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狱卒对贾府的这些囚徒自是没有什么好态度。这让日子本就难捱的贾府主子们更是雪上加霜,苦不堪言。
    所幸皇上心中对元春略有几分歉疚之情,故命北静王爷尽快理清此案,并对贾府无罪之人网开一面。那忠顺王爷无奈,只能加快了审理进度。
    在此情况下,李纨因是节妇,而贾兰又年幼无错,母子二人首先被无罪开释,并归还查收的财产自行生活去了。那李纨的娘家见女儿侥幸逃过此劫,不忍女儿外孙再受委屈,便将母子二人接回了李家。
    而邢夫人、熙凤婆媳俩虽是主子,却无真凭实据证实参与了贾府的罪恶,且后来二人又有立功的表现,所以仅仅抄没了她们的所有家财,便与一双儿女也被释放了出去。
    忠顺王爷对此颇有微词,便将此事禀报了皇上。皇上早从士隐处得知了前因后果,自是不会追究熙凤等人的微小过错,任凭北静王爷处理此事。
    忠顺王爷气恨不平之时,恰好靖安侯来访。闲谈中说道致残的柳文渊,靖安侯便哀叹其尚未娶亲生子便一生尽毁,言语中对贾府之人痛骂不停。忠顺王爷无意中想到贾政之女容貌美丽,气度不凡,让她伺候柳文渊倒是不错,也算用她来稍赎一下贾府的罪孽。
    靖安侯闻言,思量了一下觉得这法子不错。反正儿子已废,好人家的女儿自是不肯嫁于他,倒不如让这贾探春过来伺候,想必还能给渊儿留下一男半女,承继香火。
    打定主意后,靖安侯便回府告知夫人怀淑公主。u.怀淑公主回想起在太后生辰宴上见到的探春摸样,便同意了此事。随即她便进宫去求皇上太后,为其做主。
    在她的死缠滥打下,皇上太后实在受不住这纠缠,又想到探春不过是一罪臣之女,将来免不了被发卖的下场。如今免去罪责去伺候不良于行的柳文渊,对探春来说也不见得是件坏事,于是便应允了此事。
    自此,探春便被送至了侯府伺候瘫痪的柳文渊。这探春本就人才出众聪明伶俐,且又深知自己此时的处境。到了侯府之后,便低眉顺眼、任劳任怨的将柳文渊伺候的舒舒服服。
    那柳文渊瘫痪之后脾气暴躁,不时的拿探春出气,将其打得遍体鳞伤。探春对此并不计较,依然尽心尽力。时日一长,到让柳文渊对其软化了三分。
    探春借机百般讨好奉承,终于在日后怀上了身孕。如此一来,侯府众人便对探春有了几分好脸色,念在其腹中胎儿的份上,给了她正妻的名分。至此,探春才放下忐忑不安的心来,算是在侯府有了一席之地。纵使后来侯府被忠顺王爷拖累获罪,终是凭着柳文渊的残疾之身逃过此劫,倒是让他们夫妻俩得以平安一生,也算是圆满结局吧。
    放下探春不提,再来说说贾府其余人等的不同下场。在证据确凿的情况下,贾赦、贾政、王夫人这几个背负数条人命的罪魁祸首最终被斩首示众。
    而贾珍虽未亲手伤害人命,但他身为族长自是不能逃脱罪责,再加上他道德沦丧,罪不可恕,最终与害了秦可卿性命的尤氏一起,落得一个身死的下场。
    至于贾琏、贾蓉等罪责在身的一众子弟,皆被充军发配到边疆地带,永世不得赦免。与这些人相比,宝玉倒是幸运的多。他虽然有功名在身,却是一事无成,只知在内维厮混。最终被削去功名与一众女眷变卖了事。至于失踪已久的贾环,一来年幼又无过错在身,便不予追究任他自去了。
    那些贾府下人中,除了几个罪大恶极之徒如袭人、赖大、周瑞等人被斩首外,其余人等皆落得被发卖的下场。不过这结果对于这些下人来说,倒也算不了什么,毕竟他们本就是奴仆之身,如今也不过是出了东家到了西家而已,能保住性命已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待邢夫人带着熙凤、李纨,为贾赦等人简单装殓完尸身后,又含泪送走了充军发配的贾琏一行人。
    贾琏此时极其懊悔,悔不当初不听从熙凤的劝说,而落得如今凄惨的下场。临行前他良心发现,对熙凤忏悔了从前的所作所为。最后更是痛哭着欲写下休书放熙凤别嫁,最终被熙凤阻止才歇了这心思。
    熙凤义正言辞的告知贾琏,他们既然有缘成为夫妻,自是不会在这艰难之时弃他而去。纵然贾琏此生不得回转,她自会将一双儿女抚养成人,承继贾家血脉,担起重振贾家的职责。
    贾琏闻言自是欣慰不已,在大礼感谢了熙凤的大恩大德后,便踏上了他的赎罪之路,此一去便终生未能再返京城,这样的结局真是让人唏嘘不已。
    待这些事情才处理完毕,熙凤几人尚未喘口气,便到了发卖贾府主仆的日子。贾府在京城可谓煊赫一时,这京城百姓谁人不知?如今听得要发卖他家人,自是纷纷涌来瞧热闹。
    有那娼馆妓署听说贾府丫头俊俏,也来分一杯羹,想着掏摸几个美人回去为自己敛财。也有那无聊闲汉想着趁此讨个漂亮老婆,自是也屁颠的跑来围观。
    于是,待熙凤等人来至发卖地点之时,便发觉此地已是人山人海了。熙凤在贾芸夫妻及几个下人的保护下,费了好大的力气才好不容易挤到了台前。
    将至巳时时分,在两位王爷的监督下发卖正式开始。熙凤不是那滥好人,自是不能每个人都救下。于是只捡那为人忠诚,身家清白之人买下。待下人发卖完毕,熙凤也只买下了鸳鸯,司棋、绣橘、晴雯、入画等等寥寥数人而已。
    几个丫头正害怕被卖入娼馆落入万劫不复之地,就发觉买她们的人竟是琏二奶奶,登时松了悬着的心抱在一起喜极而泣。至于其他姐妹的下场,她们尚且自顾不暇,又哪来的能力挽救别人,也只能保佑她们有个好的去处罢了。
    就在她们庆幸之时,主子们的发卖开始。与先前的踊跃不同,此时的场面颇为冷清。毕竟世人都知道,这贾府主子们素来都是养尊处优之辈,要他们为奴,还不知道谁伺候谁呢,是以大多是瞧热闹并不出手。
    也有那寥寥几人看宝钗、湘云几人相貌着实出挑,便有心买去做妾。不过在熙凤等志在必得之人的打压下,终是败下阵来。
    最终熙凤买下了宝玉与湘云,而宝钗却被她原先的嫂嫂夏金桂给高价买了去。至于贾蓉之妻胡氏及各房的大小主子皆被他人分别买去,就不在此一一叙述了。
    那金桂买走宝钗后,曾来到熙凤这边告别。熙凤原本还担心宝钗的安危,在看到金桂对宝钗甚为亲热之时,才真正的放下心来。
    宝钗不顾宝玉的搭讪,径自将熙凤拉至一旁叙述多时,临了请熙凤代为转告宝玉,但求一纸休书。熙凤自宝钗口中已得知了此事的前因后果,自是替宝钗感慨不已,便答应尽力替宝钗办成此事。
    熙凤将宝钗的意思转告给了宝玉夫妻,宝玉自是不肯休弃宝钗,湘云更是辱骂宝钗嫌贫爱富,叫嚣个不停。
    待熙凤冷着脸喝止了两人的行为,将贾府对薛家的所作所为一一诉说了一遍后,宝玉夫妻不禁哑口无言,羞愧的低下头来。
    原来,当日宝钗在去牢中探视薛蟠之时,偶尔听到两个狱卒在墙后谈论薛蟠之事。宝钗这才发觉自己哥哥之所以被翻起旧案判了死刑,皆是贾母及王夫人派人告发之故,为的就是用薛家的钱财填补贾府的窟窿。
    宝钗得知此事后,自知势单力薄保不住薛家家产,便苦思多时与嫂嫂达成共识,力保薛家家产不被贾府侵占。金桂感念薛蟠让自己另嫁之情,再加上宝钗愿拿薛家一半家财奉送,金桂也不是无心之人,自是答应宝钗,帮她保住薛家。
    宝钗从小便被父亲带在身边教导,自是对父亲的笔迹模仿的出神入化。她写了一封长信言明此事并附上一张伪造的借据,派人快马加鞭送至金陵二叔之处。
    那薛二老爷虽厌恶薛姨妈母子,但也不能眼看着兄长家财被他人侵占,是以便按照宝钗的意思前来相助。最终带走大批银两铺面,为薛姨妈母女保下了日后生存的根本。为了宝钗能更好的从贾府脱身,薛二老爷更是带走了痴痴傻傻的薛姨妈,免得贾府用她来要挟宝钗。至此薛二老爷能为宝钗做得都做了,以后的路就端看宝钗的造化了。
    熙凤讲完薛贾两家的恩恩怨怨,宝玉自是无颜再求宝钗留下。经历了这诸多变故,宝玉也对世事变通了许多。他深深望了宝钗一眼,最终写下了休书。他神情低落的说道:“宝姐姐,是贾府对不住你,但愿你日后生活的平稳安乐,那宝玉便可放下这颗心了。”
    事到如今,湘云才算彻底明白了黛玉与宝钗的不易之处,换做是她遭遇到二人的境遇,她真的不知自己会如何自处。想到此,她不禁为从前的错误懊悔不已。随即郑重的对宝钗说了道歉的话语。
    宝钗淡然的笑了笑,对宝玉夫妻说了声:“珍重”后,便随着金桂转身离去了。其实此时的宝钗已身怀有孕,不过她并不想告知宝玉等人。她想让这个孩子承继哥哥的血脉,让薛家得以延续下去。
    宝钗随金桂回到夏家,略作休整后,便在夏家下人的护送下回到金陵老宅。因她的卖身契文已被金桂焚毁,又有薛二老爷早就为其做好铺垫,是以倒是为其免了不少口舌是非。最后,宝钗为了给孩子一个更好的生活环境,她变卖了金陵老宅,带着薛姨妈搬迁到了杭州。
    九个月后,宝钗生下一子,取名薛晟睿,盼其能重振薛家辉煌,不负九泉下的父亲与哥哥。在宝钗的严厉教导下,薛晟睿日后终成一方首富,重现了薛家鼎盛时期的胜景。后来在孝子贤媳的殷勤照顾下,宝钗寿至七十有二无疾而终,也算不枉此生了!
    至于宝玉与湘云的结局倒是让人唏嘘。熙凤自救了宝玉夫妻后,便询问二人如何打算,毕竟宝玉已经成人有了家室,自是不能与先前一般碌碌无为让别人养活。奈何二人皆是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公子小姐,哪懂得仕途经济,自是束手无策。
    熙凤无法,只得暂且为他们寻了一处小院落暂且安身,又积极的帮他们想谋生之道。想到素日里宝玉有那调脂弄粉的毛病,如今倒是可成为一个谋生的手段。最终熙凤为他们盘下一处门面,宝玉与湘云便从此做上了胭脂生意。不得不说宝玉于此道倒是颇有几分天份,调制的胭脂水粉很受女儿家喜爱,一来二去生意很是红火,端的衣食无忧了。
    只是宝玉终是一个脾气乖张之人,对这些俗务极其厌恶,平日里也是勉强自己去做这一切。时日一久,不免沉迷于经书佛卷中以求解脱。后来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终是抛下一切随一个云游的僧人离家出走了!
    可怜湘云独自一人生活,身边又无一子半女可以依靠,最终在三十六岁之时郁郁而终。她的后事到底是熙凤为其操劳,送归贾家祖坟安葬,免了她孤魂野鬼的不幸命运。
    自此,贾府彻底成为昨日黄花,所有人物风流云散各得其所。正是:冤冤相报自非轻,分离聚合皆前定。欲知命短问前生,老来富贵真侥幸。恰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
    ☆、七十二 得天意夫妻却尘缘 沐皇恩甄家延世泽
    .   四大家族的烟消云散,虽震惊了朝野内外。u.但随着时间的不断流逝,终是成为历史长河中的一朵小小浪花。
    如今的贾家嫡系也只剩下了贾兰与贾桂两个男丁。所幸在经历了大起大落的人生经历后,二人在其母的教导下脚踏实地的为人处世,再无先辈们那般浮夸无能,想必有朝一日定能撑起贾家的门庭。
    黛玉自贾母葬礼过后,便与贾府再无联系。就是贾府上下被抄家入狱,她也仅仅是派雪雁等人不时的前去牢中探视熙凤等人,自己却从未亲临。之所以如此,全因她实在是无法面对这些害了林家的凶手。到时见了徒惹气恨与伤悲,倒不如不见的为好。
    而今罪魁祸首得以伏法,林家的大仇得报,黛玉心中的死结终于打开。为此,她在甄逸的陪伴下,带着老管家林安特地赶回姑苏为林如海扫墓祭奠。
    黛玉在如海墓前含泪禀报了贾府的覆灭,仇人的伏诛,安慰亲人终于可以含笑九泉了。黛玉多年的情绪在此刻尽情宣泄,直哭得花鸟同悲,几欲晕厥。
    宣泄过后,黛玉擦干眼泪与甄逸并肩而立,自此在爱人的陪伴下,她将开始全新的生活,幸福的人生。
    回到京城后,黛玉本想搬离王府,回到早就装饰一新的林宅居住。怎奈王妃与黛玉早就情同母女,自是舍不得她就此离去。再加上姐姐甄珠竟在此时查出身怀有孕,黛玉更是不能离开了。她协助王妃管家理事,让姐姐得以安心养胎。
    甄珠