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长流盘腿坐在美人榻上,怀中搂着一只大大的剔红圆盒,用象牙一般白皙的手指拈了里头浅粉色真花大小的梅花糕吃。见了他丝毫不显尴尬,反笑得一脸纯真。那小模样,还有一双小酒窝,就跟天水街口摆摊的豆腐西施家的小西施一样甜。
    “参见陛下。”
    “平身。楼爱卿今日去祭扫夫人了吧。”这厮表面倒是乖觉得很,自从她把皇帝老爹扯下龙椅自己坐上去后,楼凤棠除了重要节庆,从不穿皇帝老爹赐的蟒袍,而是改穿一品仙鹤绯袍,看似十分低调。今日他穿了月白蟒袍,估计是祭扫后直接入宫的。
    “是。陛下料事如神。”果然天真只是表象,一开口就淬了毒,直扎他心窝。
    “臣有一事不敢擅专,故来请陛下旨意。”楼凤棠开门见山递上一个装饰华贵的卷轴。
    因旺财还未回转,李婉又是新人,不得长流信任,所以此时书斋里无人服侍。长流的指上沾了糕屑,不方便,遂笑嘻嘻地道:“劳烦楼爱卿取那边案上的手巾来。”
    堂堂宰辅,被皇帝命令做仆役事,本当愤然。楼凤棠一怔之下,对上她一双酒窝,两道弯眉,却一丝怒意都生不出。是因为想起了阿晚的缘故吗?她从前就是这样对他笑的。“楼,替我把那边的手绢拿过来。楼,你做的梅花糕太难吃了,不过我饿了,所以勉强都吃了。”阿晚从来都只称呼他姓,既怪异又显得无礼,可是他却很喜欢,因为再没别人会这样肆无忌惮地亲近他。
    长流见楼凤棠梦游一般地取过手巾,小心翼翼地替她擦拭后将手巾放回一旁案几上,又拿走她怀中剔红食盒放到一旁,再把卷轴塞入她掌中。这一连串动作,直叫长流以为楼凤棠祭扫的时候不幸被鬼附身了,而且那鬼生前一定很温柔,说不定还是个惯会操持家务的女子。
    楼凤棠是被长流那句“楼爱卿”给惊醒的。是因为孤独太久了吗?十年的坚持和回忆太漫长了吗?所以方才那一瞬间,竟然发生了那样的误认,简直荒谬。
    眼前之人也称呼他的姓,就连颐指气使的语气有时也相差无几。可她不是阿晚,阿晚的笑永远是发自内心的温暖,她的笑转眼便会被冰雪一般的冷意覆盖。
    “玳国的婚书,陛下打算如何回复?”这件事既事关两国,又事关陛下自身,的的确确超出了他这个首辅所能决断的范围。
    长流见楼凤棠又恢复了往常黄鼠狼一般优雅的笑容,放下心来的同时又有些惋惜。随即她又想到:会不会黄鼠狼小宇宙太强大,把另外个鬼魂给压下去了呢?啊,刚才那位温柔的姐姐,你快回来。
    “楼爱卿的意思呢?”脑补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还是说正经事吧,毕竟婚书原稿是楼凤棠拟的,问计于他合情合理。
    夕阳淡金色的光芒从窗格外泻进来,照亮手中国书血一般的印记。长流忽然觉得十分刺眼,便将之卷起丢在一旁。她认得玳国国玺下面的私印。用梅花小篆刻的“轻恒”二字,虽然酷似她的笔迹,但细微处还是能看出一点不同来。那枚私印,是前世她刻给洛轻恒的。她不能直呼他的名字,只能刻在玉上,即便如此,已是大大地僭越了。只是,当时她不明白,他二人,一个轻言永恒,另一个却又轻易相信。如今他仿制这枚印章,是攻心为上吗?未免也太小看人了。“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 凤阁龙楼转眼都作了土,一朝归为臣虏又是何等地屈辱。这一切的一切,不要说是一枚微不足道的私印,就是他将传国玉玺双手奉上都不可能一笔勾销。何况,在洛轻恒眼中,只怕她还抵不上一寸疆土。
    楼凤棠当然无从察觉长流的心思,只默默取出一封奏疏递上。女皇的反应大大出乎他的预料,他原以为她会愤怒,会慌乱,却没有想到她这样平静。毕竟对方在明知道今时不同往日,她已经是一朝天子的情况下,还提出履行婚约的要求,分明是在挑战大禹国威的同时,挑衅她的帝王权威。
    楼凤棠却不知道,长流对洛轻恒知之甚深,料定他必不会善罢甘休,因而反倒心静如水。
    长流展开奏疏,上面只有“倾国来聘”四个大字。她微微一笑,走到御案旁,朱笔一挥而就,又将奏疏递还给楼凤棠。
    只见“倾国来聘”旁边写着更嚣张跋扈的两个斗大的字——“入赘”。
    君臣二人难得一心,遂相视而笑。
    楼凤棠亦不免心中一哂:我到底是男子,陛下以女子角度回复,反倒气焰更炙。
    “臣原本恐引起两国争端,是以打算婉言拒绝。但思量再三,觉得对方明知陛下已然得登大宝,非但不送贺仪来,还坚持婚约,实在欺人太甚。”一顿,楼凤棠道:“臣以为陛下这二字回复得甚妙。”
    作者有话要说:好吧,楼楼没有恋妹情结。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沉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李煜《破阵子.几曾识干戈》
    《礼记 玉藻》:“天子佩白玉而玄组綬,公侯佩山玄玉而朱组綬,大夫佩水苍玉而纯组綬,世子佩瑜玉而綦组綬,士佩瓀玟而緼组綬。”
    ☆、最新更新
    楼凤棠手捧一只巴掌大,玲珑无比的剔红圆盒从中和殿出来,恰巧看见素琴领着一干针工局的宫人往丹墀上走。众人看见他皆行礼避让,这一让,宫人们矮□去,倒叫他看清盘中托着的是一件件叠得棱角齐整异常的四季服制,夕阳之下一片紫金,华美至极。
    看来除玄色外,女皇亦颇为钟爱紫色。楼凤棠知道以往龙袍都是从江南定制,再派专员自漕河护送入京。女皇如今命针工局就地打造,确实省俭得多了。只是,要说她是一个勤俭朴素的皇帝,单看龙袍本身质地,却也谈不上。
    她大约如这初冬的薄暮晨光一般,灿烂却不艳丽,清寒却不冷澈。就算手上沾血也不改从容。和风四人就这样消失了,太后对他提起此事的时候说:“哀家原以为这孩子是个重情的,没想到……难怪,但凡是个君家人,不管英明睿智也好,懦弱糊涂也罢,都是一般地凉薄。”
    天际尽头,云霞鎏金一般染透了层层叠叠的金色琉璃顶。十年宦海沉浮,换得位极人臣俯瞰庙堂。能走到今时今日的地位,他自己又何尝不凉薄呢。阿晚,如果你还在,会如何看我?
    太极道又叫通天道,一线中轴贯穿整个外廷,自午门一直延至太极殿,道宽无匹,盖无遮挡。楼凤棠平日却不喜走这条道,也不知是不是从前在翰林院养成的习惯,他宁愿绕道翰林院旁的金澜坡。太极道四周无林无水,无遮无蔽,因而风大尘多。今日不知为何,他却破例大步走在这条通天大道上。浩荡长风掀起他月白蟒袍下摆的浅蓝色江牙海水,风中隐隐卷带的沙尘叫他不自觉地眯了眯眼。还未到而立之年的年轻宰辅忽然抿唇一笑,宦海游客,驰骋风尘,也许这条道正适合他走。
    一直走进高敞轩亮的议事堂,穿过值房的时候,年轻小吏慌忙起身行礼。楼凤棠并未放慢脚步,只微微颔首便往自己的公房去了。
    早有闻听响动的仆役进来点了灯。楼凤棠脱去长靴,自往一旁的红泥小炉中添了一块惜薪司刚送来的炭。此炭乌黑发亮,燃烧持久、火力旺盛,且无味无烟,在公房中使用正好。
    不过片刻,小炉上的铜壶嘴便逸出一缕白烟。楼凤棠自冲了一壶茶,明月峡特有的茶香顷刻掩过案上羊脂白玉瓶中仅有的一支腊梅香。他今日方从家中梅园折来,原本是蜜蜡一般的花骨朵,不想才半日不到的功夫,便被室内的暖气给催熟了。
    打开女皇方才赐的食盒,楼凤棠不禁一怔,有多少年没有吃过腊梅虾糕了?她该不会专程命人做了这个想要一举铲除自己吧?想起女皇方才手一扬,随意道:“这个给楼卿吧。朕吃不了这许多。”如果不是那一字自称,他险些又要以为是阿晚对他讲:“我吃不了这许多,剩下的赏给你了。”
    想到他方才对女皇的动作,可称得上冒犯御体了吧。也幸亏是她那样巨石投湖都激不起一点水花的性子,才不至生出尴尬来。楼凤棠自嘲一笑,将紫袍玉带壶放回成套同质的茶盘上,氤氲水汽将一层紫红,一层浅绿染得莹润剔透。他不由看向一旁石色碧绿、晶莹如玉的绿漪砚。她赠他这方石砚,却不知将来到底是他一袭绯袍倾天下,还是她一杆朱笔点江山。
    中书令范仪走进来的时候惊奇地发现楼相在吃东西。他记得对方是从来不在办公的时候吃东西的。可眼前的场景明明是楼相脱靴坐在案前,却离案牍尚有一身距离,眼睛望着案几上的公文,手却连连伸向一旁的剔红木盒。
    木盒旁放着九龙盒盖,显然是御赐之物。范仪不由心中一沉。他却不知,楼凤棠告退的时候女皇是这样吩咐的:“楼卿用完后记得将食盒还予朕。”这套食盒共九只,大小逐次递减,一只套一只,乃是长流日常所用心爱之物。帝王赐物却要赠珠还椟,楼凤棠当时亦不免莞尔。
    范仪装作被室内烟气所熏,轻轻咳了一声。埋首公文的楼凤棠仿佛此刻方才惊醒,遂笑而起身相迎:“中书相公来了,请坐。”
    在大禹未专设宰相时,中书令自然是实至名归的宰辅,楼凤棠如此称呼,显然是给足了范仪面子。故而范仪也就客客气气依言坐下,笑道:“楼相不光人物清奇,就连公房亦布置得似神仙洞府一般。”这倒不全是恭维。不说当朝首辅办公的地方本就雅丽清华,便是眼前案几上随意一件器物,笔筒、水洗、水盂、印盒、臂搁,等等,无一不是难得一见的珍品。
    “过奖过奖。”不是第一次来,却是第一次夸,非奸即盗。
    “楼相有否看过吏部关于柳思途升迁中书省的公文?”范仪见楼凤棠不欲陪着他打哈哈,自然也就识相地直奔主题。
    “有。”
    “楼相意下如何?”
    “只要中书相公同意,楼某绝无异议。”柳思途擢升中书舍人是给范仪当手下,楼凤棠作为宰辅虽然可以否决,但说到底他在这项升迁令上的决断权并不比范仪高。
    范仪心中不由叫苦,这烫手的红薯不又给扔回来了么。按说女皇下旨查办柳青纶,柳家该当万劫不复才对。可案子已经审到板上钉钉的地步了,女皇又想让柳思途进中书省。也就是说,柳青纶最多落个贬官削爵,说不定连明确的罪名都不会有。否则柳思途到底是他亲子,有个犯官的爹,他自己又如何在朝堂上立足。说白了,倘若如此,女皇自己也面上无光。麻烦就麻烦在这里,柳青纶并没有被一贬到底,一旦放出刑部大牢,说不定余威尚存。他父子二人又素有矛盾,因而范仪才对这则调令颇为头疼。
    这只是一层顾虑,这另外一层么,就是前次联名逼迫女皇大婚,在这件事上楼凤棠跟他站在同一边,整个中书省团结一心。然而,一旦柳思途安插了进来,女皇就算不能事无巨细地了解议事堂的动静,要洞悉中书省的各项决策却也不难。若论过去,议事堂除中书、门下、尚书三省长官外还有左右丞相,共五人。如今去掉柳相,尚书省仆射一职空缺,所谓的老狐狸帮只有三人。而三人中又以最年轻的楼凤棠位尊,范仪自然想先问过他的意思,才比较放心。
    楼凤棠对此事倒是持无可无不可的态度。河工贪墨案爆发是女皇亲自安排的一出好戏,没道理女皇任他利用此案来进行党争血洗,自己却不安插人手。何况,中书省原本对他来说差不多就是铁板一块,此次把柳青纶的人换下来,最多也不过换汤不换药,于他并无损碍。说不定,他还能借着这股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