺椁怎么样了?
在爆破的中心,留下了一个宽约两米,长约六米,深约一米的大坑。吕方拿起一把工兵锨就跳了下去,在最深的一个地方开始挖掘,爆破作业十分精确!
下面的土已经被震松了,吕方只挖了两锨就停了下来,因为,铁锨碰到了东西!
上面的三个人看到吕方扔开铁锨,用手在清理着泥土,很快就清出了一节褐色的树杆,树干上有一片耀眼的金黄,是一节箍在树干上的金属带,宽约两寸!吕方站起身,双手有些发抖,心在狂跳!
“这是??”王进小声的问
“这是一节黄金树带箍,按道理,应该有三条这样的金带,在箍着这节树干!这个树干,就是蒙古大汗的棺椁!”豆子说
王进看了看吕方,吕方也严肃的点了点头!
“小米在上面开始拍照,要记录下我们的每一个步骤,棺椁打开之后,每层的文物一定要拍了照之后再动手移动,王进下来一起清理泥土,开棺步骤让豆子来指挥!”吕方马上告诉大家工作步骤,四个人准备开棺。
这棺椁里面,等待自己的,又会是什么?下面会是林丹吗?下面能有玉玺吗?
简陋的入葬
吕方和王进在清理棺椁四周的泥土,很快,覆盖在表面的土层被清开,坑道的正中间,是一个直径一米八,长度近四米的庞大树干,静静的躺在那里,阳光下,箍在树干上的三条金带闪闪发光。
“这是什么树啊?”王进问
“好像是望天树!”吕方看了看
“什么是望天树?”
“是一种热带植物,我们国家好像只有在西双版纳才有,历史上越南北部也是中国领土,元军曾经攻打过印度,得到这种东西应该不难,这一节还不算最大的,这种树能长到八十米高,三米那么粗,是森林中的庞然大物。”吕方补充
“为什么用这种树来做棺?”
“这个我也不清楚,也许是它的尺寸比较大,这种植物给人一种顶天立地的感觉,蒙古人可能喜欢这种东西吧。汉人喜欢手感重的木头,最喜欢的就是用金丝楠木来打棺材,重量比较大的东西显得庄重。但是据说成吉思汗也是用的楠木棺材,可能他们不定材料,各种所好吧!”这个问题吕方也搞不太清楚
“那三条箍是金的吗宝宝?”周米看着那三条宽两寸,厚近半公分,长度近六米的金带
“是金的!铜不是这种颜色”
“哇,那能做多大一条项链啊?”豆子也感叹
“这三条金带估计有一百公斤左右!”吕方看了看
“我的天呐,一个金缕玉衣最多也没超过有两千克的黄金!”豆子说
“元代差不多抢过整个欧亚大陆,他们的东西来得容易,所以他才敢用!”吕方是这么认为的
“这么多的金属材料,我们一开始就可以带金属探测器呀?”王进说
“那天我看到几个探测器,但是没买,那个用来搜身刚好,探这个是不行的,功率不够大,又没找到更好的,所以我根本就没要,它也探不到这个深度。”在内蒙时吕方没买到合适的金属探测器
现在棺椁就安静的躺在那里,四个人已经看清了这个位置的地形,这里的山体有一个天然的“凹”形结构,这个棺椁刚好的放在最低处。可能是当年的蒙古兵看到了这个天然的位置,放好棺椁之后,就从别的地方背来了这些泥土,因为从爆破的剖面可能清晰的看到这里的土全是人工夯实过的,有一米厚。最上面铺上了二十公分厚的散土,再散上草籽,等草一发芽,这里就成了一片草场,掩盖了地下的一切。
棺椁是一个硕大的圆柱形木料,表面没经过特别处理,棺材上少了一块树皮,就是被王进一铲子打掉的那个地方。。吕方仔细的看了看棺木,树的颜色已经成了褐色,没有刷过漆,但是好像在某种油脂中浸泡过,所以保存的相当完好无损。树干的五分之三还在凹处,但是最上面的有一个矩形切口,是一个盖板,宽一米,长三米,不在正中间,比较靠后。切口的两端和中间各有一条金带箍了起来,金带上有一个回形卡位,很简单但是很牢固的扣在一起。
这个位置应该就是出入口了!卡位的节点也刚好就是在正上方,所以四个人也不用把整个棺木挖出来,只要打开卡位,就能打开棺椁。
这是历史上第一次找到元代的帝王陵墓,这种下葬简单,但保密极强的入葬方式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谜团,四个人正在接近历史的真相,棺木中究竟放着些什么东西呢?
豆子是一个专业的文物研究人员,吕方让她来指挥开棺。豆子也想知道这种一直只在传说中听到的元代帝陵里,里面到底会埋藏有怎样的内容,这一刻,她也很激动!
“你们准备好了吗?”豆子看看两个男人
“好了!”两人异口同声
“第一步,打开三个锁扣,记好怎么开的,别用蛮力!”豆子提醒
三个锁扣很简单,是一个回形扣,因为又是金子做的,所以没有生锈,两个人很轻松的就打开了。吕方撬开一点缝,把两个带钩的绳子卡进切口缝里去,三个人爬到上面去。
“好,下面你们小心的把盖板拉起来,听我数一二三,慢点用力!”豆子说
两个男人点点头,上面的周米把相当调查到dv状态,一拍摄着下面的棺材和三个人的每一个步骤。
“一,二~~”
“等一下!”王进叫了一声
“怎么了?”豆子问
“这下面不会有什么机关暗器吧?”王进问
“不会的,这么简单的下葬方式,又这么保密,他们没有必要设什么机关暗器!安全起见,开的时候大家要屏住呼吸三十秒”豆子说
“那好,你再喊一次!”
“一~~二~~三!”
“吱呀呀呀,”很轻松的,这个树干切成的盖板就被两个人掀了起来。
“哇,好难闻!什么味道呀”,小米大叫着跑开,她没闭气
三个人也闻到了,不是很刺鼻,但也比较浓的一种味道,里面掺杂着*,酸臭和辛辣!
渐渐的,山上的风把气味带走了,四个人走向了地坑,盖板已经拉开了,最醒目的东西是一层白色的布料盖在那里!三个人跳下去,走到跟前看了看,盖板的厚度约是十公分,里全被挖空,里面的直径约是一米六,长度是三米,是一个圆柱形的空间。
“这白的是什么布啊?”王进伸手就想上去抓
“先别动!”吕方拉住王进的手。这块布底色是白的,看起来质量完好,强度很高,但是白布上面有一层油腻腻的东西,吕方注意到了这个细节!直觉告诉他,这东西可能有问题!
吕方跑到上面,在草丛中趟了一会,捉回来了几只小虫子。他把虫子放到白布上,只见虫子开始乱爬,但是过一会儿就爬不快了,最后虫子蹬了蹬腿儿,就硬在那儿了!三个人面面相觑,这布上有毒!
“这老小子是谁呀?这么阴险!”王进很后怕
“咱是来拿人家东西的,咱这叫偷坟掘墓,在中国古代就是死罪一条,不用秋后,直接斩立决,呵呵!”吕方调侃
吕方让三个人带上橡胶手套,一起把白布掀开,白布下面全是各种金银器物,玲琅满目,有几十件。所有的器物都放在一张红色的毡子上,毡子上面用金线织满了经文!
“这是一张“经被”吧?”吕方问豆子
“对,上面是蒙古文的“陀罗经”,林丹汗信仰的是红教,所以经被是红色的”豆子回答
“为什么没有“七星板”呢?”吕方问
“七星板是中原王朝用的东西,蒙古人不见得一定会用”
“什么是七星板?”王进问<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