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守着。过了半晌听到炕桌被踢下去的声音也兀自稳如泰山,眉眼不动。
皇陵外的一种老臣,正在大放悲声之际,户部送来了补给,并宣了庄帝的旨意。一时,众人有些面面相觑,现在走也不是,留也不是的。于是,许多人干脆就真的伏在景帝陵外,真真切切的哭嚎起来,哭家族败落,子弟不争气。
可毕竟年纪大了,哭号了一阵也就没劲了。在户部干事的温言劝慰下,用了热汤饭,还有劲接着哭的就没几人了。
李阁在萧颖身上餍足后,懒洋洋的下了一道旨:“老臣们既有孝心,那便不拘时候,想哭多久都成。”
有了这道旨意,便有些撑不住的老臣陆续退出,最后稀稀拉拉剩下的人也就呆不下去,一起走了。
萧颖趴在李阁身上,“小阁,我觉得你现在比较厉害。”
“是么,能让娘子满足为夫也就够了。”
萧颖拍他一下,赧然说:“谁跟你说这个?”从前李践发难的时候,他们措手不及,差点酿成大祸。现下,倒是有惊无险。
李阁皱眉,“还不够?为夫想再接再厉,可这时辰不合适,晚上吧,晚上一定补偿你。”
萧颖算算时辰,忙坐起身来,拢好衣襟,避到内室去。临走捶他两下泄愤,李阁这才不紧不慢的起来,系衣带、扣子。
“来人,去宣安王李辉、惠王李珉...进京。”
“是。”
半个月后,几路藩王在京城被隔离安置下。李阁分头召见之后,将主谋李辉遣去守皇陵,废王爵,另几人降为国公,留京察看。
待到年过完,庄帝十五年的第一个大朝,庄帝李阁在朝中背负双手,淡淡问群臣:“朕治理天下以来可有枉杀忠良?”
“可有荒废朝政?”
“可有横征暴敛遗祸黎民?”
一连几问,群臣默然,年前哭陵之人知几个王爷已□净利落的处置,大势已去。此时再与皇帝叫板,无疑自取祸端,权衡之后,便有人陆续乞骸骨。
李阁也不挽留,让他们致仕。这一刻他已谋划和等待良久。此刻,才是他一心要打造的中兴盛世的开端。
致仕的众人,连同家中子弟意外的得到了精良的供养。这是李阁考虑了景帝透过萧颖交代他的不可太过的话所做的决定。
樊家传回消息,崔氏确然病重,此刻依然逝去。
“樊清毕竟还是护着家人,为他们掩饰了所为。”萧颖感叹。已经查明,樊家确实与李辉私下有接触。只不过最后为樊清所阻,没有参与其事罢了。
“朕不怕他有所隐瞒,来人,赐樊崔氏一品诰命夫人封号,风光大葬。另,将刘姨娘也一并赐诰命封号。樊家二少爷不也曾是武榜眼,待他兄弟二人守完孝,一并入朝为朝廷效力吧。”
萧颖笑看李阁,樊清这回想不感恩戴德、一竭忠诚相报都不行了。
李阁把头伸到萧颖耳边:“人家说女人三十如狼,你这么看着我,是不是又想了?”
岁月静好
燕真自从入京,不知是宇文芯的授意,还是他本身对璇玑就比较有好感,时时进宫来请安。
一来二去,璇玑再迟钝也明白了几分,有什么事就总把长乐拉上。燕真说点什么,也总被长乐机敏的岔开。
待到春暖花开的时候,元回总算是从北戎回返了。他奉萧颖之命,回到北戎。因之前的哭告之事,受到北戎王的看重。他们正为欧阳溢一事烦扰,生怕炎夏一怒之下撒手不管。北戎王耳根子软,先时国师同他说这样可以留下炎夏大军,他也就依他了。
元回对北戎王心内暗暗摇头,他在炎夏十一年,眼见炎夏国力一日日回复强盛,但北戎...
元回便将萧后和萧将军的行事禀报了北戎王,四万大军仍然驻留边关,但扫清余党的事得北戎自己做了。如有必要,也可以求助。炎夏此时怎可能撒手不管,走了那就前功尽弃了。
四月的时候,萧顼再度入北戎,此时方氏和元氏各自损耗都很大,在炎夏军队的威慑下,方齐宣为部下暗杀,方部投诚。
北戎王这会又怕‘请神容易送神难’ 了。萧顼故意多停留了十来日,北戎王搜刮了不少财宝酬谢,这才带着元回一家回炎夏。
回去不久,李阁的旨意就到了。之前在九万多人中留下这四万,就是故意挑选了没有家累的年轻士兵留下。如今,就命萧顼带领众人戍边屯田,所得的财宝八分归公。还另派了人来西北都护府坐镇,以免萧顼一人身兼军政之职,全力过于集中。
小丁在这一役中,再立战功,升到参将。萧顼就命他护送财物入京。他这样的职位轮不到金殿陛见。
萧颖为了见一道回来的高则诚,便出了宫来。
“皇、皇后”那日路上匆匆一见,他心头多少有些忐忑。
“你别扭的话,可以继续叫我四公子没关系。小丁,咱们也算是老交情了。”
小丁低下头看着脚尖。
“你不要客气,这桌上的酒还是到你家的地窖里挖出来的呢。”萧颖把酒斟上,让他坐。
喝了两杯他才放开来,“娘娘,小丁居然有幸跟娘娘喝过两次酒。”撇开皇后的身份,萧颖在边关的作为,也是很得人心的。
“多亏当年娘娘鼓励小丁,说儿当成名酒当醉,小丁才有今日的。”
萧颖失笑,“同我有什么关系,我可没有、也没叫人特地关照过你,你今日升到参将,都是自己一刀一枪拼出来的。”
萧颖把挖出来的几坛酒给了小丁带回去,毕竟他远在千里之外,有家乡的就也是好的。她自己倒没怎么喝,省得某人也乱吃非醋。
只可惜,她想留一同回来的高则诚在京养老的想法不得实现。高则诚跟着萧顼觉得找到了自己想呆的地方,出了这趟公差便和小丁一道回去了。
萧颖便一身长衫,将面容稍做遮掩,手持一把折扇在京城大街上闲闲走着。一向爱跟的璇玑因为元回回来的关系,也没有跟出来。看来,她这个女儿真的是得归这个小子了。燕真下了那么多功夫都没用。不过,燕真终究是要回西陵的,还是元回好一些,他把母亲、妹子都接来了,准备在炎夏定居。
萧颖眼角扫到一个身影,觉得眼熟,驻足街上想了一下。
有人挨上来,“夫人,可有什么不对?”
萧颖指指刚才那人消失的街角,“刚才那个穿灰蓝衣服的妇人,你跟去看看,不要惊动和她一起的人,然后来添香酒楼雅座告诉我。”
“是。”
刚才那人,是小环,元可嘉的贴身侍女。她当初还救过一次。
暗卫探得的消息,和她所料不差。元可嘉果然潜来了炎夏京城,还身怀有孕。
萧颖便让人暗中盯着,但不必惊动她们。她如果要在这里定居,只要不危害什么,萧颖并不介意。但怕她暗中还有什么活动,防着总是好的。
李阁在萧颖身上嗅来嗅去,“又去喝这种劣酒。”
“宫里的酒软绵绵的,我可只喝了一点。”
萧颖想把二哥的妻儿也送到边关去,李阁不允。边关守将的家人,自然是要留京为质的。
算了,自己多照看着就是了。
三年以后
璇玑及笄以后,就下嫁了元回。
萧颖倒还好,李阁仍然满心的不乐意。
“皇上,在您心底,有人是能配得上您的宝贝女儿的么?”萧颖戏谑的问。
李阁还真的给她摇头,“没有。”
“那不就是,女大不中留,留来留去留成仇。你现在知道,为什么我老爹一直对你都不能满意了吧。”
李阁揉揉鼻子,哼了两声。
李箴最近挺雀跃的,在老家为祖母守了三年孝的樊芷若就要回到京城了。也不知小丫头长成什么样了?偶尔的书信往来也看不出来,不过性子倒像是更沉稳了。
等到小丫头入宫觐见的时候,他忍不住在坤泰殿等着。想着那年她认错了人,主动过来牵他的手。一晃居然已经这么些年了。
“臣女参见太子殿下!”
樊芷若刚来,萧颖就打发她上后头来了。樊芷若长到十岁,也渐渐知了人事,本是要避着李箴的,可皇后非不让。
李箴叫她起身,自己也走过来,末了在她脑门上一弹:“小丫头,你可真是让孤久等了啊!”
樊芷若吃痛,捂住额头,眼瞅着周遭没人,敢言敢怒的说:“太子殿下,你仗着比臣女大,又欺负人。”
李箴心道,这才好,没有生疏了去。
“你不服气那长快点好了,孤等着你长大了来报仇。”
“哼!”樊芷若偷偷瞪他,“皇后娘娘让我上这里取东西的,臣女要赶紧拿了东西回去复命。
李箴手里突然翻出那个如意结,“你看,这是什么?”
樊芷若瞟了一眼,面上飞上一抹晕红。她此时已经知道太子殿下为何时时讨了她的东西去了。昨夜,父母还在商议,说是长公主都择了驸马了,太子殿下还不见选妃。这刚到京,皇后就派人来召芷若明日进宫。莫不是真的太子对她有意。
当时她就在屋外听到,小脸红红的。那个时时和她一起打水漂的太子,时时欺负她不敢还手就踩她影子、拉她辫子的太子,这三年三不五时捎个小物件来的太子......
樊清喟叹,他这女儿八成是真的要做皇家妇了。可怜他身为宰辅,却无力改变什么。
回朝三个月后,李阁把这事点明了,让他切莫把闺女另许他人。只等芷若满了十四,就要入宫为东宫女主。
“把别人家的女儿抢到咱家来,这感觉挺好的。”李阁同萧颖说。
正说话间,长公主府的人来报喜,璇玑有身孕了。
李阁正在吃葡萄,差点呛住。
“我、我们要当外公外婆了?”
萧颖也有点接受不能,这就升格做祖父母辈了。
两人对视一眼,眼中都复杂莫名。
倒是八岁的李篅,对于即将升格做小舅舅,挺欢欣的。
长乐问他:“你这么高兴做什么?”
“呵呵,有了小侄儿,本皇子就不是最小的了。就有人可以欺负了嘛。”
“噗!你敢欺负小侄儿,不用姐姐出手,我就收拾你。”
篅儿想想有道理,扑到萧颖怀里,“母后,你再生一个吧。”欺负侄儿有人要收拾他,欺负小弟弟就不会了,只要背着母后就好。
萧颖想想,两舅甥一样大,像什么话。再说她应该已经不能生了,她有在避孕,只是李阁不知道罢了。有了两儿两女,萧颖觉得很够了。
璇玑现在孕吐得厉害,人日渐消瘦,两只眼睛却显得格外大。
箴儿见了,觉得两人总算是可以一眼看出了。他已经比姐姐高半个头还多了。
“原来生一个孩子这么辛苦,母后还生了四个,真了不起。”璇玑在孕吐的间隙对三个来探视的弟妹说。
长乐指指带出来的补品什么的,“母后让带给你的,她有些伤风怕传给你,今日就不出来了。还有这个,是每日的食补方子,据说很开胃健脾,又进补。”
这一叠方子被元回如获至宝的收下,最近璇玑口味愈发刁钻,可吃多少、吐多少,眼看着她肚子在胀大,人却急剧瘦下去,他都快崩溃了。此时,他也觉得皇帝岳父很是厉害。
宫里派了太医来守着,每日扎针替她减缓孕吐。
这么吐了几个月,终于止住了。璇玑欢喜的没一会,就发现自己身边的丫鬟都让元回洗脑了,都让她卧床安胎。她这么好动的人,怎么受得了 。
待到李阁和萧颖抽空到长公主府,就见到她正对着元回大发脾气,元回好性子的哄着她,不要着恼对孩子不好,可就是不放她出去走动。
“父皇、母后”璇玑正在大发娇嗔,眼见悄没声息站在门口的父母,有点不好意思起来。
李阁倒是一脸的回味,那时候萧颖是什么样的,听到璇玑和元回唤他,才回过神来。坐到屋里喝茶。
萧颖挨在床头坐下,对元回说:“是要出去走动,以后才生的顺,我那会怀璇玑和箴儿的时候,就是日日都在御花园散步来着。”
元回点头称是。
李阁喝了口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