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艳娘和武刚来到了他的书房,机灵的丫头赶紧上茶,然后安静在一旁打扇,武刚显然也习惯了这样的服侍,这些年来,为了武刚的学业,艳娘也用了不少心,想方设法的寻找名师,结交比较有学问的名士,最重要的是,武刚的字体越来越精神了,用笔刚劲峻拔,笔画方润整齐,结体开朗爽健,虽然年少,但是武刚性格沉稳,习字颇有心得,他的字,在江南一带已经小有名气了。也可以说,今科的考试,在声望方面,武刚绝对可以说是最高的,一方面是他的实力,另一方面,也就是艳娘偷偷的运作了,当然,武刚是有所察觉的,但是艳娘是不会告诉他的。武刚心里更是感激嫂子给自己做的一切。
“小刚,想过如果考不上会怎样吗?”艳娘觉得有必要让武刚提前做好心理准备,
“呵呵,嫂子放心,我知道您在担心什么。”武刚笑道,艳娘看他也真的是大了,不再是那个自己说什么是什么的年纪了,
“那你想过如果中了,要怎样当官吗?”艳娘看着他,
“但求无愧于心。”这次,是艳娘笑了。
武刚赶考,和别人是相同的,艳娘不会让他错过这个历练的机会的,但是也是不同的,随行的两个随从,一个是武艺高强的护卫,另一个虽然武艺一般,却是极其聪明油滑的走过江湖的人,艳娘给他们带上了足够的银两,在同知大人和众多乡亲们的注视下,和江南的其他学子一起踏上了赶考的路。
秋景和艳娘,还有他们一家人都齐聚码头,望着武刚所做的船只远去,心中感慨万千,
“相公,武刚长大了,我总算是对的起武家了,除了……平儿,到哪儿去?”艳娘一眼扫到平儿,看她打算要逃跑的样子,平儿醉心与生意,小小年纪,就开始和健儿私下的打着鬼主意,还当艳娘不知道。
“呵呵,嫂子,你一定是担心我哥考不上吧?放心,一定没有问题的,定是金榜夺魁。”平儿一身劲装,有点侠女的味道,
“哼!”艳娘瞪了她一眼,然后对秋景说道,“我是担心他少年得志,失了本心啊!”秋景没有看妻子,但是对于她说的话,却是非常的赞同的。
事实果真是这样,当少年得志的武刚娶了贤妻,竟然还有了纳妾的想法,被艳娘知道了,好一顿打,使得武刚颜面尽失,不过也不敢反抗,艳娘打了一顿,又领着他回到了武家村,没有想到,他们小时候住的房子竟然还在,艳娘的朋友秀秀和她的丈夫武大壮虽然经营酱厂早就在当地成了有身份地位的人,可是还是没有忘记艳娘的嘱托,留住武家的祖屋,照看祖坟。看到了他们过去住的房子,武刚放声大哭,惭愧非常。
闻侯还记得第一见到那个女人时的情景,清明时节,他和好友司徒明一起出门游玩,然后……他看见了她,后来他知道了,她叫艳娘,何艳娘,桃花林中,她的笑颜比那桃花还要娇艳,一颦一笑间的风情,让闻侯活了二十五岁,才真正体会到什么才是心动,是啊!心动,这个女人让他渴望,让他热血沸腾。微风吹得她鬓边的一缕发丝贴到了脸颊,不自觉的,闻侯竟然发现自己的手动了,他吓了一跳,因为他是真的想要帮她把那发丝拨开。不过接下来,她看见了他们,然后还呵斥了他们,这让闻侯非常的惊讶,也更加觉得这个女人与众不同。
避开了司徒明,闻侯夜里找到了她,可是,他被人发现了,还动了手,那时候,他才知道,这个叫艳娘的女人,被人保护着,而且背景还不简单。
再一次相见,她依然是那么让人心动,有胆有识,有勇有谋,闻侯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女人,她是那么让人难忘。可是,他不属于他,心中也没有他,甚至都没有注意过他。
秋景离开了工部的时候,闻侯避开了司徒明,他偷偷的来到了艳娘的家,看着她为了秋景掉眼泪,看着她独自的望着夜色,那一刻,他真的想上去抱住她,就在他准备现身的时候,就在他打算带着艳娘时候,一颗石子打了过来,是秋景,虽然没有现身,可是闻侯知道是他,没有出现,也许是避免彼此的尴尬,司徒明说的没有错,这个秋景聪明的很,他什么都知道。闻侯想,哪怕得到艳娘的身体也是好的,他要留她在身边一辈子,可是,一粒石子阻止了他,也让他清醒了很多,其实,这个让他渴望到心都疼了的女人,从来都不属于他。
这些年来,闻侯在不断的追寻着和她相像的女人,可是那都不是他的艳娘。都是形似而神不似。
又的桃花林,又是清明节,还是在那个地方,闻侯看到另一个佳人,她长得很美,可以说,她和艳娘长得一点都不像,可是,那笑容,那神韵,甚至在发现了自己在看她的时候的反应都如出一辙,那一刻,闻侯知道,这是上天再给了他一次机会,让他此生不再孤独的机会。
然后,他们相识,相知,他要娶他,她叫平儿,后来闻侯才知道,平儿叫武平儿,竟然是艳娘养大的孩子,
“你不能和他在一起!”秋景说的非常坚决,
“为什么?”平儿站在师傅和闻侯中间,“就因为他比我大二十岁吗?还是因为他是你的朋友?”
“不仅仅是这些,还有别的原因,你可以问他。”秋景不会让艳娘知道这件事的,任何对艳娘不好的事,让她操心的事,都没有必要让她知道,
“你说,为什么?你们之间有什么仇恨吗?”平儿抓住闻侯的手,
“因为我曾经喜欢过艳娘。”闻侯此时也是刚刚知道,平儿竟然和艳娘有这样的关系,是他疏忽了,平儿惊讶的看着闻侯,又看了看秋景,沉默的低下了头,就在闻侯心疼的想要上前安慰的时候,她突然抬起了头,
“那现在呢?”
“……”闻侯不知道怎么回答,对艳娘的爱已经持续了他半生的时间,可是他也是爱平儿的,可是他的犹豫,却让平儿万分的绝望了。
“从今以后,你我永不相见。”说完,平儿转身跑开了了,闻侯呆愣的看着她远去的背影,不知道如何是好,
“怎样你才会将她给我?”闻侯此时要杀了秋景的心都有了,
“呵呵,我不会阻止的,只要你可以证明你的真心,我静观其变。”秋景只是为了平儿。
可以做平儿父亲的闻侯,到底要怎样表达他的真心呢?那就是另一个故事了。不过,相爱的人终究会在一起的。
武刚 番外二
武刚一直将嫂子的话牢牢的记在心里,也深以为然,做人要低调,做官更要低调,可是只有一件事情不能低调,那就是在科举考试的时候,这个时候的规矩很严苛,每次考的好的三十二人可以谋得一个好前程,甚至进入内阁,做丞相,可是如果你考了三十三名,那么你这辈子就是把官当出花来,也没有什么升值的可能了。看吧小说阅读网 嫂子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所以在他参加科举之前,就开始为他想方设法的提高名气。
县衙报名,武刚这是第一次,毕竟只有十六岁,尽管心里成熟,为人聪敏,可是在面临人生转折的事情上,还是非常的忐忑的。
进了县衙的二堂,这里就是考生报名的场所了,其中一个坐书案后的官员,直勾勾的望向武刚,他负责武刚,然后开始询问姓名年龄、三代履历,出身是否清白……若是家中三代之内有从事娼、优、皂、隶的,有当佣人、门子、轿夫、媒婆、接生、修脚的都属于‘身世不清’之列,是没资格报考的。还有报考时是否为丁忧期间,是否是在户籍所在地报考,是否是确实是考生本人参加考试,统共问了十几项,全都一一记录在案后,又打量着他们身高外貌,在一张纸票上写道:‘身短、圆脸、面黑、有须’之类描述性的语句,来描述考生的样貌特征,然后贴在考牌的后面,叫做‘浮票’。武刚的记录就是“身瘦长、面白无须,容貌甚佳”,武刚的身高要归功于他师父秋景的多年捶打,没想到身材竟然长高很多。确认无误,就可以按手印了。
县试的当天,嫂子派来的人将一切都打点好了,天还没有亮,就叫醒了武刚,说是考试的时间要到了,武刚吃过早饭,带着自己要用的东西,来到了县学门口,这里已经聚集了很多的人。不发老幼,这些人都是一个身份,那就是童生。武刚甚至还看到了白发苍苍的七八十岁的老人,真是感叹啊!
考试开始绝大多数读书人,在学完四书五经及相关著述后,便把全部精力放到八股文上,整日里诵高头讲章用他嫂子的话来说,就是思想僵硬,武刚不一样,艳娘一直就在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在他的身上。看吧小说阅读网 题目很特别,很难,武刚看到周围的考生都是抓耳挠腮,被难住的样子,再看县令大人那得意的一笑,看来这次真是要有好多人落榜了。武刚破题之后,一切就很简单了,半个时辰,顺利的答完了,最后再从头默读一遍,直到确定音调和谐,朗朗上口;机调圆熟,赏心悦目后,这才勉强满意,最后检查一遍有没有犯帝讳、圣讳,完全确认无误了,最后一笔一划的往答题卷上抄写,要知道武刚的书法,尤其是楷书,已经有了自成一家的雏形了,端庄整丽、一丝不苟,无论是谁,都可以看出这份书**底。
县令大人已经审阅过了不少考生的试卷,先看了武刚一眼,直觉这个少年容貌甚伟,心下暗道,但愿不是一个绣花枕头,拿过武刚是试卷,刚一打开,就被上面优美的文字吸引了,再仔细看了一下内容,眼睛都要瞪出来了,“好!好!案首非你莫属了。”
尽管考试还没结束,但是武刚这个县试第一已经定了下来了。
也许是因为武刚的名气,也许是他的书法,也许是他对八股文的掌握,总之,在府试上,他也顺利的得到了第一名,这个时候,消息传回家里,很快的,嫂子就来信了,只有四个字“宠辱不惊”,武刚岂会不了解嫂子的苦心,连得两个第一,被同窗和所有人追捧,要说此时他的心里没有洋洋得意,是不可能的,但是嫂子这四个字,却给他提了一个醒,要淡定啊!
武刚不负众望的连中三元,在家乡的艳娘听到了这个消息,只是对来报喜的下人说道,“知道了,去领赏吧!告诉管家,给大家发袖包。”然后,依旧面对平儿,这个丫头最近有点象个野马了。
“嫂子,我哥可是连中三元哎,你就给这么点反应?”平儿这是想要转移话题,
“哼!陪着他熬了多少夜?又花了我多少钱?连中三元是应该的,要是没有,我才该有点反应呢!先别说她,交代你的问题,你说,你昨天跑哪儿去了?”
平儿嘟起了嘴,事后,她写信跟自己的哥哥告状,说了嫂子听到他成绩之后的反应,武刚看了信之后,哈哈大笑!惹得其他的同窗都过来看,因为他们还没有看见这位师兄有这么纵意的时候呢!武刚中了榜眼,这可是当地的大事,来艳娘家道贺的人一批一批的,艳娘不喜欢,直接闭门谢客,其实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自己是再嫁的寡嫂,这样的门第对于武刚来说,多少有点尴尬,艳娘虽然不在乎,可是不想成为众人议论的焦点。看吧小说阅读网
武刚有了这样的成绩,又年轻英俊,自然就成了京里达官贵人的觊觎的对象,但凡是家里有闺女的,无论大小,都要想方设法的联系上武刚,其中一个,武刚怎么也推脱不掉了,是他恩师的女儿,姓方,人不知道长得怎么样,武刚跟在艳娘的身边,对那些娇滴滴的小姐,一直没有什么好感,就如同没有生气一样。武刚和他的恩师详细的解释了自己的嫂子,对于他的大恩,又说了这位嫂子的脾气,他的恩师听了,非常的钦佩这样一位奇女子,也理解武刚的犹豫,让他问过嫂子意思,再决定。
这次到恩师的府中来拜访,主要还是针对自己将来的仕途,想听一下恩师的意见,仆人将他领到了花园,请他到亭子里坐一下,他们主人马上出来,武刚就不明白了,现在正值深秋,花园里根本没有什么可以看的花了,除了亭子周围的几株菊花,本来说是主人很快就来,可是过了半个时辰,也不见一个人来,武刚不免想到,是不是仆人根本没有把自己来的消息告诉他的恩师呢?随即又一想,不可能,那么另一种可能就是,这是恩师的安排了,无论是那种原因,那么他此时该做的,就是等。武刚看着面前的菊花,突然想起了以前和嫂子一家还有平儿一起过中秋节。正在沉思的时候,他的恩师终于姗姗来迟,一脸的笑意,也决口不提为什么迟到,武刚也聪明的不问,事后,武刚才知道,让他等在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