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时候就能再见她了,只是不知届时会是晞元几年。
    顾非正兀自出神,忽然感到有人接近,一转头,原来是旺财。
    旺财直走到顾非身侧,才轻声道:“陛下有口谕,雪地里凉,让您不要长跪着。您就放心出宫去吧,这里有奴婢看着呢。”陛下写的这一地字,谁也不能抹掉,只能守着干瞪眼,等落雪都盖起来。
    “多谢公公好意。”顾非遵旨站起,却仍是不走。
    旺财见他如此,不禁暗自喟叹,却也不再相劝。
    长流回到中和殿,见和尚表哥正在用自备的素斋,遂抢了一小碟葱花素鸡吃。
    明錾见她吃得津津有味,不由笑道:“难道宫里的饭还赶不上和尚庙的?”
    “朕有三千烦恼丝,吃了你这个光头和尚做的饭,指望能得片刻清净。”
    明錾遂笑道:“其实我一向是个有福之人。生在皇族宗亲之家,却能逍遥于天地之间。”
    “要不是朕打小就认得你,只怕要以为带走表哥那几任未婚妻的男子,都是你出资请来的。”
    “哈哈哈。”
    明錾畅笑一番后,不由正色道:“我方才去试探过叶行云,他一副对师门一无所知的样子,说话不冷不热,滴水不漏。”一顿,他又道:“我这就修书一封,去问问师傅。此人当防。只是,陛下如果派人盯着他,恐怕不出半刻就要被他察觉。”
    “表哥放心。朕自有分寸。”先放个不远不近的位置圈住他。叶行云此次夺魁,已经十分引人注目,就算长流不盯着他,也会有别人替她盯着。她倒希望是自己多心了,这般人才,如果不能收为己用,当真可惜。
    二人又聊了几句,明錾吃罢饭便起身告辞。
    次日。早朝时金不换启奏了河工贪墨案的终审结果。中书、门下皆有不少官员牵涉其中,户部和工部则有一大批人员下马。柳青纶本人因为有先帝爷临终“托孤”的旨意在,遂只是革职削爵令其归家思过。
    颜青涵知道陛下心系科考,遂一下朝便取了卷子前往中和殿求见。
    长流拿了卷子细看,见到上头画满了“xxoo”的符号便有些想笑。阅卷的考官一共八位,碰到喜欢的卷子就画圈,看不顺眼的则画叉,这是常例。只是不免让她想起了一些在阎王殿的见闻,如此严肃的科考判卷制度,换一个角度看,倒是“有辱斯文”了。
    颜青涵以为陛下看见了韩毓的卷子,遂不免凑趣笑道:“韩毓这两题答得都好。依臣看,第二题答得尤其好。”
    被他这么一提,长流这才从三十份卷子中找到韩毓的那份,抽了出来。这第一题么,确实讨了个巧,避开了女主当国合法性和合理性的探讨,而是直接论述了女子为帝的难处。全文用词典雅,并未写得花团锦簇,但其中有不少话都说进了长流心里,且并不见丝毫谄媚,算是以言辞恳切取胜。
    这第二题答得叫长流眼睛一亮,细细读罢,不由拍案叫绝。
    颜青涵自然觉察出了皇帝神情的变化,遂试探道:“臣本来想着让韩毓入翰林院,但是看了他的卷子,臣……”
    “颜卿是想让韩毓去户部?”一般进士出身都会先扔到翰林院去抄书,因此颜青涵的后半句说的并不是眼下,而是韩毓今后的前程。看来颜青涵已经有了座师的自觉,开始考虑起韩毓的仕途规划了。
    “是。臣说一句僭越的话,陛下眼下最头痛的只怕还是银子。”户部掌管天下钱粮,难得韩毓在这方面颇有头脑,何不干脆让他往这条路上走。翰林院清贵是清贵,但也难以干出实际上的政绩来,真正想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必须要放到别处去打磨一番。
    “朕再看看。”既是良材美玉,下刀之前就更要慎重。有时候让他自己选,反倒更为妥当。
    一顿,长流笑道:“韩毓的卷子,郑观潮看过吗?”
    郑观潮也是主考之一,又是当场画了圈的,当然看过卷子。颜青涵明白陛下这么问,显然是想知道这个方法的可行性。当即便答道:“陛下有所不知,陛下手中这份卷子已经是第二遍誊录了。”看到长流一副感兴趣的表情,颜青涵也不敢再卖关子,遂笑道:“郑大人当时看了这份卷子激动万分,连呼妙哉,一失手把茶盏给打了,还污了自己的官袍。”因打湿的部位正巧有些不雅,郑大人昨日一直挨到天黑才离开放卷子的弘文馆,这个话颜青涵自然不会对女皇讲,只在心里乐上一乐便算。
    长流点点头。慕云缺粮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甚至她的前几任皇帝给逼急了的时候,还有禁止读书人上京赶考,以免进一步造成粮食紧张的。就连先帝爷这样嚣张跋扈的皇帝,也干过跑到临近的津哲去就餐的丢脸事,还因此得了个“逐粮天子”的名号。
    慕云的粮食大多从江南来。每年粮食从漕河进京,沿途经过三大粮仓都会储存掉一部分,剩下的才会运抵慕云。如此一来,从始发地到京城,每斗米价至少要加上二百文钱的运输费用。
    韩毓提出破解这个困局的方法就是用市场调节军粮和慕云的粮食供应问题。
    这两年北部边关粮食丰收,反倒是江南地区因水害严重,不若往年收成好。因而韩毓的建议是:江南粮食歉收,但货币多,边关粮食丰收,但货币缺乏。按惯例,江南每年要运一百十万石粮食北上,今年可只运三十万石,留八十万石以低于市价五十文钱每斗的价格,也就是每斗八十文的价格卖给当地缺粮的居民,总计可获得货币六百四十万文钱(一石等于十斗);这八十万石粮食无需运输,省下运输费用共计六百九十万文钱,两者相加等于获得一千三百三十万文钱。
    有了钱,接下来就从这一千三百三十万钱中抽取两百万到慕云,用来收购慕云当地生产的粮食,按照当年的时价再加百分之三十,就是以每斗一百文钱的价格收购二十万石粮食就地储存。江南地区还运送上来三十万石粮食,在津哲粮仓留下十万石,剩下二十万石运到帝都。两者相加,慕云地区就储备了四十万石粮食。
    以上花去二百万文钱,余下一千一百三十万文钱可直接投到边关,按边关的粮价再加上一倍价钱,收购粮食可达一百三十五万石。如此一来,种地的边民售粮可以换得所缺乏的货币。将这一百三十五万石粮食储存起来,可解决十一万两千五百名军人的口粮问题。还有的余钱,可做来年收购粮食之用。
    北方路途遥远,等江南地区的货币送到时,粮食收购时机已经过去。解决的方法是:从离边境相对较近的慕云,也就是户部的仓库里支用一部分到边关买粮,而江南来的货币就不用再送去边关,转至户部仓库抵数即可。
    这个方案看似投机取巧,实则心思灵活。且是从全局考虑,不以一地一时为限。韩毓从未做过官接触过实政,能想出这样的法子实属难得。长流要找的正是他这样不按步就班,既放眼全局又灵活机动的人。
    君臣二人又讨论了其他几份卷子,虽总体上不若韩毓的出彩,但其中也不乏可造之材。可能是女皇登基后开的第一次恩科,参加殿试的试子无一人在第一题的答案中有出言不逊或不恭敬的地方。不过,第二题关于京城缺粮,就普遍答得太过笼统,缺乏实践性。然而这也可以理解,毕竟这些人从前都只是读书人,没有做过实事。
    长流在最终拟定的名次上画了敕,此次科考的名次就算定下来了,不日便会张榜公布。
    颜青涵告退后,长流宣召了户部尚书郑观潮。君臣二人又就韩毓提出的调粮筹钱方案讨论了一番,大体上思路不变,只在细节处做了一二调整,准备就此实施下去。
    作者有话要说:这章雪中赠诗的灵感来自于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其实内容跟本章没一毛钱关系,但因为这样章节标题就取了这四个字。
    陆挚是浙江嘉兴才子,唐德宗时的翰林学士,这个筹粮方案是他想的。陆大才子也是写圣旨的专业户,战乱时期,一天写上百份,没有一份潦草,文辞优美,切合实际。
    送毛伯温
    朱厚熜 (明)
    大将南征胆气豪,腰横秋水雁翎刀。
    风吹鼍鼓山河动,电闪旌旗日月高。
    天上麒麟原有种,穴中蝼蚁岂能逃!
    太平待诏归来日,朕与先生解战袍。
    好吧,这其实跟腐没啥关系。但是某猫看过雍正帝写给年羹尧的朱批后觉得实在基情四射。
    ☆、最新更新
    柳青纶已经多日未见阳光,乍然走出牢室,一时难以适应满目雪色亮银,不由以袖蔽日。片刻之后,他才看清刑部大牢外竟停了华盖御辇,跪了一地的人。
    正翘首间,却见柳思途走到他面前道:“爹爹不必疑心,陛下是亲自来迎司徒大人出狱的。”一顿,他又道:“陛下今日早朝,已经颁了罪己诏。”
    柳青纶年纪大了,又一向养尊处优,在阴暗潮湿的牢中关了这许多时日,腿脚不大灵便,加之一时不肯开口让儿子搀扶,是以只站着不动。
    柳思途看见小黄门迅速站成两列清道,知道陛下就要出来,忙将老父拉到一旁。
    果然,片刻之后女皇亲自扶着司徒常胜从牢里走出来。后头跟着点头哈腰的刑部尚书金不换。
    “司徒先生不必推辞,还请同登御辇。”
    司徒常胜突然跪下泣道:“万万不可。老臣愧不敢当。老臣当日冲撞圣驾,难得陛下雅量,非但不治老臣的罪,反而如此礼遇,叫老臣无地自容。”
    君臣二人这一番做作,在场诸人闻者伤心见者流泪,只除了柳青纶。他当然知道长流此番故作姿态是为了什么。罪己诏连着负荆请罪,天下人谁还会记得她所谓的“罪”,更何况,她的罪不过是失察,不查办他这个外公是念及亲情,查办则是大义灭亲,横竖仁德也有了大义也有了,谁人不说她贤明。一个犯言直谏,一个知错必改,君臣二人这一番配合,根本就是互抬名声。
    柳青纶只觉自己这块踏脚石被人联手踩得胸闷无比。他这辈子从未低估对手,想不到却接连犯在一个黄毛丫头手中两次。
    长流今日的戏码却不止礼贤下士这一场。如果说早上去刑部大牢接司徒出来,除了做戏给人看之外还有真心诚意的话,那晚上这一场却叫她心中冷笑。
    长流登基后就废除了大长公主第一桩有名无实的婚姻,并赐了公主府邸。王素怀作为驸马显然是个倒插门的。因此,今日大长公主大婚跟一般王侯公卿家嫁娶略有不同。婚礼的程序省去了迎亲绕城三圈各种显摆和踢轿子武力威慑新娘这两项。新郎官自己骑着白马,带领王家众人送上门来。
    公主府迎宾大厅前的院中摆着内务府仓促之下置办的足足二百抬嫁妆。因大长公主的肚子不等人,嫁妆器物就是一时搜罗不到好的,那数量也可聊作弥补,各类金杯银器、珠玉奇珍废铜烂铁似的堆满了院子,简直亮瞎往来宾客的眼。其中最引人瞩目的自然是那一对吉祥龙凤玉如意,据说整个大内如今都找不到这样的了。同样的羊脂如意一共有两对,其中一对被赐给了如今女皇面前的红人,禁卫军副统领江淮,另一对则给了大长公主。
    新郎官穿过回廊的时候,瞥了一眼被供在案上的如意,心中不由一定,脚步也跟着沉稳许多。无论如何,哪怕说到天边去,无嗣也占了七出的头条,他当初只让李婉主动和离求去,对她也算是仁至义尽,全了一场夫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