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了岁月中所有不能磨灭的点点滴滴。而这一切,居然都成追忆!都成追忆!哦,太不公平!这世界太不公平!万事万物都存在,章老师为什么不能存在?章老师,他那么热爱生命,那么出类拔萃,那么坚强刚正,那么铮铮傲骨,为什么会消失了?为什么?车祸吗?为什么那该死的摩托会撞到章老师?当她知晓了自己的爱情时,曾那么坚定地认为没有谁会把她和章老师分开,可是,她如何去跟命运争?如何去跟死神争?她不能不埋怨命运!命运,你太不公平!
    太阳已经落山了,天边的晚霞,逐渐由嫣红变成绛紫,又变成黛青了。暮色降临了,黑暗从四面八方包围了过来。哦,黑暗,那是章老师永远的敌人。属于盲人的黑暗太沉重了,柳笛今天才知道什么叫“沉重”,而这份沉重,章老师竟体会了五年。她曾天真地幻想帮助章老师战胜黑暗,能战胜吗?可能性太小了,甚至没等去“战”,她就被拖入无边的黑暗!可她愿意!她宁愿失去名誉失去前途,只求和章老师并肩站在一起!可命运。居然连这个机会也不给她!
    “是命运不给你机会吗?”突然,一个很小的声音,从她心底冒出来。她吓了一跳,这是谁在问?是她的潜意识在问。她知道自己的潜意识中,总存在着一种怀疑。怀疑什么?她不知道。可那种怀疑总以各种方式悄悄地钻出来。是啊,究竟是谁不给她机会?是命运吗?柳笛突然想起了纤纤的话:“章玉用一条命挽救了你,否则,你在别人心目中,永远是个不干净的女人!”怎么想起了这句话?这句话中的观点似乎很熟悉,似乎从哪里见过。柳笛猛然想起,是《海天寄语》中的一段话: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不容易体谅活人,却很容易体谅死人。对于活着的人,人们很容易想起他的坏处,而对于死去的人,人们很容易想起他的好处。”
    是的,这段话说得太对了,如今,章老师死了,人们不仅相信了他的清白,也相信了柳笛的清白。他们本来清白,命运却用这样的方式来成全他们的清白。能说命运公平吗?能说命运不残忍吗?能说命运给她机会吗?章老师既已失去了生命,要清白何用?没有用吗?真的没有用吗?对于死去的人来说没有用,对于活着的人来说也没有用吗?是谁给了她这份清白?是命运吗?柳笛又想起了高校长的话:“你愿意被卷入黑暗,可是章老师未必愿意让你遭受这份摧残。所以,你就把这次车祸,当成上天成就他心愿的一种方式吧!”是吗?章老师,您真的不愿意吗?柳笛在心里问着,反复地问着。然后,像回答她似的,一个低低沉沉的声音在她耳边响起:
    “她纯洁清新得就像这盆茉莉花。如果把她禁锢在一间黑暗的屋子里,她还能生长和开花吗?”
    柳笛突然惊跳起来。章老师,您在告诉我什么?在告诉我什么?然后,她又听到了那个低低沉沉的声音:“我正在努力,让她不要爱上我。”哦,章老师,您是爱我的,爱得那么深沉而强烈。正因为爱我,您才不想去害我,而把这份爱封闭了那么久。当您发现,那份属于您的沉重的黑暗,已经把我的名誉和前程拖入命运的漩涡时,您毅然辞去了赖以生存的职务,,只为了让我不再受摧残。您总是尽自己的所能,把最好的东西给我,包括您留给我最后的形象——那阳光般璀璨的笑容。柳笛慢慢地坐下了,心中一阵凄凉。高校长说得对,命运虽然待章老师苛刻,却用这样一种方式,成全了章老师的心愿。哦,多么残忍的“成全”啊!
    一个身影突然挡在她的面前。柳笛抬起了头,她看到了一个满脸皱纹的老太婆。老太婆用昏花的老眼仔细看了她好一会儿,才问:“姑娘,你是经常送那个盲老师来等车的女孩吗?是叫柳笛吗?”
    柳笛无声地点了点头。经常,多么奢侈的字眼,今后,不会有那个“经常”了。然后,她出于礼貌地问了句:“大娘,您怎么认识我和章老师?”
    “我在对面烟亭卖烟,你们不认识我,我可经常看到你们来这里等车。后来,你有两个多月没来了吧,那个老师就一个人等车。我还看到了那场车祸,哎呀,实在是惨极了,满地是血……”
    “行了,大娘,别说了!”柳笛捂住了耳朵。让她去听这些,实在太可怕了。
    “不过,”老太婆皱了皱眉,“那一天他很奇怪,一个人在花坛边上坐了能有一个小时。三辆2路汽车开过来,他都没有上,反而是一辆摩托车驶过来,他倒走下了马路。以前他可不是这样。那辆摩托车开得真快,可是老远就能听见声音,他怎么就没发现呢?看来,那天他有什么心事。”
    岂止有心事?柳笛凄楚地想。可是,三辆2路车过来,章老师居然没有发现,这实在反常!难道……
    “而且,”老太婆突然压低了声音,神秘地说:“他在出车祸之前,还烧了一封信。”
    “一封信?”柳笛哆嗦了一下,“什么信?他怎么会写信?”
    “是啊,我也奇怪。可他真的烧了一封信,我看得清清楚楚。他拿出那封信,沉思了好一会儿,终于借了行人的一个打火机,把它给烧了。”老太婆说得很肯定,“不过,他没有烧干净,烧了一半,就扔到了地上。他毕竟看不见啊!后来出了车祸后,我很好奇,就把那封信捡了起来,看到信封上有‘柳笛
    ’两个字,我猜这就是你的名字,因为这三年除了你,我没看他和别人交往过。于是,我把剩下的那一半信收藏起来,等着你回来给你。不知怎的,我觉得这个老师出了车祸,你一定会回来的。”她摸索着从怀里掏出了一个烧焦了的信封:“给你。里面的内容,我可一个字都没看过。”
    柳笛哆哆嗦嗦地接过来,双手竟颤抖得打不开信封。天哪,章老师居然给她写信!为什么要写信?写了些什么?为什么又烧掉?她的头脑中,突然闪过了一句话:“所有的琴弦在崩断的时候,都会发出一声撕裂的呼喊。它不甘心在沉默中死去。”难道,他知道自己要崩断?知道自己要“死去”?天,柳笛不敢想下去了,一种几乎是惊悸和恐惧的神色飞进了她的眼底。她觉得潜意识中的那份怀疑在明朗,在扩大。她颤栗地展开了信,信已烧掉了大半,只剩下一个结尾了。柳笛瞥了一眼那上面的字。没错,是海天的字,章老师的字!尽管有些稀疏,有些生涩,柳笛还是能认出来。然后,她去看内容。那上面只有这样两句话,而这两句话的每一个字,都像爆炸般地在她耳边响起,震碎了她每根纤维,每根神经:
    “柳笛,今生我能给你的,只有一个清白的名誉和一个美好的前程而已。可是,如果有来生,如果来生我能有一双明亮的眼睛,我会在这个车站上——等你!”
    尾声
    这是烟台的一个不知名的海滨。海边没有沙滩,都是大片大片的岩石,嵯峨耸立,高接入云。这些岩石不知存在了几百万年,每一块岩石都伤痕累累,但仍然顽强而倨傲地挺立在这里。站在岩石上,可以看见很辽阔的海面——茫茫大海,苍苍云天。
    冬天的大海,寒冷,空旷,寂寞,苍凉。大多数的时候,灰蓝色的天空接着灰蓝色的海水,天水相接之处,是一片蒙蒙的混沌。而现在,那里正悬着一轮巨大的落日。它就像一颗燃烧的心脏,放射出满天满地璀璨而辉煌的光芒,染红了灰色的海水,染红了灰色的天空,也染红了久久伫立在一块高岩上的两个黑色的身影。
    柳笛一动不动地看着那辉煌而郁悒的落日,任凭海风吹乱她的头发,掀起她的衣衫。几个月前,她看过这种景象,是在一幅巨大的油画上。那时,油画的作者就在她身边,为她讲述着神奇的大海。如今,她又看到了这种景象,而那个作者……泪水顺着她白皙的面颊划落下来,一滴一滴,滴在手中那个冰冷的骨灰盒上。
    她的耳边,仿佛又传来了章老师那低低沉沉的声音:“海是最坚强的,它能包容所有的痛苦和不幸。”
    “章老师,”柳笛喃喃地说,“您不是一直想看大海吗?如今,我带您来了,来了……”
    她颤抖地打开骨灰盒,把洁白的骨灰,一捧捧地撒向大海。随着骨灰而飘向大海的,是从苏老师手里撒出的,无数洁白的茉莉花瓣。海浪排击着岩石,涌上来又落下去,似乎在迎接归来的游子,那个洁白的灵魂。
    章玉,又名海天,这个有着大海般渊博的知识,大海般深湛的思想,大海般宽阔的胸怀,大海般坚强的性格,和大海般伟大的灵魂的青年,如今,终于和他心爱的大海融为一体了。
    柳笛默默地注视着海浪中漂浮的茉莉,似乎在追寻着章老师的灵魂。她的心情,如海潮般汹涌而激荡。哦,章老师,您这么年轻,生命竟在您28岁的年龄上,无情地画上了休止符。可是,这短暂的人生,您竟活得如此精彩!您曾用笔书写着世界,您也在用血泪书写着人生。甚至,当不幸的命运降临到您头上时,您竟毫无畏惧地同命运抗争到底。您不仅勇敢顽强地维护了自己的人格与尊严,还毫不犹豫地用死亡为代价,从命运的手中夺回心爱的人的名誉和前途,用生命诠释了您一生中唯一的爱情!您的文章,或有败笔;您的人生,绝无败笔!最后的五年,是您人生最悲壮最辉煌的篇章。而您同命运最后的一次交手,是您人生最大的手笔!
    夕阳已经被海浪吞噬了一半,但依然顽强地燃烧着。大片大片绚烂而亮丽的晚霞泼洒在天际,把整个大海辉映成一座辉煌的圣殿。海风刮起来了,带着一股挡不住的寒意,苏文教授脱下自己的风衣,轻轻地披在柳笛的肩上。“柳笛,不要难过了,”他劝慰着,“你还年轻,今后的路还很长。你会重新拥有一份属于你的情感。你,应该快乐起来。”
    柳笛转过身来,深深地凝视着苏老师,诚恳而坚决地说:“您放心,我会快乐起来。我的名誉和前途,是章老师以生命为代价换来的,我能不去好好珍惜它,好好创造我的未来吗?我说过,我的生命和灵魂,已经与章老师的生命和灵魂融到了一起。现在,我就是章老师,章老师就是我。他没有写完的文章,我替他写;他没有实现的梦想,我替他实现;他没有走完的道路,我替他走;他没有创造的辉煌,我替他创造!我要为他而活得快乐,活得崇高,活得精彩!我要和他一起走出黑暗,走向光明!”
    苏老师的心灵震动了,他看着柳笛,这个小女孩那样坚定、勇敢、自负、顽强、高傲地站在那里,眼里燃烧着一份如火的激情。那份激情,似乎能把脚下那万年的岩石烧化。他一阵眩惑,似乎觉得面前站立的不是柳笛,而是海天!不,是柳笛和海天融合到一起的生命和灵魂!柳笛长大了,她不再是那个天真幼稚的小女孩,现在的她成熟而自信。年少已成为过去,成长,就在这磨难之后悄悄的来临了。“不过,”他拉住柳笛的手,感动而慈爱地问,“柳笛,你今后,真的不准备……”
    柳笛摇了摇头:“我不会去爱任何一个男人了。我的生命和灵魂已经与章老师融为一体,又怎么能容得下其他男子呢?您听说过融合在一起的灵魂会分开吗?我不再埋怨命运,我感谢上天给了我一份人间最深沉,最强烈,最纯洁,最高尚,最执着,最长久的爱情。多少人穷极一生,也得不到这样的爱情,我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她又注视着那渐渐坠落的红日,轻声地念着高尔基的诗句:
    “美终究是美,
    即使在它凋谢的时候;
    我们的爱终究是爱,
    即使在我们要死的时候。”
    苏老师不再劝慰了。这样的爱,能忘却吗?能斩断吗?能背叛吗?
    “其实,”柳笛深深地凝视着苏老师,眼底是一片感动而眷恋的深情,“您应该为我们高兴,您看见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